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1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32--33页5--9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联系
2、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发展学生思维
4、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
2、看图写算式
△△△△
△△△
()+()=()()-()=()
□□□□□□□()○()=()
二、练习指导
1、32页5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2、定时练习,夺红旗,33页6
3、33页8
学生独立看图列式,
4、33页8
出示图,春天到了,森林里有许多蘑菇,小白兔,小灰兔可高兴了,他们要去才蘑菇,现在一共采了几朵?你猜小白兔采了几朵,小灰兔呢?
(1)自己猜,填在书上
(2)全班交流
5、33页9
猫博士出了一道题,把小名难住了,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自己想,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课后记: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34页例1、2,35页课堂活动1--4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一图四式
3、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之间的联系
4、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
5、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一图四式的方法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一
出示图,说说这些小朋友在干吗?游泳池由个字,认识吗?(浅水区)
老师:小朋友门小,开始游泳的时候在浅水区安全一些,你们游泳最好和父母一起,不能自己到河边去,那是安全的。
(2)看动图意义,并说,根据自己说的意义写算式
板书5+3=83+5=88-5=38-3=5
(3)说计算方法
(4)一图四式的方法
2、教学例2
(1)分小组合作学习,拿9个圆分2堆,可以怎样分?
(2)根据不同的.分发,看书34页,填书
老师写9的加法减法算式
(3)学生读
二、课堂活动
1、对口令
2、35页2
3、35页3,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学生看图后说图的意义,在列算是
4、35页4
指导涂的方法
课后记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2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24页例1--例3,课堂活动1,练习三
教学目的:1、对6--10没的感性认识
2、培养良好习惯
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1、8的书写
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有谁知道现在是什馍季节?
下面来看图,你说是什麽季节?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麽?
老师板书:6、7、8、9、10
2、教学例2
(1)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
(2)学生上台摆
3、教学例3
(1)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
(2)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麽?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
(3)读数,并用手指表示
(4)书写
老师示范
学生书空
在书上写
二、课堂活动
1、引导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思后在完成
2、根据方格图写10的组成和分解
三、课堂练习
32页2、4
课后记: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25--26页例4,例5,课堂活动2、3、4、5、练习三1、3
教学目的:1、初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
3、能正确在直尺上,数轴上按顺序填数
4、能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确定物体位置是第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春天到了,森林的'小动物门在开运动会,下面就请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谁?他们在比赛什麽?谁跑在最前面?出示图
2、学生看图说,并且把结果填在书上
3、全班依次说第一是、、、、、、、、、
4、教学例5
(1)0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2)请你把直尺上的数填完
(3)顺数0--10
倒数10--0
(4)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你发现了什麽?
(5)老师指任意一个数,学生说他的位置
二、课堂活动
1、26页2
依次连线,完成后,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2、27页4
学生独立完成
3、27页5
观察:这幅图说了什麽?有谁知道发射火箭是怎样数数?
为什麽倒数?
三、课堂活动
32页1、2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3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一册64-65页的《10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合作交流中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的分与合。
2、情感目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技能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教学思想。
三、教学用具:
课件(情境故事、主题图、10的写法、尺子、计数器、练习题)、10个乒乓球、每生10根小棒、10个头饰。
四、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1、故事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数字”娃娃的故事,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
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当了队长,于是它就骄傲起来了,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看到“0”最小,站在队伍最前面,就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真是太妙小了。”0听了非常难过,伤心极了。“1”听了以后打抱不平,它走到“9”的身边,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大呢!”“9”听了非常惊讶。
2、提问:小朋友们,数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是几呢?“1”说他和“0”组合起来比9还大了,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
(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以有趣的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使学生很快融入到课堂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同时复习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又提出了新的数学思考:“1”和“0”用什么办法使“9”没活可说?由问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在这个过程当中让学生感悟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探究学习
1、学习主题图:
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是几呢?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①两人一小组互相说:一个说的时候,另一个认真听,等一个说完,另一个再说。
②指名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10只白鸽。
生:草地上有9个小朋友和一位老师,一共有10个人。
③指名学生带着同学数。
提问:怎样做到数的数一定是正确的?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和约束。学习需要合作,先教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指名学生做小老师带着同学去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感受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不重复、不漏数,数出的结果就一定是正确的。)
2、摆一摆:小朋友们10个人你会数了,那10根小棒你能摆出来吗?
