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总结>《小学班风学风建设总结

小学班风学风建设总结

时间:2024-04-22 08:09:05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班风学风建设总结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班风学风建设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班风学风建设总结

  一、亲近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前提。

  心理研究证明: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的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专家孙云晓也说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气氛、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应注意营造亲近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低段班级而言更应如此。那么,作为低段班主任应该怎样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学会爱。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灵丹妙药。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和重要的教育手段。班主任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建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去接近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是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也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我看来,如果你的心态足够好,你就可以成为神。

  首先,要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教师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应该能及时捕捉到学生一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并学会把它们放大,这样你就能爱上你的学生。当你爱上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成为你生活或生命的一部分,而你就会包容他的缺点,就不会因为他有过多的缺点而讨厌他们。

  其次,要善于表达对学生的爱。低段的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是单纯、可爱又幼稚的,他们不太懂得大道理,他们对事物和人的认知大部分是靠他们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来判断。在我做一年级班主任期间,我每天都告诉自己:面部表情要丰富,肢体语言要夸张;要多蹲下来和他们讲儿童化的语言;要多拉他们的小手、多摸他们的头等等。我认为这样做能使刚走出幼儿园大门的孩子,在感情上顺利过渡,不会觉得小学太陌生,心里落差不会太大。

  每天午休结束,孩子们回到教室,我就发现有的女孩子头发会乱,于是我就准备了梳子为她们梳头,刚开始,被我梳头的孩子还会有点不好意思,后来孩子们会把让老师梳头作为一种荣耀,那些头发不乱的孩子也会拆掉皮筋,排着队让我来梳头。被我梳头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我内心幸福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了,因为孩子们越来越亲近我了!

  梳头时,我经常一边梳头一边像妈妈一样和孩子们聊天,有一次我正在帮女孩子梳头发,有一个男孩子说:“杨老师,您为什么不帮我们梳头啊?”女孩子一脸幸福地说:“你们有头发吗?”“有啊,有啊。”男孩子摸着短短的头发说。我起身在他头上梳了几下,并有意大声地赞美道:“哇,这下帅多了!”全班同学都笑了,在这轻松愉快的笑声中,我和孩子们心灵的距离不知不觉拉近了。

  2、学会批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父母的温存、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班主任应该像一面镜子,让孩子在你面前看到真实的自己。班主任应该给孩子正确地指引方向,哪边是对的,哪边是错的,并积极引导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班主任在孩子犯错需要进行批评教育时,首先要注意公平、公正、一视同仁。我们班有个叫John的男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是同学们公认的学习榜样,在班长一职的竞选中,以全票通过。仅两三周,连大部分家长都知道了他的名字。有一次中午写字课,他迟到了,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他显得很不自然。写字课一结束,我跟往常一样,总结写字课的情况,同时批评了没有特殊情况但迟到了的John。在那一周的班会课上,我再次以John迟到的事教育全班同学,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对待每一个同学是公平、公正、一视同仁的。

  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还要讲究适当的方式。我在批评学生时,通常用三种方式:

  (1)直接批评,言语简明扼要。如:“出操踏步手臂不到位,请改正!”“排队时请不要讲话!”等等。如果您留心听应该会发现在我的批评语里都会用到一个“请”字,而且我说的时候会刻意把它重读,因为这种情况下使用的这个“请”字会让他们因犯错误而感到很不好意思。

  (2)婉转批评,即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批评方式。如在处理两个孩子闹矛盾的时候。

  (3)幽默批评。幽默的语言批评方式会以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化解尴尬,它创造的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气氛,在这种气氛中被批评者不失面子,又接受了批评,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批评方式。例如,我班有个叫Kevin的男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喜欢写课堂作业。有一次,在写英语作业的时候,他的懒病又犯了。于是我说道:“Kevin,你可不要做懒羊羊哦!”他笑着看着我,这时另一个男孩子说:“我不做懒羊羊,我要做喜羊羊。”而Kevin也抢着说:“我也要做喜羊羊。”“如果你们都做喜羊羊,那杨老师一定会成为美羊羊。所有的老师都会羡慕我,因为我的孩子最乖。”全班同学都笑了,那天以后Kevin写作业懒惰的坏习惯大有好转,也许就是因为他不想做懒羊羊吧。

  3、学会沟通。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班主任在师生间、家校间的沟通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承担着沟通的重要责任。所以班主任要乐于和孩子呆在一起,和家长经常沟通,尤其是接手一个新班,要善于通过孩子了解家长,通过家长了解孩子。

