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2懂得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
3自学生字和新词,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体会它的作用。
2、学习从课文内容理会思想的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都去过素质教育基地,在那里,我们很多同学都尝试了种白菜,挖红薯。也许你们认为很好玩,可是你们要知道,你们仅仅只干了十来分钟,其间的艰辛你们并没有尝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父亲的菜园》,体会种菜的辛劳。
2、板书课题。
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们喜欢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找工具书解决;遇到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读。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出示生字课件,认读、组词、注意写法。
狰狞炒伺蚯蚓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父亲不怕艰难险阻,开垦自己的菜园,在付出艰辛劳动之后,终于使一块贫瘠的荒地变成了翡翠似的菜园。)
板书:贫瘠的荒地翡翠似的.菜园。
品读感悟:明确目标,体会思想。
合作交流
1、读阅读提示,看看有几个要求。
2、结合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学习,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3汇报学习情况。
(1)学生汇报,各小组成员补充。
(2)老师出示多媒体:(朗读下列句子)
1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
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3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锄头冲进了暴雨中……
4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从这些淳朴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那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心是多么的强)
板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4、出示多媒体:说说你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理解
1没有了新鲜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上。
(二)、感受父亲的智慧
[教学反思]
语言文字是工具,不练难以深刻理解,不练难以熟练运用。但是,有些教师迷醉于“花样翻新”、“多多益善”,于是便大搞题海战术,孩子上起课来“真没劲”。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因课设练,拓展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本设计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学生来畅谈读后的感受。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俺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
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李白生卒年月701-76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师: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俺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1、师范读全诗。全班自由读。
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全班齐读这首诗。
师: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师:俺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些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俺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师解说: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看完后,请你来夸夸它。(观看后指名回答)
师:对,夸得真好!俺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指组读第一句诗。读注释①和②。除了这两个词,诗中哪些字你不理解?说整句诗的意思。读。
5、总结学法:读诗句、看注释、说意思。
6、根据以上学法自学二、三、四句诗。
7、汇报自学情况。
为什么要遥看?
“飞流”、“直下”说明什么?
怎么理解“三千尺”?
“疑”是什么意思?
师:学到这,还有什么疑难的问题吗?请提出来。(质疑解答)
师:现在谁来说说全诗的意思?(指名回答、同桌互答)
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师: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生、挂、飞、落……)
师:轻声背诵诗,想象自身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能用“啊,――真――”的句式来表达庐山瀑布给你的印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李白说什么?背诵、注意重音,再读古诗,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指导默写。
四、总结学法:(出示小黑板)
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1、读诗题,介绍作者
2、读诗句,理解诗意
3、再读诗,体会感情
4、背诵默写
五、安排作业。
板书设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她、他”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学习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边读边体会夏夜的美。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画引入创意境
1、出示图画1:
同学们,观察这幅图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还有什么问题吗?
3、请同学生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听听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老师配乐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吗?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文,齐读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
2、同桌小伙伴互读生字:
互查字音,一起翻阅词卡记忆。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指名请学生读字组词,大家评定。
4、开火车读字读词,比谁快。
5、随机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感悟文意,感读课文
1、理解第一部分:
⑴ 看图读文:
睡莲和小蚂蚁在说什么?同桌同学练读他们的对话。
⑵ 指名读对话。
⑶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什么啦?
⑷ 这时候,小蚂蚁什么心情?
⑸ 找到你的好朋友两个人演一演。
⑹ 戴上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⑺ 教师做导演,女生读睡莲的话,男生读蚂蚁的话。
2、理解第二部分:
⑴ 小蚂蚁回到家了吗?
⑵ 他是怎样回到家的'呢?
自己读课文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⑶ 出示第二幅图:
谁看着图给大家讲讲下面的故事。
⑷ 出示头饰分角色朗读:
这些小动物们到底说了什么?到底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戴上头饰演一演。自己先练,然后全班展示。
⑸ 看课题,题目是夏夜多美,读了这个故事,你们说夏夜美吗?
