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管理者采访感言
管理者访谈感想
在周六闲暇时候,看了一个关于管理者访谈的节目,让我受益匪浅,毕竟,学生阶段的我们,社会实践较少,在管理方面的经历更是少之又少。
比方说在聊到如何提高员工敬业精神这一问题时,民企的管理者认为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对企业和老板的认同感”,而国企管理者则觉得应该侧重于培养员工,让其了解自己的工作意义。我想这是因为民企的亲切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于国企的,民企的老板更容易影响、鼓舞到员工。
但在有些方面,管理的经验是跨越行业的: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时都需要尊重、真诚;在处理平级关系时需要多沟通、少挑剔;而在处理“大锅饭”现象时可以采用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此处的“劳”显然并不单纯指工作强度,而是与工作效益有关,管理者应当引导员工用最经济的方法做最大化的成果)。
对于这次采访中的问题,我在观看过程中都会问过自己“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处理”。但在听了两位管理者的想法后,我发现要去学习、去经历的还有很多。
在面对“大锅饭”问题时,赵四九建议可以从多个方面鼓励员工的积极性:竞争上岗(你的基础工资直接与所处岗位有关)、工作绩效(与个人绩效有关)、超额奖(获享集体总体收益)。我只想到了通过个人工作绩效来提高积极性,而我现在就觉得“超额奖”是一味很好的佐料:让员工获享集体的收益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并通过了物质奖励给员工以激励。
“在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之前,你首先要学会做人。”在工作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在生活上关怀,体谅周围的人。
在聊到如何处理与上下级及平级之间的关系时,两位管理者反复提到的字眼是“尊重”、“真诚”、“理解”、“宽容”、“公平”。我想作为一名管理者,他需要人格魅力、需要以身作则、需要让人信服,只有在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管理者的带领下,企业的发展才能事半功倍。
现代社会的管理者们早就抛弃旧理论中把员工定义为“经济人”的观点,即除了工作之外,员工应当更多地被关怀,无论是心理上、生活上、还是未来发展上,我想当员工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时,他们的潜力更能被有效挖掘,也更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上级提出的错误。
通过采访两个管理者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应该多接触各种管理者的最新想法,通过多方面的阅读和思考来完善武装自己的观念储备。管理是门很深的学问,没有万能的答案可以应对所有难题,这就需要管理者有敏锐的行业前瞻力、组建高效率的组织结构、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和其他方方面面的综合,并根据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行业来做调整。
采访感言
想象中潮汕家庭的传统文化一定是那么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我不断在脑海中形成潮汕传统文化的概念,但这次采访过后我有了另外一个更加深刻的体会:传统文化是会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2015.12.17 我们一行三人连着走访了三个潮汕家庭,主要的的采访对象是一位四十多岁,退休在家的阿姨,阿姨的家庭经济情况属于小康,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外读书,丈夫白天也在外面工作,只有晚上下班才回到家,阿姨的生活十分的轻闲和快乐。整个采访过程都很顺利,我最大的体会可以用“感动”二字形容这次的采访,感动他们的纯朴、整洁、可爱,以及热情的招待,我看到了不为我所了解的潮汕人的另一面。
想起来,这种感动跟我以前对潮汕人缺乏了解是分不开的,虽然我来到汕头大学读书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对潮汕人有了一个简单了解,感觉潮汕人面对陌生人的时候特别的冷漠,甚至带有一点排斥的情绪。这次采访是我第一次从外到里地走进潮汕人的家庭,走进他们的生活。阿姨十分热情的招待,让我感觉惊喜,潮汕人重感情,他们特别重视自己信赖的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长辈和后辈之间能有很平和友好的沟通,而且把自家附近的邻里关系处得十分的融洽,这种伦理关系,特别地让我羡慕,这次采访之所以能如此的成功,很大部分是因为有同学的牵引。对比于他们的友好,也让我想起了自己亲戚朋友之间的疏远,在城市发展的今天,除了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以外,现代化更筑起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就算亲戚间也常存在冷漠。
第一次走进阿姨房子,看到地板打扫得一尘不染,这种情况下我们正急忙要脱鞋进去的时候,阿姨就十分客气的不需要我们麻烦脱鞋了,我心中知道那是阿姨对我们客人的热情和尊重。那是一层商品房,从简陋的房子外表看不出里面竟然是那样的精致、整洁、舒适,我们都不忙把房子仔细的打量一遍,客厅里种了很多绿色植物,而且摆放都是十分的讲究,在一个不起眼的柜子里,竟然用一个简单的透明塑料罐养着一条金鱼!顿时觉得整个屋子了都充满了他们一家人生活的情趣。房子里的空间布局都是简单宽敞的方形,阿姨说这个布局不需要什么设计,只是看到别人家怎样做,自己觉得好看就跟着别人差不多来建。家具都是普通人家的木家具为主,但是由于女主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所以一切东西看起来是那么的亮丽。这时让我不得不想起潮汕妇女的贤淑美德远近驰名,的确由于潮汕人其生活等各种原因,妇女主要的任务就是打点家里的大小事务,让男人能在外面安心奋斗。我想潮汕妇女的这种贤惠并不是个别的例子,而是她们都这样做,形成了一种地方的风气。
