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总结>《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时间:2024-04-27 16:56:49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1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①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癣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相对稳定的德育理论与时时刻刻都在发展变化的中小学德育实际总是难以贴近,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德育模式恰好能解决这个矛盾,能起到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德育模式是有关德育理论体系的具体化,是以简明扼要的形式和易于操作的程序来反映有关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使德育实际工作者能对抽象的德育理论有一个易于理解的具体框架,有利于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实践中把握和运用有关德育原理。故德育模式能使抽象的德育理论得以发挥其中介作用;同时,德育模式是直接来源于德育实践,是经过长期的德育实践而逐步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形式及配套的实施策略,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总结,比德育经验层次高,应用范围广,给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套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有益于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德育模式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来说,确实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2

  学分制在国外存在已久,我国对学分制的引入稍晚,因此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的状况,鉴于将其应用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必须要做好对这一制度的构建工作,同时还要将其真正的应用到具体实践过程中,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其应用效果的提高,以为中职学校德育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德育学分制概述

  对德育学分制的了解能够为其应用过程提供基础,同时也是每个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总的来说,所谓的德育主要指的便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需要注意的是,培养的过程需要在相关制度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形成了一定体系的。在最初,将学分制应用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当中是以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为基础实现的,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评价,学校要将其以学分的形式反映出来,以使其能够更加清晰的体现出学生的种种素质及水准。这样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形成清醒的认识,这对于其对道德的认知水平的提升及其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大力度构建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

  对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中职学校德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中职学生道德素质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构建过程主要需要从对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具体实施途径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1.对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对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为体现公平,保证评价结果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将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为基础分与附加分两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中职学校可以将德育的基础分设置为100分,其中思想政治分以及道德品质分均占据其中百分之三十的比重,纪律分占据其中百分之四十的比重。其次,对于附加分来讲,可以将其适当分配在社团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等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形成相应的处罚机制,以使学分制能够更加完善。2.具体实施途径学校可以成立以主管副校长、学生处、系部干事、班主任、学生干部等为主要构成的德育学分制测评实施小组。主管副校长任组长,主要从德育管理职责、资源分配、整改验收等过程来保障德育质量水平;班主任、学生干部负责对照测评标准细则,实施完成本班学生的具体德育测评工作。

  三、对道德要素的培养及构建

  1.道德认知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形成既符合国家意志要求,又富有职教特色、利于学生成长的德育课程体系。职中在德育课教学上,将课程分为必须、选修两类,必修课主要以20xx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为指导;选修课则指汇编校规校纪的《德育手册》、第二法律讲堂等。

  2.道德情感学校可以开展特定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以及猜谜语等活动,成绩优秀的学生将会得到德育附加分值。手抄报比赛使学生表达了自己对美和人生的追求、猜谜语比赛等有利于大面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心理体验。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道德意志所代表的是一个学生心理发展的状态,一旦这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厌学以及消极的现象。在对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的'实践来完成,首先,中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帮助农民进行粮食的收割等,这对于其坚定意志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4.道德行为学校可以以值周生活动为平台,以言行举止塑造为重点,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周生活动指某班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负责学校的接待引导、义务劳动、校园协理、学生管理等内容。值周生活动能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典型的经验总结,同时也能够发挥引导、实验和示范的作用。

  5.道德信念高职学校可以开展以赏识教育为指导的“校园之星”评比活动——用放大镜找优点,实施阳光育人,凡有过助人为乐、自立自强等突出表现的学生均可被评为“校园之星”,并奖励一定的德育分。通过对校园之星经验总结可以,该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性,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四、对具体实践的总结

  1.德育测评体系更加完善德育学分制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德育方法的灵活新颖和德育关系的互动民主,注重实施科学化人性教育。实践证明,德育学分制极大地提高了德育过程的系统效能,较好地解决了德育内容的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促进了体系的完善。

  2.中职学生德育自主性得到了提高德育学分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做到根据中职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为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充分的教育平台。多年的德育实践表明,加强学生对德育学分制的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提高了德育队伍的整体性通过对德育学分制的总结探讨,推动了教育工作者发现教育教学与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的差距,提高了学校改进教育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自觉性。同时也为教师从不同角度介入德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机会,进而更好地促使他们围绕德育目标发挥其聪明才智。由于德育过程的全员上阵,大家同心协力有力地拉动了各方面力量,形成了整体合力,为“全员德育”提供了有效载体。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想要保证德育效果的提高,可以将学分制引入其中,实践证明,学分制的应用对于德育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因此,中职学校必须通过对学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培养去促使其道德水平进一步改善,以学分制为基础及鼓励手段,使其道德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振华.实行德育学分制和构建德育评价[J].职教论坛,200(68)

