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反思
必修4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所选的是戏剧,包括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在整套教材中,只编排了这一个戏剧单元,所以我们在选文时非常注意剧作的代表性、经典性。《窦娥冤》和《长亭送别》(节选自《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作品中的杰出代表,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分别就四篇课文具体谈谈。
《窦娥冤》
1.把握剧中主要矛盾冲突。所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对于古典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来说尤为如此。把握住主要冲突,对于理解剧作的主题、人物形象、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帮助。《窦娥冤》的主要矛盾冲突双方是窦娥昏官桃杌。桃杌是黑暗残暴的官府的缩影,他是剥夺了窦娥活的权利的关键性人物,因此可以说这部剧作主要表现了以窦娥为代表的善良、哀告无依的普通百姓和掌握着百姓生杀大权而草菅人命的封建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到这一点,可以认识到窦娥所面临的对立面之强大,从而更深地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的强烈与彻底。
2.注意剧作的结构。“楔子”像是一个序幕,它交代了剧情的起因:窦娥被父亲抵给蔡婆做童养媳。到了第一折开场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期间,窦娥的命运又发生重大变故──丈夫早逝。不过,这一情节并未在剧中直接加以表现,而是通过剧中人物蔡婆之口让读者知晓的。这样,剧作既获得了故事发展的必要背景:窦娥寡居,蔡婆家中没有男人支撑门户,又避免了情节枝蔓、拖沓。第一折中,赛卢医和蔡婆的出场,一下子就使剧情紧张起来,并引出张驴儿父子出场,然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尖锐的矛盾冲突在张驴儿和窦娥之间产生,随即引出造成窦娥之“冤”的关键性人物──桃杌。这样,作者只用了三折加上一个楔子的容量,就把剧情推向高-潮,并让读者看到窦娥身世之苦、性格之美、反抗精神之强烈,看到恶棍流氓及昏聩官僚之可恨、官府之黑暗,足见结构之紧凑、巧妙。
3.欣赏人物的语言。剧中窦娥的唱词是通俗、泼辣,符合她市民女子的身份,表现出她直爽、有主见、口齿伶俐的特征。这一特征是贯穿始终的,我们从她讽劝蔡婆不要随便答应亲事、和张驴儿针锋相对以及在公堂上的申辩中,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因此,第三折里她指骂天地的形象才显得真实、不突兀,是人物在特定情境里的应有表现。
4.欣赏人物形象。领会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特有的精神魅力,即她的“争到头,竞到底”的不屈的反抗精神。
《雷雨》
1.注意剧作的结构。周朴园年轻时和侍女侍萍曾相恋、同居过,并生有两个儿子,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情节,没有了它,后来周、鲁两家的人伦悲剧就无从发生了。作者将这个情节处理成“潜在情节”,由周朴园和鲁侍萍在三十多年后重逢相认时把它揭示出来。这种结构安排,使《雷雨》全剧(除去“序幕”和“尾声”外)的现实剧情在一天时间内发生、发展、结束成为可能。
2.认识课文节选的部分在全剧中的地位。课文是从第二幕里节选出来的,放在全剧里看,它只是剧情的开端和发展。不过,从这一部分里,读者得以获知周、鲁两家存在的特殊关系以及有关人物之间的血缘关系。因此,可以说,这一部分的情节即决定了剧情的悲剧走向。同时,周、鲁相认的情节也是对周朴园、鲁侍萍二人的一次很好的“画像”:周朴园的虚伪、自私,鲁侍萍的坚强、克制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3.体会人物语言的动作性,揣摩人物语言中蕴涵着的潜台词。话剧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阅读时如果一直平平地看下去,不去细细领会对话中的“机锋”,就很难体会到话剧的魅力所在。比如,鲁侍萍关窗户的动作让周朴园觉得很熟悉,一瞬间勾起了他的记忆,于是他脱口而出:“……你──你贵姓?”突然问一个身份地位悬殊的老妇人姓什么,是有些唐突的,可见周朴园在发问的时候是不假思索的,陈年往事如电光火石般亮了一下,吸引着他追寻下去,让他一时忘了自己的处境以及现实利害关系。鲁侍萍的回答是“我姓鲁”,他松了一口气,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姓鲁”,接着试探性地说:“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可见周朴园不愿就此将回忆的闸门合上。为什么呢?可能他隐隐约约意识到面前的这个老妇人来历不寻常,也可能家庭生活长期以来让他觉得腻烦、无趣……总之,对于这些细微传达人物内心活动,并推动着情节发展的地方,要注意品味。
