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词语,学会运用;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
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人类造成的损失。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
学生---搜集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笔记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老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用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多媒体投放巴西龟的图片、资料)
教师明确:这就是生物入侵啊!这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生物入侵者》,进入这一特殊的“战场”,做一番详细地考察。希望通过此文的学习,能够提高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解释题目
学生从书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三、阅读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外,还讲了哪些内容?
2、学生小组内交流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楚文章内容:
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径、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四、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写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第段)
段)
《生物入侵者》探究原因:生物入侵者形成、增多的原因、途径(第5段)段)采取措施: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第8段)
五、写法探究
1、探究本文所用的说明顺序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并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探究学习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找出文中用有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与说明方法相关的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2)本文所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后,老师板书:列数字---使读者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举例子---有力支撑观点,增加文章的可信度;打比方---使说明对象更加形象可感。)
六、延伸拓展
先多媒体展示课文中介绍到的生物入侵者的图片,然后提问:
你知道的生物入侵者还有哪些?(学生再各抒己见,教师最后展示自己搜集的我国的生物入侵者资料---水葫芦、薇甘菊、松材线虫及关于生物入侵的统计资料)
七、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本堂所得;
2、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事理说明文,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文章先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又探究原因,分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径;再揭示人们的态度;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本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八、布置作业
1、课外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理论;
2、请以“水”、“野生动物”、“森林”、“土地”为对象各拟一则环保话题的公益广告词,每则不超过15个字。
作业示例:
1、地球的皮肤,请温柔地呵护。
2、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3、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4、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语文教案 篇2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古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一个认读字“雏”及新词。
用融洽、眼花缭乱造句。了解鸟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鸟的乐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
教学重点:了解鸟岛的神奇、美丽,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写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鸟岛的神奇
查阅资料:青海湖及鸟岛相关资料。
教学具准备:投影
教学课时数:2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 理解有关词语;欣赏图片《鸟类》;默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激发情趣,引入课文:(看鸟类的图片)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全文,解决字音的问题。
2、互相读书,正音,读通顺。
3、自己独立读,画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疑
4、检查预习情况:字、音、意、词、质疑问题。
5、交流重点词:碧波万顷、锦绣画卷、踱步、融洽、小巧玲珑 、幼稚、时而疏
三、默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什么意思?
第一自然段: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鸟岛。
第二自然段:鸟岛上鸟非常多,景色令人眼花缭乱。
第三自然段:鸟岛上的鸟很团结,遇到敌害会共同抗敌。
第四自然段:黑鹰来犯,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来迎敌。
第五自然段:群鸟打败两只黑鹰。
2、哪几自然段讲了同一件事?(3—5自然段)
3、如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的话,你认为应该怎样分?
4、请三个同学分部分读课文。
四、作业;朗读课文;练写生字词语。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鸟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鸟的乐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参观鸟岛。
(设计意图:一开始就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积极的参与活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好心情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去学习课文。)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1)鸟岛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叫“神奇的鸟岛”?
二、学习课文了解鸟岛的神奇、美丽,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2、 逐个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问,再去文中找答案,在质疑中困惑,在解疑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这个过程犹如放风筝,线在老师手中,但风筝仍能感到在空中放风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问题(1)鸟岛在什么地方?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说说,你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请你来读
(2)、你们知道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3)、填空:鸟岛在( )
4、为什么说鸟岛是神奇的呢?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从哪儿感到鸟岛的神奇?
(2)指名说说
师随机板书:鸟多 鸟岛保卫战
(1)课文从那几方面介绍了鸟多?
(2)你都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鸟多?并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天空中 :通过眼花缭乱写鸟多。
(1)理解眼花缭乱:A、一群群 一幅幅 多
B、红的、蓝的、白的、花的 色彩多而纷繁
(2)引导学生读课文并谈感受,注重学生自己的理解。
地面:抓词体会 "满岛""插足""各种各样"
加上各式各样的鸟蛋,大的小的花的,出现在你的眼前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再次体会眼花缭乱)读
湖水里:体会鸟多。"大概"及湖水中鸟的种类多。
(3)、结合图体会,并进行语言训练。
还可能有什么样的鸟呢? (句式 ;样子-鸟名 或鸟名-样子)
(4)老师与学生对读并不断交换角色读。
3、感悟介绍方法:
(1)如果把眼前这情景向朋友作简单介绍,你觉得用哪句合适?