  [2]范树成.德育过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3

  一、总结梳理,科学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目标体系

  坚持反思、总结、梳理是完善工作的前提。学校德育工作千头万绪,小型的、琐碎的教育我们时刻在做,大型的主题活动我们也没有放松。但是,哪种是有效的、哪种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哪种是非做不可的,哪种是可做可不做的;哪种活动应长期坚持去做,哪种活动做做就应放下;哪种做法值得推广,哪种做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我们做了些什么,做到了什么程度,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在我们反思、梳理、总结之列。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反思方式手段,看工作是否简单草率;反思活动内容,看工作是否空洞失当;反思效果效率,看工作是否肤浅漂浮。可以梳理教育内容,看工作是否与时俱进;梳理教育目标,看工作是否围绕中心;梳理教育方法,看工作是否遵循规律。也可以总结教育过程,看工作是否扎实细致;总结教育经验,看工作是否优质高效;总结教育措施,看工作是否措施得力。

  反思、梳理和总结真正的目的就在于增强我们的体验和感悟,就在于帮助我们科学确定德育工作内容,整体规划德育工作目标体系,构建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德育教育,形成德育的长效机制。

  科学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体系,应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设计德育目标、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建构各年级段有效衔接的德育目标和工作体系。

  二、创新思路,积极探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

  面对德育工作的新情况,以德育工作层次化、序列化和课程化建设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探索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深入开展德育层次化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以励志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规范学习习惯养成为基础,各年级有侧重点而又相互贯通的德育教育系列。

  在德育工作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德育工作形式、内容过程上的创新思路, 开展德育层次化实践研究,是遵循德育教育规律,适应时展、学生个性复杂和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的必然选择。

  开展德育层次化实践研究,要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根据学校学生德育基础情况,科学研制学校德育教育规划,整体确定学校德育的总目标,研制出既能实现学校总目标又能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德育基础的分层次目标,进而根据学校的德育分层目标要求,在德育工作形式、内容、过程、载体和评价等方面开展分层次教育,全力以赴抓落实,以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总目标的实现。

  高中学校,可以依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构建分年级层次化德育教育系列。高一年级重点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以养成教育为抓手,让学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养成优良的学习、纪律、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科学人生观、主动发展观念和科学规划人生的意识,使学生具备高远的`志向和抱负、高昂的士气和精神、高雅的志趣和情怀,重新建立学习信心和习惯;高二年级以励志教育为重点,加强成人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毅力,强化学习目的和态度教育,集中精力抓学习效益的提高;高三年级以信心和目标教育为重点,注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的成才途径,重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挖掘潜力,发挥各方面的才能,努力拼搏,为国成才,为校争光。

  2、扎实进行德育序列化实践研究,克服德育工作的随意性、零散型,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形成学校可操作性强的序列化德育主题,确保德育目标具体化、工作制度化、阵地网络化、形式多样化。

  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把德育渗透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体规划、分层实施、有效衔接,明确德育目标和内容,序列化推进学校德育工作,有利于不断提高学校、年级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加强德育序列化,构建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纵向明确学校、各年级不同学月的德育主题、德育内容,使之体现层次性,形成序列;横向提供多种德育途径和方法,两者相互促进,体现德育整体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靠连续的行为过程、行为结果积累起来的一种文化、一种形象。我们可以根据高中各年级段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励志教育”为主线,将德育目标细分到不同年级段的教育活动中,并细化为若干具体指标,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梯度模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月主题教育、社团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德育序列,并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序列主题教育或活动,因年级而异的精心设计、开展年级德育教育活动,不断优化德育工作策略、干部队伍和评价体系,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学月有安排、阶段有主题、时时有教育、事事寓德育,切实保障德育目标的有序落实,使学校德育工作不断优化。

  3、有效实施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将学校德育工作或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将其设计转换成指向明确的、持续作用的、能有效评估的德育课程,纳入新课程的框架下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把德育做成课程,是适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依据的新课程价值观而提出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课题。