学生摆小棒。提问:你是怎么摆的?还有不同的摆法吗?(一根一根地摆,两根两根地摆,五根五根地摆)
3、举例:小朋友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事物是与10有关的,你能用10来说一句话吗?
(设计说明:这个活动的设计给每一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空间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与10有关的例子。通过让学生举例,动一动、说一说、数一数,知道10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足迹。)
小结:10在我们的身边和日常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只要同学们细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很多。
4、写10: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10,还要会写它,翻开数学书65页,自己学习10的写法。
提问:你学会了写10吗?谁上来给同学们讲一讲10的写法?
学生质疑:10要怎样写?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出示“10的写法”课件,让学生指着讲。
强调:先写1再写0,左边写1,右边写0,占两个日字格,1和0不能分开。
然后在小方格本上写5个10,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作业并评价。
(设计说明:这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源,因材施教,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安排一个学生上台给同学讲解10的写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让学生大胆质疑,大胆释疑,从而巩固所要学习的知识。)
5、认识10以内数序和大小
①小朋友们,数字娃娃从那次吵架以后,再也不吵架了。因为他们明白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们看,他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教师出示尺子的课件)
②提问: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从小到大)
让我们大声地读出来,再从大到小读一遍。
③提问:小朋友们这把尺子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尺子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一个10)10是排在哪里呢?(9的后面)
数的顺序不但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线)
你能填出()的数吗?
0123()4()78()()
④提问:我们知道了9和10在直线上的位置,那在计数器上又该怎样表示呢?出示9颗数珠,齐数。
提问:这表示几呢?那10要怎样表示呢?
⑤9和10的大小关系,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吗?(板书9<10、10>9“齐读)
你知道了9和10的大小关系,那你现在能说说数字娃娃”1“说对吗?为什么?
进行思想教育: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像”9“开始那样看不起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不能瞧不起别人,要学会尊重人。
(设计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使思想教育很自然地融入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⑥刚才我们用10颗数珠表示10,现在你能用数珠说说第10和10有什么不同吗?
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了,你能做出这道题吗?
练习:□□△□□□□□□○□□
一共有()个□,从左数起○在第()个,把右边的10个图形圈起来。
指名回答,并评价。
小朋友们,你们学得非常认真,我们来放轻松一下,老师想和你们玩个”猜球“的游戏,好吗?
6、学习10的分成
①老师这里有一些乒乓球,请一个小朋友随便抓一把,老师能猜出他抓了几个?谁想来试试。(多请几个同学抓,老师猜,让部分学生发现老师这里是有10个乒乓球。)
老师聪不聪明?你知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出来呢?会有多少种情况?
②小朋友们认真想一想,也可以两个同学合作,拿出10根小棒分一分?
③指名说,并指名上台展示:学生一边分一边说。教师板书。
(设计说明:以一个非常有趣的猜球游戏来引入10的分成,学生积极参入,注意力很集中,趣味很浓,从而掀起了又一次学习高潮。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在10的分成活动中,学生可以用摆一摆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组合的办法,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不摆,直接用类推的办法都可以。允许学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因材施教的过程。)
④提问:当你看到10分成9和1与10分成1和9时,你想说什么?
