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指纹具有不一样的外形特征,并用简单形象的语言描述。
2、了解指纹的作用,并利用指纹添画。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观察力。
4、大胆说出自己对指纹的理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指纹具有不一样的外形特征,并用语言描述。
活动准备
拓印记录表、放大镜、笔人手一份;油泥每组一盒;纸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魔术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结:我们指肚上一条条不规则的条纹就叫指纹。
二、观察比较指纹
(一)指纹像什么
1、教师引导幼儿取出放大镜观察,教师参与到幼儿的观察中,并给予适时指导。
2、幼儿用语言表述。
3、教师小结:我们的指纹有很多形状。
(二)指纹是不一样的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2、出示记录表,介绍示范介绍拓印及记录方法
3、幼儿操作体验,教师实施指导。
4、幼儿观察,教师参与,给予指导。
5、幼儿讨论:你的指纹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你的指纹像什么”。
6、教师小结:像龙卷风、漩涡的指纹叫涡纹。像河流的指纹叫流纹。指纹一出生就有,永远也不会改变,没有两个人的指纹是相同的,所以你的指纹就代表你自己。
三、指纹的作用
公安局的警察叔叔可以破案;我们幼儿园可以通过指纹鉴定禁止陌生人进来;现在还有很多的箱子的锁是指纹识别的,还有计算机通过指纹识别只能主人使用。
四、欣赏并制作指纹画
五、幼儿相互欣赏,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
1、如果要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指纹的不同之处,即:虽然每个指纹都不样,但还是可以分为涡纹和流纹两大类,效果会更好。
2、在活动活动前,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各幼儿的指纹,使斗形指纹,箕形及弓形指纹都有所出现。会为幼儿提供出最直观的资料,会更加有说服力,幼儿的兴趣会调动的更高。
小百科;指纹,也叫手印,即是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指纹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因而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由于指纹重复率极小,大约150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使幼儿积极参与交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画片:在天空中飞翔
2.课件-动画片:你能飞吗
3.课件-音乐:在天空中飞翔
动画片
动画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动画片,引出谈话话题。
1.老师先请小朋友看一个非常好看的`动画片,你们喜欢看吗?
2.动画片中有谁?小鸟有什么本领?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
让幼儿自由交谈,要求围绕鸟儿的本领来谈,启发幼儿回忆见过或听过的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师倾听幼儿谈话,提醒幼儿专心听同伴谈话,了解别人说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说,自己可以说得与别人不一样。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
谈论:小鸟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翔?
(1)小鸟为什么会飞?
(小鸟有一对翅膀)
(2)还有谁有翅膀?有了翅膀它们能干些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4.围绕:如果你会飞,进行谈论
(1)如果你有了翅膀,你会做些什么?
(2)你会做些特别的事吗?
(3)你想为别人做些什么事?做些别人做不到的事?
(4)你还希望谁也会飞,为什么?
(5)教师引起话题帮助幼儿发挥想像,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5..播放动画片:你能飞吗
围绕动画片,激发幼儿思考兴趣
公鸡也有翅膀,为什么飞不到天空中?
三、结束
音乐:在天空中飞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有感情的指读儿歌。
2、能正确认读字宝宝与词语宝宝。
二、活动准备:
板书、字、词语宝宝卡片各一套、水果卡片礼物一套、梳子卡片一套
三、活动过程:
导入:引导幼儿开展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吗?”幼儿回答
师:“那你们知道草的头发是什么颜色的吗?”幼儿回答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做《绿头发》,今天我们一起来分男生女生比赛,看谁能获得老师的梳子最多,谁就获胜!”
1、教师示范读儿歌(一遍)
师:“请你听我读一读”
幼:“我就听你读一读”
2、师生异步跟读儿歌。(一遍)
师:“请你跟我读一读”
幼;“我就跟你读一读”
师:“小朋友们真棒,用小鸭子的声音表扬一下自己吧!”
幼:“咕嘎嘎。咕嘎嘎,哎呀呀,哎呀呀,VERYVERYGOOD喔喔super”
3、师幼接接读儿歌。(一遍)
师:“请你跟我接接读,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
幼:“题目一起读。”
师:“我们的合作真愉快。”
4、幼儿翻书指读儿歌
师:“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打开。”
师:“左手压书,右手指字,指到46。“
幼:“我就指到46“
5、进行榨果汁游戏。
师:“小朋友们的声音真好听,我们一起来榨杯果汁喝吧!带上你们的水果,请准备。”
幼:“就准备。”
师幼:“我洗我洗,我洗洗洗洗。我放我放,我放放放。加几块冰块吧。”
师:“果汁榨好了,哇,今天我们榨了这么多杯的果汁。我们先喝一杯吧。”
师:“果汁香不香?是什么味道的啊?”
