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员工纪律管理案例题

员工纪律管理案例题

时间:2022-04-19 05:23:31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员工纪律管理案例题

老员工管理案例分析

员工纪律管理案例题

各位前辈,我目前有个问题在我的新店里我有个老员工,现在非常头痛。他是我进公司的时候招聘的员工,开新店的时候就把他带了过来。可是我发现他在店里的时候往往都不是带头作用,在工作中也是托托拉拉的,每日唯一的事情就是在电脑前发呆,就连带看都没有了。我一直认为一切的根源是自己,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认为是授权不够,所以又将他的职位放在副店长的位置,给他我的老客户而且成交以后分业绩给他。可是还是这样,每日没有什么改进,你说他的时候,他就会回你一句:“我在做事阿?你的看法都是心里作用。”头痛阿!!!   

还有这个员工在我调动的时候曾在其他店里任职,在任职期间他当时非常敬业,业绩达到公司第二名;可是到我这里的时候,就常常不开单,所以我好像对这样的员工不知道怎么办了?   

望走过路过的同仁们。给点建议,谢谢!!  

同行回复建议及问题补充: 

私下与他沟通,看看有无特殊原因;制定考核任务,完不成就开掉,不要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千万不能让这种风气蔓延。如果你对他太特殊,会让其他员工右心理负担。关键一视同仁,作为付店长除了业绩外还有其它的职责,如果他做不好,决不能姑息。理解你的心情,但不赞同你的做法。  

谢谢!!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以前我有制定业绩考核给他,好了几天以后又不对了.觉得就像小孩子一样,好好坏坏的  

这样的员工就像你说的那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觉得应该找找为什么他一开始的时候能够做的那么好,是什么原因让他现在没有积极性,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从这两方面入手去查找原因。建议适当的时候你找他谈谈,不要以领导的身份去谈,必尽他和你一起打天下过来。以德服人。找出原因问题应该就解决了!纯属个人意见!  

谢谢!!我有尝试用私人的角度去说,他还是一句话:"我没有问题啊,是你的想法太多了."可是这样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在店里我有开始培养比较贴心的人.都有给我反映说他不是很好,例如我不在的时候"以老卖老",经常迟到之类的事情.  

找他谈的时候说的以前的业绩的时候,他就会说一句"运气好."就结束了.头痛!!  

业务做的好的,不一定会管理。楼主这情况其实很多人都碰的到,开人我觉得是下下之策,我们这行需要人材,而人材是*培养的,能利用现有的人材资源至少比新培养的要省事的多。带店需要贴心的人,找一个贴心的人打天下其实很不容易的。楼主那员工我相信能力肯定是有的,就是缺少激-情,缺少斗志,太安逸了的感觉。多和他沟通下探讨下人生观价值观,将大环境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探讨下,激起他的斗志,让他有危机感,该做的都做到位了之后,若还是不行,那只能说明这人确实没上进心了,那也就不值得再留在身边了。   

谢谢!!对于自己的员工自己也是一直非常头痛,也许是对于在员工缺少沟通吧!谢谢大家  

我是做培训出身的,我每年培训几千新的经纪人,所以我想发表一些看法:如果一个简单的决定:

开除,那是绝对不对的,没有不好的公司。只有不好的管理。如果每个员工业绩不好,就开除了,那还要领导干什么,因为楼主说的比较笼统,我只能从大致的意思上来分析一下:  

他在原来的地方业绩好,有以下几个原因:1,商圈的位置很优越,比较有潜力,所以二手房市场比较兴旺。2刚入行,自身有动力,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刚来的诚惶诚恐,怕业绩做不好,让人笑话。害怕开除。引用楼主的话:你说他的时候,他就会回你一句:“我在做事阿?你的看法都是心里作用。”这证明他的内心现在已经有抗拒情绪。或者是不愿意到这个新店来,人都是有一个情绪缓冲和下落的过程,所以不可能永远保持在一个高激-情的位置上。他每天发呆,这种情绪就像店里在播放哀乐一样,容易影响到其他的人,别的员工会自己做对比,所以慢慢整个店的风气是有问题的。楼主,你自身有原因检讨了没有?他抗拒也有可能你自身的原因,比如你以身份压人,有时候盛气凌人,在新同事面前对他呼来喝去,导致他产生抗拒感。这都是有可能的。  

我的建议和解决方法如下: 