⑤引导学生有次序地写在数学书的第65页,写完后自己自由地读一读。
⑥质疑:对于10的分成,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生:老师10可不可以分成10和0?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把10分成10和0,一边分10根,一边没有分,那只分成了一份,没分成两份,这样分不好。
(设计说明: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大胆释疑的能力,让学生去解决学生所发现的问题,从而巩固所要学习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先教师示范
老师说”我出3“,学生说”我出7,3和7组成10“。然后同桌互相一边出手指、拍手,一边说。
反馈练习(课件出示)
第1题:分成题;
1010910
第2题:在()里填上”<“、”>“、”=“。
10()98()1010()10
5-5()1010()2+310()3+7
第3题:你能填出来吗?10>>5
(设计说明:反馈练习有阶梯性,基础题让学生巩固这节课所学的基础的知识,开放题给学生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使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小结:小朋友们,你今天学得开心吗?你学会了什么?
娱乐游戏:“找朋友”: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老师拿出头饰)
先听老师讲清楚游戏的规则:你要找到能和你组成10的朋友。先“1”走向讲台说:“我是1,我的朋友在哪里?”,“1”的朋友是谁啊?然后“9”边走向讲台边说:“我是9,你的朋友在这里。”走到一起后击掌说:“yeah!”。接着“2”上来......。
找完之后提问:小朋友们他们的朋友都找对了吗?掌声表扬。
提问:小朋友们,你对他们找的朋友还有什么建议吗?
生:老师我认为,1、3、和6也应该是好朋友?
把这三个同学叫到一起,同学们看看,1和3组成几?那4和6又组了几?那你们同不同意他们也组成好朋友呢?最后全班唱《找朋友》。
(设计说明:组织学生扮成动物来找朋友,引导学生对10的分成知识进行巩固,鼓励同学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向。组织学生进行喜闻乐见的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板书设计
10的认识
10>99<10
1010101010
19283746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4
(一)教学内容
三部分内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材说明
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
①刚才已经介绍过了,这一单元是由义务教材第一册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拆分得来的。教材的知识顺序和结构与义务教材相似,只是不再采用一个数一个数认识的方式,而是合并为三个部分。把6、7结合教学,8、9结合教学,10由于较特殊仍单独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
②而且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的各个不同方面一起进行认识。
③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了一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相应的加减法,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
2.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
本单元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比较注意现实性。
①首先,选择学生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知识原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其次,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有趣。如第72页用小鸡觅食的生动画面引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及算理。
③再次,教材除了在和计算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外,还在教科书的第46和57页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科书的第47页、第51页、第58页、第62页安排大量“用数学”的内容,还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习题。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数学都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各小节教材说明
1.6、7的认识及加减法。
1.16、7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6和7。教科书第42页,与1~5的认识相同,由打扫教室卫生的主题图引入――先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人物(6名学生,7个人,加上老师),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6和7,让学生认数6和7,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小棒。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43页,与1~5的认识相同,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首次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借助点子图来比较数的大小,与义务教材不同的是,义务教材中都是呈现相邻两个数进行比较,这里第一次将3个数排在了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5再增加1是6,6再增加1是7;6比5大1,7比6大1。
(4)第几。与1~5的认识不同的是,第几与几个同时出现,让学生区分第6瓶和6条,第7瓶和7条,表明数既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将数的基数与序数含义同时进行教学。
(5)写数。与1~5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
教科书第44页,我们设计了涂圆圈的方式,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让学生完整的填出6的组成。学生在一张纸上涂完所有6的组成后的图非常形象、直观而且可能很有规律,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6的组成并更好地记忆。
7的组成没有全部给出,通过操作分木块,给出了3组,提出一个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看到1组想到另1组,让学生联想,抛弃形式的东西,领会其相同的本质。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也为加减法教学做准备。(与义务教材相比难度降低了,原来在教学5的组成的时候就让学生由4和1组成5、3和2组成5,联想出1和4组成5、2和3组成5。现在到7的组成时才不出全,才让学生联想。)
