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

时间:2022-04-12 03:30:40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防止和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安全生产禁令。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

一、严禁在禁烟区域内吸烟、在岗饮酒,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禁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三、严禁水上作业不按规定穿戴救生衣,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四、严禁无操作证从事电气、起重、电气焊作业,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五、严禁工作中无证或酒后驾驶机动车,违者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六、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决定钻开高含硫化氢油气层或进行试气作业,违者对直接负责人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七、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用火、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作业,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八、严禁负责放射源、火工器材、井控坐岗的监护人员擅离岗位,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九、严禁危险化学品装卸人员擅离岗位,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十、严禁钻井、测录井、井下作业违反井控安全操作规程,违者给予行政处分并离岗培训;造成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违反上述禁令,造成严重后果的,对所在单位直接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给予警告直至撤职处分;对违章指挥、违规指使员工违反上述禁令的管理人员,给予行政警告直至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开除并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违反上述禁令或管理人员违章指挥、违规指使员工违反上述禁令,导致发生上报集团公司重大事故的,按照《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对企业有关领导予以责任追究。

本禁令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负责解释。

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附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试行)》的有关解释

附件: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试行)》的有关解释

1.本禁令是针对严重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处罚,凡不在本禁令规定范围内的“三违”行为的处罚,仍按已有的规定执行。

2.本禁令中的在岗饮酒是指生产现场和施工作业现场的直接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在岗饮酒或酒后上岗。

3.本禁令中的高处作业是指在距离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发生坠落危险的施工作业。

4.本禁令中的无证或酒后驾车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无证或酒后驾驶公车。

5.本禁令中的受限空间是指生产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6.本禁令中的所在单位直接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是指油田企业的井队、站场负责人,炼化企业的车间、联合装置负责人,销售企业的油库、加油(气)站负责人,企业现场施工项目部负责人。

中国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

1基本要求

1.1本规定适用于与各企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及进入生产厂区的临时用工、施工实习人员、技术服务人员、参观人员等。

1.2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宣传普及安全知识;每年至少组织1次以岗位安全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

1.3未经安全生产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任职和作业;本规定所要求的各项安全教育应有记录、有确认、可追溯;涉及对外单位和外来人员的相关要求,应在书面合同中予以明确。

1.4安全教育工作应纳入各单位教育培训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保证所需人员、资金和物资。

1.5各单位均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档案并实行分级管理。

2职责

2.1各单位人事、教育部门负责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安全部门负责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考核。

2.2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安全、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工作,编制安全教育大纲、教材和班组安全学习材料。

3管理内容及要求

3.1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3.1.1直单位领导,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参加当地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组织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3.1.2各单位安全负责人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除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外,还应参加中国石化组织的石油化工安全专业技术培训。

3.1.3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组织安全负责人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专业培训。培训由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部门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3.1.3.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3.1.3.2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1.3.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调查处理方法。

3.1.3.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3.1.3.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3.1.3.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3.1.3.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1.4其他管理负责人(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单位负责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由本单位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层次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

3.1.5各单位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3.2生产岗位员工安全教育

3.2.1班组长的安全教育由各单位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部门组织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任职。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24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2.1.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中国石化及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2.1.2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的知识、技能。

3.2.1.3本班组和有关岗位的危险危害因素、安全注意事项、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3.2.1.4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抢救与应急处理措施等。

3.2.2所有新员工(包括学徒工、外单位调入员工、合同工、代培人员和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有技术岗位的季节性农民外用工等)上岗前应接受三级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72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2.3一级(厂级)安全教育由本单位人事、教育部门会同安全部门组织实施,时间不少于24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2.3.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3.2.3.2通用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包括一般机械、电气安全知识、消防知识、安全文化知识和气体防护常识等。

3.2.3.3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一般状况、性质、特点和特殊危险部位的介绍。

3.2.3.4中国石化和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5项纪律(劳动、操作、工艺、施工和工作纪律);

3.2.3.5典型事故案例及其教训,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

3.2.4二级(车间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32学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2.4.1工作环境及危险有害因素。

