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20 09:21:1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7篇【通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7篇【通用】

语文教案 篇1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不能自私自利,要替别人着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对那个又馋又懒,笑料百出的猪八戒一定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再学一篇有关猪八戒的有趣的故事,题目叫《猪八戒吃西瓜》。(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想知道这是一件怎样有趣的事吗?请大家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出示自学思考题: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哪些地方读不懂,提出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正音)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师生评议)

  四、质疑

  把读课文时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梳理归纳)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问题。

  第二课时

  一、回忆上节所学内容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答)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

  二、确定阅读重点

  1.哪些自然段写了猪八戒吃西瓜的.经过?(5-9自然段)

  其他段写了什么?(l-4自然段写猪八戒吃西瓜的原因。10-14自然段写猪八戒吃西瓜结果)

  2.课文重点是什么?(5-9自然段,猪八戒吃西瓜的经过。)

  三、自课文

  出示思考题,默读思考:

  猪八戒发现西瓜以后四次偷吃西瓜都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结果怎么样?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反馈

  1.讨论思考题。(交流)

  (从中体会到猪八戒贪得无厌、嘴馋、自私。)

  2.朗读有关自然段。(要读出猪八戒的可笑、愚蠢、馋相)

  五、总结

  1.由这个故事你想到什么?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做人要勤奋,应先想到别人,否则不会有好结果。)

  2.朗读全文。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组织学生自学、交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猪八戒四次偷吃西瓜、四次跌倒的经过和心理活动;理解孙悟空妙计惩罚猪八戒的情景。对学生进行人要勤劳、先人后己、敬重师长的教育

  探究活动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再倾听别人的意见。

  2.自由组合,根据课文的内容,大胆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

语文教案 篇2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能按照顺序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3、能用一定的记字方法记住9个生字的字形,写好”追”,”喊”两个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看图按顺序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 挂图、字卡、课前寻找秋天、黑板 X)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生活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秋游》,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2、“秋”指什么季节?“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 齐读课题。 `

  3、在我们的身边,秋天已经悄悄来临了。这两天,大家都睁大了双眼去寻找秋天,来说说你们的收获吧。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首诗或儿歌。(全班交流)

  4、大家的收获还真不少。这节课,老师要邀请大家一起去郊外游玩,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收获更多。

  二、范读课文,指导看图。

  1、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课《秋游》,捧好书,准备出发。(师范读)

  2、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你看到了些什么?又说了些什么?请大家走进这幅《秋游》图。

  (1)我们从上往下看,秋天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的`天空……几朵白云有的像……有的像……小鸟……) 板书:天空:

  (2)秋天的农田里,长了哪些庄稼?它们有是什么样子?(稻子金黄,高梁火红,棉花雪白雪白。)

  板书:田野

  (3)你们在草地上玩了什么呢?

  出示:我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有的( )。

  (板书:游玩)

  3、大家说得真不错,现在你能按“天空——田野——游玩“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 秋游的经历吗?(指名一生说)

  三、初读课文。

  1、秋游的经历真令人开心,《秋游》这一篇课文更是生动地记录了同学们的游玩经历过程,现在请大家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通句子(读3遍)

  2、这些生字词你能读准了吗?自己先练一练。

  出示: 追逐 郊外 白兔 绵羊

  老师 喊着 高梁 凉了

  棉花 稻子 一望无边

  逮蚂蚱 打滚儿 亮嗓子

  (1) 自由练读.

  (2) 带拼音开火车读,齐读

  (3) 去拼音一行一行读,齐读

  3、大家的生字词读得这么棒,相信读课文也难不了你们。第一节写了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谁来读?

  (1)来到郊外,同学们看到秋天的天空美极了。(板书:美)谁来读第2节。(请生读,评议)

  (2)秋天的田野也很美。(板书:美)谁来读第3节?(请生读,评议)

  (3)第4节写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得很开心。(板书:开心)谁来读?(请生读)

  4、美好的秋天,尽情的玩乐,真令人难以忘怀,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再次去郊外游玩一番。(齐读课文)

  四、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今天,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游,玩得都很开心,可课文中的生字却急坏了,它们争着抢着对同学们说:“小朋友们,今天可别光顾着玩,还得认真写好字呀!”同学们,你们会认真写好字吗?”

  2、 出示:“ 追”“喊”

  (1)先和它们一起打个招呼。

  (2)书空这两个字的笔顺。

  (3)说说怎么记住它们.