(2)如果作具体介绍呢?
小结:以读理结构并小结。老师读第一句,分组读三部分。
鸟岛保卫战 #爱鸟的心齐,赞鸟的英勇
1、读为主,读中说,读中悟
①"鸟岛保卫战"是如何进行的 _?
②从哪你感觉出鸟岛是神奇的?
2、划出群鸟的表现并体会。
3、分角色读:两个同学当黑鹰,部分同学分别当大
雁、斑头雁、鸬鹳,再次领略这神奇的景象。
4学生自由选择方式把精彩的景象呈现给大家
三、交流资料
鸟岛多么神奇!你还知道哪些更神奇的景观告诉大家。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②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在“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部分提到:“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情节,概括内容,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对杨修死因的争论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学生往往会有一些富有个性化的独特见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确立为: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确立为: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赏读法 品析法 交流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三国演义》主题曲作为课题出现后的音乐)
1、随着一曲《临江仙》,把我们带进了悠远、厚重的三国历史中。三国的真实史实经过罗贯中的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创作了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名著不仅给我们展现了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咀嚼品咂的小故事。今天我们这篇课文《杨修之死》就是其中一个意味悠长的故事。
2、让我们在学习之前先了解我们这位伟大的作者——罗贯中,以及《三国演义》。
(多媒体课件显示):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弊。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收集有关评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的《三国志》,以史实为基础,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大胆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创作“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借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抨击暴政,提出自己鲜明的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尊刘贬曹的基础,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课文分析
1、初读课文,感知情节人物
问题探究:(1)杨修因犯何罪被杀?鸡肋事件。
(2)如果没有这一事件,杨修是否会被曹操所杀?
会。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
2、课文用哪几件事表现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
(多媒体课件显示):生活小事:圆门改阔众人分酥梦中杀人
宫廷斗争:吴质事件计出邺城 帮植答教
心理反应:厌恶之情逐渐加深,最后有了杀修之心。
3、说说杨修曹操各有什么性格特征?
(多媒体显示):
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好耍小聪明
曹操:阴险残忍、狡猾奸诈、虚伪多疑、妒忌贤能(古来第一奸雄)
4、研读,探讨杨修死因
(多媒体显示):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我吸收进行:品读杨修……(畅所欲言)
5、解读,如何评价曹操
(多媒体显示):
此曹操非彼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历史上的曹操其人
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人。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今整理排印的《曹操集》。
6、历史与文学的区别(多媒体显示):
7、如果看《三国演义》,每个历史人物的特点应该是这样的(多媒体显示):
8、人生启示:(多媒体显示):
做人要学会谦逊
不可恃才放旷
不可狂妄自大
三、总结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很好的把握了课文的情节梗概,在这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两个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并从杨修的失败中获得了一定的人生启示。在这里,我们还学会了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从作品中看到了作者的观点和倾向。
四、作业题
(多媒体显示)
五、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杨修(恃才)-------------矛盾冲突--------------曹操(忌才)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问: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3、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4、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
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
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反复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2、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加偏旁换偏旁做动作
3、组词语理解字义
4、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四、课外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2、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五、课堂作业:抄写生字。
教学反思: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在当代诗歌中,张万舒的《黄山松》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佳作。吟读这首诗,我们首先被它那博大宏伟的场面和磅礴雄浑的气势所震撼所激荡。大自然在这里被充分人格化,诗人赋于这些自然界的事物以强悍的生命意识和飞动的色彩。
教学目标:
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
1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2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谁知道有关黄山松的资料?