1.26、7的加减法。同义务教材相同,首次通过操作教学一图两式及写算式。教科书第45页,首先安排了摆小棒和摆圆片的两幅直观图,分别让两个小朋友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很自然的得出5+1=6、1+5=6和7-1=6、7-6=1两组算式,从而引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接着安排了摆一摆的例题,一方面通过情境图向学生说明,可以通过摆学具去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另一方面进一步巩固用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的知识。
1.3生活中的数。在教科书第46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包括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从中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1.4用数学。教科书第47页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画面是一个整体,用情境反映数学问题,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深入,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情境来列加减法算式。教科书第51页也安排了类似的用数学的内容。
2.8和9的认识及加减法。
1.18、9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8和9。教科书第53页,与6、7的认识相同,由“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图引入――数数的资源更加丰富了,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8和9,让学生认数8和9,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数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图片。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54页,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将相邻的3个数排在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3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7再增加1是8,8再增加1是9;8比7大1,9比8大1。
(4)第几。与6、7的认识编排相同,也是第几与几个同时出现,不同的是让学生分别将左边的8只蝴蝶和从左数第9只蝴蝶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几和第几意义的不同。
(5)写数。与6、7的认识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
教科书第55页,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自己摆出8和9的组成,并且8和9的组成都只给出了一部分,另一部分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出,要求比6、7的组成略高一些。
1.28、9的加减法。
教科书第56页,提供了一幅画有8个恐龙的图,让学生写出不同的算式,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一图四式。接着在教科书的第57页,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再直接用想一想的办法计算两道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
在教学一图四式时,在教科书第56页,呈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场面,教学要求与义务教材有所不同。老师们一定都很熟悉,原来义务教材要求学生能看着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现在教材中有的学生写出一个算式,有的学生写出二个加法算式,有的学生写出二个减法算式,有的学生写出四个算式,都可以,只要不错就可以。反映了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教学中老师应灵活掌握教学要求,不要试图在一节课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学生的发展是有过程的,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互通有无,互相启发学习数学知识
1.3生活中的数。在教科书第57页,“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包括信封上的邮政编码、计算器键盘上的数字、电话机上的数字、街道小区编号、车牌号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数,通过这些内容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能用学到的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4用数学。教科书第58页安排了一组用数学的内容。画面是一个整体,用情境反映数学问题,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深入,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情境来列加减法算式。与6、7的加减法中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略有不同的是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通过数数去得出,而改为告诉已知数量,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10的认识和加减法。
除主题图换成了和平广场放和平鸽与原来不同外,其它方面与义务教材相同。
3.110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10。教科书第64页,由“和平广场”的主题图引入――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对应的点子图――再抽象出数10,让学生认识,并会读――再让学生认识10所表示的数量的含义,并摆出相同数量的图片。
(2)数的顺序。教科书第65页,同样是借助计数器直观地表明相邻两个数的关系,并借助直尺教学数的顺序。
(3)比大小。与相邻的数9排在一起,将新学的数与前面学过的相邻的数联系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相邻2个数之间的联系及它们的大小关系。9再增加1是10,10比9大1。
(4)第几。考虑到学生已经比较熟悉数的序数含义了,这里就没有象前面那样具体介绍。
(5)写数。与前面相同,也是先示范,然后照虚线描数字。
(6)数的组成。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满10要向进一,所以10的组成很重要。教科书第65页,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过程填出10的五种组成,再让学生推想出10的另外4个组成,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3.210的加减法。省去了学具拼摆等内容,让学生对照点子图直接利用10的组成计算,而且在计算5+5和10-5的时候,还取消了点子图,让学生直接想10的相应的组成算出得数。要求进一步提高,反映循序渐进的编排原则。