  德育课程化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德育课程化实践研究,要求我们就像从事日常课堂教学一样,更新传统德育观念,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情感,给学生说话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基于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把学校开展的每一项德育工作或活动以课程的形式,从目标确定、过程设计、组织形式、结果检测、效果评价等方面严格按照教学要求来开展,挖掘课程资源,做到出实招、办实事、讲实效,有效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三、提炼提升,打造学校德育工作品牌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4

  1、从宏观方面看,道德实践教育是高职大学生肩负历史新使命的需要当代高职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此,我们应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新时期道德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正面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树立起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观念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借助于网络看到了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滑坡的现象,一些学生对社会、国家的发展持悲观的态度。道德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从实践中深刻领会国情、民情,全面了解社会及国际形势发展,深刻感悟中国发展壮大对自身的作用,主动肩负起历史新使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最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2、从微观层面看,道德实践教育是高职大学生成人成材的需要第一,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高职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道德实践教育反对空谈,主张躬行;反对责人恕己,主张以身作则。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唤醒高职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道德羞耻感,敏锐地洞察社会上的善恶力量,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确立起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言行一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树立职业道德的风范。第二,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提高高职大学生正确的道德选择能力,明辨是非,识别善恶,感受好坏。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高职大学生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侵蚀的意识和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义和利”“名和利”“奉献与索取”“奋斗与幸福”等一系列道德关系,在精神上筑起一道道德的堤防,自觉抵制和排斥各种非道德的思想和行为。第三,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增强高职大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修身”的目的是践行,付诸实践,在实际行动中检验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正确与否。道德实践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恰当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强化道德行为的实施。

  当前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道德实践教育的认识不到位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单纯社会实践、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对道德实践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可以通过灌输———接受模式得到加强。以至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进行单纯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知识传授,使学生理论成熟,进而达到政治成熟、行为成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和感悟,缺少“知行结合”的锻炼,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由于负责授课的教师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教师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两者不能有效地结合,影响了大学生“行”的锻炼;即使有少数的实践活动,也会由于活动目标不明确,没有系统的计划而使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切实的效果,打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道德实践教育的机构组织不到位目前,在校内设立专门负责道德实践教育的机构或组织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多,而担此重任的一般是分属各系的学生会及部分社团联合会,组织机构分散,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通常是各搞一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活动的成功率。同时,这些机构缺乏专门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思政课教师,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活动的德育色彩。

  (三)高职院校道德实践教育的总体规划不到位道德实践教育是一种融知识教育与活动感知于一体的.综合性道德教育,需要制定严谨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操作方案。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道德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宏观的掌握,缺乏目标、计划、操作步骤的准确定位,使道德实践教育陷入不明确的困境。在组织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时,教师或学生往往会受到活动场所、活动经费开支等问题的困扰,有的活动涉及的面太广。从时间上看,短则课堂一节课的讨论,长则数月,整个活动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活动效果,组织者也会因此被迫放弃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还会造成组织者单纯地为组织活动而组织活动,使学生在参加活动时缺失“知”的提升。

  (四)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单一、途径狭窄高职院校的管理严厉,学生课余时间相对较少。目前,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有三个主打活动:一是献爱心活动,二是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进博物馆参观学习。献爱心活动由于没找到新的形式而逐渐淡化,只有少数的同学还在坚持“献爱心”。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很难保证其质量,而博物馆的参观学多也流于形式,很难对高职大学生产生影响。

  (五)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功能发挥不到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样是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可在进行奖学金评定或入党问题的考察时,主要还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综合评定时所进行的德育测评也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每个人都喜欢在付出劳动之后得到他人的赞许或表扬,尤其是介于成熟与不成熟阶段的高职大学生。他们作为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渴望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不断地得到鼓励与肯定,以获得更多的自信心。人作为道德的存在,最鲜明、最生动的意义就在于他进行了道德实践,拥有了自己的道德生活。单纯的成绩评价机制导致学生本身也不重视道德实践活动的参与,对一些涉及思政课的专题讲座更是能逃则逃,大大影响了活动的预期效果。