3.2.4.2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危害和伤亡事故。

3.2.4.3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

3.2.4.4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3.2.4.5安全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3.2.4.6本车间安全状况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3.2.4.7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事项。

3.2.4.8有关事故案例。

3.2.4.9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3.2.5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时间不少于16学时,员工厂际调动工作后应重新进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单位内工作调动、转岗、下岗再就业、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12个月以上者,应进行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2.5.1班组、岗位的安全生产概况,本岗位的生产流程及工作特点和注意事项。

3.2.5.2本岗位的职责范围,应知应会。

3.2.5.3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岗位间衔接配合的安全卫生事项。

3.2.5.4本岗位预防事故及灾害的措施。

3.2.6凡从事特殊工种作业的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专业性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并定期参加复审,成绩记入个人安全教育卡片。

3.2.7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前,各单位应组织编制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组织专门培训。相关人员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3.2.8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时,按照《中国石化安全事故管理规定》要求,对事故责任者和相关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吸取教训,防止发生类似事故。

3.3日常安全教育

3.3.1各单位要组织基层单位开展以部门、班组为单位的安全活动。安全活动应有针对性、科学性,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防止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班组安全活动应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对活动形式、内容和要求,安全部门应有明确规定。单位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签字,并写出评语;安全部门应定期检查。

3.3.2班组安全活动每月不应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学时;部门安全活动每月1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安全活动时间不应挪作它用。

3.3.3班组安全活动是班组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认真组织,严格考勤制度,保证出勤率,不得无故缺席,有事须经单位领导批准。

3.3.4直属企业的领导每季度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二级单位领导及管理人员每月参加1次班组安全活动,基层单位领导每月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

3.3.5安全部门应联系班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班组安全活动计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

3.3.6班组安全活动主要内容:

3.3.6.1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和法规。

3.3.6.2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安全通报、安全技术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知识。

3.3.6.3结合事故通报和《班组安全》等安全学习材料,讨论分析典型事故,总结和吸取事故教训。

3.3.6.4防火、防爆、防中毒和自我保护能力训练,以及异常情况紧急处理和应急演练。

3.3.6.5开展岗位安全技术练兵,组织安全技术表演。

3.3.6.6检查安全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查找并组织消除事故隐患。

3.3.6.7开展安全文化活动,进行安全技术座谈,观看安全教育电影和录相。

3.3.6其他安全活动。

3.4其他人员及外来人员的安全教育

3.4.1临时用工人员、外来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应能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实际年龄不得超过60周岁;能按照要求独自完成安全教育答卷、签订《安全承诺书》,并有效识别现场各种警示标识。

3.4.2临时用工、外来施工和实习人员的厂级安全教育由二级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8学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3.4.2.1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特点。

3.4.2.2进入厂区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4.2.3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有害因素及HSE注意事项。

3.4.2.4典型事故案例。

3.4.3临时用工、外来施工和实习人员的车间级安全教育由基层车间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教育时间不应少于4学时。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3.4.3.1车间危险部位(主要生产系统、关键设备)及安全、环保注意事项。

3.4.3.2车间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危险化学品和各种伤害能量)的性质及防护处理注意事项。

3.4.3.3着火爆炸、泄漏中毒、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3.4.3.4安全作业许可证办理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3.4.3.5生产装置的安全消防、气防卫生器材及设施的位置、使用程序和使用方法。

3.4.3.6作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3.4.4外来参观人员的安全教育,由各单位接待部门负责,内容包括本单位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要安排专人陪同外来参观人员。

4奖惩

4.1各单位对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员工,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4.2对未按照本规定进行安全教育的单位进行处罚,因安全教育不到位造成事故的,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安全台帐管理规定

第一条 分(子)公司、研究院(统称“各企业”)及其二级单位两级机关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均应建立包括安全组织、安全会议、安全教育、安全检查、隐患治理、事故管理、安全考核与奖惩等七类内容的安全工作台帐。两级机关的其他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和班组应设安全活动记录。安全台帐提倡微机管理。

第二条 安全组织台帐

(一)各企业及其二级单位的安全组织台账主要内容包括:本单位相应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组织网络和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成人员名单以及消防工作组织网络。