  要想拥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光靠班主任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在和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之后,班主任应着手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同盟军——家长队伍。作为一年级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初,经常会问孩子:“喜不喜欢学校?喜不喜欢老师?老师对你好不好?喜不喜欢这个班级和小朋友?”等一些问题。如何家长得到孩子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家长对你就有了很好的第一印象。

  如果在与家长沟通孩子情况的时候,你能把孩子的情况如数家珍般详细而又客观地分析出来,并能够针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家长实施并建立监督机制,在学校教育中也予以关注和配合,那么家长对这样的班主任还会有不信任的道理吗?我们班有个叫Yankee的男孩子,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就是动作慢。写字慢、吃饭慢、走路都慢得不行,课间操踏步都踩不到节奏上。

  他的行为真是在挑战我的耐心呀!我得想办法改改他的毛病,于是我约了他的妈妈来学校。沟通时,我首先肯定了Yankee开学以来的表现,然后才提到了他“慢”的毛病,没想到他的妈妈比我还激动,狠狠地跟我告了他儿子一状,原来孩子在家的情况比在学校还糟糕。妈妈说,坐在孩子身边看着他写作业,也没发现他在玩,就是写得慢。于是我拿出了事先制定好的表格,这个表格是用来监测和督促孩子做事速度的。表格的使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表格上记录孩子写作业、吃饭等事情所用的时间,以此来督促孩子争分夺秒;

  第二阶段:表格上提前登记好老师和家长规定做此事的时间,提前完成画红花,按时完成画绿花,延时完成画黑花。

  表格管理在校、在家同时实行,并每周总结表彰一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Yankee做事的速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本学期效果特别明显。

  有了信任班主任的家长,有了喜欢班主任的学生,那么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已经形成,每个学生就能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的温暖。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行之有效的集体主义教育是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关键。

  那么,班级集体主义教育的途径有哪些呢?

  1、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班级内部平等的人际关系首先体现在师生关系上。班主任应该把自己置于集体一员的位置上,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成为与学生人格平等、性灵相通、感情交融的朋友,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是在和他们一起建设美好的集体。学生之间平等的人际关系主要通过教育学生互相尊重来实现。班主任在提倡集体成员之间平等相处的时候,要特别关注那些所谓的“学困生”,班主任应善于帮助他们发现并发展自己独特的禀赋与才能,由此唤醒他们内在的尊严感,从而形成真正的平等意识。我班有一个记忆力不好,学习特别吃力的孩子,但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嫌弃他、笑话他,反而选他做我班的桌椅长,因为他摆的桌椅最整齐,他也最会指导同学摆桌椅了。当他上课回答出老师的问题,同学们会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以此来鼓励他。

  2、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

  班主任要善于把学生对集体的感情转化为对集体的责任,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认识:我既然热爱我的集体,就应该让她越来越好。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每周的班会上,我都会设立一个目标讨论的环节,我们会共同讨论:这一周取得了哪些成绩(也就是哪里我们做得好);下周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应该怎么努力?让所有的同学畅所欲言,参与班集体的建设。

  3、开展丰富的班集体活动。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尤其是低段,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他们对班级、对同学、对老师产生感情的。诚然,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学习,学习过程中也有着集体主义教育的因素,但是,要让学生发自肺腑地热爱班集体,并形成集体主义信念,仅靠学习活动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各种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集体主义精神的感染。一次又一次妙趣横生的活动对学生来讲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

  学生会说:“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我班每周二的第七节课是自习课,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一定会带我班的孩子到操场上搞活动。

  哪怕是迎面接力、射门比赛之类的简单活动,我们也玩得不亦乐乎!记得我第一次带他们出去活动,看着游戏中孩子们那一张张发自内心的开心笑脸,我的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想法。当我们汗流浃背地回到教室后,我故意卖关子地问道:“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感受怎么样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开心呀!”“要是——杨老师——每天——都——开心——的话,那么—————”我故意慢条斯理地说。“每周二都去操场!”他们兴奋地喊道。“那你们就努力让我天天开心吧!那么你们怎么做,杨老师才会开心呢?”“好好表现。”

  “上课认真听讲。”“让老师表扬。”“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下课不疯跑。”“作业要写好。”听着他们的“决心”,我心里那个美呀!看来这四十分钟的活动课真是魅力无穷呀!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能深切的感受到:为了每周一次四十分钟的活动课,孩子们真的在尽力。当有的孩子犯错误时,我流露出不高兴神情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说:“快改正!要不然杨老师要生气了。”每当这时,我都在偷笑,因为我真的很开心!