  (4)范写

  追:竖笔写在竖中线,两个左框紧贴竖。点的起笔要略低,捺脚运笔重到轻。

  喊:口字写得窄而上,一撇写到口字下。一横一口要靠左,斜钩对角拉拉长,最后一笔点在上。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课后希望大家能把这篇美文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熟练。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zhèn yù chán hū bì

  (1)出示生字词卡: 振 欲 蝉 忽 闭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 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 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了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

  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教案点评:

  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五言绝句《所见》,语言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本课教学从内容入手,引以情趣,配合直观的的图画,让学生边看边想,理解诗句意思。引入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探究活动

  1.收集有关袁枚的资料。

  2.想象牧童捉蝉的样子,看图联系课文编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托木尔峰是个地势奇特,景色迷人的好地方,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2、继续学习根据重点词语了解自然段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说出2,3自然段的内容。

  3、重点理解“耸立”、“云雾缭绕”、“千姿百态”、“潺潺”等词语,通过想象冰川的多姿和动、植物的种类繁多及语句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出地势的奇特和景色的迷人。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加强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意识和能力。

  6、加强语言的积累与实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朗读感悟到托木尔峰的地势的奇特和景色的优美。

  2.运用资料、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意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用具

  1、实物投影仪。

  2、计算机、光盘、

  3、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决部分疑难问题:

  1.上一次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8课,你了解到托木尔峰是一个怎样的的地方、?

  2.板书:地势奇特景色迷人

  3.释疑:上节课上,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地势“是什么意思?哪个组合作解决了这个问题?地势奇特是指什么呢?

  4.导入: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地学习课文,你们还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呢?学习什么呢?(画问号)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向我们介绍了托木尔峰的哪些景物?

  板书:上空冰川流水植物动物

  2.默读,你从文中的哪些景物中感受到了托木尔峰地势奇特,景色优美?

  3.默读思考、回答(画问号、感叹号)

  (三)理解课文

  1.分讨论组,(立牌子)(拿资料),

  2.小组汇报汇报、老师辅导、学生练读.

  上空组:通过收集的关于高、大的`数字、想象上空的颜色、动态光彩、理解终年、四季、巨塔体会奇、美。

  板书:壮观

  冰川组:通过想象晶莹的光泽、形态、有关资料、图片体会千姿百态(补充省略部分)

  板书:千姿百态

  流水组(通过投影对比体会奇特、动听读出不同的感受)

  板书:潺潺

  4.总结第二段内容

  5.动物组(补充材料)

  以读代讲

  6.植物组(补充材料)

  (正因为托木尔峰有这样多的动、植物资源,因此怎样?读最

  的两句)

  7.概括三段内容

  (四)读全文,谈新、深感受。

  (五)自由选择,合作完成作业(画、写、抄、读、想、填)

  汇报:配乐朗读、文学创作、绘画展示、

  板书设计

  8天山的托木尔峰

  上空壮观(云、雾、雪、巨塔)

  地势奇特冰川千姿百态

  流水潺潺

  景色迷人动物珍禽异兽

  植物种类繁多

  一.按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海拔高度托木尔峰上的植物

  二.积累好词佳句:

  三.收集材料:

  四.文学创作:

语文教案 篇5

  1、比一比认一认

  教学要求:

  1、区分形近字,能够组成词语。

  2、掌握生字"百、去、米、们、朋"的写法,注意笔画,笔顺。认识新的部首"单人旁",并会写。

  3、会读句子"我们是好朋友。","我爱吃米饭和白菜。"。教学重难点:

  1、区分形近字,并会组词。

  2、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教学课时: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一课比一比认一认。

  二、新授:

  1、出示生字。

  白百来米门们月朋

  2、认读生字。

  3、区分生字。找找不同的地方。

  4、给生字组词。

  5、指名读一读。教师指导。

  6、齐声读。

  三、小结。

  今天区分了形近字。

  四、作业。

  拓展:还能组哪些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一读。

  二、新授: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2、认读生字。

  3、讲解生字的写法。

  (1)教师示范书写生字。

  (2)学生书空练习。注意笔顺。

  (3)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作业,讲评。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四、作业。生字各写两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语文教案 篇6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4-5段。

  2、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技》。(板题:口技)

  (过渡语)我们将如何学习这课文呢?请看:

  二.投影显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译讲并背诵第4-5段。

  2、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

  (过渡语)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达成学习目标呢?好,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译讲课文)。

  (一)先学。

  1、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学指导准备译讲课文第4-5段。请看:

  2、投影出示: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练习翻译,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课文(如有不会的地方,可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译讲方法: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最后连起来翻译整个句子。

  3、学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教师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无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机。)

  (二)后教。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对照译讲方法译讲课文4-5段。

  2、指名译讲:后进生先译讲,发现错误,请其他同学帮助更正;如还不对,老师更正,并分类板书学生译讲错的词语。

  3、质疑问难。

  (1)过渡语: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鼓励不懂的同学举手提出疑问,大家给予帮助。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学习描写方法)。