(二)基层单位安全组织台账主要包括:基层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工程师、安全员、班组安全员,基层单位义务消-防-队。

第三条 安全会议台账主要填写本单位召开的安全会议内容,尤其对安全生产工作文件的传达、学习贯彻情况。安全会议台账应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召集单位和主持人、与会单位和人数、会议内容以及处理结果等栏目。

第四条 安全教育台账

(一)各企业及其二级单位安全教育台账应填写领导、管理人员、安全处(科)长、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以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情况。

(二)基层单位安全教育台账应填写基层单位领导及员工安全教育、新入厂人员三级安全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取证、岗位安全技术练兵、应急预案演练及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考核等。

(三)安全教育台账必须包括受教育者姓名、授课内容、地点、时间、考试成绩、授课人姓名等内容。外来人员的培训教育登记台帐要有本人签名,并保留试卷备查。

第五条 安全检查台账必须包括检查日期、检查内容、受检部门、发现的问题、要求整改日期、整改完成日期及检查人签字等栏目。

第六条 隐患治理台账

凡发生在基层单位的事故隐患,不论级别和资金来源,均应在基层单位的隐患治理台账中填写。

事故隐患治理台账应设有隐患所在单位、存在部位、计划费用、实际费用、资金来源、计划治理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及隐患治理后的评估情况。

第七条 事故台账

按《事故管理规定》的要求,各企业及其二级单位应建立相应的事故台账,分别记录本单位所发生的事故。

事故台账应设有事故发生所在部门、发生时间、事故类别、事故概况、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情况和中国石化“四不放过”登记表。

基层单位的事故台账应包括发生在本单位或当事人属于本单位的各类事故。

第八条 安全工作考核与奖惩台账应包括考核项目(内容)、被考核部门和个人、主要事迹和存在问题、考核意见和结果、奖惩情况、考核部门签字及审批部门等栏目。

第九条 安全活动记录按《安全教育管理规定》要求,填写单位和班组安全活动开展情况。

第十条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应认真填写、保管安全台账;同级主管安全领导应定期检查并签字。

第十一条 本规定由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原《安全台帐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安[2004]553号)同时废止。

二〇〇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中国石化安全检查规定

1基本要求

1.1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害识别,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提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和纠正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1.2安全检查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中国石化)有关规定进行。

1.3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检查和现场安全检查两部分。

1.3.1安全管理检查主要内容

1.3.1.1检查各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各级领导班子研究安全工作情况的记录、安委会工作会议纪要(记录)等。

1.3.1.2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等修订完善情况,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符合情况等。

1.3.1.3检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安全法规教育与安全生产管理资格教育是否达到要求;检查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教育,以及特殊作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是否符合要求或规定。1.3.2现场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3.2.1按照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消防、职业卫生、储运、检维修和新改扩建工程项目施工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和制度,检查生产、施工现场是否落实,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1.3.2.2检查各企业事业单位、股份公司各分(子)公司(以下统称各单位)各级机构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检查员工是否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3.2.3检查生产、检维修和新改扩建工程项目施工等直接作业环节的各项安全保证措施是否落实。

1.4安全检查分为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外部检查是指按照国-家-安-全、卫生法规要求进行的法定监督、检测检查,以及政府部门组织的安全督查;内部检查是总部、各单位内部根据生产情况开展计划性和临时性的自查活动。内部检查主要有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

1.4.1综合性检查。综合性安全检查是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总部对各单位至少每年组织检查或抽查1次,各单位至少每半年组织1次,二级单位至少每季组织1次,基层单位至少每月组织1次。

1.4.2日常检查。日常检查包括班组、岗位员工的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以及基层单位领导和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安全、消防、职业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经常性检查。各岗位应严格履行日常检查制度,特别应对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危险点进行重点检查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解决,并做好记录。

1.4.3专项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节日前检查和专业性安全检查。

1.4.3.1季节性检查。根据各季节特点开展的专项检查。春季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跑漏为重点,夏季安全大检查以防暑降温、防食物中毒、防台风、防洪防汛为重点,秋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冬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

