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活动反思>《教师拓展活动反思

教师拓展活动反思

时间:2022-03-31 18:29:21 活动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拓展活动反思

以提出并解决教育实践有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反思,契合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师教育以及教学实践领域成为时尚。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概括;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的“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被引为经典。一线教师创造的鲜活的教学反思范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教学反思研究的深入和最新成果。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教师拓展活动反思

事物总是变化和发展的。教学反思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在运用中的发展和创新,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教学反思的园地应该百花齐放。从教学实践来看,基层学校和教师往往是教育创新的源头活水,教学反思路径的拓展一线教师是主力军。在指导学校联系实际研究并实施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教学反思范式的革新,已经取得了一些典型的经验。其中“三问三思循环研究”的反思路径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一、案例推介

重庆市青木关中学的研究团队,从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出发,探索教学反思新范式,提炼、概括了“三问三思循环研究”的教学反思范式,拓展了教学反思的路径。该范式的操作可简括为:“三问”发现问题——“三思”追踪提炼问题——循环研究。

1、“三问”发现问题

一问自己:教师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寻找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书面报告交教研组、学校教科室,教研组和学校教科室进行集中整理。

二问学生:通过答疑、访谈、学生海评等师生互动方式,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把握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三问同伴:教科室进行问卷调查,校内骨干教师调研,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中发现问题,及时交流、反馈。

学校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教科室具体设计教师教育教学问题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将这些问题也反馈给教师,让教师们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

2、“三思”追踪问题

“三问”引导教师从不同的渠道发现不同层面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产生惊异,可以唤醒教师的反思意识。但“三问”发现的问题数量众多,内容分散,层次不一,重复庸杂,那么,什么是主要问题、关键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呢?怎样将收集到的问题去繁就简,去粗取精?这就需要概括、整理。“追踪”就是一条很好的办法。“追踪” 就是持续关注。因此,学校把研究重心放在了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上,追踪的问题也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的问题。操作方式上主要从“三次反思”来实施。

一次反思:课前集体备课反思

校本教研强调同伴互助,即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平等交流、分享经验、学术互助。备课就是同伴互助、集体反思的重要环节。为了避免教师单兵作战,各自为政,学校实行学科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习题、备考试),四统一(教学思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考试内容及要求统一)”以次达到整理提炼问题的目的。

二次反思:课后集体评课反思

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改变学科教研组研讨形式,探索出学科教研组,初、高中分段学科组,学科年级备课组三级教研活动形式,使集体研讨反思更具针对性,更容易形成教学共生态。

第一级,学科教研组听、评课研讨反思。

第二级,学科年段教研组听、评课研讨反思。

第三级,学科年级备课组听、评课研讨反思。

评课反思是执教者和评教者双方的互动。上课教师课后研讨必须说明: ①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希望达到的目的。②本节课主要解决那些问题,这些问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③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④本节课知识在高考、中考考纲中的要求如何,近几年有没有在中、高考中体现,考试形式、所占分值怎样。⑤自我分析完成情况。

评课教师必须做到:①熟悉所听这节课的基本内容。②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施教者的安排是否恰当,施教者用了什么方法突出重、突破难点。③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哪里,不足在何处,自己日常教学中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是怎么处置的。④教无定法,自己上这节课会如何处置,将处置构想与老师们交流。

最后,教研组进行总结性反思,排除个别的问题,浅层次的问题,筛选共通的、主要的问题,集中全组力量再研究。

三次反思:学习交流反思

在前面两次同伴互助式反思的基础上,借助教研人员、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力量,扩大视野,启发思维,廓清模糊认识,提升研究层次,自觉解决浅层次问题,集中研究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其主要方式有:教师通过阅读专家的文本而接受专家的“缺席”指导;与高校建立长久合作关系,邀请高校的部分专业研究人员作讲座、报告、学术研讨;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等。

3、循环研究

循环研究指基于校内小课题的研究。在“三问三思“的基础上,零散的教学问题得以删繁就简,去粗取精。那些有意义、有价值、迫切需要解决的共通性、典型性问题浮现出来,顺理成章的成了各个学科教研组一定时期内相对固定的校本教研小课题。这些小课题来自学校,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充满了本土性,草根性,更能切入教学反思,避免了传统课题研究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循环研究按照“确定主题—主研人设计研究方案-课堂展示观摩-教研组集体讨论、反思-主研人修改充实改进方案-第二次课堂展示观摩-教研组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基本程序,注重如何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方法研究,突出循环往复的特点。

