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赏析

时间:2024-04-16 09:31:57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赏析1

  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赏析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

  1、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3、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5、怜:爱。

  6、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翻译】

  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赏析1】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赏析2】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诗人离开家乡四川,开始了仗剑远游的豪迈生活。《渡荆门送别》这首颇有绘画意味的诗作,就是诗人刚刚离开蜀地和三峡后在荆门的长江舟中写成的。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一对句是在乎视的镜头中分写山和水,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随”“尽”,“入”“流”四个动词不仅写得非常自然清新,而且贴切入微。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像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和水流的景色,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赏析3】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着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拓展延伸】

  渡荆门送别试题一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4)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6)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答题示例:

  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

  (4)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思念故乡。(3分)

  (5)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6)“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渡荆门送别试题二:

  1.从表达方式看,诗的首联属于________,它交代了远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

  2.诗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是从哪一角度来写的?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3.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4.诗的尾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为“故乡水”?“万里”一词与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相照应?

  参考答案:

  1、记叙。地点、目的

  2、颔联描写了荆门的地理形势和壮阔景象。是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的(诗人乘船,山和江水随着船的移动而逐渐远去)。

  连绵的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消失了;江水奔流着涌入了无际的旷野。

  3、不同。颔联是以动态变化的角度来写景,而颈联是以静态的角度来写的。“天镜”指的是月亮,“海楼”指的是云彩。

  抬头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普照大地。那飘荡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连结在一起,构成了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

  4、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还有离乡惜别之情。诗人之所以称长江水为故乡水,是因为诗人在蜀地(四川)长大,长江流经四川,为表达对家乡的浓厚爱恋之情。

  渡荆门送别试题三:

  1.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

  2.抒发作者乡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按____________顺序描绘的。

  4.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答案:

  1.C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由远到近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渡荆门送别》赏析2

  渡荆门送别

  原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1]

  注释:《登岳阳楼》共二首,这是其中一首。岳阳楼,湖南岳阳西门城楼,在长江南岸,濒临洞庭湖。始建於唐代,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②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

  ③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

  ④徙倚(xíyǐ):徘徊。

  ⑤三年多难: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

  ⑥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

  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静止,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在湖山黄昏下徘徊。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首联“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从“帘旌”到“夕阳”,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的生活,诗人不由得悲从心来。

  颔联中,“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意境雄伟,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这样的苍凉气韵,与杜诗中“无边落木潇潇下”,“艰难苦恨繁霜鬓”相同。同样的国破家亡,天涯沦落,此时此刻,杜甫成了诗人患难中的知己,因此,诗中自然有了杜诗中雄阔慷慨的风格。

  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号简斋,洛阳(现在属河南)人,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陈与义生于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卒于1138年(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他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

  陈与义诗作最逼近杜诗的是七律。像《登岳阳楼》之一、《巴丘书事》、《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除夜》等,雄浑悲壮,感慨多端。五言律如《雨》诗2首、《除夜》等则以清迥峭刻见长。五言古诗写景造意,接近谢灵运、柳宗元等人。如《夏日集葆真池上》中间写景: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谈余日亭午,树影一时正。…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观察细密,造语工致。七言绝句重在意趣,格调清婉,如《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春日二首》、《中牟道中二首》等,或工于兴寄,或活用典实,屡见新意,耐人寻味。

《渡荆门送别》赏析3

  【出处】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②。

  山随平野尽③,江入大荒流④。

  月下飞天镜⑤,云生结海楼⑥。

  仍怜故乡水⑦,万里送行舟。

  【注释】

  ①这首诗是李白刚离蜀中为赠给送别的朋友而 作,诗中描写了荆门山于平野之中突兀而起的 险要形势。②楚国: 指今湖北,春秋战国时属 楚国。③“山随”句: 自荆门山以东,地势平坦。 ④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⑤“月下”句:形容月 轮映入江水,好象镜子从天空飞下。⑥海楼: 即 海市蜃楼。⑦怜: 爱,一作“连”。

  【解题】

  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秋,时李白初出蜀沿江东下过荆门。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为战国时楚国西边门户,亦为楚蜀交界。蜀中诸山,至此不复见。题中“送别”二字为衍文,沈德潜《唐诗别裁》云:“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诗中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抒发对故乡的'依恋之情。是一首色彩明丽、风姿秀逸而又格律工稳、对仗精切的早年五律佳构。颔联二句状荆门平野山尽、江流壮阔之景,历来脍炙人口,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对读,“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王琦注引丁龙友语),皆“适与手会”(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秋天,时李白初出蜀沿江东下。诗中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抒发对故乡的依恋之情。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状荆门平野山尽,江流壮阔之景,历来脍炙人口,与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对读,“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王琦注引丁龙友语)皆“适兴手会”(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峙。

