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1
教材分析:
《沙漠之舟》北师大教材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舟船”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第二篇。这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本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的身体特点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课文的语言简单明了,段落之间联系紧密,层次分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是一篇指导学生观察小动物的优秀范文。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四年级,经过前期的训练,已经掌握了一些概括段意的方法,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阅读这样的文章,重点是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对话,了解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和写法特点,学习合理修改选择的资料,补充课文内容。因此,学习本文,除了要求学生知道把“骆驼成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以外,还要了解一些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随课文学习课后的15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1个生字。
2、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3、能将课后的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骆驼的生理特点和它能帮助人们穿越沙漠之海的原因。
2、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适当地选择和组织材料,并将课后补充的资料插入课文中,完善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 、学生查找有关沙漠和骆驼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有关沙漠和骆驼的知识。
2、课件:
(1)有关沙漠和骆驼的资料和图片。
(2)阅读要求。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随课文自学15个生字。
2、知道词语“胼胝”的意思。
3、通过概括段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 引出课题,激趣质疑
1、介绍“舟”,引出课题
(1)板书:舟。
边写边提示:写这个字的时候要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两个点。
学生念一念这个字,念准字音。
(设计意图:写这个字,正确的笔顺是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两点,然而习惯上容易写成先写上面的点,再写横,最后写下面的点。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注意,并用板书示范,随时进行写字教学,把写字教学和讲读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写字训练在阅读课中的体现。)
(2)什么是舟?
生说说自己对舟的理解(2--3人)。
(3)师做总结:“舟”和汽车火车一样都是一种交通工具,所不同的是,汽车、火车是陆地上的交通工具,而“舟”,却是水上使用的交通工具。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舟”,不在水上,而在沙漠里。
(4)板书完课题:沙漠之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舟也是水上交通工具”出发,为尽快找到“舟”与“骆驼”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帮助学生化解难点:为什么把 “骆驼称为沙漠之舟”做好思想上铺垫。同时,从课题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1)舟是水上的交通工具,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怎么会有舟呢?
(2)沙漠里的舟会是什么样呢?
(设计意图:注重在学习中的提问与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克服困难,才是真正学会学习。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发现疑点、产生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良好习惯,激活学生的内驱力,把“要我学”、被动地学变为“我要学”、主动地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并鼓励学生质疑,经常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发挥创新的潜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字词
1、课题中说的“沙漠之舟”究竟是什么呢?从课文中就能找到答案。下面请大家自由小声地读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课件出示):
(1)遇到生字,看看后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以后,再往下读;
(2)哪一句读得不通顺,再回过头来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顺了,再往下读;
(设计意图:著名教育专家于咏正说:“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是一个老话题,之所以老调重谈,是因为有些人对阅读教学的目的仍不甚了了,有的即使明白,但又不知如何去做。”让学生读书,就要教他们读书的方法,怎样去读,读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都要给学生明示,对于阅读要求,要提得清楚明了,要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来说明,让学生不仅能理解,还要记得住,才能实现带着问题读书的目的。但是,有部分学生读书在读的过程中总是出错,究其原因,就是不能静心,在把文本交给学生前就在“怎样把课文读正确”上提出明确的要求,长期地训练,学生便能提高阅读能力了。)
2、课题中的“沙漠之舟”究竟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后板书:骆驼) 3 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呢?(给学生短暂的时间思考)不着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担心的不是你们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担心你们把课文读得怎么样了。把课文读好了,答案自然回有的。
抽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随机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训练读不顺的句子。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把字音读准了,句子是否读通顺了。
①指导读准词语“胼胝”,在文中找出这个词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并注上拼音,然后把含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两遍。
②板书:“每逢?就?”、“就是?也?”,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这两组关联词,把含有这两组关联词的句子读两遍。
③这一段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呢?(学生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意思)
④这一段中长句子比较多,我们再小声自由地把第一自然段读一遍。
(2)谁来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①这三个自然段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呢?(学生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意思)
②把这三个自然段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之所以花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形式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是因为阅读课,是以“读”为本的。这篇课文语言清楚明了,教师只要带领学生老老实实地将课文读熟,并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略做点拨即可,实在没有必要再去进行繁琐的分析。而指导学生读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十分有必要在学生读书的时候去巡视,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指导,这个过程,是化解学生读书问题的过程,也是传递读书方法的过程。经历了这样实实在在的读书后,学生不仅能把课文读熟,还能知道,反复练习,字字入目,沉下心来读书,不慌张,是读好书的唯一途径。实践证明,学生只有把课文读熟后,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理解中去。)
