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卫生间消毒管理制度
公共浴室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公共浴室必须设独立消毒间;药物消毒须建有洗涤池、清水池、消毒池(桶),消毒池应加盖;物理消毒须设有消毒柜、洗涤池;消毒间设数量足够的保洁柜;消毒后的物品进入保洁柜密闭保存。
二、顾客用毕的浴盆必须经清洗消毒后方可再用;浴池每晚要彻底清洗,经过消毒后再换水;公用茶具一客一换一消毒;拖鞋和修脚工具每客用后消毒;被单、垫巾每日清洗,保持清洁;桑拿浴供顾客使用一次性衣裤一客一换一消毒,提倡使用一次衣裤;各类公用物品必须做到分类清洗和消毒。
三、消毒专人负责并作好记录;使用的消毒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在有效期内,采购消毒剂需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明和发票;使用消毒剂须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浓度配制,作用时间达到要求。
游泳场所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新、扩、改建游泳池必须配置循环净水和消毒设施;循环净水设备循环周期为8小时全部循环一次;采用氯化消毒时,消毒间应有机械通风装置、安全水池等防护措施。
二、记录每日加氯量、池水余氯含量、加入新水量、循环次数等,并每月统计备查。
三、人工游泳池应固定专人负责池水消毒;游泳池开放期间每日定时检测池水余氯至少四次,保持池水余氯含量为0.3—0.5毫克/升,并及时补充含氯消毒剂。
四、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毫克/升硫酸铜,发现藻类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否则停止使用。
五、游泳者入池前、蹲厕后必须经过淋浴或浸脚消毒池,始准入池;浸脚消毒池水的余氯含量应保持5—10毫克/升,须4小时更换一次。
六、游泳池附设儿童涉水池者,开放期间应不断向涉水池注入余氯含量为0.3—0.5毫克/升的新水,保持池水流动,并每日换水一次。
七、人工游泳池应采用溢水方式排除池水表面污物,每日定时补充新水;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应随时清除水中污物,每日停场后彻底清扫池边走道、跳板、更-衣室、淋浴室和厕所,并用含有效氯0.3—0.5%溶液消毒,保持其清洁无异味。
八、发现池水被传染病人污染,应及时将池水中有效氯增至0.4—0.6毫克/升,保持半小时,将池水放完再重新注入新水。
公共浴室经常性卫生管理制度
一、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卫生档案(卫生检查、奖惩、卫生监督、消毒记录、从业人员体检及培训等)。
二、室内装饰材料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浴室应设气窗,新、扩、改浴室内不得设池浴。
四、池水每日至少补充二次新水,每次补充量不少于池水总量的20%。
五、所用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不设公用脸巾、浴巾。
七、设有禁止性病及各种传染性皮肤病(如疥疮、化脓性皮肤病、广泛性皮肤霉菌病等)患者就浴的标志;浴室内禁止吸烟。
八、从业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工作服。
游泳场所经常性卫生管理制度
一、室内游泳场馆必设机械通风装置;必须设置安全救生塔及警示标志。
二、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和池水净化控制、消毒人员;详细记录每日游泳人数、池水温度、空气温度等;建立健全卫生档案(卫生检查、奖惩、卫生监督、有关记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培训等)
三、游泳场所开放期间,应将池水的深度及每日的气温、水温、池水PH值、游离余氯等情况告示游泳者。
四、水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五、同一时间容纳量按成人每人3平方米计算。
六、严禁患有心脏病、皮肤癣疹、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癫痫、妇科阴-道滴虫、霉菌病、性病、肠道传染病及孕妇、精神病和酗酒者进入游泳池游泳,并在售票或入池处告示。
七、游泳者应穿不脱色的游泳衣裤入池,禁止出租游泳衣裤。
八、禁止游泳者在池边吃食物、吸烟、吐痰、擤鼻涕、小便等。
九、应备有眼药水,供游泳者使用。
十、池边工作人员上岗应着游泳衣裤和拖鞋。
【卫生间消毒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卫生间消毒的管理制度01-28
消毒管理制度02-16
卫生间管理制度08-17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01-19
室消毒管理制度03-06
消毒卫生管理制度03-24
餐具消毒管理制度03-29
卫生间卫生管理制度02-23
企业卫生间管理制度04-04
消毒管理制度(精选12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