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三严三实>《三严三实严以修身研讨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研讨

时间:2022-05-07 16:14:16 三严三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研讨

专题学习研讨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深化思想认识、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找准找实“不严不实”问题、强化整改落实和立规执纪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紧扣问题,用好正反两面镜子,并坚持做到“三个摆进去”,使该项工作不虚不空不走过场。

把自己摆进去。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要自始自终将自己摆进去,特别是在专题学习研讨工作中,要能够把自己摆进去,自己撰写心得体会,并做到踊跃发言、讨论起来,相互启发、形成共识。要按照学习内容对标找差,针对不同专题列出自身“不严不实”问题清单,并坚持边学边查边改,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廉政上的“清白人”、作风上的“规矩人”、工作上的“带头人”,绝不能借口业务工作忙、发展压力大而不愿不想不肯把自己摆进去,习惯于当甩手掌柜,游离于学习研讨之外,或者满足于“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自己的思想,不愿触及自己的问题,使专题学习研讨变得空洞乏味、索然无味,失去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把职责摆进去。专题学习研讨,是每一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是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提升的必然要求。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将责任扛起来,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好专题学习研讨工作。党委(党组)书记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责任人的作用,亲自研究部署、带头撰写心得体会,用心做好重点工作,自始自终把责任扛在肩上,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履责、守土尽责。班子其他成员也要做到不躲不让,各司其职、协力推进,坚持全面履责、共同尽责,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使学习研讨的过程变成深化思想认识、着力解决问题、强化责任担当的过程,绝不能敷衍塞责、简单粗糙、糊弄应付、草草了事。

把实际摆进去。实际的,才是实效的。专题学习研讨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坚持把实际摆进去。要把实际思想摆进去,在认真学习全面领会中央以及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思想实际,深刻挖掘思想根源,在交流研讨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敢于揭短、亮丑,不能人云亦云、不知所云。要把实际工作摆进去,在撰写心得体会的时候,要紧密联系实际工作,不能形成学习、工作“两张皮”,并要能够对实际工作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要把实际问题摆进去,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不回避问题,并且要找准找实每一方面、每一专题的“不严不实”问题,着力解决好问题。要把实际作风摆进去,要坚持从严从实抓好学习研讨,要联系班子及其个人的作风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落实的措施方法,实现深化认识、转变作风“双赢”。

中心组“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专题研讨发言稿2016-07-27 8:50 | #2楼

按照党组学习安排,就“严以修身”这个主题,结合近一段阶学习,与大家分享一下学习体会。

“三严三实”是对全党的谆谆告诫,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三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治国理政思想基础。“三严三实”的根本在、关键在做事,包括“修心”“修身”“守志”“养德”“尊道”四层境界。与传统观念相比,党员干部的“修身”富有进步意义和时代内涵。

一、“修心”以“正心”,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心为人之本,修心养性、修道养德、修行养气,修心是第一位的。修心当正心,要戒贪止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心正则身正,身正则影直。为政之要在于善法良策,有善心才有仁政,有良心才有爱心;处事要出于公心,有公正才有公平。在上当有仁爱之心,在下当有忠孝之心;恕人应当宽心,律己必须责心;说话出于真心,交友应以诚心;安居先安心,乐业先乐心;析理求精心,敬业须恒心;遇恶得有戒心,逢弱当有善心,临危须加小心;奉公当去私心,待人须防偏心。团团伙伙亲亲疏疏、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是包藏祸心;吹吹拍拍蝇营狗苟、争权夺利见利忘义,系利欲熏心。见贤可以正心,爱心激发善心,犯错当有耻感,要闻过则喜而不能文过饰非。为官不能贪心,寡欲可以清心,只有不染纤尘,才能保持心地的干净。

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远比封建官员更高洁,有着远大理想、奋斗目标、炽热情怀、严明纪律,应该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领导干部尤其要有慎独、慎微、慎初、慎权、慎好、慎言、慎行的意识,保持“幽兰君子性、虚竹学士风”的心境,养成“三省吾身”“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习惯,远离乌烟瘴气、污泥浊水,坚守心灵的高贵与纯净。修心还当谨言。当下一些干部“不会说话”,哼哼哈哈满嘴官话,言不由衷满嘴假话,欺上瞒下满嘴谎话,胡乱表态满嘴大话,只说不练满嘴空话,陈词滥调满嘴套话,皆是为官大忌。能说还要会做,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不搞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了解基层要深、掌握情况要准、解决问题要实,不能蜻蜓点水、跑马观花,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胡言乱语、言而不实,都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是“修心”要解决的问题。要对党忠诚老实,不搞说一套做一套、欺上瞒下、阳奉阴违、两面三刀;对人忠厚本分,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要通过修心,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利益观、权力观和政绩观,在谋事、创业、做人上求真务实;通过修心,使自己目光远大、胸怀宽广、立意高远、意趣高洁,使事业天高地阔恒基永固。