四、实践活动
1、连一连,说一说:
青青的 小路青青的 ( )
绿绿的 草坪绿绿的 ( )
弯弯的 假山弯弯的 ( )
2、自由组合说夏夜:
按观察对象分组,星空组、花园组、池塘组、街道组……每组先互相说,两选出代表向全班说,其他组补充说。
3、评出描绘夜最美的小组,获行“睡莲奖”。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认识“耀、哈”2个生字;
二、学习要求掌握的新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能适当的造出正确的句子;
三、掌握关联词“假使”和副词“恰好”的用法和意义。
四准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课文的思路,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一、课文大意的讲解;
二、“假使”、“恰好”的学习及应用。
三、教学目的:
掌握重点生字词,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懂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知:
请大家说说你们认为的“好事情”有那些?然后由此引入课题。
(二)、范读课文:
学生在听时请标出文中的生字、词语,以及不懂的词、句子。
(三)、领读课文:
读时注意音调、语气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学生自读: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五)、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词语:
学习生字:
恰qiā:正好;部首:忄;笔画数:9;结构:左右;组词:恰好(正好)、恰恰、恰巧(凑巧)。
委:wei :的确、确实;部首:禾;笔画数:8;结构:上下;组词: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过。)委托(请人办理。)委曲(弯弯曲曲)
枪:qiang一种兵器;部首:木;笔画数:8;结构:左右;组词:手(qiang)枪、枪(qiang)支。
井:jing能取水的深洞;部首:井;笔画数:4;结构:独体字;组词:井水、水井。
捞:lao从液体中取东西;部首:提手旁;笔画数:11;结构:左右;组词:捞鱼、捞取。
扰:rao扰乱,搅扰;部首:提手旁;笔画数:7;结构:左右;组词:打扰、扰乱。
抚:fu安慰,慰问;部首;提手旁;笔画数;7;结构;左右;组词:抚爱(照料)抚摸、抚养(爱护并教养)
学习词语:
假使:如果。表示假设的关联词。例如:假使有事情,请告诉他。假使我现在有钱我就给你买玩具。
恰好:副词,正好,刚好。例如:今天恰好是我的生日。
讲话:说话。例如:请你上课时不要讲话。
饭碗:盛饭的碗。
里头:一定的范围或时间以内。例如:这里头有西瓜吗?
二、巩固练习:
男女生对比读生字、词;分组读、各小组间开火车读生字、词。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生字、词语的读法及意义、用法。
四、布置作业:
写生字、组词。
第三课时
一、讲解课文:
1、文中有几个主人公?是谁?
(四个;分别是:小尤拉、妹妹、奶奶、妈妈)
第一自然段:(老师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三自然段:故事的开头。
问题:1、小尤拉想的第一件好事情是什么?
(以上问题可用原文回答。)
重点词:
假使表示假设的关联词
第四至六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读):讲了小尤拉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妹妹的。
问题:
1、小尤捞为什么叫妹妹走开?
(因为他想着救掉进井里边的妹妹而不愿意陪她玩。)
2、小尤拉想的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重点词:恰好
第六至十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读):讲了小尤拉是怎样对待奶奶的。
第十至十五自然段:讲了小尤拉只想着所谓的好事情,而不愿意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讨论:
1、为什么小尤拉不愿意做这些事情?
2、小尤拉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3、我们以后要怎样做?
重点词:恰好
二、巩固练习:
1、分小组表演这个课本剧。
2、用汉语讲这个故事。
三、小结:
这篇课文以小尤拉为主人公,他确实想做好事情,可是他总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
九、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十、板书:
2、好事情
救妹妹
小尤拉的好事情 救奶奶 事情不论大小,只要
对人有帮助就是好事
救小狗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学习,学会运用重点生字词,懂得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去做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就是好事情,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字,会写三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热爱家乡。
重点难点: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古诗,在读、想、演中理解诗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同学们,你们会背哪些诗了呢?
2、课件依次展示《村居》、《所见》、《咏柳》诗歌的图片。
师: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你能用学过的或自己积累的诗句来描绘看到的景象吗?
