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员工培训的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是企适应新的要求,不过,员工培训究竟存在些什么问题呢?下面就随爱汇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一)
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已引起了煤矿企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单位、各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地开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职工培训,加大投入,但是,通过调查在各矿内部组织开展的培训中,普遍存在着最后的效果与培训的目标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出现差距原因很多,通过综合分析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职工受训的目的不明确。职工参加各种类型的培训,好象是完成企业安排的任务,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如果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职工也许都不会去,没有目标地参加培训,稀里糊涂地学习,轻轻松松地结业,培训结束后,受训职工不知道为什么参加这样的培训,也不知道学习了什么,培训后对自己工作能起到什么作用。
二是职工受训没有动力。综合各类职工培训,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而开展的办证培训,一种是根据年度计划、上级安排开展的职工岗位培训。拿证培训,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工人上岗前及转岗人员岗前的办证培训,这种培训只注重结果。经过培训考试都能拿到证,甚至由于用人急需的原因,应培训的课程学不完,证没发下来就上岗了,对于受训人员,学不学都能过关,即使偶而出现考核不及格的,交几十元钱补考走个形式也就过关了;二类是在岗职工换证,操作证到期了,组织一次培训进行一次考试,就过关了,不存在真实的技能考核,具不具备岗位技能一律过关。岗位培训也和办证培训一样,办个班,走走形式,过过场场,交交差事,了了任务,培训的效果如何无人去真实考核。
三是教师没有压力。培训教师都是兼职,都有自己的收入,他们根据培训计划,备备课,有的甚至连课也不备,列几个题纲,或者照着教材念,不主动,不用心,没有利益驱动,没有压力感。
四是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对于参加学习的人员和授课教师都认为是花企业的钱,办企业的事,效果如何与自己无关。
如何提高培训效果,真正发挥职工培训作用,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重培训效果,轻培训结果。各级主管培训的部门应该把重点放在职工受训后的效果、培训过程中施教者教学质量、受培训者接受培训的态度的考核上,走出培训的目的就是考试、办证这个误区。大家设想如果职工不具备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能按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员工的安全素质差,业务技术和操作技能落后于岗位的要求,他们拿到的结业证、上岗证、操作证再多,也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不仅不会提高企业的效益、工作效率,为企业降低成本,甚至还会给用人单位以假象,认为受训职工具备操作技能,具备上岗资格,大胆地使用,结果很有可能因为他们的操作不规范,会导致人身伤害事故或生产影响事故,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二、改变考核方式,提高考核结果的含金量。当前在培训过程中,绝大多数都是施教者出题,这样就严重存在着交差事、了任务的不良现象。施教者围绕所谓的考试范围施教,甚至将答案写出来交给学员,出几道试题交给培训主办单位就算了事了,这种培训为考试而培训,收不到培训的效果。对于培训的考试、考核应该认真对待。由用人单位根据培训班的培训目标,应达到的'培训效果命题、监考、阅卷、评定,施教人员围绕培训班的教学大纲、培训要求进行施教,以教、考分离来验证培训效果,实现培训的目标。此外,对于办证的资格培训,培训结束后,由用人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对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如果达不到岗位操作技能要求,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撤下来重新培训,直至合格、用人单位满意为止。
三、界定责任,加大处罚力度。“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职工培训也是如此。如果施教、受训双方都认为是花企业的钱,办企业的事,他们就会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培训工作就不会有效果。要把培训效果与职工的收入、教师的业绩双挂勾。一方面,由受培训职工的单位制定培训大纲,划定培训内容,确定培训目标,由施教人员与用人单位根据培训大纲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再由施教人员进行备课授课,由于命题、监考、阅卷、评定由用人单位完成,施教人员与受训人员对考试命题都心中无底,因此,施教人员就必须全面、认真地备课、授课,把职工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操作规范说清讲透,摸着石头过河才能有把握让学员考好、过关,让用人单位满意,培养出具备真正上岗资格的合格员工。将受训职工的合格率、及格率与教师的业绩挂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压力感,促使教师的自身学习,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知识水平,让教师自觉地与用人单位多联系、多沟通,深入用人单位的工作实际,了解熟悉用人单位职工的岗位操作技能、工作标准,自觉地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出文武双全的职工;另一方面,培训的效果需要双方的努力,作为受训的职工,必须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在同等的施教,同样的试卷、同样的岗位,如果考试不及格,受训上岗后达不到岗位标准的要求,要给予一定的经济挂勾,对于二次培训的职工,在工资、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处罚,要交纳一定的培训损失费,通过必要的惩罚,增强职工的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配合教师共同努力,多学知识,多练技能,为实现自己的考试合格而努力,促使受训职工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教师对学员学习纪律的考核,形成教学互动。