《长亭送别》
1.认识崔莺莺和崔母在思想上的根本分歧所在。崔母叮嘱张生:“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而莺莺说的是:“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两相对比,很清楚,崔母注重的是面子名声、门当户对,莺莺眼里则只有两情相悦。在封建社会里,莺莺的爱情观无疑是进步的。
2.注意场面的变化带来的戏剧效果。在送别筵席上,莺莺和张生隔桌而坐,老母在旁,莺莺纵然满心里想和张生“举案齐眉”,也不能如愿,真可谓咫尺天涯!她全副心思都在张生身上,张生暗自垂泪而又竭力掩饰的样子都看在了她眼里,更加重了她的离愁别苦,也引发了她对妨碍了爱情的功名富贵的不满。可是,这些心思,她都是不可能直白表现出来的。筵席上,只有崔母单调的张罗倒酒的声音,这情景多么沉闷、难捱!然后,崔母先回家了,留下莺莺和张生话别,此时两人才好像一下子去除了束缚,得以倾诉衷肠。前后不同场面的对比很有戏剧性。
3.欣赏人物的语言。虽然关汉卿和王实甫的剧作有所谓的“本色派”和“文雅派”的区分,可是就课文所节选的这一部分看,除了“端正好”“一煞”“收尾”等有限的几支曲词堪称典雅蕴藉外,莺莺的大多数唱词活泼、口语化、不做作,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她的离情别绪。
《哈姆莱特》
1.把握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哈姆莱特》一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在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展开,在课文里出场的另外几个主要人物中,霍拉旭属于哈姆莱特一方,雷欧提斯只是被克劳狄斯暂时利用,并不完全属于克劳狄斯阵营,王后则不属于任何一方,她还天真地希望双方能握手言欢,和睦相处。正是由于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才使得哈姆莱特在克劳狄斯精心布置下的“比剑”圈套中不至于完全落败,而最终能够和克劳狄斯同归于尽。
2.欣赏紧张激烈、变故迭生的场面。课文里主要情节是“比剑”,它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双方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这个情节的发展偏离了克劳狄斯预设好的轨道,结局出乎所有人意料:本来雷欧提斯为了给父亲和妹妹报仇,决意要杀死哈姆莱特,可是在比剑开始前,哈姆莱特的坦诚的表白让他犹豫了起来,这种犹豫不定的心理直接影响了他事先和克劳狄斯定下的阴谋的尽快实施;王后执意喝下克劳狄斯为哈姆莱特准备的毒酒,延缓了哈姆莱特的死;雷欧提斯临死前揭露克劳狄斯的毒计,哈姆莱特得以抓住最后时机惩罚了克劳狄斯。
3.初步了解哈姆莱特这一形象。从课文所节选的部分里,难以把握哈姆莱特的全貌,不过可以初步了解这一形象:他机敏,无所畏惧,而又有挥之不去的天命思想;他高傲,尖锐,而又能低下高贵的头,真诚地向别人道歉,剖白自己的心迹。总之,这是一个呈现出一定矛盾性的人物。
关于这个单元的教学,还有几点提出来供参考:
第一,介绍必要的文体知识。如戏剧的文体特征,它和其他文学样式(尤其是和小说)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特征;元杂剧以及话剧的知识。所介绍的知识要有益于学生理解、欣赏作品。
第二,抓住戏剧的特点进行教学,不要把教学重点完全放在对主题、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的静态分析上。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如果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那么讨论的结果也只是让学生对周朴园这个形象有了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而对周、鲁相认过程中人物心理和感情的碰撞与变化缺少体会,而这正是品咂戏剧之“味”时不可忽略的。
第三,引发学生进行更深入、广阔的思考。如王国维称赞《窦娥冤》“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因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主人公意志”,对于王国维的评价应该怎样理解?又如,侍萍是当年始乱终弃故事中的女主角,明明是受害者,而结局是她和周朴园一同遭到难以承受的打击,这和传统的小说、戏曲里常见的“善恶终有报”的故事模式大不相同,从这个角度看,《雷雨》剧情给人怎样的思考?
