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绵羊活动反思
《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采用同音反复,使旋律动力感,具有活泼、风趣的风格。在二年级的学生学唱时,这首歌也有一定的难度。如:在X·X符点节奏的学习,唱准“12”、“54”,对音的高低区分,认识并掌握“>”重音记号和“‖︰︰‖”反复记号,这些都是教学歌曲的难点。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节课后的教学反思。
首先,我设计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导入,让学生感到很神秘。当老师歌唱|我的小绵羊呀|你在哪里呀, |一次次寻找我的小绵羊时,学生也都想一起来找找。这不仅打破了以往唱歌课以节奏导入的模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在聆听和歌唱中学习。
其次,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情景教学,以讲故事的方法让生一起寻找小绵羊,让学生在故事中学唱歌曲,并认识并掌握“>”重音记号和“‖︰︰‖”反复记号。
接着,我利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扮演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边歌唱边表演,深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
然后,我采用了情景创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演唱歌曲。通过歌词创编,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很好的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我加入了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知。
另外,这节课我也有意识的让学生保持安静,培养他们仔细聆听、认真歌唱的习惯。
整堂课上完后,我除了总结较为可取的教学方法以外,也发现自己许多不足的地方。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了听唱法教学,但我的歌唱速度太快,学生还不能很好得掌握“X·X”附点节奏。对“‖︰︰‖”反复记号的掌握不够明确,所以学生在歌唱时还会犯错。
其次,关注学生的反映还不够。比如:请学生在表演时,下面的学生歌唱状态根本没有注意,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反映,这样就感觉表演好象只是为了表演,没有做到表演关注音乐。课后经过鲁老师的点评,让我知道了表演怎样关注音乐。如:请会唱的小朋友,要求他们边歌唱边表演,老师主要关注下面学生的歌唱状态,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加,也做到了关注音乐。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应当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音乐性的特点。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关注音乐,关注学生的反映,培养学生听唱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标意识,要引导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等。
【小绵羊活动反思】相关文章:
我是小弹簧活动反思04-17
小刺猬烫发活动反思04-17
快乐的小蜗牛活动反思04-17
小青蛙过河活动反思04-23
《小松鼠的大尾巴》活动反思05-01
大象和小蚊子活动反思04-17
小青蛙跳荷叶活动反思04-17
大班小猴上学活动反思04-17
小班教案绵羊01-07
中班活动小瓢虫反思(精选10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