刚坐下来,阿姨首先是为我们泡工夫茶。后来我们才发现原来工夫茶还有主人坐的冲茶位,所以第一次去潮汕家庭作客,就一定要多加小心观察,以防坐错了位置。工夫茶之所以称之为“工夫茶”是因为它是一门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发展到现代,工夫茶已经省去了过去很多繁文缛节,无论在工具、材料、工序上都得到了很大简约,就像阿姨也提到,他们以前使用的是碳炉烧水,现在使用的都是快捷的电炉。问道:“为什么潮汕人那么喜欢喝工夫茶?”阿姨笑着说:“这可能是一种习惯吧。”我想在很多的潮汕家庭里,工夫茶已经变成一种热情款待客人的象征,因为他们平常跟邻里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都是用普通的茶杯冲茶包喝而已,看到客人来了,就赶紧泡上一壶工夫茶款待客人。虽然工夫茶已经现代化了,但传统的精髓依然流传下来,阿姨筛茶时笑着说:“这是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来了汕头这么长的时间,我品尝最多功夫茶茶叶是铁观音,那是一种很熟悉的味道,先苦后甘。阿姨说:“喝铁观音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不会肚子饿。”那是他们最真实的生活体会。
潮汕地区是有名的传统手工艺之乡,特别是潮州的木雕更驰名在外,在学校附近的蓬州村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装饰老祠堂的手工艺品,屋檐上雕龙画凤。采访中,阿姨跟我们介绍了她平常做的手工活,那是一种用钩针和白色的纱线勾出来的织品,名叫“通花”,外形很像一朵通透、圆形的白花,由于是用钩针勾勒,所以线条变化多端,异常精致。这种的手工活并不是有空玩玩,而是阿姨收入的一部分,因为退休在家,儿女在外,所以阿姨生活显得十分的空闲,做一下手工活,打发时间。阿姨还说她们那一辈的妇女都会做这种手工艺,而且这些东西都是内销或出口的。除了做“通花”以外,阿姨平常最常的消遣活动可能就是她们邻里之间在一天两个特定时间里的相聚,这两个特定时间,一个就是早上买完菜,另外就是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其中我们有幸跟随阿姨参加了她们下午的聚会,一群退休的中年妇女在一起打牌、聊天、唱歌,情况热闹非凡。我心中暗暗羡慕她们这种简单、快乐的生活,也思考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到底能有多少像她们这样的快乐。
暑假在汕头的一所设计公司实习了一个月,吃了一个月的汕头菜,感觉潮汕人的饭桌上是绝对不能没有海鲜的。潮汕地区属于沿海地区,从古到今就有深厚的捕鱼历史,每天新鲜丰富的海鱼,充满了整个集市。阿姨说,除了虾和蟹就不会天天吃以外,海鱼就是桌上常菜。汕头的鱼丸和“三兄弟”的牛肉丸也特别好吃。除了吃海鲜、肉丸,粥也是潮汕地区有特色的主食之一,潮汕的粥一般是没有放调料的,也就是说它一点味道都没有,只是白粥,所以他们产生了各色各样的咸菜,包括橄榄菜、白饭鱼、酸菜、萝卜干等来辅助白粥。阿姨说她们以前都自己做咸菜,但现在经济好了,省得麻烦,所以都是从外面买回来。
我开着玩笑地问阿姨:“听人说:‘要做潮汕的媳妇,一定要会拜神。’是真的吗 ? ”阿姨听到马上就笑了起来,说:“没有这回事。”然后有指着我的同学(他们俩是亲戚关系)说:“他奶奶就天天拜神了,我们只是初一、十五拜。”环视一下周围,我并没有发现显眼的“神位”,说着说着,阿姨甚至把藏在桌底下的香炉拿出给我们看,并介绍说他们家只有两座神位,手上这个就是“地主爷”的香炉,然后她还把我们领到门口旁边的一个架子上,指着上面说:“这就是天神,它是最大的神。”我一看,只是在一个架子顶上,不显眼的位置上供奉着三个大小不一的香炉,这么简单的敬仰方式是我没有预想的,甚至比起我们家的“神位”,要节约多了!我想传统留下来的不是繁文缛节,而是一种对神灵敬仰的精神。不同时代、辈分的人对信仰有不同阐释的方式,到我们这一代可能就更为简洁了。虽然很多繁琐早已消失,但很多重要、传统的礼仪经过洗礼都传承下来,例如阿姨提到的“出花园”,“出花园”是小孩到十五岁,就要举行的成人礼。我问道:“阿姨,现象家家户户都很少像以前那样有一个花园,那你们现在怎样‘出花园’ ?” 阿姨笑道:“其实‘出花园’就是‘拜神’!”而且听同学从旁介绍,“出花园”那一天“拜神”的物品也是很讲究的,不同的物品有不同意义,妈妈要和儿子一起拜十二下,他还笑道:“在当天还不能随便看,如果你看到了乞丐,可能你将来就会变成一名乞丐了。”
这次采访让我体会到古老的传统文化也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变得越来越简约和适合人们的生活,要真正了解现在潮汕家庭的传统文化,还得走进他们的生活,才能有所收获,也难怪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本来就是踏踏实实的学问,并没有一点做作,就像问及阿姨,她最喜欢她们家的那一件东西的时候,她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说:“我最喜欢的就是平常做饭做菜的煤气炉。”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她们家的是什么东西,我想我的回答是:“喜欢她们的纯朴、热情。”
【管理者采访感言】相关文章:
采访活动方案04-13
采访策划方案02-06
采访 开场白05-05
活动采访策划方案05-11
寝室漏水采访方案05-18
会议记者采访方案05-17
创业名人采访心得05-18
中班教案《采访妈妈》12-11
采访的合同05-06
采访介绍信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