2、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3、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峰峰皆(jiē)到寒彻(chè)骨闪烁(shuò)劲(jìng)枝迸(bèng)
2、作者简介:张万舒是我国当代诗坛一位著名的诗人,《黄山松》一诗是他的代表作。、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合作学习:
1、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形象。(“挺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2、诗中写“谷里的阴风,高山雪冷,紫色的岩”等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用烘托的方法显示出黄山松英雄般的气节。)、
四、合作探究:
黄山松具有怎样的品格?(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毅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五、回顾与反思:
1、你从黄山松身上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黄山松“挺的硬,扎的硬,扎的稳,站的高,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的战士般的精神。
2.这首现代诗与《苍松怪石图题诗》各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业设计:
1、查找有关松树的诗句。
2、把黄山松的精神讲给家长听。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维护弱小者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
难点:末──未的区分;有不甘为弱者、应该维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卡片、古筝曲。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认知生字“弱”,范写“弱”字。
2、什么是“弱小”?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小老师领读。
⑵ 小兔开门游戏。如:
师边举生字卡片边问:小兔、小兔、谁来开?
生边做小兔动作边回答:俺来开,俺来开。
师:XX,你来开,你来开。
XX:弱、弱、弱,弱小的弱。
全班同学:弱、弱、弱,弱小的弱。
⑶ 认读词语:
弱小、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簇拥、随风舞动、芬芳、聊天、倾盆大雨、递给、娇嫩、掀起
指名同学读生字词,读对了 其他同学拍三下手,表示奖励。
⑷ 说说自身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
⑸ 画一画:
把偏旁一样的生字画成红花。(萨、芬、芳)
⑹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写字指导
1、观察俺会写的字,说发现。
2、范写以下几个字:末:与“未”的区分,采用组词、联想、记忆再现等多种形式牢记。
弱:提示点、提的`写法。芬芳:草字头的两竖向内展,“八”要舒展,“方”的一横要长。以“支撑”整个字的方正平稳。泞: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3、同学练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5、强调“夏”字的中间是“自”而不是“白”。
四、认读新词
投影出示:夏天、周末、萨沙、托利亚、铃兰花、蔷薇 、簇拥、聊天、芬芳、扑鼻、应该、娇嫩、摸了摸
五、重点识记
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六、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板书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 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说说你的 理由。可是课文的标题就告诉俺们萨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样证明自身不是最弱小的呢?俺们来学习课文吧!
二、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把描写蔷薇花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2、交流自身所画的句子:
出示句子: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⑴ 教师可抓住“簇拥”“第一朵”让同学感悟萨沙虽然那么小,但他多么善于发现,关爱身边的小事物。
⑵ 教学罗兰的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俺们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⑶ 同学们,就让俺们当一回善于发现,关爱小事物的萨沙吧!
朗读萨沙的话“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
出示句子: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⑴ 比较异同。说说自身的感受。
⑵ 此时的蔷薇花最需要什么?假如你就是蔷薇花,你会怎么说?
⑶ 你看到了这一株野蔷薇,会怎么想?怎么做?
⑷ 萨沙是怎么做的?把描写萨沙做的动词用圆圈画出来。
比较句子:
① 萨沙掀起雨衣,遮在蔷薇花上。
② 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通过比较,让同学感悟“轻轻地”写出了萨沙关爱蔷薇花,深怕自身不小心弄坏了蔷薇花的怜爱之情。
3、静静地读读课文,想想萨沙为什么这样做?
⑴ 小组交流各自的体会,要求结合课文内容来谈。
⑵ 全班交流,指导好萨沙的3句问话:
交流时重点引导同学体验这样两点:
① 家长亲言传身教,用自身维护弱小者的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
② 萨沙内心不甘于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他人给予的维护。这里要抓住妈妈的答话,引导同学通过读,通过想象,感受到萨沙在妈妈眼中是弱小的;此外要抓住萨沙反问的话语,体会萨沙内心不愿意做一个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维护比自身更弱小的蔷薇花。
⑶ 分角色朗读妈妈和萨沙的对话。
三、总结拓展
1、你喜欢萨沙吗?为什么?
2、怎么读才干表达出萨沙呢 ?连读三遍课题。
3、在生活中你是最弱小的吗?说说看?