第69页第10题,统计拼摆小鱼用的黄色和红色三角形卡片的数量,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列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减法。关于小鱼头部的黄三角形算几个,有的老师问:“要不要求学生重复数?”我们认为在一年级(上)不主张重复数,义务教材也是在思考题中出现的。而且由于是用卡片拼摆出的鱼的图案,统计黄色三角形卡片的数量,所以不用考虑拼在一起的大三角形。如果学生算上了大三角形,也不能算错,应肯定他是对的,但不要故意引导学生去重复数。第11题,“图中哪些可以用7+3=10表示?”呈现了一幅学生们在农家小院里玩耍的情境图,这次是第一次出现给出算式让学生找情境的题,以前都是看图让学生列算式。而且在前面讲加减法含义时我们有过这样的渗透,让学生体会一个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老师们记得吧,学生拿着纸鹤走到一起的情境。现在是渗透不同的事情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简明。
3.3填未知加数。教科书第70页,通过事物的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里填几。
4.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教科书第72、75页,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这样的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来解决,并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教材结构与义务教材相同,但在素材的选取及呈现方式上与原来相比更形象直观,更具有连续性。
例如在“加减混合”这一部分,我们呈现的主题图与义务教材相比更形象、直观而且与算式联系更加紧密了。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科书第75页,原来有4只天鹅,先飞来了3只,用4+3计算,现在有7只;后来又飞走了2只,再减2,下面配合给出算式4+3-2来计算。我们用连续的情境图清晰地表明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给出算式,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这样的问题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用加减混合来解决,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建议
以上就是这一单元的内容,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生的操作和观察活动。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数概念和相应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在每一小节之前都安排了一幅主题图,除了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老师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例如,在教学6、7的认识的时候,老师可充分挖掘画面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在学生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编写数的认识时,教材都是从数数、认数、数的顺序、相邻两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序数含义、写数、数的组成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认识的。教学当中老师应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感受数的含义。而且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创设适当的情境,把学习活动变成一种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概念的学习活动中,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材当中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通过学具拼摆计算;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计算;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在教学时老师应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充分贯彻《课程标准》中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教科书第82~83页,这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情境,都是一些具有现实性的和趣味性的活动材料,这些材料为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供了学习线索。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有以下五个活动组成:数学迷宫;对口令;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
在教学中,老师应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活动。不要把它变成一种单纯的看图说话或看图回答问题的学习材料,应该设计成学生的活动过程。在调查时,听了两节课都非常精彩,老师组织的好,学生配合的也好。老师在小组间巡视,每一组学生把这些活动都做了一遍,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活动,并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例如“数字谜宫”的活动,老师并没有让学生们在书上画一画就完了,而是真的在教室的地中间画了一个数字谜宫,让学生去走一走。在活动的时候,每个学生都不想和前面的同学走同一条路,就想办法走出不同的路。整节课上下来非常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量很大,并且很愉快。
另外,教材提供的只是供学生活动的资源或线索,在教学中老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或增加,从而使活动从内容到实际更加适合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5
第21课时
教学内容:48--49页整理和复习1--5
教学目的:1、进一步掌握1--10的大小顺序,区别基数和序数
3、巩固比较方法,正确比较多少,会熟练应用〈,〉、=
4、熟练掌握一图四式
5、初步感知整理和复习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1、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看图写算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我们已经学完了一单元,这节课我们就来回忆复习一单元的内容。
2、带领学生回忆
3、小朋友认识了哪些数?你们会顺数和倒数吗?抽学生数后全班练习
4、48页1,填完后,引导学生观察每组数的规律
5、49页2,独立完成
6、49页3,独立完成
7、小朋友会比较大小,什麽时候用〈,〉、=呢?
完成48页4
二、练习
()○()=()
△△△△△
△△△△△()○()=()
○○○○○○○()○()=()
□□□□□□□□□()○()○()=()
★★★★★★()○()○()=()
★★★
课后记:
第22课时
教学内容:49页--51页6、7、8、9、10
教学目的.:1、通过亲身经历,探索,感悟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整理方法
2、观察发现加减法表的一些规律
4、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培养小组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1、观察发现规律
2、初步学会整理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整理的欲望
我们已经学习了0以内的加减法,谁来说说你辉酸10以内的哪些加减法题?
学生说,老师板书
老师:看了这些算式,你想说什麽?