第四,恰当利用音像资料。在学生比较充分地理解、欣赏剧作后,可播放相应的录音带或录像带,要求学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注意朗诵者或演员对台词的处理是否和自己所理解的一致,然后在班上交流、讨论.
第二单元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中的领军人物。教师教学本单元时,不要只局限于对某一篇作品、某一个作家的讲解、分析,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史中观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作家的感情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应在了解词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把握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
一、词的发展脉络
词兴起于隋唐,到了宋代,城市商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新兴的“胡夷、里巷之曲”和勾栏、瓦舍迅速增多。在这样的条件下,逐管弦而歌的曲子词就开始兴盛起来。起初多是民间艺人为了演唱的需要而自己填词,同时,也有一些文人应歌伎之请为她们填写歌词。很快,文人们在诗、文创作之外,发现了这个可以供他们施展才华的文学领域。于是,按谱填词很快地就形成了一种风气。由于词的创作是供宴饮娱乐之需,是由歌伎演唱的,所以歌词的内容就要适合她们的身份,语言要符合她们的习惯。这样的词多写离别相思,风-花雪月,格调上多是委婉、柔媚的。在词史上这种作品曾被认为是“正宗”、是“本色当行”的。但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思想、性格、情感和审美趣味有差异,其创作必然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人把两宋时期的词人和创作,从总体上分成“婉约”和“豪放”两派,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尽管宋代词人众多,作品丰富,各个时期的情况也很复杂,但在对两宋词史的研究中,这种说法一直被沿袭着。
二、四位词人的贡献
这里所选的四位作家中,柳永和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李清照兼跨两宋,辛弃疾则主要活动于南宋,他们的创作时间跨度大约有二百年。按照传统的提法,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典范;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的代表。
柳永擅长以纤细婉丽之笔写离别相思、男欢女爱,但他常常能把自己羁旅行役的生活经历和仕途蹭蹬的情感体验纳入词中,这比那些假借女人之口的“代言体”作品要真率得多。而且他知音晓律,其词韵律谐婉,俚俗自然,深受下层群众喜爱。比如《雨霖铃》一词是写作者将离开京城时,与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笔调恣意渲染,声情哀怨缠绵。上片,词人以缠绵凄恻的感情、冷寂清幽的景色、铺叙白描的手法,把离别的情、景、事织成了一片秀淡幽清的词境。下片,词人从实写眼前之景转到预想别后之情,虚实相济,利用时间的跨越,多方位地表达了自己的惜别之意。这首词情事纷陈,铺叙委婉,语言清畅,音节吞咽,充分表现了柳词的艺术特色。
柳永大力创制和写作长调,为宋词拓宽了艺术表现的平台。陈振孙就曾经评价柳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望海潮》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它把杭州的“承平气象”描写得淋漓尽致,宛在目前。读《望海潮》应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的,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优美、城市经济之繁荣。词人在上片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具有繁盛的历史传统。下面就是对“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的铺叙。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词作最后直接称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升平的含义,却也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唐宋词的创作有一个传统的题材,就是写闺怨,“闺怨词”是专门用来表现妇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们写的词被称为“代言体”,也就是代替妇女说话。男人代替妇女来表情达意,总归是隔着一层。直到一位词人的出现使“闺怨词”的面貌为之一新,她就是李清照。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闺怨词”是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是说自己要说的话。她作词不但总能创意出新,而且造语奇妙,善于化俗为雅。所以,她的出现使词坛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读李清照词的着眼点首先应放在这一点上。
李清照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形单影只的灾难与不幸。她才思敏捷、文笔卓越,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诗词。她的生活变迁和情感起伏,都是和她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本单元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期之作,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醉花阴》写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留守家中。这时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词的上片,作者从“永昼”的无聊和“半夜”的寒冷方面写自己的孤单寂寞,来含蓄地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下片继续着对时间的交代:写“永昼”“半夜”之外的“黄昏后”,作者为了排遣自己的相思之苦和充实自己的空虚生活,于是携酒去东篱观赏菊花。但其结果却是酒不能解愁,看到在西风中摇曳的黄花,酷似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身影,就更增加了内心的愁苦。这首词的总体风格是委婉、含蓄的,作者并不直接说出自己对丈夫的思念,而是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的推移,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生活的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无时或忘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展现出的是作者那种失落、孤单、凄惨、悲哀的心灵世界。在了解作者生活遭遇的基础上来读这首词时,使人不能不对她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也正是李清照这首抒情词动人的力量之所在。
