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
一、社区卫生服务站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站在站长的领导下,完成社区站日常工作。
2、运用适宜的中西药及技术承担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3、落实北京市政府对社区居民的各项承诺,承担重症患者院外急救与转诊任务,对疑难病症患者及时会诊、转诊,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4、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提供出诊及家庭病床等上门服务。针对老年人、家庭病床的病人开展社区护理工作。
5、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举办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处方。
6、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妇幼保健工作。
7、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对健康档案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的计算机管理,对慢性非传染病实行分类管理。
8、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及指导。
9、每年在辖区内进行社区普查,修订社区诊断,根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干预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社区卫生站慢性病管理工作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设兼职人员负责慢性病管理工作,有社区站——居委会防治网络。
2、根据社区普查结果,建立社区站慢性病统计学资料,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3、按要求免费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于慢性病人实行分类管理,定期入户访视,并有详细记录,有条件的可实行微机管理。
4、社区卫生服务站有进行防治慢性病的宣传场所,应有黑板、桌椅、录音机、电视等必备的宣教设备。
5、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定期发放慢性病宣传资料。
6、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开设慢性病咨询电话热线。
7、社区内应有体育锻炼场所,针对不同居民定制相应的体育锻炼计划,组织慢性病人开展相关的健身活动。
8、建立慢性病各项工作登记记录,并按要求统计上报。
三、社区卫生服务站预防保健工作制度
1、在站长的领导下,协助中心保健科完成社区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
2、进行慢性非传染病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
3、针对不同人群做好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高危人群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
4、配合中心临床科室进行有针对性的疾病普查和防治工作。
5、完成上级和中心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建立社区健康教育网络,定期召开例会,依据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年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根据中心的计划,大力推行社区健康促进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健康教育。
3、针对不同人群开展控烟、限酒、合理缮食、健身等干预活动。
4、对社区的病人按不同病种或不同人群,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健康教育目标考核要求。
5、在中心相关科室的业务指导下,开展整体人群精神卫生健康和残疾预防宣传教育。
6、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可设立健康咨询台和咨询服务热线。
7、利用市民学校和居委会,每月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8、健康知识宣传栏或板报每月更换内容。
9、免费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对慢性病人进行分类管理。
10、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各类有关健康教育及管理的各种资料。
五、社区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制度
1、协助居委会掌握辖区育龄妇女档案,并对计划生育工作给予指导。
2、开展生育、节育、不育知识咨询。
3、宣传避孕节育知识,积极推广计划生育知情选择,提高节育措施的落实率、及时率及有效率。
4、提供避孕药具并开展避孕药使用的咨询服务。
5、指导育龄居民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开展经常性的孕情监测服务,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6、开展健康保健及不孕症的咨询治疗,并登记建册。
7、开展妇女生殖保健的宣传教育与咨询,开展妇女保健工作。热情主动接待来访人员,认真做好咨询记录,涉及技术问题及时与中心或上级医院妇科联系给予指导,为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
8、宣传性保健,进行性卫生保健指导。
六、全科诊室工作制度
1、全科诊室在站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全科诊室的工作应由全科医师担任。
2、全科诊室应准时开诊。工作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职守。医务人员要作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
3、全科诊室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改善诊室环境,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病管理。
4、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5、全科医师对病人要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的记载档案或病历。对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的病人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对家庭病床,按规定查床。
6、全科医师要采用疗效确切经济适宜的治疗方法,合理检查、科学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精神与经济负担。
7、上级医师应定期检查全科诊室的医疗质量,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诊,解决疑难病列。对专科病人,应及时请专科医师会诊必要时可按规定转往定点协作的上级或专科医院。
8、全科诊室与综合病房要加强联系,转往上级医院的病人要认真填写双向转诊单。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10、开展便民服务。服务热情,耐心,树立良好医德。
七、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居民健康档案是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卫生保健医务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资料,是社区全科医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依据。
2、居民健康档案是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全程服务的动态记录。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科研、医学教育及司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认真如实填写。
3、对填写健康档案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者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4、居民健康档案应由社区全科医师负责填写,做到及时收集、及时记录,统一编号,归档保管,以便查阅。并应逐步输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5、居民健康档案具有医疗保密性,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
6、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防火、防潮、防光、防虫蛀、鼠咬,应妥善保存。
八、双向转诊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与中心及上级定点协作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签定双向转诊协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转诊渠道畅通。
2、上级医院推荐有关科室专家组成医疗专家顾问组,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会诊问题。
3、制定并履行专家顾问组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岗位职责。
4、双方执行国家和上级卫生、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全心全意地为病人服务,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
5、社区卫生服务站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诊疗范围以外和不能诊治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对病情较重的患者,转诊时应派医护人员护送,确保患者途中安全。
6、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前要同上级医院相应的科室或专家进行联系,上级医院相关科室或专家凭转诊介绍单优先接待病人,确保病员得到及时治疗。特殊情况可由站同上级医院联系解决。
7、上级医院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站转诊的病人
8、在上级医院治疗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待病情稳定后或康复期应立即转回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治疗,做好转诊记录,同时将病情介绍、治疗方案一同转回。
9、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据病情安排转入病人到病房、门诊、家庭病床治疗。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密切观察转入病人的病情,及时同上级医院的有关科
室进行病情反馈,必要时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指导治疗,保证病人治疗的延续。
10、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诊断及治疗困难的患者,应及时与中心取得联系,并负责按规定进行转诊,以方便患者到中心或上级医院医疗就治。
11、为更好地做好双向转诊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站有责任对医护人员进行理论和业务指导以及带教培训工作。
12、站应建立疑难病例转诊联络方式和电话。
九、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1、社区卫生服务站应严格遵守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规定,污染后的一次性物品必须消毒毁形后统一回收处理,不得原形流入社会,造成危害。如有违反规定,一经发现,严加惩处。
2、一次性输液器:必须剪断针头(在进入人体的针头端约20厘米处剪断),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放置,待收。
3、一次性注射器:将针头拔下、剪断针头,浸入消毒液中,针管内吸入消毒液后浸泡30分钟以上捞出,毁形后放入单独容器中。
4、一次性口腔盒、换药盒、窥阴器、尿杯等,用后在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后捞出毁形。
以上所使用消毒液必须每日更换,要保证正确的浓度,浸泡后的物品需进行毁形后,由专人负责回收、管理、定期送往指定渠道处理。
5、一次性中单、尿垫、敷料、棉签等均应送回站焚烧,不得进入生活垃圾中。
6、如医护人员在出诊或上门服务时,应正确指导患者家属在进行治疗完毕时,要将一次性物品毁形。入户换药后将污染的敷料等物带回站,不得随意处理。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
【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相关文章:
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项工作制度04-14
卫生服务站整改报告05-19
卫生保洁工作制度_卫生保洁工作制度办法04-06
卫生服务站岗位职责03-07
社区卫生服务站总结02-25
卫生服务站工作总结01-09
学校卫生工作制度08-10
卫生整治工作制度04-17
学校卫生工作制度04-17
诊所卫生工作制度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