  (一)先学。

  1、师:同学们,到现在为止都能把全文正确地翻译了。那我们现在又来继续自学,请看自学指导(投影显示),同学们,看全文并思考为了写口技艺人的“善”,作者是如何生动地描写的?6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回答得最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教师切不可干走出教室等无益的事,更不可接打手机。)

  (二)后教。

  1、指名学生回答。

  2、其他学生补充、更正。

  3、教师则边听学生的回答边适时、引导并板书。

  五、当堂训练:

  1、师:同学们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正确译讲了,下面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第4-5段。

  2、学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读,准备抽背。

  3、学生齐背第4-5段。

  4、互背。

  5、指名背。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第一单元wànyīquánshuǐ dīng dōngbǎi huā qífàng zhī zú( )( )shuō huàgāo dàdepéngyǒuchūnfēngsuì yuè( )( )nǐ men hóng huā lǜcǎo yé yeqīnrénxíngzǒu( )( )( )( )( )gǔrénshuǐshēngduōshǎochùchùzhī shí bānɡ máng( ) ( )( )( )( ) ( )

  第二单元xǐ shǒurènzhēnsǎo dìfù mǔ bàbɑ quán jiā( ) ( )( ) ( )( ) ( )ɡuān mén wán quán kàn zhehuàhuà xiào huànǎi nɑi( ) ( )( ) ( )( ) ( )shànɡ wǔshōu kàn nǚháitài duō shēnɡqìchū qù( ) ( )( ) ( )( ) ( )mínɡ liànɡtīnɡxiěhuí jiājiā xiānɡ xuéhuì( ) ( )( ) ( )( ) ( )hé chànɡxǐliǎnkāi huì( ) ( )( )

  第三单元hé qìyǔ wén lǐzǐxiùqìxiānɡshuǐtīnɡ jiàn( )( )( )( )( )lián mánɡ ɡāo yuǎn yídìnɡ fānɡxiànɡyǐhòumínɡtiān( )( )( )niǎoyǔ huā xiānɡ zhǔyìzǒnɡhuìxiān shēnɡ( )( )( )( )ɡān jìnɡ ɡǎn kuài yìqǐ tónɡxuéɡōnɡrénzhuān xīn( )( )( )niánjíxiānjìntīnɡhuà shàoxiān duì( )( )( )( )mínɡ báiɡènɡduō shān qīnɡ shuǐ xiù( )( )

  第四单元mǎ yǐ fáng qiánkōngfánggǔshīshùlínértónghuáng niú( )( ) ( )()()()()ɡuānbìqǐlìkěshìshìfēihuāduǒ lǜ yèfēijī( )( )( ) ( )( )shíjiān rànɡkāichónɡzihěnduōxiǎohéjiějie( )( ) ( )( )jiè shūjiānɡ hé jièyònɡ shū fánɡɡuò qù( )( )() (( )( )

  第五单元kě pàɡēnqiánliánɡfēnɡlìliànɡzuìzǎoɡuǒ yuán( ) ( ) ( )( )yīn wèixiàoliǎn yánɡɡuānɡkěkǒukě yǐshítou( )( )( )bànfǎxǔduōzhǎorénbiéréndàochùnàlǐ dōu shì( )( )

  ( )xià zhù jiào shēnɡ zàijiàn dàxiànɡ liǎnshànɡ zuòɡōnɡ( )( ) ( )()()()zhàopiànɡōnɡyuánqiánmiànhuàxiànɡdiǎn tóu( )( ) ( )

  第六单元shāzihǎijūnshíqiáozhúzishù miáo jǐnɡ kǒu( )( )xiānɡqīn shànɡmiàn wànɡjìxiǎnɡniànzhè biān( )( )( )( )( )pínɡyuánnánháixiǎoxiāfēipǎocǎo dì( )( )( ) ( )( )lǎo shīyuánláizhīdàokuài lè( )( )( )( )

  第七单元cháng duǎnmiàn duì lěngdànrè qínglā chē sǎodì( )( )sòng gěishēnɡhuóɡànhuózhònɡhuāliàn xí( )( )kǔ tóu fēi chánɡxuéwènzhōnɡjiānhuǒbàn( )qìchēɡònɡtónɡshífēn yào shì méiyǒuhái zi( )( )rén xuǎndìwèiɡōnɡ ɡònɡqìchē( )( )

第八单元nán běi jiānɡnánhúshuǐ qiū tiānzhǐyǒu xīngxing( )( )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03-01

语文教案03-01

语文教案03-01

语文教案03-01

语文教案03-01

语文教案03-07

语文教案03-07

语文教案03-07

语文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