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诗、文大家,也是词的革新与解放的高手。他的词是高度个性化的,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题材范围、格律规范和语言习惯,他的词用来抒情、记事、写景、议论、怀古、悼亡和寄人,被称作是“无事不可入”。他自觉地要在创作上区别于柳词,而另立别调。他作词摒弃了裁红剪翠,做到了裸露自我,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清疏、刚健的独特风格。本单元选取的这两首词都是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是三国时周瑜战胜曹操的地方。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青年时期就建立功业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目的。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这种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作者却借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逆反心理和愤懑之情。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炼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神情自若,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光辉人格。
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但一世坎坷,饱受排挤。辛弃疾21岁时,金主亮举兵南侵。他乘机召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朝廷用他任江阴签判、建康府通判等职,南来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任地方官的任上,积极练兵备战的做法,不断遭到投降派的反对和破坏。朝廷对他总是起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麾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80岁赍志而殁。辛弃疾因报国无路而悲愤不平,所以把词当成了宣泄工具。他的“壮词”中始终洋溢着一派爱国激-情,蕴蓄着对投降派和世俗小人的鄙视与痛恨。辛词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典,他以大量的、连续的典故构成了一种“博喻”,借古人、古事去揭露、抨击和讽刺现实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内心的郁闷、悲痛与愤怒。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本单元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早、晚不同时期,但其中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总体风格上的雄健、豪放,两首词也是一致的。只是前期词多些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在这首词里,作者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甚至“红巾翠袖”等形象和色彩来陪衬、点染,但读后绝没有柔媚、繁缛之感。因为作者的核心思想是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所以全词始终充满一种激昂慷慨的情调,放送出一种雄浑、高亢的声音,它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正是辛词艺术效果的独到之处。《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当时在镇江任上。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辛弃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65岁的高龄来到镇江任职的。镇江是一个地势险要的军事重镇,他本以为到这里能有所作为,可以积极备战练兵,积蓄军事实力,准备北伐。但很快他便发觉了韩侂胄是为了邀功,只想草率出兵;而朝廷则毫无北伐复国之意。于是作者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时,联想起曾在这里活动过的古人和发生过的古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更加感到悲愤不平。便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尽情地在这首词中发泄了出来。这首词的用典最为突出,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现实处境、思想主张和内心情感,几乎全是通过历史典故诉说出来的。辛弃疾的用典总是很恰切,善于用简短的语句涵盖极丰富的内容。辛词刚健、雄放的独特风格和繁富、新颖的典故用法,使他在词史上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学习这一单元,可以将柳、苏、李、辛的作品互相比对着欣赏,这将有助于学生领悟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的不同特色。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配套的《语文读本》中的其他作品,还可以找一些宋词的选本来读,如北宋的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南宋的张孝祥、陈亮、姜夔、刘克庄、吴文英等人的词作,都有各自不同的成就,读读这些作品将会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两宋词史的概貌。
三、单元教学建议
词的教学可以有不同的课型:或以串讲大意为主,加上名句赏析;或以诵读指导的方式为主,带动对诗词内容和主要写法的赏析;或将诵读和鉴赏交互使用,由教师讲解分析作品价值;或让学生提前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讲解一篇作品或一个作家……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先背诵下来。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教学本单元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做示范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总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练习,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
而教学任务的另一半就是通过分析、鉴赏,引导学生进入词的境界。下面介绍几种教学方式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1.从词的章法入手。一是抓住开头,统领全篇。如《念奴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就为全词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二是利用过片(即下片的首句)将全词连成一体。如《永遇乐》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是从前面的歌颂英雄转到讥讽好大喜功的失败者,为下文抒写词人的忧愤做了铺垫。三是用结尾总括全词。如《定风波》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用最后一句概括了词人宠辱偕忘、超然旷达的人生境界。
2.详细分析词中关键性的语句。教师可以通过对其中的重点语句的讲解、鉴赏,拓展学生想像和联想的空间,补充词意的空白,从而更好地把握词中营造的艺术境界。
