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职员工请假制度
一、请假类型:
1、病假:教职工长期病假凭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方可休息。因病,不能到校上课,要向主管领导请假,特殊情况可由家属代请。
2、事假:教职工因个人私事必须本人处理,可事先向主管领导请假。
3、旷工:无故缺勤、误课、未请假随便离校旷工论处。
4、迟到早退:以上下午上课铃为准。月累计3次记事假半天。
5、婚假:根据相关文件执行
6、丧假:教职工直系亲属或配偶,男职工岳父母,女职工公婆死亡可请丧假,时间不超过3天。
7、产假:依据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8、公伤假:教职工在校内外执行公务中,非个人责任而发生意外的伤害事故。经学校领导研究上级部门认定确认因公负伤的,在休息期间视为正常上班。因公致残的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9、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有一周岁以内小孩的女教工,每天两小时的喂奶时间。
10、请假人得到批准后,要将教学工作的有关事项向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教导处交待清楚,等安排好后方可离校;无特殊情况,不允许事后补假。
11、假期结束后,要向学校领导销假。
二、批假权限:
1、教职工因病因事请假3天以内,由主管领导批准,并安排好工作,做好考勤记录。
2、请假一周以内由校长批准。请假2周以上,学校签署意见须经教育局领导批准,回校后向校长去销假。
3、中层领导干部,请假由校长批准。
4、校长请假向教育局长批准
三、办假程序:
1、请假程序:
写请假条或电话、口信向领导请假根据权限批假交待工作
2、销假程序
假期结束向批准人销假向领导报到回办公室工作
四、考勤统计:
1、每月末核对考勤表,汇总存档。
2、考勤表要按要求填报,实事求是,不漏报,不循私情。
3、每月考勤汇总后向全体教师公布。
成平中学
2015年9月
有关教职员工请假制度
一、凡我校教职员工,均应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工作,决不能擅离职守,
有事有病的教职工必须在上班前持请假条办理请假手续,假期满后到校办公室销假,否则以旷工、旷课论。
二、假期种类和期限
1、病假。因病不能坚持工作,必须请假治疗或休息的教职工可给病假,一天以上五天以内者须有医疗证明,教学人员上级上报分管校长批准假交校办公室备案,其他员工由各处主任批准。
2、事假。教职员工确有重要事情,必须请假者,可给事假,但要严格控制(一般不得超过三天),上天以上三天以内教学人员上级分管校长批准假条交校办公室备案,其他员工由各处主任批准备案十五天至一个月以上者,需学校行政会通过。
3、婚假。以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实行。
4、丧假。教职工直系亲属病故,可给丧假三天,旁亲一天,不扣工资。
5、产假。女教师工产假可按国家规定执行。
三、关于出勤方面的处理意见
学校一切工作员,都应是学校学生的表率,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凡不请假离校和请假逾期又不办理销假手续者以旷工论处。旷工扣发工资办法:
1、旷工1天扣100元,并扣发期末出勤奖励工资,并给予校内警告处分,3天以上学校解聘。
2、旷课1节扣50元,未经请假不参加活动、会议作旷课处理(不足1节按1节课计算),因个人原因请假不参加会议、活动,每次扣10元。
3、上班、开会迟到、早退,每次扣10元,累计三次迟到,早退或溜岗1次视为旷课1节。
4、全期无病、事假、迟到、早退现象,视为全勤,教学人员发全勤奖200元,其他员工100元。
5、教学人员病假(凭病假条)每天扣20元,(每月调课后半天看病不扣工资)5天以上不享受服务工资(不含5天),病假累计一个月不享受结构工资中的浮动工资及本月学校规定的全部福利,只享受本人原有的基本工资70%,一个月至三个月队不享受浮动工资及全部福利外,只享受本人原有的基本工资的50%三个月以上,浮动工资,基本工资及福利均不享受,以上情况均不得参加学校评优及续聘。其他员工病假每天按岗位工资加服务工资除以每月工作日扣除。
6、事假每天扣30元(每月调课后半天事假不扣),3天以上不享受当月服务工资(不含3天)。事假一个月以上自行解聘。其他员工事假每天按岗位工资加服务工资除以每月工作日扣除。
7、教学人员全期事假1天以上或3天以内,病假1天以上或5天以内,发出勤良好奖100元,其他员工事假每天按岗位工资加服务工资除以每月工作日扣除。
8、全期病、事假超过第4条,全期全勤奖全部扣除。
9、离职学习(非公派)长期病休和长期请假人员按条例第5条执行。
10、事假、病假、旷工应记入教职员工的业务档案,作为评估教职工工作的依据之一。
教职员工请假及考勤制度
一、教职员工请假,除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请假可委托他人或事后补办请假手续外,均须履行请假手续(包括公假)。
二、教师请假1天以内(含1天),由本人到教育教学副校长处填写请假单。如涉及课务要在假单上写明,自己安排好课务,教育教学处领导签署课务安排具体意见后,报教育教学副校长批准。