师幼:“草莓味的。”
6、提字(接接读)
师:“请小朋友们小草休息。”老师提贴上果汁的字
师:“小草起床了。”
幼:“伸伸懒腰,咯咯笑。”
师:“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儿歌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回答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能喝到老师的'果汁。“幼儿回答。
师:“请你跟我接接读,老师读没有发生变化的字宝宝,你们读发生变化的字宝宝,一个字读5遍,”
7、提词语宝宝
师:“请小朋友们小草休息。”老师提贴上水果的字
师:“小草起床了。”
幼:“伸伸懒腰,咯咯笑。”
师:“小朋友看看我们的儿歌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儿回答
师:“你们有没有信心能拿到老师的大水果。”幼儿回答。
师:“请你跟我接接读,老师读没有发生变化的字宝宝,你们读发生变化的词语宝宝,一个读3遍,”
师:“我们的合作真愉快。”
8、送字宝宝游戏(开车)
师:一尺小人坐车来,
幼:拖拖拉拉走不块。
师:要问这是什么字?
幼:上学迟到不应该。
师:它的名字叫做?
幼:XX
9、看谁获得冠军。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拿到了好多字宝宝卡片,真棒!接下来我们看看今天的冠军是谁”
10、 结束语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走出去,小手搭肩,老师带你们出去看看绿草吧。”
儿歌《绿头发》
草地里长出绿头发。
我用脚趾梳梳它,
小草痒得咯咯笑,
亲亲我的胖脚丫。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在《粉刷匠》音乐声中,让幼儿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其充分表现自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感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引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幼儿逐步积累起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2、难点:认识语词节奏。演唱时吐字清晰。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猫咪》《粉刷匠》、《再见歌》
2、节奏普
3、旧报纸坐的帽子、丝巾、
活动过程
导入:发声练习(让幼儿注意呼吸、坐姿、发声方面)吐字正确清晰
准备:小律动《小猫咪》
1、 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2、 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 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4、 认识语词节奏, ×× ××︱×× ×︱×× ××︱×-‖
“今天我们就把这首好听的小儿歌配上音乐唱出来。”
学习歌曲(清唱、伴奏)
“小朋友,你们用什么粉刷墙壁啊?”(手)
学唱后表演:配有(舞蹈)丝巾、帽子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吧!”
5、 再见歌结束活动。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活动反思
《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幼儿歌曲,并且孩子们也很喜欢。在引题部分,我利用幼儿用书,让他们回想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油漆工人是如何工作的,并且让孩子们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他们充分表现自我。在欣赏歌曲环节中,孩子们听得可仔细认真了,有些小朋友还随音乐跟唱起来,足见这首歌曲的魅力。所以在之后理解歌曲中,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解释不等我开口提问孩子们就能回答。在上这节课时非常开心,因为难得孩子们学得这么认真、唱的那么卖力、还争着上台表演给大家看,我很开心。但在开心的同时,我又在想是不是我上每一节课孩子们都会有这么的激情,怎么才能保持每一次上课孩子们都能有这样表现呢?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反思,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小百科:《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旋律使用重复的手法,简单而且易唱易记,并以"xx xx∣xx x∣xx xx∣x -∣”的节奏贯穿全曲。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探索、发现筛子能分离大小不同混合物的原因。
2、学习用不同的筛子分离东西,发现筛孔的大小与被分离物的关系。
3、能大胆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重难点:
幼儿发现筛子能分离大小不同混合物的原因
能根据分离物的大小选择适合的筛子。
活动准备:
1、筛子若干个、筷子、勺子、调羹等;
2、分组操作材料:大米和红豆混合物、蚕豆和红豆的混合物、大米和面粉的混合物,盛分离物的.塑料盘子若干
3、视频《生活中的筛分现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混合物,设疑。
1、教师出示红豆和大米的混合物,以情景导入活动。
(师:今天,王阿姨家的小弟弟把大米、红豆混在了一起。请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助她,把混在一起的粮食分开。)
(师:怎样把大米、红豆分出来?)
2、提问:有什么办法能把两样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幼儿自由猜想。
3、幼儿操作,使用筷子、手抓、调羹等工具分开混合物。
(师:你们分完了吗?用的什么方法?你觉得快吗?)
