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下列加红字的音、形:
奔丧 狼藉 妥帖 踌躇 蹒跚 颓唐 琐屑 晶莹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狼藉 簌簌 变卖典质 惨淡 赋闲 迂腐 蹒跚 颓唐 触目伤怀 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 琐屑 祸不单行 天无绝人之路 东奔西走 交卸 大去之期
2.散文的材料与中心关系:
中心思想指作者通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材料是作家按照中心思想从纷繁的生活中选择加工而成的素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为了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
3.表现事物的角度:
表现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可以正面写,也可以侧面写;可以写全貌,也可以写结局。写文章时要根据写作意图的不同选择一个最佳角度。新颖独特的角度往往会受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4.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的顺序或者空间方位的变化顺序安排材料的叙述方法叫做顺序;将事件的结局或者重要片断提在前边,然后再从头叙述的叙述方法叫做倒叙;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叫做插叙。
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缘由,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2.抓住文章描写的重点,分析背影在表现父子情深上的作用。
3.清楚、连贯地朗读课文,品味包含深情的`人物语言,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分析文章怎样运用朴实无华、简洁洗练的语言展现人物的精神境界。
情感目标:
体味文章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背影》是一篇纪实散文,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通过对回家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二、文章思路: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共7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思念父亲,点明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2-6),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照应开头,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喟然长叹,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讲读课文。《盘古开天地》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学情分析
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 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四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4、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复述课文。
难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老舍先生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尤其是在写猫的性格时,是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古怪鲜明生动。老舍先生对猫爱同儿女,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老舍先生是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文中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按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把文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第二部分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时,也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组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本课课后就以“阅读链接”的形式推荐了周而复和夏丏尊写猫的片断,意在引导学生与老舍先生的《猫》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4、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5、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难点:
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一、借助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结合预习了解本课都有哪些作家写的猫(老舍、周而复、夏丏尊),三篇各有特点,先一起来学习老舍笔下的这只猫。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接读课文,划出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2、全班交流,(出示句子)说说各自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和认识,随机引导、总结:
(1)老舍先生写的两个重点内容(板书:古怪淘气)
(2)围绕这两句话,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3)通过这两句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总结阅读方法。
三、重点研读,理解“古怪”。
(一)创设情境,理解“古怪”。
1、初步感知:读第一自然段,发现猫的哪些性格?
2、理解“贪玩”:通过朗读展现猫的贪玩。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品读老舍先生对贪玩的猫的宽容与喜爱。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升华情感。
3、理解“尽职”:理解词语“屏息凝视”。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体会猫等老鼠的决心,感受猫的尽职。指导朗读,感受猫的尽职。
4、小结:透过对立、矛盾的性格,体会猫的性格的古怪。
(二)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1、自主发现:自读第2、3自然段,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体会古怪。
2、汇报交流:重点理解“印”等重点词句,体会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读中感悟,体会“更可爱”。
1、初步理解“更可爱”,自读感受满月小猫的更可爱。
2、欣赏满月小猫的图片,激趣感受小猫的更可爱。
3、创设情境朗读,升华情感。
五、深入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默读“阅读链接”,了解周而复、夏丏尊写的猫的片断。
2、借助图示,比较老舍的《猫》与周而复的猫片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总结:学习作者描写动物时不同的表达方法,为学生写好动物打下基础。
六、练习。
1、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比较老舍的《猫》与夏丏尊的猫片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阅读其他作家笔下的动物。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阅读教学中自主学习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不屑一顾”、“破天荒”、“黯淡”、 “温顺”、“悲喜交集”的意思。
2、品味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有感情朗读相关内容。
3、学会归纳三次家长会的不同情形,理解儿子成功的关键是母亲善意谎言的鼓励,感受母爱的无穷力量,学会体谅父母,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教学重点:
品味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理解母亲说谎的真实动机,感受母亲说谎时内心的感受,并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感受母亲说谎时强颜欢笑的悲痛 ,理解儿子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教学设计: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师生从自身出发,交流父母在自己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的真切感受。
2、总结: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其目的都处于对孩子的爱。但你们可知道父母为这深深的期望往往会付出了很多很多。
3、有这样一位母亲的故事,听来催人泪下。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说明: 在导入部分请学生谈谈父母各个阶段对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对此的感受,让学生初步感知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良苦用心;同时,为研读重点部分体验文中母亲听到老师的批评、指责时心理的无比痛苦,以及面对儿子时的耐心和鼓励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老师小结引出课题,为学生奠下情感基调。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听了这话,两鬓已经斑白的母亲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引读,理解“悲喜交集”。
自读第4小节,了解母亲“喜”的原因。 板书:高中 考上清华大学
2、那母亲为什么又“悲”呢?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母亲悲的是什么? 并用简要的语言例举相关的事情。
3、自读课文后,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板书
4、小结:由于儿子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屡受教师的批评、指责。板书:批评 指责本文篇幅比较长,按“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这一时间发展顺序讲述了母亲开家长会后对儿子说的三次谎言,最后一小节既是课文的**,又集中表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一个“悲喜交集”概括了母亲十几年的内心感受,这个词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教学时,先通过老师的引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母亲浅层次的“喜”——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然后带着问题“母亲为什么悲?”读课文,了解并概括使母亲感到“悲”的相关事例,为展开对课文的研读作准备。
三、研读重点,感受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品读家长会老师对母亲说的.话,感受老师对母亲的态度。
1、出示老师的前两次对“我”评价: “你的儿子可能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住,最好你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最好你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⑴自读,尝试着读出语气。
⑵指名读,引导学生想象面对一个这样的孩子,老师的态度。在基础上理解“不屑一顾”。⑶再指名读,要求读出“不屑一顾”的语气。
2、引读第三次家长会时,母亲因没有听到老师点儿子的名字而感到出乎预料,不习惯,引导学生用词语想象母亲面对老师时的心情,感受母亲内心的惶恐,不安。
说明:前两次家长会上老师的话内容相似,都是老师批评、指责儿子,因此同时出示两次家长会上老师说的话,让学生先自读体会,在读中初步感受老师对待儿子的态度,进而理解“不屑一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次有感情朗读。而第三次家长会则通过老师的引读,通过想象体会母亲心情,从中感受母亲因屡遭指责后诚惶诚恐的心理。
品读家长会后母亲对儿子说的“谎言”,感受母亲对儿子的期待和内心的悲痛。
1、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父母家长会上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后的态度。
2、出示母亲对儿子说的话: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孩子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⑴对比朗读,老师读在家长会上说的话,学生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话。
⑵自读母亲对儿子说的话,从母亲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⑶组织交流,随机板书:表扬 充满信心 非常满意 小结: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期待和鼓励 板书:鼓励 期待 3结合母亲听了老师的话后的感受,谈谈母亲说话时的心情,学生交流。
4、在朗读中体会母亲内心悲痛,但为了儿子却强颜欢笑,用谎言来激励儿子。
指导朗读带这份感情再读课题。
说明: 很多学生都有在家长会后被父母批评的经历,因此让他们结合生活经历谈父母的态度,他们有话可说,体会更深,而文中母亲的做法却决然不同。学生在朗读母亲的话时,从话语表面的意思来看,母亲是高兴的、喜悦的,可一旦结合上文,就可深深感受到母亲内心深处的那种痛苦,为了鼓励儿子,她在强颜欢笑。因此,教学时,教师先采用对比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母亲内心和表面的不一,再引导学生从母亲的谎言中了解她对儿子的鼓励和期待,在此基础上读好母亲说的话,体会母亲说话时的心情,通过层层推进,使学生真正理解“谎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㈢从儿子的变化中,感受母亲的“谎言”给儿子带来的力量和勇气。
1、假设母亲前两次家长会后都把老师的批评、指责如实地告诉儿子,儿子会怎样。
2、找出文中描写儿子行为发生变化的句子。
3、交流儿子的变化,理解“破天荒”、“黯淡”、“温顺”, 想象儿子变温顺后的表现。板书:破天荒 温顺 等 小结:在母亲的鼓励下,儿子在不断的进步。板书:进步
4、出示儿子考入清华大学后说的话: “妈妈,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你说的都是骗我的话。我知道这些话只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我还是喜欢听,因为它成了我学习的动力。”
⑴读了这句话,你想对儿子或母亲说些什么?
⑵组织交流,体会儿子的懂事和母亲的良苦用心。板书:懂事
⑶指导朗读。
5、带这份感情再读课题。
6、联系学生实际,明确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其用意都是善意的。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结果的对比,感受母亲说谎的真实动机,感受母亲教育的高明,再带着这种理解读题。儿子的哭声里既有对母亲深深的感谢,也是为自己这些年艰难的求学经历而哭,正确理解了儿子哭声里包含的丰富情感,就不难体会儿子的懂事。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根据板书回顾全文:读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儿子有多动症,而母亲 ,小学的时候,老师说儿子 ,而母亲 ;初中时老师说儿子 ,而母亲 ;高中毕业后,儿子 。母亲悲的是——,喜的是——。
2、音乐渲染,读文章的最后两句话。
3、总结:儿子能考入清华大学,是因为 ,因为 。
说明:回顾三次家长会,既是让学生再次整体感受课文内容和母亲的良苦用心,进一步理解母亲此时为什么悲喜交集,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情绪也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最后再通过一个填空,突破难点,让学生明白儿子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鼓励,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板书设计:
母亲的谎言 (鼓励 期待)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3.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精选]语文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10-30
(经典)语文教案08-13
(经典)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经典)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8
语文教案07-21
语文《绝招》教案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