二、“养德”以“明德”,做到品德高尚、官德高洁、党性坚强

德从心,心养德。修心以对己,养德以待人。衡量“心”的标准是德。心高不一定德高,德高必定心善。儒家思想中“恕”的“忠”“礼”“义”“信”“恭”“让”“孝”“勇”“悌”“敏”“宽”“俭”“智”“刚”“敬”“毅”等构成基本道德框。,架,这些关键词的核心是“仁”“仁政”即“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是孔子和历代儒家们为中华民族构建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社会伦理原则。古人把“积德”与“行善”并重,强调善恶报应,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做人讲人品,当官重“治官德,在所有的德行中,官德居首位。明太祖朱元璋说:人必先自治,正己以率下,忠勤以事上,勿徒拥虚位,勿假”这既是对官吏们的告诫,也是对从政道理的揭示。公济私,东汉会稽太守刘宠期满离任时,面对一群老人凑齐相赠的一百文钱,再三推辞不过,只取一文,并投之于江中,既感谢乡民的情谊,又明清廉之志,他被誉为“一钱太守”,后人称那条江为“钱清江”,江边一亭名叫“清水亭”“选钱亭”。古代高-官的高德义举值得景仰。“一钱亭”《尚书》里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司法官、立法者,辅佐过尧舜禹三代帝王,即“宽而栗、的政治家、思想家皋陶,提炼出“为官九德”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被历代帝王官吏奉为圭臬。

中国古代深刻的治政思想和官德建设,对今天仍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党员干部“养德”要处理好三个问题: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权力。对待组织,要自觉遵从政治信仰、政治纲领、政治路线,讲政治规矩、守政治纪律,讲政治原则、守政治本色,遵法律红线、守道德底线;对待自己,要有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以物喜,“居上不骄,为下不悖”不以己悲”“乐德而忘贱,乐道而忘贫”,做到有守有为有担当;对待权力,切记公权民赋,当为民所用、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不能公权私用、公权滥用、违法用权,把权力变成生钱的机器、寻租的工具。正确处理这三个“怎样对待”,才能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修大德、守官德、重品德,这既是养德所在,更是党性要求。

三、“守志”以“补钙”,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志”是志向、志气,是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功崇惟志”是一种基于道德层面的自持力和自制力。,人贵有志,无“志”何以立功?去国先去史,灭人先灭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气相连,守志必先养气。何为“气”?《周易》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精气神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始基,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元气”是构成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原。气定则神闲,气躁则心浮,唯有元气充足、阳气旺盛、正气盎然的生命才能蓬勃生长。志要立,气要养,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中华民族是一个讲求正气、崇尚正义、追求正道、有志气的民族,那些经世济民、刚健自强、舍生取义、坚贞不屈、心忧天下的人,那些恪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的人,被奉为“有志之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内无余帛,外无盈财”的蜀汉贤臣诸葛亮;任期届满两手空空返乡,为防止风大浪急行船不稳,不得不以重石压舱、留下“压舱石”美誉的三国东吴郁林太守陆绩;“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明朝巡抚于谦;清朝“第一清官”于成龙、爱国大臣林则徐、“两袖清风”的知县郑板桥等等,他们都是“清气满乾坤”的好官。

共-产-党人是有志之士的集合。他们肩负民族大义,胸怀浩然正气,默念着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咏唱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不能屈”、岳飞的《满,江红》高诵着文天祥身居囚室而作的,《正气歌》低吟着《论语》里的“杀身以成仁”,为正义而战,虽死犹生;他们一腔热血满腹忠诚,甘于奉献、勇于拼搏、赴汤蹈火、敢于牺牲,为人民而战,气贯长虹。江姐、方志敏、焦裕禄、谷文昌、牛玉儒、沈浩、杨善洲……是他们的杰出代表。但今天,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有正气不足、邪气入侵的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严重影响着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为官当唱正气歌,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去实现伟大志向。

四、“尊道”以“弘道”,不断追求真理、坚定理想、坚守信念、努力奋斗

修身的最高境界是。“修道”什么是“道”?道家的“道”有四层含义,一是指“道生万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二是指天地万物的本原、宇宙的精神本源,三是指天地万物变化的自然规律,四是指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法则。儒家的“道”主要是指王道,即治国理政之道。道家的“道”与儒家的“道”相同之义在于至高无上的终极存在、人类的终极目标。中国古代先贤的最高理想是“大同”世界,《礼记》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即人类的最高理想,是天下为大家所《论语》“朝闻道,共有。说,夕死可矣”说明古代人们对“道”的追求,死不足惜。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揭示的是中国“取经”就是取“道”人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九死而不悔;《水浒传》里梁山兄弟在聚义厅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这个“道”就是天意、天命、天道。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为”成为历代帝王将相和文人仕子们的政治理想,是他们追求的“大道”。

中国共-产-党的“大道”,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中国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追求,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以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是以“大道”伐“无道”;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国家解放、人民当家作主,为什么共-产-党赢、国民党败?是因为共-产-党“得道多助”;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国民党“失道寡助”斗,实现了成立新中国的建国梦;致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国家富强、社会富足、人民富裕的富国梦;今天又以实干兴邦的精神共同实现强国梦、复兴梦,都是“行天。下之大道”“修大道”是我们党员干部“修身”的必修课。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研讨】相关文章: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05-07

严以修身是三严三实的05-07

严以修身与三严三实05-07

三严三实 严以修身05-07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问题05-07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小结05-07

严以修身践行三严三实05-07

三严三实中的严以修身05-07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党课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