教师请假1天以上,由本人到教育教学副校长处填写请假单,报校长批准。如涉及课务要在假单上写明,自己安排好课务,教育教学处领导签署课务安排具体意见后,报校长批准。
教师如属时刻性离岗(两小时以内)须向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请假,经批准后,持出门证离岗,但进出校门仍须打卡。
职工如属时刻性离岗(两小时以内)须向分管工会、后勤副校长请假,经批准后,持出门证离岗,但进出校门仍须打卡。
三、教师请公假、学习进修假须附通知原件或出示原件附复印件;请病假须在销假时附县级医、药机构证明(病历、处方、发票)。
四、婚假、计划生育假、丧假等法定假期,参照有关规定执行:婚假五天;丧假(直系亲属死亡)三天;产假九十天;客籍教师的上述假期由校长室另行规定。
五、请假期满,应及时上班并主动销假。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上班须及时办理续假手续。
六、对无正当理由不请假而离岗,或请假期满未办理续假手续而无故缺勤者,均以旷工论处。
七、鼓励教师参加社会自考、教师自考等形式与所教专业对口的在职进修;除自考无所学专业外,原则上不批准函授形式的进修。
八、凡学校规定的集体活动以及各部门安排的活动,因故不能参加者,均应向会议组织部门请假,如无故缺席,则以旷工论处。
九、一学期事假三天以上(含三天);病假七天以上(含七天);或有旷工现象的,学期及学年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应在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的其它情形由校行政会议视具体情况决定。
十、迟到、早退、病事假、旷工等处理办法:
1、迟到、早退:每次迟到或早退5分钟以内(含5分钟)扣除当月工资20元;超过5分钟但未超过半小时的,加倍处罚;超过半小时按旷工论处;
虽未迟到、早退但未打卡,且未主动到校长室说明原因的,从当月工资中扣5元/次(中午不出校门的中午下班和下午上班可免打卡)。
2、事假:半天事假扣除平均日工资(月工资除以三十,下同)的一半,1天以上(含1天)扣除本人请假期间的平均日工资,涉及课、职务,代课金由请假者本人承担(从当月工资中扣除),请假期间不享受职务津贴。虽经批准但时刻性离岗超2小时的以事假半天论处。
3、病假由校长室视具体情况研究决定。
4、学习进修假:教师经批准的学习进修,享受带薪上学待遇,不扣平均日工资。涉及课、职务的,代课金学校贴补一半,请假者个人承担一半。请假期间不享受职务津贴。
5、旷工:旷工半天以内(含半天),视具体情况予以批评教育,并扣除平均日工资的三倍;
旷工1天以内(含1天),通报批评,并扣除平均日工资的四倍;
旷工1.5天以内(含1.5天),通报批评,记入个人档案,扣除平均日工资的五倍;
旷工两天以上(含两天),按自动离职论处。
6、因迟到、早退、旷工等影响课务(包括早晚读、晚辅导)的,上课迟到1次扣50元,旷课1节扣100元。
十一、本办法解释权归校行政会议。
注:1、教职工上、下班的打卡记载由教育教学处责成保安监管;
2、每月二十日保安将记载交校办汇总,经分管德育校长签署意见后交财务科执行;
3、如打卡机出问题,在修复期间改为签到制。
常德英语实验学校教职员请假制度
一、请假程序
1、本人提出申请,填写请假单。
2、年级组长批准,落实调课教导主任批准分管校长批准校长批准校长办公会议批准。
3、教导处登记。
4、请假人销假。
二、批假权限
1、半天以内者,教导主任批准。
2、半天以上3天以内者,分管校长批准。
3、3天以上一周以内者,校长批准。
4、一周以上者,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三、假期的界定
1、旷工:在上下班或学校集体活动时间内,未经相关人员批准而缺席,或迟到、早退在10分钟以上的行为。
2、事假:在上下班或学校集体活动时间内,教师个人有事,经相关人员批准而缺席的行为。
3、病假:在上下班或学校集体活动时间内,教师因病,经相关人员批准而缺席的行为。
4、迟到:在上下班或学校集体活动时间内,在规定到达时间后10分钟内到达指定地点的行为。
5、早退:在上下班或学校集体活动时间内,在规定最后离开时间前离开指定地点的行为。
四、请假须知
1、请假必须先申请,经批准后方能休假。
2、非特殊情况,本人必须亲自请假,不得电话、短信或委托他人请假。
3、非特殊原因(重病、急病、事故等不可预知情况),必须提前半天办理请假手续;请假一周以上者,必须提前一周办理请假手续。
4、特殊原因(重病、急病、事故等不可预知情况)不能亲自办理手续者,必须由本人先电话向相关负责人请假后补办请假手续并提供相关证明。
5、病假或因病须在工作期间外出治疗,须持病历及相关治疗意见书办理请假或相关手续。
6、未按正常程序办理请假手续者,视为旷课或旷工,按《续酬挂钩实施细则及违规处理办法》等制度处理。
7、考勤结果列入教师年度评先评优和师德档案中,并作为续聘的重要依据。
【教职员工请假制度】相关文章:
教职员工请假管理制度05-11
教职员工考勤制度05-06
学校教职员工考勤制度05-19
教职员工管理制度05-11
请假制度03-07
考勤 请假制度05-19
请假休假制度06-29
学生请假制度11-06
学校请假制度11-03
中学请假制度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