1,下班后找个地方吃顿饭。非正式聊聊对你的看法,对这个店的看法,家里是不是有事情了?怎么最近心情不好啊?老兄,我们都是一起来的,如果你不做好,我也危险了,大家现在都看着我们呢。虽然我是一个店长,但是没有你这样能力高的人带动,业绩上不去,有的时候我也力不从心啊。你对我管理的看法欢迎多提提建议啊。咱们是兄弟,对事不对人,你有看法随时提出来。半开玩笑半真的,动之以情。  

2,把店里面的经纪人分成几个组,内部形成竞争机制。找几个新人让他带。然后找另外的业绩高手当另外一个组的组长,让他感到压力。但是请记住,他自己的组的人让他自己挑,仅限新人或者业绩不好的人。这样他才有自主权和成就感。  

3,对于新手,在店里的晨会上要鼓动他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光辉业绩,号召业绩不好的人像他学习。把他竖到一个大家认可的业绩高手的位置上。他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会有点触动的。  

4,制定新的制度,运气不好时常有,但是一定要考核带看量和信息房源收集量。大家一视同仁,这一点不能对他有特殊照顾。  

5,内部规定,如果那个小组的业绩好,那个小组的组长就升为付店长,但是他的付店长身份还是保留,以3个月为期限。3月之后业绩不好,他的付店长身份也可以撤换了。  

6,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否则他真正的自己走了,会对店里的工作造成被动。  

7,拿出10%左右的净佣金,供他在自己的组里面支配,他愿意奖励给谁都可以,但是要写出书面报告,注明原因。  

8,找一些店里的无关紧要的管理问题,在众人面前咨询一下他,让他发表意见并肯定。 9,私下里面帮助他分析一下为什么业绩不好的原因,找他探讨。  

10,对于一些管理问题可以不要找你,找他去解决就可以了,授权不是给一个付店长的虚职,是要真的给权力。  

11,分析一下门店商圈内的竞争对手,是他一个人业绩不好,还是整个店的人都不好,还是整

个商圈内大家生意都不好??这是个关键。  

12,打出自己的门店特色服务。突出出来:比如说:绝不吃差价,吃一赔十,或者真正的置业顾问,全程专业服务等等。  

13,建立客户投诉建议表,可以以顾客的名义说他态度不好,带看不热心等,全面整改。  

14,针对他的上班情况建立一些新的制度,比如规定每日在外时间是多少,每天咨询电话要打多少,每天收集房源客源量要多少?等等,严格执行,但是不要让他感觉是针对他的,是店里面的业绩让你没有办法,只有加强管理。  

15,不要和他太过于亲密,店长就是店长,他不服气也不行,如果他不尊重你,其他的人慢慢也会。门店和公司不会因为失去一位优秀业务员而导致销售失利,要让他明白,优异的业绩并不能让任何人做到随心所欲,没有公司搭建的良好平台,没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一个房地产经纪人是取得不了销售业绩的。并根据违反纪律的情况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处罚。昭示其他员工。  

16,检讨一下你自身的原因,改进他。店长是个混蛋,导致员工抗-议的例子我每年都能看到不下50个。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2015-10-28 16:25 | #2楼

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 

某建筑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知名的建筑龙头企业。总结企业成功的经验,许多管理人员归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如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当地政府、银行的良好关系,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客户和良好的信誉,良好的员工素质等等。在2015年北京奥运景气鼓舞下,公司确立了打破地区界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建筑企业的远景和使命。当企业树立这样的远景和使命并为之努力时,发现曾经作为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不在。例如,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建筑企业在与公司谈判时,让公司在两天内给出一个项目的报价。由于公司没有既懂建筑专业又精通日语的人员,没有能够及时报价,很遗憾地没有抓住公司项目。 

请分析该公司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1)天、地、人是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概括描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公司过去的成功来自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当公司重新确立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企业”时,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政府、银行关系方面、在地理方面、在人员素质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所谓的天、地、人已经不再成为优势。 

(2)因此公司要真正认清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公司的使命和愿景,并围绕天、地、人等制定相应措施。具体措施应围绕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能;迅速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能力;更好的售后服务能力;生产制造高质量产品的技能;开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迅速满足顾客定单的系统;整和各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等方面。  

案例分析题2 

某地方生产传统工艺品的企业,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销售额和出口额近十年来平均增长15%以上。员工也有原来的不足200人增加到了2000多人。企业还是采用过去的类似直线型的组织结构,企业一把手王厂长既管销售,又管生产,是一个多面全能型的管理者。最近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让王厂长应接不暇。其一:生产基本是按定单生产,基本由厂长传达生产指令。碰到交货紧,往往是厂长带头,和员工一起挑灯夜战。虽然按时交货,但质量不过关,产品被退回,并被要求索赔;其二:以前企业招聘人员人数少,所以王厂长一人就可以决定了。现在每年要招收大中专学生近50人,还要牵涉到人员的培训等,以前的做法就不行了。其三:过去总是王厂长临时抓人去做后勤等工作,现在这方面工作太多,临时抓人去做,已经做不了做不好了。凡此种种,以前有效的管理方法已经失去作用了。 请从组织工作的角度说明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措施。 