《渡荆门送别》赏析4

  渡荆门送别 唐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出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首府伏龙芝市北楚河南岸伊斯阔家附近,唐时属安西都护府)。五岁迁家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天宝元年(742)因玄宗妹玉真公主荐应诏入长安,供奉翰林,受玄宗恩遇,因得罪宠臣贵妃,被赐金遣返。安史乱中,入永王李璘幕。永王遇害,受牵连下狱,流夜郎(今贵州桐梓),途中遇赦。晚年漫游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宣城(今属安徽)一带,卒于当涂。有诗1035首。

  [注释]

  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远:远自。

  平野:大平原。大荒:无边的原野。

  江:长江。

  下:移下。

  海楼:海市蜃楼。光折射产生的虚幻景象。

  仍:频频。

  故乡水:指 长江水。诗人早年住在长江上游四川。万里:喻行程之远。

  万里:喻行程之远。

  [译文]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着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渡荆门送别》赏析5

  一、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注释

  1、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3、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5、怜:爱。

  6、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三、试题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4)这首诗的结尾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5)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6)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四、参考答案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答题示例:

  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沈德潜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诗中确实无送别朋友的意思。从诗的内容来看,“送别”应该是作者告别家乡的意思,所以删去“送别”二字更为合适。

  (4)作者移情于物,表面写江水送自己,实则是自己故乡。(3分)

  (5)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得2分)

  (6)“送”字直接点题(扣题),(1分)“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1分)

《渡荆门送别》赏析6

  人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开故乡,固然会产生依依不舍之情,而长久旅居他乡的人,更会有浓浓的乡思。李白《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这种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首联直扣诗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颔联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坐船刚刚还在三峡里穿行,两岸所能见到的处处是崇山峻岭,待到渡过荆门山,长江江面突然开阔,浩瀚渺茫,两岸都是平旷的原野。这使长期生活在蜀地的诗人欣喜万分,并迅即将这种感受写入诗中。两句中的第二字炼得好,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着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这种观感,是由抒情主人公的视点(李白坐的.船在前进)不断移动形成的。长江滚滚远去着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大荒,谓海外也。)颔联写的是远景,短短十个字,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确有咫尺应须论万里之妙,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李白在《古朗月行》里曾说: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本诗的意象恰恰与此相反,是说天上的月亮飞到水中。云生结海楼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颔、颈二联,一远景,一近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尾联二句,拍合到题面上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恋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愈觉情味无穷。诗题云送别,就是尾联长江水送我离别之意。沈德潜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不免过于拘泥。还是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得好: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意得象外,余音袅袅,富有情趣。

《渡荆门送别》赏析7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在这一联,短短十个字,作者描绘了四种景象:起伏的山岭,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长江,辽远的荒原。每一种景象都是那样的阔大,让人穷尽目光,思接千里。这句的意思是山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而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描写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度到平原,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了一副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其中“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如何把四种景象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中呢?作者用一个“随”字把“山”与“野”联结在一起,用“入”字把“江”与“荒”联结在一起。“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随着山脉的走向越来越低,最终没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广阔,诗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而“尽”字则道出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诗人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 “入”字则带着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入”字有同样的.意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这一句是长江近景的描写。“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诗人顺着长江远渡荆门,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渡荆门送别》赏析8

  【出处】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原诗】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我已经跨越了荆门城楼,

  来到楚地南国漫游。

  高山已随着平野的出现而消隐,

  长江在广袤的大荒泽地奔流。

  月亮倒映在水中象是由天飞落的明镜,

  云朵变幻生姿,如同海市蜃楼。

  我真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江水,

  它不远万里到此送我的行舟。

  【赏析】

  江边的高 山,随着眼前平原的展现而渐渐消失,江水流入无边无垠的旷野中。天 空中的一轮明月,倒映在江中,好象从天上飞落下来的`一面明镜。刚刚 生成的七色彩云,经日光的折射,在江面上结成了海市蜃楼。诗人通过 景物变化,描写出一幅奇异壮丽的江面图画。前两句有荆门一带的长江 特色,即山势降低,江面渐宽。三、四句的“飞“、“结” 似引人入神 仙之境。