四、推行有偿培训。根据规程、安全法规的要求,对于必须要开展的员工培训、办证培训、上岗培训以及不合格职工的下岗培训等,实行有偿培训。收取一定的培训费,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市场经济,同时也是知识经济,学知识、练技能、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就业面,就应该交纳一定的费用,这样,作为学员方来说,就会感觉到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就会既注重节约又注重效果,他们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学知识、多练技能,一次合格,同时,通过这种策略,让职工意识到知识是财富,提高学习意识,增强学习力。
五、营造知识技能是财富的氛围。作为企业,作为用人的单位,要努力形成,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就业的起点和收入,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就业的方向与岗位的环境,有能走遍天下,无能寸步难行,多才多艺天地宽,要想端稳“金饭碗”就必须再学习,再提高的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用人激励机制。让职工们真正意识到,知识是提高收入的本钱,技能是选择岗位的阶梯,让有知识、高技能的同志不吃亏,让无知无技的庸才无市场,对于有创新,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给予重奖,从知识结构、岗位技能上拉开分配差距,以收入、岗位形成激励机制,将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到职工培训之中,形成以岗位竞争带来技能竞争,以收入竞争带来知识竞争的良好竞争机制,提升职工的学习力。让职工真正感觉到知识技能就是个人的财富,从而产生求知的无穷欲望。
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二)
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忌外行讲内行
提高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内容是要非常专业的,最好是请这方面的专家来进行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对专业技能的培训要组织好员工,设计好课题,可以内请专家也可以外聘专家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受训者可以随时随地探讨专业技能方面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忌外行讲内行。
提高员工销售技巧的培训――忌无实战操作
提高员工销售技巧的培训内容是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应用的,要有实际销售的工作者来讲解是最好的,要求人力资源工作者要有销售的`经验是必要的,不知道销售怎样运作是不行的,没有和实际工作结合的理论是无任何意义的,要亲自体会,亲自销售企业的产品,亲自参加企业产品销售的谈判,才能更好地给受训者提供优质服务,明白销售员工的心理反应和需要哪些知识。
提高员工礼仪常识的培训――忌空洞无边
提高员工礼仪常识的培训内容在很多书中都有,有的常识员工都清楚该怎样去做。在培训中要有鲜活的例子,要有成功人士在礼仪方面的出色表现,也要有生活中普通人在礼仪方面的表现,结合企业对员工在礼仪方面的要求来讲解,要有动作示范,重要的礼仪知识要让受训者在培训中亲身去体会,并形成流程:我做你看,你我同做,你做我验。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培训――忌口无遮栏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培训要多传授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不能把培训变成批评员工的大会,要举工作效率高的典型榜样,让他们的工作事实说话,有的放矢。忌讳举受训员工中的工作效率不高的典型,可举其他单位的案例。这样使受训者不至于有抵触情绪。
提高员工团队精神的培训――忌大话连篇
提高员工团队精神的培训内容多数是教育员工加强合作、协调配合、以企业的利益为重、爱岗敬业、团结同事等等,团队精神的培养要体现在具体工作的实际中,不能空喊高调,要结合员工身边的典型示范来教育员工,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让空洞的口号转化在工作的小事中,让关爱体现在方方面面,让集体精神体现在员工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让员工的敬业精神得到赞扬。
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的培训――忌讲解枯燥
提高员工基本素质培训的内容多数是理论方面的,在讲解的过程中,容易让受训者打不起精神来。应该在讲解的过程中穿插生动的故事、有关的幽默、笑话、案例、图片、VCD资料播放等手段来提高培训质量。
【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相关文章:
企业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04-19
员工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04-15
员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04-16
员工沟通管理存在问题04-16
员工薪酬管理存在问题04-19
员工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04-16
招聘面试存在的问题04-17
安全制度存在的问题04-10
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05-19
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