3.联系词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中国古代文人虽然有着各不相同的人生经历,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往往有相似之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的分析鉴赏方法,在了解词人的思想倾向的基础上,把握全词的思想内容。
4.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赏析文章。好的鉴赏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无形中学会一些鉴赏的方法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它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单元----顾振彪
在整套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中,议论文只有两个单元(文言文除外),这是第一个单元,主要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其中文艺学安排在另一个单元)的随笔和杂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从应用的角度说,都是议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人们一般把记叙能力、说明能力和议论能力,看做是中学生重要的语文基本能力。鉴于初中生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相对较弱,而高中生在初中基础上逻辑思维逐步增强的心理特征,初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和说明能力,而高中在继续培养学生记叙、说明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记叙、说明和议论能力,在中学阶段获得协调发展。从审美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都属于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具有文学性、形象性,富于理趣和语言美,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人们一般认为文学作品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这是不错的。然而,应该看到,在这三个功能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审美功能,其他功能只有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文学的各种功能只能以审美为媒介。文学具有认识功能,但是它实现的是对世界的审美认识。只有通过审美认识,它才能够实现其他认识,如对社会规律的理解。文学具有教育功能,但是它实现的是对读者的审美教育。只有通过审美教育,它才能够实现其他教育,如道德品质的培养。从探究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阐述的社会人生问题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课文的层次结构和语言文字都各有特色,值得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去分析、评判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去探究这些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这类文章,应在整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点部分,“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还应“探究”文章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为达到上述教育目标,这个单元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一篇是杂文,三篇是随笔。杂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这是一篇传统课文,阐述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虽然这篇杂文写于上世纪30年代,但今天读来依然觉得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充满着科学价值与革命精神。因为70年来,被这篇战斗檄文指责为“孱头”,怒骂为“昏蛋”,鄙夷为“废物”的人仍不断冒出来。这篇课文精巧的构思,精彩的比喻,严密的论证,辛辣的讽刺,也值得学生好好学习。
随笔《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一文,其实是说明文。按照现在的文体分类法,可以归入学术文化随笔。它的主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在不断发展,文字、传声技术和计算机提高了语言的传播功能,国家共同语和国际共同语扩大了语言的流通范围,人类的语言生活还在更快地前进,中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这篇文章的写法很有特点。条理清楚,语言是精炼的口语。这篇文章不仅供看,而且供听,类似广播稿,人们一听就懂,它是“文体口语化”的范例。
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文章。过去教科书选用的议论文,大都是政论、思想评论和时事评论,关于母爱、父爱之类的议论文章,似乎从来没有进过课本。选用这篇文章就算开了一个先例。实际上,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每个学生都是在父母的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学生从小学起已经读了不少关于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和一般记叙文,现在读这篇议论文章,就可以上升到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是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一文,是典型的随笔。它是一段哲人语录,朴素而又深刻。它告诉读者,生活是相对于生命而言的,热爱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同样,“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是热烈丰盈的生命形式的终极状态,人们如果能够充分地享用生命所赋予的所有快乐,就不会留意死亡的降临。针对现在中学生中浪费生命、漠视生命、戕害生命的现象,学习这篇《热爱生命》,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只是几个片段,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这几个片段大致有序,并且它的含义深刻而丰富,足以引发学生的深思。它告诉人们,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因为能思想,人区别于顽石或者牲畜,比能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能囊括吞没人的宇宙。道德的原则要求人“努力好好地思想”。学习这篇课文,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要维护人的尊严,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
《信条》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去实践。希望在学生身上,也能达到这个效果。
那么,对于这个单元的教学,有什么建议呢?