  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对策思考

  (一)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提高高职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当代德育理念的调整体现为更加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更加关注个人基础性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加关注人是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学习道德的。对高职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的提高,本质上是对人的主观世界不断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依照人的认识规律进行。高职大学生作为接受道德实践教育的对象,本身就是一个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处于变化之中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欲望与追求,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与思维习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还不太稳定。因此,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转变传统灌输的教育理念,在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关注和分析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增强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升华道德境界。

  (二)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实践教育方案

  1、设立专门负责道德实践教育的机构,并配备专业教师。高职院校在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细化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的职能,成立以社团为载体,专门负责道德实践教育的机构,并吸收思政课教师加入,实现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避免两者的脱节。在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给予全面的指导、监督与检查。对于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加以改正;对于好的作风与行为,也要加以表扬。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写一些体验或心得,既使学生对自己在实践中的表现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又能教育其他同学。

  2、道德实践教育活动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进行。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高校在组织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时,首先要制定工作计划,包括进行此次活动的内容、经费预算、日程安排、对象的选定、预期达到的教育目的等。教师要提出行为要求,指导学生实践,这也是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受教育者实际出发原则的体现。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一定要正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既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积极性。开展道德实践教育活动,还要处理好学生课堂学习和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关系,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不能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不能占用教学的时间而分散学生学习的精力。

  3、完善对道德实践教育的评价体系。制度是活动成功的动力和保障。90后高职大学生的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特点是趋向功利化,而没有回报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会影响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将学生在道德实践教育活动的成绩和表现纳入德育期末总评成绩中,并在发展党员和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时进行综合考察,形成具体可行的全方位的激励机制。

  (三)拓宽和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1、丰富第一课堂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

  第一,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单一教学方式,加强实践环节,充分发挥道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道德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如,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使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印象深刻地吸收知识。

  第二,充分发挥一切课堂教学的道德实践教育功能,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德育渗透。例如,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师可以在学生专业实训课做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细心、如实地填写各项收入、支出,加强诚信道德教育。

  2、拓展第二课堂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道德实践活动要根据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特点和兴趣爱好,创新内容与形式,寓道德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因此,在校园的第二课堂中要特别注重社团在90后高职大学生道德实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开展学习型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学习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主旋律。道德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学习适合现代生活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使学生诚实、自强、有责任心和尊重他人。在学习型活动中,要坚持有利于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造精神的原则。如,社团开展读书、辩论会及英语角等活动,让学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活动的开展需要群体之间的道德协作。同时,在协作的过程中学会关心他人、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能够用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来督促自己,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

  第二,自立自理性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当前一部分大学生自立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日常教育,料理自己的生活,保持环境整洁卫生的劳动是非常必要的,如打扫卫生、布置教室、美化学校环境等。这种自我服务性、自立自理性劳动,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自己的主人翁意识、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养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继而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勇于担当重任的品德。自立自理性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自律,学会帮助他人,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三,社会公益性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这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活动。如:宣传环保手拉手活动、为希望工程募捐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活动等。这类活动能教育学生自觉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在助人为乐中体验快乐,在奉献中培养无私的精神,实现道德内化与外化的转变。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 篇5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新惠三中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结合本校实际,多措并举,以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我校提出了学习实践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开展“学校管理年、师德建设年、质量提高年”活动,进一步营造学校和谐向上的发展氛围;进一步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全面提高我校办学层次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我校教育工作整体再上新水平。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的亮点工作。

  按照总体思路,学校班子群策群力,展开了充分的调研和讨论,确定了“深入学习,努力实践,多措并举,科学发展”的学习实践方针,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努力做好管理与统筹,落实好学校科学发展的“12345”目标,打造了十五个工作亮点。

  我校科学发展的“1”,即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自新课程改革启动实施以来,我校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摸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强化“教师教得巧,学生学得好”这一理念,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撰写教法与学法体会文章,装订成《同学告诉你》集和《老师告诉你》集共十本。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研模式,加强教师自主教研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质效教学。在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上,发挥学校市级示范学校的作用,以语言文字工作,扎实推进学校的科学发展进程。教导处结合实施方案,对全校各科学生作业,进行了专项检查;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教学语言和汉字书写要求,并对老、中、青教师的学科教学,抽查听课,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教学语言文字工作分析。德育处和团总支利用间操、课间、放学等时段,对学生的语言行为,进行了专项检查。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之“2”,即强化“两大重点”。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做好德育工作,落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方式、方法和举措,将德育有机地融入了学科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校情、乡情和国情教育,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二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夯实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基础的同时,加大了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进一步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勤奋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3”,即大力开展“三个年”建设活动。以“学校管理年”建设为总抓手,强化管理意识,引导先行,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水平;以“师德建设年”活动为突破口,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狠抓了教师思想建设,彻底杜绝“三乱”现象,制止教师向家长索礼、收礼、求家长办事等违反师德行为;以“质量提高年”活动为持续点,促进了学校健康、稳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三个努力提高,一是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质效课堂建设,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育心过程,引领学生健康、快乐发展;二是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长质量,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适当的礼仪和挫折教育;三是努力提高学校管理质量,建设“学校教育论坛”,从班子、教研组、班主任等不同角度,发掘学校管理潜力,讨论并优化管理方法,形成高效优质的管理局面。