1.4.3.2节日前检查。主要是节日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交通、娱乐场所、应急预案进行的检查。特别应对节日期间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检维修队伍值班安排、车辆值班和安全管理,以及原辅料、备品备件、存在隐患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1.4.3.3专业性检查。主要是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安全和卫生装备、监测仪器、危险物品、运输车辆等系统分别进行的专业检查;以及装置开、停工前、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行等时期进行的专项安全检查。

2安全检查具体要求

2.1各单位要认真对待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正确处理内、外部安全检查的关系,坚持综合检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安全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

2.2对法定的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督查,各单位应积极配合,按照规范标准定期开展法定检测工作。对政府部门组织的督查,各单位应将检查情况及时向总部报告。

2.3各企业开展安全综合性检查和专项检查,应成立由单位领导负责、有关专业部门专业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参加检查人员应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熟悉有关标准和规范。

2.2对法定的检测检查和政府部门督查,各单位应积极配合,按照规范标准定期开展法定检测工作。对政府部门组织的督查,各单位应将检查情况及时向总部报告。

2.3各企业开展安全综合性检查和专项检查,应成立由单位领导负责、有关专业部门专业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参加检查人员应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熟悉有关标准和规范。

3附件:中国石化安全检查隐患问题整改通知单

中国石化加油站安全管理规定2015-07-19 9:23 | #2楼

1基本要求

1.1新建、改建、扩建的加油站,应符合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等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及中国石化相关技术、安全管理规定,以及所在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1.2加油、加气的合建站执行《中国石化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安全管理规定。

1.3加油站经营单位要按照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向政府主管部门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后方可经营。

2职责

2.1加油站应成立以站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小组。2.2加油站应设安全员,负责检查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2.3加油站应按照中国石化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消防档案和义务消防组织,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2.4加油站应与毗邻单位建立联防组织,定期开展联防活动。

3管理内容及要求

3.1安全教育

3.1.1加油站员工应经安全、消防和充装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所有职工(包括新员工、转岗工、劳务工、代培人员等)上岗前应经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持证上岗。

3.1.2加油站应每月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学时安排按照中国石化安全教育管理规定执行,并定期开展安全活动、进行考评。

3.1.3在加油站内进行检修施工作业前加油站主管部门应确认施工单位资质,并与其签订安全合同(协议,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3.2安全措施

3.2.1加油站内应有明显安全警示语和警示标牌。3.2.2加油站内应设置安全标志牌,主要内容包括:

3.2.2.1严禁在站内吸烟。

3.2.2.2严禁在站内进行检修车辆敲击铁器等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3.2.2.3严禁机动车辆在站内不熄火加油。

3.2.2.4严禁在站内穿脱、拍打能产生静电的服装。

3.2.2.5严禁在站内使用手机、对讲机等非防爆电器。

3.2.2.6严禁向塑料桶内加注易燃油品。

3.2.2.7严禁在站内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3.2.2.8严禁行人、自行车在站内穿行。

3.2.3高强电闪、雷击频繁时,应停止加油、卸油作业。

3.2.4落实防抢、防骗、防盗、防破坏等防范措施和保安工作,确保加油站人身、财物安全。

3.3用火管理

3.3.1用火管理应符合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

3.3.2加油站生活固定用火点应符合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的安全距离要求。

3.4消防管理

3.4.1加油站应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其主要内容包括:

3.4.1.1组织机构和指挥系统。

3.4.1.2地理位置,油罐数量、容积,加油机位置、数量,输油管线走向图,其他油品的存放地点、数量。

3.4.1.3建筑物的结构形式、耐火等级、面积、高度、内部设施及相互间的距离。

3.4.1.4灭火人员的配备、分工,警卫力量的布置,物资抢救、人员疏散措施及相应操作程序。

3.4.1.5各种消防器材的数量、摆放位置、应急补充措施。

3.4.1.6对外通信联络及外援力量的部署、指挥等。

3.4.2加油站各种消防器材应按照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有关规定配置,并摆放合理,取用方便。

