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安全监管责任包保制度

安全监管责任包保制度

时间:2022-04-18 14:27:19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安全监管责任包保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6月1日正式实施,这将对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如:解决了之前食品监管执法依据不足问题,明确了食品经营者、地方人民政府、各个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的具体责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称《特别规定》)实施以来,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还仍存在薄弱环节,监管工作还仍需继续加强。

安全监管责任包保制度

一、当前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高。部分同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是抓食品安全工作不会“弹钢琴”,把它等同于一般性工作来抓;二是把食品安全工作当成阶段性工作来抓,应付上级督查,缺乏建立长效机制的谋划;三是对食品进货台帐检查不够,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对违法案件查处不痛不痒。

(二)指导不够。一是培训指导不够。近年来出台了不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工商总局也制定了许多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一般都转发至区县工商局,工商所具体承担监管工作的人员,却很难看到文件,导致“看文件的人不直接从事一线监管,从事一线监管的人却看不到文件”尴尬局面。二是工作指导不够。区县工商局具体科室,指导工商所时仅仅是转发文件或是开展督查,缺乏“手把手”指导。对台帐建立和规范指导过于笼统,使得工商所人员在从事具体监督检查工作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三)责任不明。一是“大锅饭”监管笼统化。食品监管工作没有划片到人,或把划片到人仅仅停留在公示栏上、文件上、汇报上,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一窝蜂”上,食品安全工作出了问题集体承担,无法确定具体责任人。二是“网格化”监管绝对化。食品经营户划片到人,但却因工作中的绝对化造成了食品监管工作人为阻隔,各自为政,造成工作标准不一,无法提高整体监管工作水平。

(四)工作不实。一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没有建立科学长效监管机制,随意性强,为应付上级检查,突击性开展工作多。二是指导食品经营户建立台帐,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通过示范引导把工作做活、做细。三是对没有按规定建立台帐的经营户责令改正多、处罚少。四是开展食品安全巡查没有做检查记录,相关信息没有输入数据库,对食品台帐监管很少开展溯查工作,食品经营户分类监管仅停留在表面。

(五)奖惩不严。虽然已经推行了包保责任机,建立了奖惩制度,但当食品监管出了问题时,处理部门却从“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对涉案责任人给予象征性的批评,让广大监管执法人员产生了错误认识,缺乏了对食品监管工作责任的应有认识。基层工商所对个人考核往往流于形式,使得该项工作没有做到奖勤罚懒,难以提高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主观上,基层执法人员在思想上认识不足,监管理念没有转变,存有“厌战”思想,工作开展不适应新形势要求。辖区基本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致使执法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对存在的风险点未引起足够重视。

客观上,基层工作繁重,而人员少,致使被动管理,缺乏创新。责任包保制度推进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落实,但执行力度不够,履职尽责还未完全到人。出现问题时只是要求整改,责任落实也就打了折扣。

三、强化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

(一)以学习宣传实施《食品安全法》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工商所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认识。

重点学习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工商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责、执法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提高对食品监管风险点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推动食品监管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以提高工商所执法人员素质为目标,全方位打造高素质的监管执法队伍。

以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主线,结合市场准入、反不正当竞争、商标、广告、传销等法律法规,通过专题培训、网络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强化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解决工商所执法人员的严重“断奶”问题,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为食品监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三)以加大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执行力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跟踪问效和责任追究。

健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暗访和督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严格按照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推行跨区域食品监管工作互查互评制度,杜绝“巡而不查”、“表面巡查”等不实作风。对食品监管工作不力的单位或个人,通过实施“一票否决”制度来取消责任单位或个人的奖励或晋升,以增大对食品监管工作不力的惩戒力度,促使食品监管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责任包保 借力监管2015-10-19 16:32 | #2楼

三河镇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三河工商分局现有工作人员9名,辖区面积73平方公里,有各类企业及工商户1247户,其中食品经营户220户。近年来,三河工商分局建立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突出日常监管工作、加大食品案件查处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

建立食品安全包保责任制

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促进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三河工商分局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监管领导责任制、职能机构指导监督检查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基层监管岗位责任制。

丁政文说,包保责任制是指将辖区分为农村区、老城区、新城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交给1-2位工商干部负责,分局局长与每一位负责片区的工商干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片区工商干部督促其负责的食品经营户签食品安全承诺书,这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管格局。

在责任划分上,三河工商分局局长为该分局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监管人员作为第二责任人,以强化领导的责任追究。监管人员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品种,开展市场巡查、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强化日常监管,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到食品经营主体一户不漏,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借力监管事半功倍

随着三河镇知名度的日渐提升,来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给工商执法和市场监管带来新的挑战。丁政文说,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每次搞专项检查和节日检查之前,三河工商分局都向三河镇政府汇报,由三河镇政府牵头,三河工商分局组织邀请市容、公安等部门配合,借力其他行政部门联合执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另外,三河工商分局还实行了“所村挂钩”制度,把工商分局与行政村结合起来做食品安全工作,即把17个行政村和8个社区的或村民委员会主任邀请作为食品安全的联络员,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纠纷,由他们参与协调;发现了食品安全问题,由他们积极向工商机关报告。这种联络员制度,将社会上的各方力量发动起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好评。

加大食品案件查处力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震慑不法经营者,三河工商分局特别加大了对食品案件的查处力度。据介绍,三河工商分局通过开展对校园周边、节假日和季节性等食品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案件查办力度。对于食品案件,该局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丁政文说,去年年底,有消费者举报有人生产假酒,三河工商分局立即调集精干力量进行了调查。工商执法人员经过明察暗访,摸底排查,终于发现造假窝点位于辖区内一个偏僻村庄。工商执法人员连夜蹲守,一举查扣正准备灌装的假酒瓶2.2万个,案值近20万元。据介绍,近年来,三河工商分局对食品违法经营者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仅2011年,就查处假茅台、假黄酒等食品案件9起,罚款7万余元,有力地震慑了不法分子。

【安全监管责任包保制度】相关文章:

设备包保责任状05-01

安全包保责任状04-30

信访包保责任状05-01

质量包保责任状05-01

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08-12

安全生产包保责任状04-30

安全质量包保责任状04-30

部门安全包保责任状04-30

留守儿童包保责任状05-01

安全进度包保责任状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