那我们今天就来整理10以内的加减法。
二、经历整理的过程
1、给黑板上的算式分类
2、整理加法表
(1)分小组合作完成,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2)交流
(3)学生填49页6
(4)出示加法表
观察:横看,你发现了什麽?
竖看,你发现了什麽?
除此以外,你还发现了什麽?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横看:得数分别是1、2、3、.........
竖看:几+1几+2...............
1+99+1等只是交换了位置
于是我们把45个加法算式分成两部分,是左边25道,右边20道,我们只要记住左边25道就可以了
3、整理减法表
(1)50页学生填
思考:横看,你发现了什麽?
竖看,你发现了什麽?
你还发现、了什麽?
讨论后交流
横看:2-几................10-几
竖看:几-1.................几-9
于是把减法表也分成两部分
三、练习
1、50页7
2、51页9
3、51页8、10
课后记: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6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28页例1--例3,29页课堂活动1、2、3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看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
4、正确计算6、7的加法
5、培养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图
抽学生说图的意思
问:怎样列式?板书:4+2=6
你怎样算的?
(1)同桌说(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2、教学例2
(1)用小棒摆
左边4根,右边2根,可以算什麽?
用什麽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4+33+4
你怎样算?
3、出示葵花图
(1)学生说图的意思
(2)可以怎样写算式?
学生填在书上。
1+6=77=()+()
第二种学生讨论后填
(3)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麽?
老师:第二个是把得数写在左边
三、课堂活动
1、29页1
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有几个要求:写加法算式,得数是7
(1)先连线,在填算式
2、游戏
对手指,合起来是7
(1)师生对(2)同桌对
3、29页3
引导学生看懂兔的意义,先画再填
特别是第二幅图让学生探索多种画法,从而对应多种算式
课后记:
第13课时
教学内容:30页例4、5、6,31页课堂活动1--3
教学目的:1、进一步巩固减法意义
2、进一步理解掌握看图写两个减法算式方法
4、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5、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1、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多阳性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
对口令
二、新授
1、教学例4
(1)出示图
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
(2)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
(3)你怎样算6-2?
自己想,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4)老师让学生说方法
2、教学例5
(1)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
(2)学生根据摆的圆与两个减法算式
7-27-5
问:7-5你怎样计算?
3、教学例6
(1)出示图,看了以后说3句话
(2)自由说,全班交流
(3)怎样写算式?学生说一种图的意思,就写一个算式。
板书:4+37-47-3
观察:3个算式有什麽相同和不同?
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
老师小结: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2个减法算式
三、课堂活动
1、分一分,读一读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有几个要求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看图填空,学生独立完成
3、对口令游戏
(1)老师说加法算式,学生说两个减法算式
(2)学生互相说
(3)看卡片说得数
课后记: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7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10。
2. 使学生知道10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掌握10的组成。
一、故事导入
教师出示电脑给学生讲故事: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出去郊游。“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看见“0”最小,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于是它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脸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啦!”“0”听了,非常难过。这时,数字娃娃1站了出来,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块儿,比你还要大呢!”“9”听了非常吃惊。
导入:数字娃娃1说的话是不是对呢?我们来看看,(电脑显示“10”)数字1和0站在一块,这个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课题:10的认识)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10
1.出示教科书上的主题图,指导学生看图:
我们来看看这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还有什么呢?
2.在生活中,我们在哪里还看见过10?
这些10 都是一样的吗?
请小朋友把两个手拿出来,数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头啊?(还有10个脚指头)
3.10与所学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1)请小朋友把直尺拿出来,谁能最快找到10在直尺上的位置?
出示直尺图(在数的顺序中,也是这样,10在9的后面)
(2)那么到底9和10,谁大谁小呢?
三。出示图,9○10
出示手势(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刚才,数字娃娃1说的话对吗?
除了9以外,还有哪些数比10小呢?