3、师:小朋友们看,几句简单的诗句就可以描绘出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诗歌的神奇之处。那你们知道咏柳的作者是谁吗?(生:贺知章)
5、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来学习由贺知章写的另一首诗歌,题目叫—《回乡偶书》(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学法指导
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过四关,这四关分别是:我会认、我会解、我会读、我会想。同学们,你们能和老师一起顺利过关吗?
第一关:我会认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115页,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去找一找树叶。
师:老师发现你们读得可认真了,接下来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的字音读得准。
师:好了是吗?那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能把字音读准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愿意来试试?(2个)下面我请一位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谁行?(1个)我们一起来准确地读一读。
第二关:我会解
1、解题:你会扩词吗?我们来扩词!
回:回家回来回到乡:家乡故乡乡土
偶:偶然偶尔偶遇书:读书书写书信
连起来就是:回到家乡偶尔写下这首诗。
2、第一句:离:离开回:回来
整句句意:年轻时离开家乡,年纪大了才回来!
第二句:音:声音口音改:改变
整句诗意:我的口音没有改变,但是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第三句:识:认识
村里的儿童已经不认识我了
第四句:客:客人何:哪里
笑着问我是从哪儿来的。
第三关:我会读
指导读好升降调、重音、长音
第四关:我会想
师:请再读读这句诗,对这个“客”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客”是谁?贺知章。“客”从哪里来?板书“何来”“客”来做什么?)
师: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提了不少好问题。老师也来问你们一个问题:诗句里的“客”也就是贺知章是指从外地来这里做客的客人的吗?(板书“客?”)请你们仔细地读读诗歌,也可以观察一下插图,找找答案吧。(生自读诗歌,观察插图。)
师:心中有答案了吗?谁来说说看?(生交流:贺知章不是做客的客人。)你从诗歌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生:他从小离开了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少小、老大变红)(生:乡音无改……)
师:贺知章爷爷三十六岁离开家乡到外地做官,到八十五岁才回到家乡,整整五十年哪!他时时刻刻都在想念家乡的亲人,盼望着可以早日回家乡看看,
每当他看见天上的明月圆了,他会默默的吟诵起李白的静夜思——(生齐诵)
每当遇见故乡的故人时,他想问问家里的近况,可最终,他只是像王维一样,问了问窗前的寒梅——(生齐诵王维的《杂诗》)
现在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当他走在回乡的路上时,他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当他从镜湖看见自己斑白的两鬓时,他说——乡音无改鬓毛衰
当他看见村里的孩童时,他说——儿童相见不相识
当孩子们把他当做客人时,他说——笑问客从何处来?
三、拓展训练
师:其实,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悉的情景,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的是第一首,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首,相信你们会有新的感受。指名读——齐读
(出示诗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配乐朗诵)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以后,心中有什么问题吗?
2.一位植物学家按一定的原理将各种花种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时钟,并根据花的开放来判断时间,他的这种做法奇妙吗?你想不想知道这位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的这个花钟呢?让我们走进花钟这篇课文,来一起揭示其中的奥秘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同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型。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词语卡,全班认读,正音。
b.小组互动,“我说你猜”,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C.当当小老师:你发现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错,请你做回小老师提醒提醒大家。
三、通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第一段:归纳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现象。
第二段:揭示了不同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三段:植物学家根据这一现象的巧妙运用。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新词。
二、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2.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a.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归纳现象
读一读: 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填一填:牵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 薇 睡 莲
万瘦菊 烟草花
月光花 昙 花
议一议:作者用不同的句式来描述花的开放,这样的方法好吗?
赏一赏:将收集的文中几种花盛开的图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
品一品: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感悟它的美。
b.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揭示原因
细读课文,思考: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小组交流::通过读书,你找到了答案了吗?
集体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开花不同的原因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揭示原因: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联系。
C.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花钟制作的巧妙
回顾全文,说说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做法妙在哪里?
齐读课文,读出对修建奇妙花钟的赞叹。
3.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三、交流感想:
你从这位植物学家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课外扩展:
1.自制花钟。学习花钟的方法,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开花的时间,按它们开花时间的先后顺序,把植物的名称记录在自画的钟面上。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2.根据学校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观察,并记录好观察日记,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绝招》教案06-02
语文高效教案04-21
(精选)语文教案07-28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06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经典)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