第一,注意结合文体特征进行教学。
这个单元的课文,按照一般的文学作品分类法,都应该属于散文。但与一般散文相比,随笔、杂文又有自己的特点。刘锡庆先生说过随笔与散文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引自刘锡庆《“随笔”随谈》)杂文和随笔尽管十分相近,但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取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是‘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区别上:杂文‘犀利’,常常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则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引自刘锡庆《“随笔”随谈》)不过杂文和随笔的共同性远远大于差异性,它们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可以说杂文是硬性“随笔”,随笔是软性“杂文”。除了注意随笔、杂文与散文的区别,随笔与杂文的区别以外,三篇随笔在文体上也有一些差别。《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固然是说明文,与其他两篇不一样,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与《短文三篇》都是典型随笔,但也不一样。即使《短文三篇》中的三篇,不也是各有特点吗?因此,结合文体特征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第二,这个单元的课文大体上属于议论文,以说理为主,因此适用于“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建议要求学生这样读(引自张志公先生《怎样锻炼思路》):1?先粗读一遍,“粗知大意,得其梗概”。有少数地方不懂,暂时由它去。2?再想一遍,想文章的大意和梗概。文章谈了什么问题?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后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3?再去细读课文,使自己的思路同作者的思路合拍,知道文章的哪些地方应当特别注意,应当深入揣摩。4?再细读一遍,目的在于咀嚼、消化。验证第一遍读过之后,所得的印象对不对。对的,加深它,巩固它;不对的,纠正它。要求透,懂得不清楚的,要思考;前前后后的联系,要弄明白;主次轻重,要搞清楚。要有全面理解,也要获得一部分一部分的理解。要求深,要体会含蓄蕴藏的意思,要玩味精微细致的情境,要领略论断臧否的分寸。当然,学生的上述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进行的。
第三,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这里说的探究,不同于科学院的研究,也不同于大学的研究,而是指中学生学习中的探究。这个单元的课文,每一篇都有不少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中,对于母爱、父爱的分析;《热爱生命》一文中,对于死亡的看法;《信条》一文中,对于某些信条的认识;《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一文中,对于文体口语化的意见,等等。即使是鲁迅《拿来主义》这篇名文,70年过去了,社会大大发展了,“拿来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是也应有所发展。诸如此类,都值得探究。这里要指出的是,对这些课文内容方面的探究,必须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就是说,结合文本探究问题,切忌离开文本搞架空分析,甚至把语文课上成其他课。在探究中,要突出过程和方法,既注意探究出什么结论,也要注意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所应用的方法,使探究的过程和结论统一起来,藉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第四,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资料阅读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大都是几十年前乃至几百年前写的,又都是以说理为主,诉诸学生的理性思维,阅读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一些相关资料来辅助阅读课文。例如,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对课文的评论,等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如有困难,可以把资料印发给学生.