  注: 大荒,平野。海楼,指海市蜃楼,它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大气 层发生折射而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的幻景。海,荆门因江面宽阔故 称“海”。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荆门送别》赏析9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诗的前两句点出了诗人渡荆门壮游楚国故地的目的。诗人经巴渝,过三峡,渡荆门入楚。渡过荆门之后,就漫游到开阔旷远的楚地了。坐在船上极目远眺长江两岸一路壮丽多姿的景色,快速流动的崇山峻岭随着船的飞流直下而逐渐隐退,直至消失在平野的尽头,别具空间流动感。从荆门望去,滚滚大江东逝去,好像流到荒漠之外,天空也愈发显得高远辽阔,一个“入”字形象生动,自然贴切。“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一句气势博大,是胜炙人口的名句。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接下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长江白天和夜晚时的景色,晚上映在江面上的月亮的倒影,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明镜。白天,抬头仰望辽阔的楚天,彩云悠悠,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的奇观。这两句把诗人初次离家远游的新鲜、惊喜表达出来了。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虽然楚地风光、楚天景色那么壮美辽阔,诗人仍然想念的是故乡的山水。这里诗人不说自已怀念故乡,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故乡山水的殷勤,言简意丰。由于诗人选取日、月、江。天这样瑰丽大气的意象,显得大气磅礴,风格雄健有力,描写又逼真如画,意境高远,成为李白描绘祖国壮丽河山著名的诗篇之一。

《渡荆门送别》赏析10

  《渡荆门送别》

  年代:唐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分类标签:送别诗

  作品赏析

  【注解】:

  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

  2。海楼:海市蜃楼。

  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

  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

  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

  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

  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评析】:

  唐开元十四年(726),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情,出蜀东下,

  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清朝

  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是不确的。这首诗虽意在

  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可比功

  力。或认为李是行舟流览,杜则停舟细看。此说颇是在理。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渡荆门送别》赏析11

  1、赏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并答题。

  ①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是送别诗,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 ②诗中描绘过荆门入楚地时所见景色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3、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4、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5、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对故乡无限依恋(对故乡思念))的情感。

  6、写景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顺序描绘的。

  7、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A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8、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请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

  答:“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的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9、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答: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10、《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情景?从本诗来看,它是否为朋友送行?

  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含蓄地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不是,是告别故乡,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别远去的游子,游子思乡之情。

  11、你能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角度一:请说出这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答:(从意境方面赏析)苍茫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角度二:请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字和“入”字进行赏析。

  答:(从语言方面进行赏析)“随”字表现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诗人的'广阔胸襟。

  角度三:请说说“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感?(从写作技巧方面赏析)

  答:运用了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写出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得心情。更是世人开阔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12、你能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呢?

  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当时见到景象时的欣喜和新鲜。

  13、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现的是作者浓浓的乡思。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象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鉴赏】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渡荆门送别》赏析12

  诗词赏鉴: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即今四川读书、任侠。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他23岁,为追求功业,实现“大丈夫”的“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见其《上安州裴长史书》),出蜀沿长江三峡东下。在舟出三峡、初入今湖北江汉平原时,创作了这首精彩的五言律诗。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送别,一般是送他人别去。诗中无此内容,故明清以来有一些学者认为诗题中的“送别”二字是衍文,可删。

  首联交代自己所到之地,所向之地,叙事简洁明快。从,至、向。楚国,江汉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的腹地,故称。

  颔联勾勒所到、所向之地的地理形势:三峡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消失殆尽,长江进入广阔的大地尽性奔流。刚从曲折漫长而险狭逼仄的三峡出来,诗人的视野豁然开朗,精神也为之一振。大笔擘窠,气象不凡。明胡应麟《诗薮》以为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句“骨力过之”。其实,李白这两句有冲口而出之妙,杜甫那两句有锻造锤炼之工,殊途同归,不分轩轾。

  颈联宕开一笔,视线由“地”而上升至“天”:明月冉冉西倾,仿佛天上明镜在飞行;云气渐生渐漫衍,仿佛幻出了海市蜃楼。扁舟一叶,漂流在平野大荒,不免孤独而寂寞;而今由云、月联想出楼、镜等与人类社会生活相关的意象,便有未尝远离人群的感觉。故此二句的`好处,不仅在造境的优美,还含蕴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切。

  尾联收笔回归地面,再次写到长江。由于有了上一联“镜”“楼”二字的铺垫,这里的江水,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成了自然与人关系的纽带。古人认为长江的上源是蜀中的岷江,诗人的故乡在蜀中,此番远游又是从蜀中沿江东下,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将江水拟人化,怜爱它不远万里,一路送行。实际上,这也是诗人在渐行渐远之际,怀念故乡思绪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

  全诗不用典故,不施藻采,纯用洗练流畅而平易近人的语言来叙事,写景,抒情,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包含着浓郁的诗味。