3.4.3消防器材应指定专人管理,定时检查、养护,定期更换,确保完好有效。

3.5安全检查

3.5.1加油站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自检自查为主,与上级主管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分级落实以下安全工作:

3.5.1.1加油站每周组织1次安全检查。

3.5.1.2当班安全员应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发现违章行为和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向上级反映情况。

3.5.1.3加油站经营单位每月和遇重大节日应对加油站进行安全检查。

3.5.2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设备有无渗漏、电器接线螺栓是否牢固、防火防爆措施是否可靠、灭火作战预案演练以及隐患整改情况等。

3.5.3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加油站能解决的,应限期抓紧整改;加油站无力解决的,应书面向上级报告,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6事故的分类、分级,以及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按照中国石化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4安全技术规定

4.1用电规定

4.1.1在爆炸危险区内使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爆炸危险区等级要求。

4.1.2当独立变压器供电时应采用三相四线接零保护或三相五线专用接地线保护;当使用电网直供或由临近企业转供电时,用电设备的保护方式应与供电网保持一致。在加油站内,用电设备应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4.1.3电气器具、线路应完好无损,电气连接处应规范、紧密牢固、无腐蚀。

4.1.4设置在罩棚下的照明灯具应选用防护型灯具。

4.1.5对加油机内部的电气密封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密封不良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4.1.6加油站内不得随意装接临时电气线路。

4.1.7加油站营业房等场所禁止使用电炉等易引起火灾的电器。

4.1.7.1加油站应采取合理方式保证供暖并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禁使用煤炉明火、煤油炉、电炉、电暖气等不安全的取暖方式。

4.1.7.2锅炉房应明确专人管理,做好运行和检查记录,悬挂安全标志,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品和操作无关的物品,闲杂人员不准随意进入。

4.1.7.3取暖锅炉、管线、设备等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要确保炉渣、炉灰用水浇灭后倒在安全地带,防止其死灰复燃并引燃周围易燃物品。

4.1.7.4严禁常压锅炉带压运行,排气管上不得设置截止、隔离等阀门,室外管道需进行保温处理。

4.2防雷、防静电

4.2.1对钢质油罐及其金属附件要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处应用焊接,接地线与被接地设备的连接应设断接卡,并用双螺栓连接,埋地部分均用焊接。

4.2.2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1次并做好记录。接地电阻值要求如下:油罐、站房、罩棚不应大于10Ω,输油管线不应大于30Ω,卸油防静电接地不应大于100Ω。

4.2.3弱电系统(通信、信号、监测和微机控制等)应按照有关规定或产品技术的要求,采取防雷措施。

4.2.4定期检查加油机、加油胶管及卸油场地的静电连接线,保持完好有效。

4.3加油站卸油应采取密闭方式罐车卸油管与油罐进油管的连接应采用快速接头;汽柴油进油口应分别采用阴阳接头,以防混油;油罐卸油进油管应伸至罐内距罐底0.2米处,严禁喷溅式卸油。

4.4加油站输油管线管沟要用砂填实,输油管线管沟与电缆沟、暖气沟应隔断。

4.5加油站卸油静电接地应采用具有报警功能的接地装置。严禁在爆炸危险区内乱拉电线,使用非防爆电器。

4.6加油站油罐通气管口应装设阻火器通气管的口径不应小于50毫米;通气管距加油站围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通气管口应高出地面至少4米,沿建筑物墙向上敷设的通气管口应高于顶面或屋脊1米。

4.7当加油站油罐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防止油罐上浮措施。建在水源保护区附近的直埋地下油罐,应采取防渗漏扩散保护措施,并设渗漏检测设施。

4.8根据一、二、三级加油站的要求,对加油站的油罐应采用具有测量温度、液位等功能的测试监控仪表。

4.9加油站应采用国家认定的具有整体防爆功能的加油机不得进行破坏整体防爆功能的改造。

4.10加油站罩棚

4.10.1加油站罩棚应符合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

4.10.2钢结构网架罩棚制作、安装、验收和检测应符合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4.10.3投用10年以上的加油加气站钢结构网架应每5年进行1次技术抽检。抽检项目主要包括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检测、挠度试验、抗滑移试验等,并,由具有钢结构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同时建立台账和档案。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四日

