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严三实"
3月9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作风建设要求,在代表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作风建设是一项持久战,有他律,更要有自律;有制度导向,更要有价值指向。在过去两年中,中央在“他律”和“制度导向”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从点滴做起、由细节着手,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四风”的禁令,在常态工作中树立起规范;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公车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将制度的笼子编织得更紧密,这些都使作风建设有了规则做载体,有了制度为依托,不但起到了端正党风的作用,也获得了淳化民风的效果。
作风建设的要求,不仅要落实为制度,更要升华为价值。成为准则,只意味着人人遵循;成为价值观,才意味着人人信守。关于“三严三实”的论述,正是从价值层面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谋事”“创业”“做人”囊括了今天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各个层面,“修身”“用权”“律己”里面有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
古人论为官,推崇“清、慎、勤”,常言“公生明、廉生威”。公与廉,是严于律己、严以修身的效果;慎与勤,则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展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严于律己的故事曾被口口相传,“老实人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则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这些经验和传统,都为今人留下了镜鉴。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提出“严”与“实”更有着时代性和针对性。“严”是慎独慎微的自律,是勤于自省的审慎,是严守纪律的敬畏,是坚持党性的觉悟;“实”是脚踏实地的干劲,敦本务实的精神,当官不避事的态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追求。从今天的视角来看,领导干部有“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态度,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创造改革实绩;有“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警惕,才能经得起各种各样的冲击和诱-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关于三严三实要求是什么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三严三实”要求。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对严以修身的认识.
在“三严三实”当严以修身放在了第一位,说明修身是前提、是基础,说明修身的重要。讲:“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可以说修身为做人之本、立世之基。《礼记大学》中说:“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修齐治平中,修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事,外王之道需要内圣的品格。正如曾国藩所讲:“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一、修身修什么.
修身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是要从大的目标去观察,从小的地方去动手。所谓从大的目标去观察,就是要立志高远,特别是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谓从小的地方去动手,就是要从生活、工作中的小事做起,从具体的工作做起。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所以修身只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才能达到修身的目的。
修身,一是要修德,二是要修智,做到德才兼备。修德,就是修思想、修主观世界。古人云:“先莫先于修德。”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立业,修德永远是第一位的,厚德才能载物。道是德之基,修德的基础在于建立起对宇宙、对人生的认识与思考。修德包括修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修理想信念,修心正(向上、向善、包容、为公),修意城(诚实、老实、求实、务实)。德是先导,德正才能行正。因此,党员干部要陶治身心,涵养德性,修养身性,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修智,就是修做事的本领,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国家建设格局的要求,需要修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特别是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与能力、为人民服务的知识与能力。在国家的建设中,要更加注重能力建设,避免能力恐慌。
二、修身如何修.
修身是一种自度,而非教化。修身关键在于自修,在于自我的修炼,在于自觉。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修炼。
慎独:“慎独”之说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慎独是指人在无人监督独自活动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能够按照道德规范行事,不做有违道德理念和做人原则之事。慎独是一种情操、是一种自律、是一种坦荡、是一种自我修炼。曾国藩讲到:“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慎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苦难的磨练。
清心:“清心”是佛教用语,指的是清静的心、不受世俗所沾染的心、充满爱的菩提心、自由自在没有烦恼的心、无拘无束不被束缚的心、追求清静无为的心、不追求名利的心、无欲无求的心。清心就要保持本心、减少欲望。本心就是要心正,就是要向上、向善、包容、为公。要保持本心,必须减少欲望,清心需要寡欲,正如孟子所讲:“养心莫善于寡欲。”特别是当今社会充满着各种诱-惑,更需要保持定力、减少欲望,抵挡住诱-惑,远离低级趣味。清心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修正错误的思想、观点、认识等。清心还要避免功利心、计较心,要有满足心、平常心。
读书:书籍是望远镜、是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得到训练,境界得到提升。高尔基讲:“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生与追求因读书而有根据,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读书要读好书,好书才能让人行的端、走的正。要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读懂学透,真正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在各种思潮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指导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研读专业书籍,掌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专业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仁义:仁义属儒家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后经发展,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原则,并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修身中所讲的仁义就是要行仁义之举,仁义之举并不是要求做什么惊天动地之事,而需要从身边的点滴之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行仁义之举要慎初、慎微。
思齐: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这是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在修身中,注意向他人学习,特别是向先进人物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吐故纳新”,兼收并蓄,是一种自我修炼的好方法。
自觉:自觉是内在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是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修身是一种自我修炼,是发挥内因的作用。能否修炼完全靠自己的自觉,而非他人的强迫。自觉修身不是盲目的,需要在明确修什么的前提下的自觉。唐太宗关于“三鉴”的论述对整个唐代及后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他不断地反省自己,主动自我修炼,认真倾听和采纳大臣的良谏,以尽量避免自己的过失给国家带来祸患,才有了唐朝的兴旺和繁荣。
总之,修身是个过程,没有终点,修身永远在路上。
(转)三严三实的内容是什么?
三严三实是习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的重要内容,三严三实内容包括: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三严三实”,需要我们每个人每个党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遵循的,也是我们必须执行的,只有修身律已,每项工作都从实际出发,勇于直面困难、善于解决困难才能寻求到真正的发展。
【什么是"三严三实"】相关文章:
"三严三实"是什么05-07
"三严三实"精神的内涵是什么?05-07
"三严三实"的内容是05-07
践行"三严三实"的05-07
中央"三严三实"05-07
"三严三实"剖析05-07
"三严三实"的表率05-07
对"三严三实"的认识05-07
"三严三实"要求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