  科学发展之“4”,即以教育局“安全立教,和谐治教,管理兴教,质量强教”理念为先导,贯穿四条主线。一是确保安全底线。发挥德育处、安监办、总务处的职能部门作用,切实加强值周工作,通过隔时下课,分楼行走,保证学生楼梯行走安全;通过值周人员、治安员与派出所参与,设立“校门安全岗”,三管齐下,保证学生出入校门的安全;通过总务处“日巡查”制度,确保楼内外用电、消防等安全;通过班主任和德育处“巡访”制度,与家长和房东签定责任状,保证校外住宿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二是盘活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为主”的理念,加强教学质量的协调发展,让这条生命线得到合理、持续的延伸。三是靓丽校园文化建设的风景线。学校工会、教导处、德育处、办公室携手共创,以宣传橱窗、宣传栏板、电子显示屏、校园围墙、楼内走廊等文化场所,精心设计图文并茂的宣传教育内容,突出学校的环境育人功能。四是避触乱收费的高压线。学校随时通过醒目的公示栏,向学生公开了学校的所有收费项目与标准,让学生和家长共同监督,避免教师碰触乱收费的高压线。

  科学发展的“5”,即努力实施了五大工程。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领会,学校启动并实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五个工程,多办实事,办好实事。一是实施了“校园暖心工程”。为了解决学生在校外住宿的突出问题,学校申请并立项,将筹建学生宿舍餐厅综合楼8000平米,为校外住宿学生安“家”,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学校还组织校级班子,探望贫病教师,为他们送去温暖;为贫困学生捐款67200元,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让他们在学校的温暖中成长。二是实施了“疫病防控工程”。结合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高发阶段,学校努力落实宣传教育、每日消毒、测量体温、每日报告等措施,防控结合,共抗病毒,到目前为止,无一例病例出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实施了“手拉手帮扶工程”。建立校长联系班制度,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树立典型,强化班级建设;成立名师工作室,采取骨干教师一助一的方式,以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使他们快速发展,壮大教育力量;设立了教研组联系点,让优势教研组和乡镇初中成为“帮扶对子”,科研兴教,促进本校与结对校的共同提高和良性发展。四是实施了“环境育人工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让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得到最大的优化和整合,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五是实施了“德育结果工程”。以德育处为龙头,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为辅助,以家长与社会为补充,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让德育之果,结满校园。学校将以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扎实的校情、学情、乡情、国情教育和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倡导文明之风,弘扬美德之举。

  二、分析检查阶段后的下一步打算。

  本阶段我校实事求是的肯定成绩、查摆问题,深入具体的分析原因、总结经验,研究制定了落实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定了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信心和决心,为下一步落实整改提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二阶段工作基础上,整改提高阶段我们要按照“重在解决存在问题、重在创新体制机制、重在人民群众满意”的要求,加强整改,建立长效机制,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开展“政策措施再梳理”活动,二是开展“真情服务解生忧”活动,三是开展“体制机制求创新”活动,四是开展“整改落实重监督”活动。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是我校在多年以前就提出的育人目标,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更会以这一观念为先导,以人为本,树德导行,为新惠三中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多思举措,多做贡献,谱写新的篇章。

【大学生德育实践总结】相关文章:

德育实践总结09-06

德育实践活动总结10-27

义工德育实践与总结05-18

德育实践周工作总结05-12

大学生德育个人总结12-17

德育实践活动方案10-11

大学生实践总结11-05

大学生的实践总结12-24

寒假德育实践活动方案01-05

大学生暑期实践总结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