  4、组织公平的学习竞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与集体主义教育是不矛盾的。班级的集体学习,是学生获得集体主义教育的又一渠道。班主任要善于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建立起集体主义的关系: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激励。我通常采取的学习竞赛形式有:①个人之间的学习竞赛评比。②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评比。③男女同学之间的学习竞赛评比。例如:我班同学的座位是六组,每组六人,每个自然组就是学习小组。在进行英语单词和课文的朗读与背诵时,我检查每组最先背会的三个同学,让他们做小老师,再一对一地去检查组内其他三名同学的背诵,然后再经过组与组的交叉检查,最后评出优胜小组。为了和其它小组比赛,这三位小老师会很认真地帮助他的“小学生”。

  5、提供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新时期的教育观要求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能力。班主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培养上。班主任要尽量让班上每一位同学都有当干部的机会,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体会到为班级服务和奉献的幸福。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我认真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采取了“层级管理制”。一级管理:“六名班委”(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卫生劳动委员),负责全班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

  二级管理:组长和小组长,分管各组的学习、纪律、卫生等。

  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助任课教师的工作。

  四级管理:职责长,负责班内各小项事务工作,如,电灯管理员,风扇管理员,电脑背投管理员,窗帘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等。把班级内大事小事分配到学生个人,让每个学生都是“官”,都是班级小主人,使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为”,同时收到了很好的民主激励效应。

  6、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健康与否,关键在于班主任是否善于引导。这里的“引导”绝非“说教”而是“转化”——巧妙地将班主任对某一学生、某一事件的褒贬转化为集体舆论对之的褒贬。这学期,我班转来一名新同学,事情发生在周四的放学后,我开完会回到教室,学生已经都走了,教室的门也已经关上了,我打开门例行公事的要再次检查一下教室的卫生清扫情况。教室里地面干净,桌椅整齐,阳台扫除工具摆放也整整齐齐,垃圾桶也清洗得很干净。

  我很满意,这时,我收到了一条短信息,是Lucy的妈妈发来的,信息的内容是这样的:“你好!Lucy今天值日,她说电脑没关,不知道怎样关,她不放心叫我向老师说一说!”我马上跑回办公室回了一个信息:“您好!Lucy这孩子真的让我感动,有这样负责任的好学生,我感到好幸福哦!电脑有点问题,我会关的。

  谢谢您,也请您转达我对Lucy的谢意!”周五下午开班会,在开完学校规定的内容后,我给全班同学读了Lucy妈妈发给我的信息,但我读时隐去了Lucy的名字。然后,我请小朋友说感受,孩子讨论得很热烈,有个孩子说出了“负责任”这个词。于是,我引导孩子讨论:通过这件事,你学到了什么?接着,我说道:“你们既然把这个同学作为了学习的榜样,那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当我说出Lucy名字的一刹那,同学们都转过头看着她,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接下来选举“本周班级之星”的活动中,Lucy当选了。可见,我的教育意愿已经通过集体舆论的导向表达出来了,而且已经影响了每一位同学。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那么,班主任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哪些学习习惯呢?

  1、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良好的课堂纪律,学习效果才能得到保证。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谈谈该如何遵守课堂纪律。记得一年级的第一节课,面对着课堂上东倒西歪的孩子,我首先给他们看了我以前所带班学生上课的照片,照片里,所有的孩子坐得端端正正、整整齐齐。然后,我对他们说:“大哥哥、大姐姐们坐得好吗?”“好!”“因为他们的纪律好,所以他们的学习也很棒!

  小朋友们想不想像他们一样棒呢?”“想!”“好,那让我们现在来比一比,看谁坐得好?”然后,我开始一个个纠正他们的坐姿、站姿和发言举手的姿势。之后,我出示了课件:每幅图上都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在认真听讲,一个在和小朋友讲话;一个在大声发言,一个在偷偷吃东西等等。然后我请小朋友讨论:谁对谁错?应该向谁学习?接着我选出了班内第一节课的纪律标兵,并发了奖品给他们,并请小朋友们向他们学习。如果谁做得更好,就可以成为新的纪律标兵。

  2、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书本左上角,笔盒正前方。”这是我班课前准备的要求。为了督促孩子们把课前准备做到位,我在每个自然组都设立了检查组长。每周班会评出课前准备最佳小组,并颁发奖品,同时号召其他小组学习。