三、再读课文,概括段意,理解“沙漠之舟”。
1、刚才我们把课文读通顺了,读流利了,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古人告诉我们读书要“把厚书读薄”,就是说读书要有一些概括,才能更好地读懂课文的意思。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注意阅读要求(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读完一个自然段就停下来想一想,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把段意批注在这个段的旁边,再往下读。
(1)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相机做引导,归纳,并板书每一自然段段意的关键词: 第一段:身体特点
第二段:带路
第三段:预测风沙
第四段:驮物品
2、我们读懂了课文,概括了自然段的段意,现在回答这个问题就不难了。 请用关联词“既……又……;还……所以……;”来说说“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1)学生先自由小声说一说,组织好语言。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归纳总结:在茫茫的沙漠中,骆驼既能给人们带路,又能预测风沙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还能帮人们驮物品,是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带领人们穿越沙漠之海,就像“舟”帮助人们渡过大海,所以被称为“沙漠之舟”。
(设计意图:我们常常感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非所问,语言也没有逻辑,是因为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说什么,怎么说,都应该给学生明确的提示,这样,学生说起话来,才“有米下锅”。课文读到这个程度,已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再给学生一组关联词,学
生就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了;四、回扣课题,感受语言魅力;1再次齐读课题“沙漠之舟”;2课题短短四个字,却隐含了两个比喻,你能发现吗?;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把沙漠比做大海,把骆驼;五、整体感知,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课文为我们讲述了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语言清;1学生默读;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归纳;总结;这节课同学们把课文读得熟练;学生就能清楚地表达出来了。课文的难点也就突破了,相信经过这样的指导,就连语文成绩不太好学生面对这个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吧,这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常常感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知道说什么,语言也没有逻辑,是因为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学生说什么,怎么说,都应该给学生明确的提示,这样,学生说起话来,才“有米下锅”。)
四、回扣课题,感受语言魅力。
1、再次齐读课题“沙漠之舟”。
2、课题短短四个字,却隐含了两个比喻,你能发现吗?
3、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把沙漠比做大海,把骆驼比做舟。
五、整体感知,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课文为我们讲述了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语言清楚明了,我们通过阅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就弄懂了这个原因,那么,这三个段落与第一自然有没有关系呢。如果课文没有第一自然段行不行,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默看全文。
1、学生默读。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归纳:第一自然段写了骆驼身体的特点,正是因为骆驼的身体有这些特点,它才能生活在沙漠里,带领人们穿越沙漠,所以,没有第一自然段是不行的。
六、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还通过概括段意,知道了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下节课,我们来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怎样写骆驼身体特点的。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写作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清楚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课文,合作学习课文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设疑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你知道"沙漠之舟"是指谁?(骆驼)对!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吗?(请知道的同学简单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顺。
2、同位齐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按照内容的不同,把课文分成两段。
4、说说两段段意。
三、合作学习,解决重点
1、教师出示思考题:骆驼为什么适应沙漠气候?它被称作"沙漠之舟"的原因是什么?
2、依照思考题,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的回答问题)
(1)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身体高,脖子长,所以能忘到很远的地方,也就能认路;嗅觉灵敏,能帮人们找到水源;刮风时鼻孔回闭起来;腿上有平病,不会被热的沙子烫伤;脚掌又宽又厚,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沙子里;驼峰里能储藏脂肪。
(2)因为骆驼能给人带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所以人们把它看作是读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
四、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五、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熟读课文,合理修改课文资料,补充课文内容;学习本文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二:修改资料,插入课文
1、熟练朗读课文第一段内容。
(1)了解写作特点:本段以"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
(2)了解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思考,明白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独特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天地"。
2、了解本段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写作特点后,放手让学生修改课后的资料,加入课文第一段。
3、交流。(只要学生修改的合理,就要肯定)
三、作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练笔。
板书设计:
课后小结:
语文天地
教学内容:完成训练中的六项内容——摘录笔记、读一读、畅所欲言、初显身手、课文分析、金钥匙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四项内容——摘录笔记、读一读、畅所欲言、初显身手
教学过程:
一、我的摘录笔记
1、读词语和句子。
2、引导学生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的用法。
4、说出自己还想积累的好词佳句。
二、读一读
抓住题目想象诗的内容。
带着阅读期待自读故事,了解诗意。
引导学生分组给古诗配置插图,巩固诗意,体会意境。
三、畅所欲言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船的资料。
紧紧围绕所选的话题向大家介绍:介绍见过的船,要突出亲眼看到的;介绍设计的,要突出亲手设计、亲手制作;介绍知道的船,可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谈。
四、初显身手
小组为单位,每人叠一只小船。
根据船的'特点给船起个好听的名字。
如果愿意,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者祝福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后三项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读短文
1、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诗歌主要讲了什么?