(1)从案例中给出的信息看,企业明显采用的是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优点是: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向谁报告和谁向他报告。责任与职权明确。每个人有一个并且只能有一个直接上级,因而作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业务比较复杂,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 

(2)显然当企业已经发展成为2000多人时,直线型组织结构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如同案例中王厂长面临的困境,要一个人管所有的事情,已经没有效果和效率了。 

(3)企业需要采用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例如管理进行专业化分工的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考虑设立生产计划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后勤部门。这样就可以发挥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即各级直线管理者都有相应的职能机构和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因而能够对本部进行有效管理,以适应现代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而细致的特点,而每个部门都是由直线人员统一指挥,这就满足了现代组织活动需要统一指挥和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度的要求。  

案例分析题3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了适应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以及企业长

期健康发展,认识到要转变观念,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同时需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培训是先导。过去,企业搞过不少培训,但基本上是临时聘请几个知名专家,采用所有员工参加、上大课的培训方式,在培训过程疏于控制。培训过后,有人认为在工作中有用,有的人认为没有什么用,想学的没有学到;也有人反映培训方式太单一,没有结合工作实际等等。 

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副总经理,你该如何管理公司的培训工作。 

(1)虽然企业认识到培训是先导的重要性的认识。但正如案例中所显示的企业在培训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培训内容和方法的单调单一、培训过程控制和培训效果评估不够等。为了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2)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有:首先要对培训工作进行管理;其次要确保培训内容多样性。培训内容应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第三要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包括系统的理论培训、职务轮换、参观考察等。 

(3)总之,在培训过程中,一般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培训工作要与企业目标相结合;上级管理者要支持和参与培训工作;选择和培训好教员;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培训方法要与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相结合;理论和实践要结合。  

案例分析题4 

请阅读下面的一段对话: 

美国老板:完成这份报告要花费多少时间? 希腊员工:我不知道完成这份报告需要多少时间。 美国老板:你是最有资格提出时间期限的人。 希腊员工:十天吧。 

美国老板:你同意在15天内完成这份报告吗? 希腊员工:没有做声。(认为是命令) 15天过后, 

美国老板:你的报告呢? 

希腊员工:明天完成。(实际上需要30天才能完成。) 美国老板:你可是同意今天完成报告的。 第二天,希腊员工递交了辞职书。 

请从沟通的角度分析美国老板和希腊员工对话,说明希腊员工辞职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1)在人与人的沟通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即由于人们的政治观点、经济地位、年龄、经历、宗教、习惯等的不同,在沟通过程中,对同样的事情或谈话会有不同的解释和归因。 

(2)在案例的对话中,美国老板问希腊人完成报告的时间,实际上是在征求希腊员工的意见(这是与美国管理的传统习惯有关),而希腊员工并非不知道完成报告所需要的时间,只是想让美国老板下命令(希腊员工习惯于命令式的管理)。15天过后,美国老板要报告(要信守承诺),而希腊员工已经尽力把30天的工作用16天完成了(并且认为延迟些时间没有问题)。希腊员工认为美国老板找麻烦,因此不得已而辞职。 

(3)因此,要认识和掌握在沟通过程中个体差异及其影响,从而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如我们通常所说的移情作用、设身处地等就是有效沟通的手段。  

案例分析题5 

某民营企业的老板通过学习有关激励理论,受到很大启发,并着手付诸实践。他赋予下属员工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通过赞扬和常识来激励下属员工。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他是在利用诡计来剥削员工。 

请根据所学习的有关激励等理论,分析该老板做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类需要是分层的,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级需满足以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主导需要决定了人的行为。 

(2)案例中该民营企业的老板可能忽视了员工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和安全需要,而这些需要很可能正是员工的主导需要。由于没能够对症下药,才导致该民营企业老板激励做法的失败。 

(3)要使得激励有效,应当了解员工的真正需要,并加以满足。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坚持物质利益原则,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把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

【员工纪律管理案例题】相关文章:

员工纪律管理规定05-10

员工劳动纪律管理05-19

员工纪律管理制度05-10

规范员工劳动纪律管理05-10

员工纪律管理制度06-13

管理人员工作纪律05-17

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制度02-01

员工培训纪律05-18

员工守则工作纪律05-07

员工劳动纪律管理制度(通用20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