《渡荆门送别》赏析13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唐代还有一位诗人叫李贺,号“诗鬼”,和李白有的一比。两人统属浪漫主义风格,想象奇伟,用词夸张。但相比而言,李白诗多信笔挥撒,自然天成。李贺则多引用典章故事,刻意雕琢,用尽心机,可谓“呕心沥血”。从成就来看,二人不可同日而语。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另说见后)。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县)。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人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注释】:

  1. 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2. 楚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3. 海楼:现在所说的海市蜃楼。

  4. 大荒:广阔的原野。

  5. 天镜:比喻明月。

  6. 怜:爱。

  7. 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韵译】:

  自剑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来到了楚国境内作一次旅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渡荆门送别【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大概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一样。一般的送别诗多以送别朋友,告别亲人,分别情人为题材,而这首诗我们看不出是李白送别朋友,还是父老乡亲在送别李白,抑或是情人之间的深情款款,挥泪离别。这首诗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构思巧妙,情意婉曲,形象奇伟,想象瑰丽,的确是送别诗中的极品。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青年李白才情横溢,朝气蓬勃,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经巴渝,出三峡,直赴荆门之外的楚国故地。古朴原始的楚地风情,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风雨沧桑的历史变迁,无一不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神往外界的李白。他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描山绘水,情彩飞扬。上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水走,急湍胜箭,猛浪若奔,两岸青山或刀劈斧削鬼斧神工,或悬崖峭壁森然,随舟随水相对挺出,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纷至沓来,舟行江上,应接不暇之感;亦可看出诗人风神爽朗,心驰神往之态。下句说水,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江流天地,波涛滚滚;排山倒海,一往无前。“入”字平中见奇,力透纸背,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壮浪形骸的'气势;又展现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两句诗写得境界雄奇,视界高远,气势飞动,形象壮观,更体现出诗人初来乍看,心动神奇的惊诧欢愉之情。天空寥廓,境界高远,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远观近察,俯仰生辉,绘月描云,瑰丽生情。上句写晚上,仰观天宇,皓月当空,银辉四射;俯察江流,明月倒映,皎洁如镜。著一“飞”字,动感十足,神韵完备,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唤起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月亮犹如天上来客,飞抵江流,沉落水底,亲近诗人,追随诗人,相依相伴,情意绵绵。下句写白天,仰望天空,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嵌一“结”字,拟人生情,引人联想。彩云犹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一到早上,就铺撒出五彩斑斓的锦缎来,似在装点美丽的天空,又如迎接远道而来的诗人。这一联感受新奇,想象天真,色彩斑斓,意境奇丽,充分表现出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

  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舍万千风物不说,单写“故乡水,送亲人”,别具情趣,耐人寻味。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愈觉情味无,也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穷。诗题云“送别”,就是尾联长江水送我离别之意。沈德潜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不免过于拘泥。还是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得好:“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意得象外,余音袅袅,富有情趣。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景,移步换形,满目生情。写两岸青山相对挺立,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飘飘、绚丽灿烂,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亲山、亲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这份山水亲情充盈天地,熠熠生辉。游子的李白,形式上离开了故乡山水,实质上,纵然走到天涯海角,心里永远装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这首诗还是写景名篇。全诗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并且容量丰富:诗人选取日、月、江、天,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这样瑰丽大气的意象,显得大气磅礴,风格雄健有力;而描写又逼真如画,意境高远,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故此诗成为李白描绘祖国壮丽河山著名的诗篇之一。

《渡荆门送别》赏析14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这在学术界没有争议,但具体作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二说作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三说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根据郁贤皓的说法,李白是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渡荆门送别》赏析15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①外,来从楚国②游。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③。

  仍怜④故乡水⑤,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历史背景简介: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二十五岁的诗人离开家乡四川,

  开始了仗剑远游的豪迈生活。《渡荆门送别》这首颇有绘画意味

  的诗作,就是诗人刚刚离开蜀地和三峡后在荆门的长江舟中写成

  的。

  【《渡荆门送别》字词解释】

  ①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

  北岸虎牙山隔扛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②楚

  国:古楚国之地,泛指令湖北、湖南一带。③海楼:现在所说的

  海市蜃楼。④怜;爱。⑤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

  故有此言。

  【《渡荆门送别》赏析品鉴】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一对句是在平视的镜头中分写山和水,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恬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随…‘尽”“入”“流”四个动词不仅写得非常自然清新,而且贴切人微。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睦,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衬托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恬,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切。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像瑰丽。“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犹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和水流的景色,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渡荆门送别》赏析】相关文章:

《渡荆门送别》原文及赏析05-22

渡荆门送别原文赏析05-26

渡荆门送别原文及赏析02-21

渡荆门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0-11

《渡荆门送别》教案05-07

渡荆门送别教案04-27

《送别》赏析01-20

《山中送别》赏析04-05

王维《送别》赏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