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写安全事故反思
京沪高铁近日来因天气、设备等原因频频发生故障之后,最为严重的一起恶性事故。铁道部面对的,不再仅仅是尴尬与“磨合期”式的搪塞那样简单。初步证实,事故原因是D3115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追尾,需要拷问的是,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中国高速铁路为何在雷电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D3115动车遭雷击后失去动力 导致后车追尾
根据现场一手消息,事故原因是遭雷击后失去动力而自动停车,造成后车追尾。应该是动力或自控系统的问题。资料显示,前车D3115是川崎重工-南车四方生产的CRH2型,属于比较成熟的中国仿制型列车。
动车脱轨事故原因初探不应有的故障
后车D301未及反应 没有接到信号?
资料显示,后车D301是庞巴迪-南车四方的CRH1型,属于比较成熟的仿制型,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CRH380。前车在雷击后失去动力,后车居然没有接到信号或未来得及反应,据分析很可能信号系统在高速下失效。
致命安全:娇气的高速列车拷问
脆弱的电网 雷击易引发短路
“在高铁的整个系统中,接触网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接触网是高铁的牵引供电系统,从铁路上方架设的接触网上取得高压电流,从而获得持续充足的动力。柔性的接触网,最易受到外力的影响发生位移,在遭到雷击后发生短路时,列车断电停车可能性很大。
信号问题:发车频率密集 依赖于强大的信号系统
高铁有故障处理预案,全线建立了先进的检测系统,在行驶中随时检测前后方的轮轨情况,一旦接收到异常的信号,列车也会选择立即停车来检修故障。而这一切,又依赖于强大的信号系统。京沪高铁发车频率密集,同时会有多辆列车在线路上行驶,前车后车的最小间距不能低于6公里,否则就容易发生追尾。
人员培训 维护人员熟悉设备还需相当长时间
据内部员工介绍,京铁的维护机制基本上还是旧有的模式,按照路段来划分,而高铁上的几乎所有员工包括维护人员,都是从原来的普通铁路上转调,熟悉设备还需相当长的时间。“故障后机车存储的电力够两个小时供电,但这些车直接没电了,这应该是列车员处理不当造成。中国的高铁这些年发展很快,但都从技术、设备着手,人员培训上就差很远了。”专家对机车停电深感惊讶。
腐-败阴影 铁路设备招标怪象丛生埋下隐患
据在铁路设备招标中,裁判和教练两位一体,掌握生杀大权。铁路集采购、运营、监管于一身,没有独立的监管机制来保证招标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另外,部分招投标及采购环节都是交付给社会中介机构代理的,中介环节的腐-败也屡见不鲜。在这样的背景下,赶工程,追进度,为高铁运行埋下了安全隐患。故障频发的多米诺 赶工期的代价?
正式通车仅仅20天的京沪高铁,在5天时间内密集发生的6次故障,再次证明了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故障之后,铁路系统已从运营单位、施工单位、列车生产厂家等多方面进行了排查,但仍坦言,谁也保证不了以后不出故障。专家分析认为,新一代高速列车的仓促上马,是事故频发的主因。
高铁大跃进反思录 为何不堪雷雨一击
供应商施工质量存疑
“京沪项目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其工程主体承接方均为国有企业,因而在施工的质量上并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一位供职于曾参与京沪线工程招标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但因为工程太大,牵涉到的供应商数量也很多,是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能够严格遵照标准执行也是个大问题。”
直面问题 对京沪高铁应该多些质疑
面对问题,应该解决问题,遮遮掩掩的呼喊“多点宽容少点质疑”实在没用!因为消费者对高铁“爱之深”,才会“责之切”,任何试图敷衍和欺瞒消费者的行为必然遭受唾弃。时评作者鲁宁写了一段话,我们权且借鉴下:任何新事物都在质疑和批评声中成长和成熟,高铁自难例外。希望有关方面莫再把高铁当“犊子”护,那不是爱它而是害它呀!尤其提醒铁路之外的“护犊者”,质疑与批评,不必计较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加速高铁自然成熟和“社会成熟”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如何写安全事故反思。
【如何写安全事故反思】相关文章:
职工个人安全事故反思_安全事故反思范文03-31
安全事故的反思01-23
安全事故的反思04-29
安全事故反思06-16
安全事故反思体会04-03
校车安全事故反思03-18
关于安全事故的反思04-01
安全事故个人反思03-31
安全事故的反思集锦03-27
天车安全事故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