第一轮循环反复:主研人两次设计方案,两次课堂研究实践,两次集体反思,形成案例。

第二轮循环反复:教学同伴(同年级、同学科)在实践中再次研究同一课题,探究个案与共性的联系。

第三轮循环反复: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持续研究统一问题,推广已有研究成果,发现新的问题。

第四轮循环反复:整合派生小课题。以教科室为组织者,借助专家引领,多元互动,探索小课题之间的区别联系,各小课题组将有内在联系的小课题进行整合延伸,或派生新课题,打破学科界限,把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组变成以相同小课题为单位的课题组,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反复研究。小课题循环往复研究把全体教师引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之中,“全民皆兵”,资源共享,亦教亦研,研修融合,提高了教学反思的效果。

二、解读评析

以上的教学反思范式,对于深化教学反思研究,拓展教学反思路径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它也说明教学反思主体是教师,主阵地是课堂,主战场在学校。只有关注教学原生态,着力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才可能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成为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笔者以为:“三问三思循环研究”的教学反思范式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切问近思,善于发现问题

教学反思必须从问题始。没有问题,何来反思?学问学问,一半在学,一半在问。教师发现问题,要善疑,更要善问。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敢问;立足课堂、立足教学实际,善问;面向学生、面向同伴。好问。“三问”(问自己、问学生、问同伴)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一般来说,教师问自己容易,问学生、问同伴则不太容易。能有“三问”,则问题难逃教师“法眼”,坚持“三问”,可谓善于发现问题了。

知行合一,深入探究问题

“知行合一”是中国化的认识法。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行动研究的方式之一,依循“知行合一”的思想,深入探究教学问题,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乃至无穷”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切合中国教师成长的事迹。教师在“行”中“知”,在“知”中“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可以加强探究问题的针对性,把握问题探究的准确性,提升反思的深刻性。“三问三思”,亦问亦思,学思结合,教学实践与理性思考紧密联系正是“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

循环研究,全力解决问题

研究教学上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达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目的,决非一日之功。把问题集中概括为课题,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循环研究,螺旋上升,连环改进,能够促进研究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锻炼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反思的品质。循环研究的小课题是经过筛选、提炼的,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的特点。事实证明:围绕小课题的研究,直接切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会起到明显的作用,反过来也会强化教师实施教学反思的主动性、积极性。

合作协同,发扬团队精神

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校教育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协同努力。学生的发展往往凝聚着许多教师的心血。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的紧密合作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也是中国基础教育为外国教育家所称道的“秘密武器”。建设研究团队是有效的教学反思组织基础,发挥团队精神是高效的教学反思的思想基础。课前集体备课、课后集体备课、集中学习研讨,为学科教师之间、跨学科、跨年级的合作协同创造了条件,教师在这种合作协同中,往往会找到自己准确的角色定位,荡涤文人相轻的陋习,升华精神境界。

营造氛围,养成反思习惯

教学反思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成为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好习惯,这样的教学反思才具有稳固性、可持续性,才可能促进教师由合格走向成熟、走向优秀走向卓越。事实上,一个学校少数人的行动常常很难坚持。而当一种职业生活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成为自觉行为,进而养成习惯之后,就有了不可逆转性。教学反思成为教师习惯,才进入了自动化阶段,教师的职业生活才会发生质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创设有利于教学反思的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问三思循环研究”的教学反思范式的推进有学校领导、校内骨干教师、学科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有市、区专家的专业支持,有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经费保证。在这种框架下,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教学反思已经逐步成为教师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教师,理当作为教育的探索者。一所处于良性发展状态的学校,建设一支具有反思习惯的团队,深化教学反思研究,拓展教学反思路径,无疑是一种正确的发展策略,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素质教育之花必将绽放得更加鲜艳。

开文

【教师拓展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教师拓展训练活动反思04-17

教师团队拓展活动方案04-30

教师团队拓展活动方案05-18

拓展活动策划方案外出拓展活动方案04-07

拓展活动方案02-19

拓展活动通知03-03

拓展活动总结11-07

心理拓展活动方案03-23

学校拓展活动方案04-20

少儿拓展活动方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