中国石化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基本要求

1.1用火作业系指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的施工过程。海(水)上石油作业的用火作业按照《海上石油设施动火作业安全规程》(SY6303)执行。抢险用火作业按照应急预案执行。

1.2用火的作业方式

1.2.1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

1.2.2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

1.2.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炒砂子、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

1.2.4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1.2.5使用雷管、炸药等进行爆破作业。

1.3用火作业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

2管理内容及要求用火作业安全管理包括用火作业的危害识别、油田企业用火作业分级、炼化企业用火作业分级、销售企业用火作业分级、“中国石化用火作业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的办理、用火作业安全措施、用火作业人职责、用火监护人职责、许可证管理等。

2.1用火作业的危害识别

2.1.1用火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2.1.2将安全措施填入许可证。

2.2油田企业用火作业分级(略)

2.3炼化企业用火作业分级(略)

2.4销售企业用火作业分级

2.4.1一级用火作业

2.4.1.1储存收发易燃、可燃液(气)体的罐区、泵房、装卸作业区(铁路、公路、码头)、桶装仓库用火。

2.4.1.2加油(气)站的罐区(储气瓶)、加油(气)区、液态烃泵房、压缩机房、接卸站区用火。

2.4.1.3输油(气)管道、隔油池、污水处理设施用火。

2.4.1.4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的罐车、油轮、驳船等爆炸危险性区域的用火。

2.4.2二级用火作业

2.4.2.1从易燃易爆及有毒储罐、泵房、装卸区等拆除的容器、管线、附件,已运到安全地点并经吹扫处理检验合格的用火。

2.4.2.2罐区、泵房、装卸作业区等的非防爆区域及防火间距以外的区域用火。

2.4.2.3发电机房、配电间、消防泵房、化验室、储存收发润滑油的储罐、桶装油品仓库、灌装、收发区域等火灾危险性区域的用火。

2.4.3三级用火作业范围是在油库、加油站内,除一、二级以外的用火均属三级用火。

2.4.4固定用火作业区是除特级、一级、二级用火范围外,从没有火灾危险性区域划出固定用火作业区。在二级以上用火区域内,不得设固定用火作业区。

2.5日常实行每周2天集中用火,节假日期间的用火实行升级管理,即在原定用火级别的基础上升一级。

2.6许可证的办理

2.6.1油田和销售企业一级、二级用火,炼化企业特级、一级用火作业由用火单位填写许可证,报各单位二级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审查合格后,由主管安全生产领导签发。

2.6.2油田企业三级、四级和炼化企业二级、三级以及销售企业三级用火作业由用火单位填写许可证,报基层单位负责人签发。

2.6.3固定用火作业区的设定应由用火单位提出申请,报各单位二级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消防部门进行审查批准。

2.7用火作业安全措施

2.7.1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上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人孔,通风换气;打开人孔时,应自上而下依次打开,经分析合格方可用火。若间隔时间超过1小时继续用火,应再次进行用火分析或在管线、容器中充满水后,方可用火。

2.7.2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用可不用的用火一律不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均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用火,严格控制一级用火。

2.7.3各级用火审批人应亲临现场检查,督促用火单位落实防火措施后,方可审签许可证。

2.7.4一张用火作业许可证只限一处用火,实行一处(一个用火地点)、一证(用火作业许可证)、一人(用火监护人),不能用一张许可证进行多处用火。

2.7.5油田、销售企业的许可证有效时间为一个作业周期,最多不超过5天;炼化企业一级、特级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8小时,二级许可证不超过3天,三级许可证不超过5天。若中断作业超过1小时后继续用火,监护人、用火人和现场负责人应重新确认。固定用火作业区,每半年检查认定1次。

2.7.6用火分析。凡需要用火的塔、罐、容器等设备和管线,均应进行内部和环境气体化验分析,并将分析数据填入许可证,分析单附在许可证的存根上,以备查和落实防火措施。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分析检测数据小于0.5%为合格;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分析检测数据小于0.2%为合格。