(二)10的组成和分解。
1. 摆红花卡片
请每位同学拿出10张红花的卡片,把卡片分成两组。
看谁能摆得更多。请摆得最多的同学上讲台摆。
“如果这样乱摆的话,很容易遗漏一个,所以,我们在摆红花的时候,可以按照顺序来摆。”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2. 巩固组成:
(1) 小老师领读;
(2) 去掉部分数,(开火车)
四、课中休息
五、写数字10
我们已经学过1和0的写法,那么10怎么写呢?请看老师示范:(电脑边演示边讲)
10占两个字格,顺序是先写1,再写0,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10的认识》。
(1) 请同学们把右手拿出来,跟着屏幕一起写。
(2) 打开书P55,在书上描写10。
六、巩固发展
今天,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下面,老师就带大家去游乐园玩,好吗?
去之前,我们要排好队,10个人一队,每人一张卡片,按照卡片上面的大小顺序排好。你们会了吗?请10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
如果这样排的'话,队伍太长了,那么请能组成10的两个好朋友站在一起,手牵手,看谁最快。
好,现在可以出发了。
我们先来到了聪明屋。聪明屋里正在举行“小博士”的评比,我们要不要参加啊?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题目呢?
在○里填上>,<或=。
10○9 4○10 0○10 8○10
2+3○10 4+3○6 1+5○3+6 4+3○5+2
刚才哪些同学答得最快阿?你们被评为“小博士”。
我们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个地道,需要有口令才能进去。
老师先给你们示范:
下面请同桌同学互相对,看看谁能穿过地道。(练习10的组成)
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发一张10元钱的游戏券,你们会怎么玩呢?(附表格)
七、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我们学到了什么?
(认识了10,知道了10在9的后面,9在10的前面,还学了10的组成;10的用处,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学到)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8
教材简析: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通过学生们在校园活动的画面,以浓厚的兴趣数这些物体的个数。而且教材还把从综合画面里提取了物体,按个数从少到多排列在综合画面的下方,并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会写610这几个数字。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10的各数。会认、读、写610各数和数的组成。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道德情感目标
结合插图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喜欢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610的各数。
教学难点:
会认、读、写610各数。
教具使用:
教学挂图、学具盒、投影。
教法学法:
观察图片,指导学生说出小朋友的位置,并且根据图片让学生大胆提出其他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积极性,要注意运用学生的学习情绪,来和他们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教师检查学生对110的认识。复习15的写法。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观察。
图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观察让学生回答图中的.问题:扎辫子的女孩子排第几?引导学生提出其他问题。例如大树有多少棵?有几名跑步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同位互学的形式开展你说我答,教师巡视。然后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学生通过排第五排第一中的第明白1、2、310还可以表示第1、第2、第3第10。形成基数和序数的初步概念。
2、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片,跑步的小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使学生进一步区分6号和第6的区别。指导学生自主提问:身上的8、10表示什么意思?
三、学习写数字。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610的形状及正确的书写方法。(可以让学生描一描,写一写。)
2、教师巡视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笔顺。困难学生个别指导。
3、把你写的数字给老师展示一下,评一评谁写的最好。
4、把你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
四、教师小结。
现在我们把我们学习的110数一数,写一写。
五、课后作业。
读写110。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9
教学内容:
数学教科书59--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前一段时间我们认识了0---9这几个数字朋友,今天它们都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2、数字故事:星期天,数学乐园里来了许多数字宝宝,1来了,2也来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9走到1对面,对1说:你瘦瘦的,只表示一个。又走到0面前说:你更小,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你们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
3、10究竟是多少?它比骄傲的9多几呢?这节数学课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师:今天10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但是它藏在我们数学书59页的主题图中,想找到它吗?那就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9页,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看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从主题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数小棒。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这一捆就是1个十,所以我们说10个1是1个十。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呢?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相关文章:
一年级数学教案:10的认识04-03
一年级数学教案《10以内数的认识》04-03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序数03-06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序数10-12
《倍的认识》数学教案06-27
《圆的认识》数学教案11-20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数学教案01-17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8、9、1001-08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线段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