2、同位齐读,讨论每节讲了什么?
3、边看图边读诗,借助图画理解诗意:初航前、初航时、初航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
4、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词句中的丰富内涵,体会"我"对纸船无限的希望与祝福。
二:金钥匙
1、读文中丁丁和冬冬的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交流:我知道了自主阅读的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样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独立阅读。
三:课文分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1、自由朗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课后提示浏览课文,画出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结合课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3、交流,引导体会新闻构成的三个要素;体会新闻迅速及时、知识可靠的文体特点。
4、体会宇宙飞船以"神舟"命名的巧妙。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3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题中的“我”是谁?
3、引读1、2节。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点击课件,书上插图)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有又大又厚………”小骆驼觉得挺委屈……
4、问“小红马觉得小骆驼哪些地方长得挺难看的?
5、追问:正因为小红马说它难看,所以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的
板书:委屈
于是,妈妈决定和小骆驼到沙漠中去旅行一次。
〔教师的引读与情境图相结合,不但复习了旧知,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我觉得: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二、感受沙漠
1、说到沙漠,你对沙漠了解多少,不妨说给大家听听……
2、点击课件——沙漠,让我们来看看,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自由说
3、在课文的3、4自然段中,有好多描写沙漠的句子和词语,你能快速读一读后,把它找出来呢?
〔让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可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课外书、爸妈的口中、师生的介绍、课文的语言文字……就像蜜蜂采蜜。〕
4、交流,点击课件——沙漠词语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沙子松散的沙漠
风沙铺天盖地的沙漠
5、读好这些词语。(大、无边无际、风沙铺天盖地)
6、我们说了沙漠,看了沙漠,读了描写沙漠的词语,此时,大沙漠给你一个什么印象?(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很少有绿色植物,没有水流,风沙很大,还有沙丘、沙谷,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有生命危险。)
7、师小结:虽然沙漠里的气候如此干燥,环境这么恶劣,可小骆驼和它的妈妈还是愉快地结束了这次沙漠旅行,而且小骆驼还有了新的想法。
〔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精读最后一节,引导质疑
1、点击课件——最后一节
2、读读这一节,思考一下,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3、交流筛选后点击课件——2个问题
1)、小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各有什么作用?
2)、小骆驼因为什么事而深感自豪?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样重要。这里。采用了变序的教学方法,已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四、精读3、4小节,读中感悟
过渡:问题的答案就在3、4下节中,下面我们按小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先读读课文3、4节,然后讨论,找出答案。看那个小组又快又对。
1、分组进行。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生在这种自主学习中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2、交流前提示,第一个问题里有三个小问题,你可对其中最感兴趣或最有把握的进行交流。
3、学生交流,随机出示
驼峰
(1)点击课件:驼峰和文字
(2)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3)板书:将背上改成驼峰
贮存养料
(4)闪动:贮存养料足够
(5)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担心、不担心)
脚掌
(1)点击课件:脚掌和文字
(2)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3)板书:陷不进沙子
(4)谁会把小问好去掉,换个说法呢?
(5)点击课件——陈述句
(6)好在哪,为什么?
(7)谁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8)抽读、评读、齐读。
眼毛
(1)点击课件——眼毛和文字
(2)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3)点击课件——风声,感受风铺天盖地。
〔风声是那么逼真,相信学生会被这种情境所感染,学习热情会被点燃。〕
(4)闪动:铺天盖地没进一点沙子
(5)想象当时的样子,读好这句话。
(6)板书:挡住风沙
4、师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眼毛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其实,骆驼在沙漠里能驮人载物,是其他动物不能代替的,所以,这看似难看的骆驼,被人们称为“沙漠之舟”。
5、让我们齐读3、4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眼毛的作用。
6、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有用
自豪
7、噢,这里是以小骆驼的想法作为了题目,这样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以后我们也要灵活的运用。
五、续编故事
点击课件——书上插图
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照什么镜子?”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
1、同桌讨论讨论。
2、抽同学表演。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不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通过表演,张扬个性,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六、总结全文
1、小骆驼虽然难看,但它身上的这些看似难看的外表在沙漠中的用处很大,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或体会呢?