2.7.7用火部位存在有毒有害介质的,应对其浓度作检测分析。若含量超过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在许可证上注明。

2.7.8施工单位(含承包商)应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化验中心(室)应尽可能缩短采样分析时间,为用火作业创造条件。

2.7.9停工大修装置在彻底撤料、吹扫、置换、化验分析合格后,工艺系统采取须有效隔离措施。设备、容器、管道首次用火,须采样分析。

2.7.10设备、容器与工艺系统已有效隔离,内部无夹套、填料、衬里、密封圈等,不会再释放有毒、有害和可燃气体的,首次取样分析合格后,分析数据长期有效;当设备、容器内存有夹套、填料、衬里、密封圈等,有可能释放有毒、有害、可燃气体的,采样分析合格后超过1小时用火的,须重新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用火。

2.7.11装置停工吹扫期间,严禁一切明火作业。在用火作业过程中,当作业内容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许可证同时废止。

2.7.12在用火前应清除现场一切可燃物,并准备好消防器材。用火期间,距用火点30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气体,15m内严禁排放各类可燃液体。在同一动火区域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和喷漆等施工。

2.7.13在盛装或输送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有毒有害介质或其他重要的运行设备、容器、管线上进行焊接作业时,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确认,对设备、容器、管线进行测厚,并在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2.7.14新建项目需要用火时,施工单位(含承包商)提出用火申请,用火地点所辖区域单位负责办理许可证,并指派用火监护人。

2.7.15施工用火作业涉及其他管辖区域时,由所在管辖区域单位领导审查会签,双方单位共同落实安全措施,各派1名用火监护人,按用火级别进行审批后,方可用火。

2.7.16用火作业过程的安全监督。用火作业实行“三不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护措施不落实不用火。各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的各级领导、专职安全和消防管理人员有权随时检查用火作业情况。在发现违反用火管理制度或危险用火作业时,有权收回许可证,停止用火,并根据违章情节,由各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违章者进行严肃处理。

2.7.17在受限空间内用火,除遵守上述安全措施外,还须执行以下规定:

2.7.17.1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时,不允许同时进行刷漆、喷漆作业或使用可燃溶剂清洗等其他可能散发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作业。

2.7.17.2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刷漆、喷漆作业或使用可燃溶剂清洗等其他可能散发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作业时,使用的电气设备、照明等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同时必须进行强制通风;监护人应佩带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随时进行监测,当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时,必须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撤离。

2.8用火作业人职责

2.8.1用火作业人员应持有效的本岗位工种作业证。

2.8.2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三不用火”的原则;对不符合的,有权拒绝用火。

2.9用火监护人职责

2.9.1用火监护人应有岗位操作合格证;了解用火区域或岗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有处理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9.2应参加由各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用火监护人培训班,考核合格后由各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用火监护人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2.9.3用火监护人在接到许可证后,应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检查用火现场的情况。用火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不得离开现场,确需离开时,由监护人收回用火许可证,暂停用火。监火时应佩戴明显标志。

2.9.4当发现用火部位与许可证不相符合,或者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实时,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用火;当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停止用火;对用火人不执行“三不用火”且不听劝阻时,有权收回许可证,并向上级报告。

2.10许可证管理

2.10.1许可证是用火作业的凭证和依据,不得随意涂改、代签,应妥善保管。

2.10.2许可证一式四联,一联存放在签发部门,一联由用火作业人持有,一联由用火监护人持有,一联存放在用火点所在操作控制室或岗位。

2.10.3油田和销售企业一级、炼化企业特级许可证由各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油田和销售企业二级、炼化企业一级许可证由二级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存档;油田和销售企业三级、炼化企业二级许可证由二级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油田企业四级和炼化企业三级许可证由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存档。

2.10.4许可证保存期限为1年。

【中石化安全消防制度】相关文章:

中石化安全管理制度04-03

消防安全制度09-10

消防安全制度02-01

消防安全巡查制度消防安全巡查制度条例(精选9篇)03-17

消防安全制度范本06-10

消防安全生产制度03-29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03-29

餐饮消防安全制度04-03

厨房消防安全制度02-17

网吧消防安全制度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