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组织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第三条 卫生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并及时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要求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风险所在的环节协助国务院有关部门收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第四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章程组建。
卫生部确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负责承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科学数据、技术信息、检验结果的收集、处理、分析等任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开展与风险评估相关工作接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委托和指导。
第五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管理信息、科学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信息为基础,遵循科学、透明和个案处理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依据本规定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章程独立进行风险评估,保证风险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和公正。
任何部门不得干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承担的风险评估相关工作。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卫生部审核同意后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下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任务:
(一)为制订或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
(二)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在组织进行检验后认为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
(三)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要求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按规定提出《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见附表1);
(四)卫生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认为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提交《风险评估项目建议书》时,应当向卫生部提供下列信息和资料:
(一)风险的来源和性质;
(二)相关检验数据和结论;
(三)风险涉及范围;
(四)其他有关信息和资料。
卫生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需要组织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协助收集前款规定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资料。
第九条 对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部可以做出不予评估的决定:
(一)通过现有的监督管理措施可以解决的;
(二)通过检验和产品安全性评估可以得出结论的;
(三)国际政府组织有明确资料对风险进行了科学描述且适于我国膳食暴露模式的。
对做出不予评估决定和因缺乏数据信息难以做出评估结论的,卫生部应当向有关方面说明原因和依据;如果国际组织已有评估结论的,应一并通报相关部门。
第十条 卫生部根据本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建议,确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计划和优先评估项目。
第十一条 卫生部以《风险评估任务书》(见附表2)的形式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下达风险评估任务。《风险评估任务书》应当包括风险评估的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结果产出形式等内容。
第十二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应当根据评估任务提出风险评估实施方案,报卫生部备案。
对于需要进一步补充信息的,可向卫生部提出数据和信息采集方案的建议。
第十三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按照风险评估实施方案,遵循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和风险特征描述的结构化程序开展风险评估。
第十四条 受委托的有关技术机构应当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要求的时限内提交风险评估相关科学数据、技术信息、检验结果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结果。
第十五条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风险评估,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和报告负责,并及时将结果、报告上报卫生部。
第十六条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部可以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立即研究分析,对需要开展风险评估的事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应当立即成立临时工作组,制订应急评估方案。
(一)处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需要的;
(二)公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尽快解答的;
(三)国务院有关部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并提出应急评估建议的;
(四)处理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国际贸易争端需要的。
第十七条 需要开展应急评估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按照应急评估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向卫生部提交风险评估结果报告。
第十八条 卫生部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风险评估结果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用语定义如下:
危害:指食品中所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或食品存在状况。
危害识别:根据流行病学、动物试验、体外试验、结构-活性关系等科学数据和文献信息确定人体暴露于某种危害后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处于风险之中的人群和范围。
危害特征描述:对与危害相关的不良健康作用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可以利用动物试验、临床研究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确定危害与各种不良健康作用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作用机制等。如果可能,对于毒性作用有阈值的危害应建立人体安全摄入量水平。
暴露评估:描述危害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不同人群摄入危害的水平。根据危害在膳食中的水平和人群膳食消费量,初步估算危害的膳食总摄入量,同时考虑其他非膳食进入人体的途径,估算人体总摄入量并与安全摄入量进行比较。
风险特征描述:在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危害对人群健康产生不良作用的风险及其程度,同时应当描述和解释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第二十条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机构的认定和资格管理规定由卫生部另行制订。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控制安全风险,推动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及其他相关活动等所有业务范围活动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第三条 工作职责
策划部: 负责提供重大风险控制所需的资源;
生产部:
(一)组织、指导公司各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体系;
(二)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三)监督安全风险评估重大问题的整改工作;
(四)及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五)建立公司级《重大风险清单》。
各单位:
(一)组织实施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工作,并形成记录;
(二)做好安全风险评估的动态管理;
(三)建立本单位《重大风险清单》。
第四条 风险评估方式
(一)安全风险评估分为单位自评估、公司评估两种方式。单位的自评估每年至少全面开展一次;公司在各单位自评估后,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公司级评估。
(二)单位自评估的风险,用于指导本单位加强日常安全风险管控。
(三)公司评估的结论,用于指导公司的安全风险管控,检验本质安全建设水平。
第五条风险评估的组织
(一)各单位自评估
1、各单位要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程序》,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
2、各单位自评估工作,由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牵头,可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的作业环境、管理上的缺陷等四个自评估单元。
(二)公司评估
公司的评估,一般在各单位评估工作结束后组织进行。
(三)安全风险评估后要依据《风险评价表》(见附表)进行风险分级。其计算公式是:危险等级(D)=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的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第六条加强日常的动态评估和管理,公司及各单位要在每年全面评估一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有关要素、单元的评估周期。
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各单位应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
1、 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时;
2、 当部门经营及管理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时;
3、 当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知识或方法有所进步且认为必要时;
4、 当安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
5、 当有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时。
第七条安全风险控制
(一)风险等级分五级进行管控,风险等级分指数>70的为不可承受风险为重大风险。3级由各单位制定控制措施,4级和5级为公司级重大风险,由公司制定控制措施。
(二)风险控制主要通过运行控制、应急预案、目标管理方案监测以及培训等方式;
(三)对非重大风险,各单位负责制定、落实控制措施,并评价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
(四)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是问题整改,对评估中提出的问题,要全部列入整改计划,做到确认目标、确认问题、确认对策、确认效果、确认责任,整改期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各单位自评估出的《重大风险清单》上报公司生产部。
(五)安全风险评估出的重大风险消除前,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制定控制目标管理方案
2、制定落实防止问题引发事故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且相关人员熟悉并掌握
(六)安全风险评估涉及到设计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了改变,除已明确必须淘汰或改进的设备、设施外,其他设备、设施的管控按以下原则执行:
1、消除设备缺陷后,能够满足原设备、设施设计安全水平的,以消除缺陷为主。不能满足原设计安全水平的,必须进行整改。
2、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经公司及相关专家认定,则必须按现有标准进行整改。
3、现有设备、设施基本满足原设计安全水平,按现有标准改进后安全水平可显著提高,有条件的应按现有标准进行改进,不具备条件的应制定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
第八条 责任追究
对于在评估和控制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行为或对于未履行本管理制度的行为以及造成事故的,依据《公司职工违纪处罚规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考核办法》、《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办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九条 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制度】相关文章: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03-29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04-04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02-24
安全生产检查评估制度(精选8篇)04-07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通用10篇)06-04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5篇04-16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10篇02-24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10篇)02-24
企业安全风险制度01-24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制度(汇编10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