第四单元----顾之川
一、 编选意图
在本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中,只有这一个传记单元。所以,在编选本单元时,我们主要考虑,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要让学生了解传记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同时,又要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文言语感。
本单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作为高中语文课文的一般属性,二是作为文言文学习的特点,三是作为文学作品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这三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对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有人文性方面的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作为文学作品来说,要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们编选了四篇古代人物传记,分别是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班固的《苏武传》、范晔的《张衡传》和李商隐的《李贺小传》。这四篇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李贺是文学家。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从他们身上,也可以约略反映出中国古代传记的大致面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记文学的丰富多彩。
二、课文说明
《史记》开创了我国的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大约三千年的历史。《史记》直接写人物的就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传记是“世家”和“列传”。“世家”是先秦各诸侯国和汉代有功之臣的传记,“列传”是历代有影响的人物的传记。《史记》的文学成就也主要体现在“世家”和“列传”中,《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篇。它原是廉颇、蔺相如、赵奢、赵括、李牧等人的合传,选作课文时,只节录了廉、蔺两人的主要事迹。课文以歌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等优良品质为主,以表彰廉颇勇于改过、英勇善战为辅。蔺相如的胸怀广阔、才干卓绝,廉颇的心地正直坦荡、勇于改过,千百年来传为美谈。在艺术上,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等几个著名的故事将两人的事迹串联起来,从而揭示人物性格。这篇课文也是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一直入选的传统经典篇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史记》的史学成就和文学成就,同时也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期间230年的历史。唐代刘知几评价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迄今,无改斯道。”就文学成就而言,《汉书》总体上不如《史记》,但其中的某些篇章完全可以和《史记》中的优秀之作媲美,《苏武传》就是其中的出类拔萃之作。作者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情,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使苏武的形象璀璨夺目,跃然纸上。“苏武牧羊”也作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苏武传》过去也曾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这次我们从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考虑重新选入此篇。
范晔是很有才华的史学家。他的《后汉书》简明而周详,叙述中间杂以议论,颇富文采。他自己曾说:“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而《张衡传》的传主张衡是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还是当时有名的画家,郭沫若曾评价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张衡传》过去也曾入选过高中语文教科书或课外读本,这次入选,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当不无裨益。《李贺小传》是一篇文学家写文学家的传记,作者李商隐和传主李贺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学生已经读过不少他们的作品,对他们两人及其作品并不陌生。《李贺小传》这次是首次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相信也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两位著名文学家的了解和认识。
编选本单元,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落实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在本套教科书中,文言文占全部选文的45%左右。《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单元的前三篇课文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它们可以说是典范的文言文,其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在文言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李贺小传》代表着唐代文人书面语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点。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言语感都会起着很切实的作用。
三、关于练习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练习设计应有一定的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因此,这套教科书的“研讨与练习”设计,我们强调少而精的原则,精读课文一般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引导学生少做练习多读书。我们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喜爱读书、善于读书,扩大阅读面,增加书卷气,在名著经典中徜徉熏染,这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
每一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大致有三种类型的设计:一是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的题目。《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题,不仅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后五段,而且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写了几件大事,以及廉颇、蔺相如各自的性格特点。学生要完成此题,必须反复研读课文才能做到。《苏武传》第一题要求“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探究下列问题”。问题的设计,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这种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二是少而精且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所以,在本单元每一课的“研讨与练习”设计中,都有语言方面的练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题,要求“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注意文中的细节描写”,不仅要求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而且要深入到细节中去,对课文研读的要求更高了一层。《苏武传》第二题,要求学生“仿照示例,从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文言词,填写下表”。通过这样的练习,帮助学生的积累文言词语。
三是开掘学生思路,拓展学生能力的题目。本单元的拓展题,每一课的设题意图各不相同,但都着眼于从不同方面训练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语文的能力。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题,要求给课文未选入的太史公评价蔺相如的一段话加标点,不仅训练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且也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把握人物。《苏武传》第三题选了一段李陵《答苏武书》,让学生结合这段文字和课文,谈谈对苏武的认识,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张衡传》第三题,要求学生课外搜集资料,联系课文,以“我看张衡”为题,做一次三分钟的演讲,其实是一次小的语文活动,可以考虑分小组进行。《李贺小传》第三题,要求将杜牧《李长吉歌诗序》中的一段文字加标点,然后译成现代汉语,学生可以利用字典,自主完成。总之,这些练习既立足于课文本身,同时又广泛联系学生的课外学习,既有语文基础能力的训练,更有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5-18
高中语文《雷雨》优秀教学反思01-27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08-30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12-08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5篇)12-28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12-04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5篇01-07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5篇12-29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集合15篇01-01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3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