二、初次尝试:发现筛子能分开东西的原因。
1、教师以带来神奇的工具出示筛子,引导幼儿认识,知道筛子上有筛孔。
(师:你发现了筛子上有什么?这叫筛孔。如果东西放在上面就会漏下去。所以要用盘子接住漏下去的东西。)
2、幼儿合作用筛子筛分大米和红豆的混合物。
3、教师及时跟进,予以启发引导与深入。
(师:大米和红豆分开了,请你们把它们送回家。)
4、集中讨论,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启发幼儿发现:比筛孔大的东西留在筛子上,
比筛孔小的东西会漏下去
(师:筛子的本领就是能又快又方便地把混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三、教师出示新的混合物,再次设疑。
1、教师出示蚕豆和红豆的混合物、大米和面粉的混合物。
2、出示大孔筛子和小孔筛子,请幼儿比较它们的不同。
四、再次尝试:发现筛孔与被分离物大小的关系
1、幼儿动手操作,选择合适的筛子分离不同的混合物。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教师分别使用不同的筛子来分离混合物,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师:要根据分离物的大小选择适合的筛子)
五、了解筛子的作用。
1、在小朋友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能用到筛子的本领,让我们的生活变的很方便?幼儿自由交流与讨论。
2、视频《生活中的筛分现象》(农民用竹编做的大竹筛筛选着稻种,农妇用米箩淘洗大米,茶叶包,夏天的蚊帐,家庭中的地漏以及捕鱼的鱼网等),扩散幼儿的思维。
六、留下疑问,发散思考。
1、出示大米、蚕豆、红豆、面粉的混合物,请幼儿讨论、交流如何分开。
2、请个别幼儿来试试看。
延伸活动:
1、在科学角,放置不同大小筛孔的筛子和各种混合物,引导幼儿继续探索和发现。
2、继续找找生活中的“筛分现象”。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信件中图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2、感受故事主人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演示文稿)、自制回信两封、自制邮箱一个、自制小问号图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产生读信的兴趣
1、提问:前几天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可爱的斑点狗叫什么?(点点)漂亮的'猫咪叫什么?(多咪)故事里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讲讲吧!
2、播放PPT,师幼共同讲述故事第一段(开头至“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二、分组阅读回信,互动交流
1、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两个好朋友又想念对方了,于是他们继续写信。你们猜猜,信箱里会有谁寄来的信呢?
2、教师打开自制邮箱,出示两封回信,并贴在两块白板上。
提问:这回两个好朋友又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呢?你们一起试着读读看。
3、幼儿自由结伴读信,在看不懂的地方贴上小问号图卡。
4、幼儿交流分享。
(1)针对第二封信提问: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说了什么?
(2)针对第三封信提问:多咪收到这封信,她是怎么想的?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3)提问:这两封信一样吗?为什么这一封一看就懂,而另一封多咪看了产生误会了呢?
5、小结:写信和画画不一样。有时侯画画不一定能讲清楚事情,所以可以同时用符号、图画、文字来表达,或用多幅有顺序的画来表达。只有写清楚时间、地点、要干什么事,别人才看得懂。
三、完整欣赏故事
1、播放PPT,师幼共同观看。
2、提问:你觉得点点和多咪用写信的方式好吗?为什么?你想给谁写信吗?
3、小结:写信真是个好方法,下次我们也来试试给好朋友写封信,告诉他你想说的话,好吗?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初步了解水娃娃的不同存在状态;
2、鼓励幼儿想象水娃娃的漫游过程,乐意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表达。
活动准备:课件《水娃娃漫游记》,记号笔、纸。有关水的小游戏。
活动过程:
一、导出活动主题
1、前几天我们乘着汽车到过哪里呀?
2、我们乘着汽车到海边玩过、到水厂参观过,我们知道了许多水的事情,也发现了许多水的秘密,你们发现了哪些水的秘密呢?
3、幼儿交流
4、我们发现的水的秘密可真多。今天,水娃娃就来到了我们这里(显示课件)。它想告诉我们它去漫游的故事,那水娃娃会到哪里去漫游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用课件)
1、讨论: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件事情呢?(幼儿回答)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故事里的水娃娃变成水汽娃娃到天上去漫游,又变成雨点和冰雹到山上、陆地上、地底下;江里、河里、湖里漫游了一趟。
3、小朋友,你们还想让水娃娃去漫游吗?水娃娃还会到哪里去呢?我们先和旁边的好朋友轻轻地讨论一下(幼儿讨论)。
4、幼儿交流
5、水娃娃到过的地方可真多,现在把你最喜欢的'一件事记录下来,等会儿告诉大家。如果记录得让别人一看就明白,那就更好了。
三、幼儿记录(鼓励幼儿用自己方式记录的幼儿)
四、介绍自己的记录。
你的水娃娃到哪里漫游过了?(鼓励幼儿大胆地完整地表达)
1、互相介绍。
2、集体交流
3、和客人老师交流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7-26
(精选)大班教案09-12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经典)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29
大班教案[经典]08-12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