  3、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我要求班级学生听课做到:

  第一、要学会用眼睛看,即看老师、看板书、看课件等等。

  第二、要学会用耳朵听,即听老师讲课,听老师提问,听同学的发言等等。

  第三、要学会用脑子想,即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同学回答的问题等等。

  第四、要学会说,即通过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包括问题的答案、自己不会的或感到疑惑的地方)大胆地、大声地表达出来。

  第五、要学会用脑子记,即记忆老师所教的知识,所讲述的道理等等。

  这些好的听讲习惯,不是老师一次就可以教会的,孩子们也不是一次就可以领悟到位的,这需要老师不断地强化训练和引导。在我的每一节课上,我都会进行比赛:个人赛、小组赛、男女生对抗赛和师生对抗赛等等。在比赛中,我不断地树立小榜样,不断地引导孩子们去向榜样们学习。在我的黑板上有四个不同颜色的笑脸:一个代表着老师,其它三个代表着三个大组。课堂上孩子所有的表现都在评比之列。哪个同学做得好,可以帮本组前进一步,反之,后退一步。全班表现好,老师后退一步,反之前进一步。下课前进行总结,优胜个人、优胜组可获“存款”或贴纸,集够一定数额可换奖品。当我移动笑脸时,孩子们的表情是很严肃的,他们是很在乎的。这样的监督体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自控力,还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巩固和发展。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的每次作业,我都会给出评价,A+有印章,三个印章换一个贴纸,三个贴纸换奖品。和家长进行同时监督,家长反馈孩子在家作业完成好,学生可在学校领一个贴纸,反之,扣一个贴纸。

  5、复习和预习的习惯。

  对于低段的孩子,复习和预习的意识特别淡薄。除了正确的引导,树立学习的榜样。另外,在家长会上要号召家长大力配合!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要坚持,还要采取一些有效地途径:

  1、发挥“小奖品”的激励作用。

  每学期初,我都会自掏腰包为孩子购买印章、贴纸和小奖品。虽然小奖品是普通的铅笔、橡皮,但在孩子心目中,那可是比爸爸妈妈买的高级文具珍贵得多呢!Kevin的妈妈和我讲了一件事情,让我知道了“小奖品”还有如此大的魅力!一次,Kevin的妈妈在为Kevin换床单时,发现孩子的枕头下有一支铅笔和两块橡皮,就顺手放在了桌子上。Kevin回家发现枕头下的“小奖品”不见了,就大哭了起来,直到妈妈帮他找回才不哭了。妈妈问他为什么哭,他告诉妈妈:“这是杨老师发给我的奖品,我喜欢它们,我要它们天天陪我一起睡觉!”说着,就又把奖品放到了枕头的下面。后来Kevin的妈妈和老师都惊喜地发现小奖品在不断地改变着Kevin,他学习变得主动了,字也写得漂亮多了。

  2、发挥“小标兵”的榜样作用。

  班级的板报中,我专门设立了一个学习小标兵专栏,那金灿灿的标兵之星,令同学们向往。我根据学生爱表扬,上进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在积极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榜样,让学习小标兵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我班有坐姿、站姿小标兵、回答问题小标兵、积极思考小标兵、优秀作业小标兵、各科考试小标兵等等。小标兵们都是同学们在班会课上自己选举产生的,这样能让同学们深切地感到,榜样就在身边,如果我努力我也一样可以成为小标兵。

  3、发挥“小老师”的帮教作用。

  这里的“小老师”是指我班那些专门负责帮助其他同学学习的孩子。我班的学生成立了一帮一小对子。在学习上不论是哪一个科目,学困生或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小老师”。比如有的同学课文朗读、背诵不够到位,有的同学上课不够专心听讲,有的同学错题

  不会改正等,他的“小老师”就会利用课余时间来帮助他,直到他的表现达到标准为止。当然,我会为负责任的“小老师”存款或发小奖品。这样的做法使同学们都去主动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而“小老师”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地提升了自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久的过程,班主任只有掌握了班集体发展各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引导班集体的成长。

【小学班风学风建设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班风学风建设总结05-18

班风学风建设总结01-26

班风学风建设总结05-18

小学班风学风建设方案05-18

班风学风建设班会总结05-18

大学班风学风建设总结05-18

班风学风建设策划总结05-18

班风学风建设心得05-18

班风学风建设报告05-18

班风学风建设方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