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隧道塌方事故反思
一、2号联络通道塌方的地理位置与地面交通环境:
2号联络通道地面位于广州市珠江大桥东出口处,正是南田路、南岸路及黄沙大道的交叉位,旁边还有繁忙的内环路高架桥和日行100多列的广茂铁路等重要而繁忙的交通要道。广茂铁路高速客运和货运列车及行驶在南岸路的载运集装箱等重型大货车在此共震造成地层有明显的震荡感。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地质灾害和人祸
勘测院提供的原地质钻探资料揭示:2号联络通道的埋深23m(拱部到地面),拱顶标高-14.27m。通道洞身及以上覆土从上到下依次是<1-1>、<7>、<5-2>、<2-1>、<2-2>、<1-1>地层,通道拱顶风化岩层最浅只有2.7m。位置受旁边铁路和内环路、南岸路等地下桩基础和设计规范的共同影响,已没有更理想用地,因此施工单位谨慎起见多次对现场地质情况进行补充勘测,18米长的联络通道内共有7个勘测孔,得出结论:2号联络通道左线地质较差,上方为古河道,古河道的冲刷作用造成化岩表面凹凸不平,结果沉积沙层底部标高呈不规则的急剧变化,洞身上部份和拱部均为含砂较多的<5-2>地层、并且<3-2>砂层最深底标高为-11.5,距拱顶只有2.77m,地层的透水较强,自稳性较差,地质如上图所示。该联络通道位于珠江边地下水位高而且与珠江水连通,地下水量丰富,地质很复杂而且变化快,如果受到外力的影响极有可能会导致塌方的地质灾害,因此必须加固处理,才能保证地下开挖面的稳定。然而加固需要临时征用绿化带和临时借用一部份路面对地下不良地质进行加固,对交通有一点影响但不严重。然而业主和施工单位都无法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许可,无法办理相关临时借用绿化用地和临时借用部份道路的手续,工期又紧迫。经过施工方、业主、设计、监理及专家团的多次论证并予以审批确定施工方案后施工单位被-迫在隧道内进行联络通道的暗挖施工。2014年1月17日下午14:30从左线向右线开挖进尺到5m时,正在进行第九榀格栅拱部喷射砼施工作业,此时仍有最后50厘米的砂层待挖,突然拱顶局部有砂层脱落,接着出现涌水、涌砂,大塌方,关上应急防淹门抢险仍无效,失控,作业人员全部安全逃离隧道,最终导致通道地面形成漏斗形的塌方,塌方的泥土、砂、石、树木等地面杂物全部涌入隧道内。塌方以后,政府部门很配合,要多少地给多少地,手续也免了,市民的生活和交通秩序还是象没有塌方以前一样有序而行。这是一个地质灾害和人祸共同造成的典型事故案例,值得相关部门反思和检讨。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隧道塌方事故反思。
【隧道塌方事故反思】相关文章:
事故反思报告事故反思范文03-27
事故反思05-05
事故的反思04-18
事故反思的范文03-30
事故反思总结04-04
关于事故反思02-17
地铁事故反思03-24
生产事故反思01-28
关于事故反思12-16
事故反思心得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