点击课件——文字
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要看他(她)有没有用。
2、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外表看似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蛤蟆、猪。)
〔让学生联系实际,向课外延伸,避免了“灌输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
《沙漠之舟》教学反思
《沙漠之舟》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课文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按照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在介绍骆驼适应环境的独特身体特点的过程中,也展示出沙漠广阔无垠、干旱炎热、缺少水草、风大沙烫、沙地松软的特点。第二部分(第二至四自然段):介绍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三个自然段从骆驼能给人们带路,预报大风和能驮东西,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这三方面介绍骆驼在沙漠中的重要作用。
也正因为这三方面人们才会把它看作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课文的两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骆驼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能在沙漠环境中畅通无阻,所以才能给人引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才能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沙漠之舟”。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式”进行教学,从新课导入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着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懂课文,获得知识。凡是学生能读懂的,都让学生自己去读,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生每一次读课文时,注重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并起好点拨作用。注重了对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同桌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另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让学生默读课文时,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高了学生默读的质量。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时间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够合理,留给学生交流及思考的时间较少。
2、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时,由于问题提得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在归纳骆驼适应沙漠的原因时不够准确。
3、课堂上对于朗读的指导较仓促,评价也做得不够。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渗透正确的审美观教育。
2、读懂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3、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能简要口述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
2、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小朋友见过骆驼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的?(指名学生说一说)
2、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骆驼的,题目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板书)
二、自学
1、出示自学题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的字。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后进生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第3、4自然段)
4、指名读自学题(2)的词语,注意3个带点字都读轻声,教师领读这3个词语。
5、说一说“自豪、委屈、足够、小溪、陷进、养料、风沙”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生说出意思后,教师要进一步追问是怎么学会的。学生说不出来要引导他们反复读课文、看课文插图来加以理解。
6、小结自学情况,表扬学得好的,鼓励学得不够好的
四、精读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1、2自然段写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
3、指导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1) 教师范读。
(2)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读。
(3) 指名读,引导学生说一说读得怎么样,提醒学生注意通过读体会小骆驼照镜子时候的心情,读准小红马批评小骆驼难看时的语气,并通过读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4) 分组齐读这一部分课文。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1)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字容易写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鼻”和“陷”的写法。
(2)学生当堂描红,教师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轻音乐,以减轻学生课堂疲劳。
(3)及时反馈,指出优缺点,进行强化练习。
(4)欣赏佳作。
2.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每个词语四遍
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教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一说妈妈为什么要带小骆驼到沙漠里走一趟。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完成课文后第四题。
2.教师巡视,相机辅导后进生。
3.讨论课文后第四题的答案并板书。学生根据板书检查自己做的答案。
4.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琢磨这一部分改怎么读。
(2)指名读,引导评判是否读得有感情,提醒学生:通过读突出沙漠的广大和环境恶劣,体会妈妈的良苦用心,体会文章用词造句的精妙。妈妈的话耐人寻味,要反复读,读准妈妈说话时的语气、感情。
(3)学生再练读、齐读。
5、小结。
(1)这一部分课文写了什么?请同学说一说。
(2)指名同学复述这一部分课文。
三、精读第五自然段
1、过渡: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使小骆驼明白了什么呢?
2、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指名读课文,引导评判学生是否带了自豪的感情读这一部分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这一段。
(1)思考:小骆驼想到了什么才说“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讨论。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齐读
4、教师小结。
四、总结
1.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话训练:同学们,小骆驼以后再听到小红马说它难看会怎么说呢?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驼峰——贮存着养料——足够路上用
委屈 脚掌——又大又厚——
不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自豪
眼睛——双层眼毛——
风沙过去了,没进一点沙子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5
授课时数:3课时
备课时间:x年xx月xx日
授课时间:x年xx月xx日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插入课文相关段落,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提问:“舟”是什么意思?(船)船在哪里航行?(江、河、湖、海)
沙漠里有船吗?(没有)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骆驼)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人们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释文中生字新词。
3、教师出示词语,检查学生认读。
滚热的沙子松软的沙子陷进沙子里宽广无边的沙漠
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大风卷着沙粒飞滚移来整座沙丘
说一说这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沙漠的。)
请你根据自己对沙漠的了解,用上这些词语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出示课件,感受沙漠,学生可以边看边说。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朗读,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三、课堂小结。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教案:《沙漠之舟》04-07
《沙漠之舟》教案11-15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天地》04-04
四年级教案语文教案01-05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4-03
四年级语文《白鹅》教案11-21
四年级语文活动教案01-18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18
语文四年级优秀教案02-13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