4、小结:
四、练读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拓展练习:试写问句和感叹句。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 关爱 托利亚 维护 萨沙 俺不是最弱小的 蔷薇花
【作业安排】
讲讲勇敢者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学习不只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同学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此课中,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比同学还小的形象,引导同学揣测字词,亲身的朗读实践,适时想象,启发同学和蔷薇花的对话,最后联系自身的生活来感受、体验妈妈的话,使同学和萨沙发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上完课,小朋友的纯洁,善良,让俺觉得──小朋友心灵和思想的生长,人生视野的拓展,跟俺们的语文阅读是那么息息相关!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啊!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状物的记叙文。文章从建筑结构上的创新和建筑工艺的精美两方面具体介绍了在中外桥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赵州桥。文章结构严谨,全文围绕“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展开。为了说明桥的坚固,作者先从桥的建筑结构方面写了桥长和桥宽,再具体描写了桥的建筑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为了反映桥的建筑工艺水平之高,作者用生动的排比句详细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栩栩如生的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学情分析: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前面的学习有所设计,但不深入,这里需要重点教学。阅读前可抓住“要让别人了解赵州桥,你觉得文中哪些内容必须要介绍的?”这个思考题让学生先来谈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进行梳理并板书。另外让学生学习了本课以后知道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的国家,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发明创造,所以本课也是很好的民族精神教育的课例。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若干个,积累词语“创举、冲毁、节省、坚固、美观、雕刻、缠绕、智慧、遗产”等。
2、能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或“既……又……”写句。
3、继续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感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学习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会赵州桥单孔弧形设计的特点,体会文章所含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我国古代的重大建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交流:黄浦江上共横跨几座大桥?各有什么不同之处?
2、理解“石拱桥”的含义。
3、出示课题。
4、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记录自学的生字新词)。
5、说说读了课文后,赵州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完成练习:( )的赵州桥。
(设计说明,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初识赵州桥。)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节:
①这节向我们介绍哪些内容?
地理位置、建造年代、设计者、别名、建筑结构、建筑工艺、历史地位等。
②学着第一节简单介绍赵州桥。
2、学习有重点地介绍赵州桥。
①讨论:重点介绍什么内容?(提示:雄伟坚固、美观)
②学习第二节:
A、默读圈划表现赵州雄伟坚固的句子。
B、交流品析句子,朗读感悟其“雄伟”。(完成造句:既……又……)
C、理解“创举”的词义和文中意义。
提示:赵州桥与普通石板桥比较。
③学习第三节
A、默读圈划表现赵州桥美观的句子。
B、交流品析句子,朗读感悟其“美观”。
提示:理解“相互缠绕、互相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之意;
造句:不但……而且……
C、背诵第三节
(提示:抓住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练习背诵。)
④设计一段解说词
要求:围绕主题如古老的赵州桥、迷人的赵州桥、雄伟的赵州桥等归纳相关内容。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让学生再一次熟悉课文内容,把文中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三、拓展延伸
选择黄浦江上喜欢的一座桥,搜集有关资料作介绍。
(设计说明:拓展延伸,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还让学生得到了一次语言训练的机会。)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寓言《南辕北辙》,了解故事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在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寓意,生动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谁能说说你都学过那些寓言故事?(指名回答)
生1:我知道的有《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生2:我知道的有《亡羊补牢》、《掩耳盗铃》《愚公移山》。
生3:我知道的有《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南辕北辙》。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看看其中蕴含有什么样的道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课前参与情况,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初读故事《南辕北辙》。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能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 检查初读情况。
1.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2. 师:谁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朋友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3.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南辕北辙”这个词的理解?
生:一个人想到楚国去,楚国在南边,他却往北走。
师: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之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四. 分角色读文。
1. 同桌分角色读,教师巡视指导。
2. 集体分角色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五. 表演课文内容。
1. 学生准备。
2. 指名展示表演。(三名学生上台表演,一名演去楚国的人,一名演他的朋友,另外一名演车夫。)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六. 拓展。
1. 师: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我们不能向去楚国的人学习。
生2:我们应该听别人的劝告。
生3;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的。
2.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类似的事情。(同桌交流)
3. 师: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生:行动和目的要一致。
师:行动和目的要一致,才能达到目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把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园地教案04-17
语文雷雨教案07-12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草原》教案03-01
语文教案(经典)07-24
【精选】语文教案08-06
语文教案[经典]08-06
(经典)语文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