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词语,学会运用;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
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人类造成的损失。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资源准备:
学生---搜集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笔记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老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用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多媒体投放巴西龟的图片、资料)
教师明确:这就是生物入侵啊!这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生物入侵者》,进入这一特殊的“战场”,做一番详细地考察。希望通过此文的学习,能够提高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解释题目
学生从书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三、阅读感知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外,还讲了哪些内容?
2、学生小组内交流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楚文章内容:
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径、科学界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所采取的措施。
四、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写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第段)
段)
《生物入侵者》探究原因:生物入侵者形成、增多的原因、途径(第5段)段)采取措施:各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第8段)
五、写法探究
1、探究本文所用的说明顺序
(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并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探究学习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找出文中用有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与说明方法相关的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2)本文所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后,老师板书:列数字---使读者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举例子---有力支撑观点,增加文章的可信度;打比方---使说明对象更加形象可感。)
六、延伸拓展
先多媒体展示课文中介绍到的生物入侵者的图片,然后提问:
你知道的生物入侵者还有哪些?(学生再各抒己见,教师最后展示自己搜集的我国的生物入侵者资料---水葫芦、薇甘菊、松材线虫及关于生物入侵的统计资料)
七、课堂小结
1、学生小结本堂所得;
2、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事理说明文,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文章先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又探究原因,分析生物入侵的原因和途径;再揭示人们的态度;最后讨论对策。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本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八、布置作业
1、课外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理论;
2、请以“水”、“野生动物”、“森林”、“土地”为对象各拟一则环保话题的公益广告词,每则不超过15个字。
作业示例:
1、地球的皮肤,请温柔地呵护。
2、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3、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
4、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声母、韵母卡片:aein。
2、说说声母n的发音方法。
二、揭示新课内容
1、引导看情境图。学生说说图意。
2、小结图意,听语境歌。
3、引导学语境歌。
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越看越开心。
三、新授。
1、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的韵母跟以前的韵母不一样,它们是鼻韵母。鼻韵母就是在单韵母后面加一个n作尾巴。
2、指导学生发n这个音。
3、教学鼻韵母an。
(1)发音与&“天安门&”的&“安&”相似。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点名读,开火车读,比赛读。注意纠正错误的发音。
(2)an的四声:先出示,自由练读,然后引导学生用四声练习组词。
4、教学鼻韵母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
方法与过程与an类似
四、巩固练习。
1、指读卡片aneninyin。
2、比较in和yin。
3、将一些字母卡片发给学生,教师说出字母名称,学生即拿出给大家齐读。
五、作业。
1、仿影、描红。
2、练读前鼻韵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做找朋友的游戏。
2、点名说说inyin的异同。
二、教学anenin与声母的'拼音
1、学习拼读。
(1)出示(略)
(2)点名说说哪些是三拼音节。先说声母、介母和韵母各是什么,再自由拼读。
(3)自由拼读。
2、看图练读拼音词语。
(1)练读shānshuǐ、zhěntou、jīnyú。
出示图片,说说图意。说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自由练习拼读,再指名读。
(2)看图读拼音词、拼音句。
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出示拼音词、拼音句。引导自由拼读。找出三拼音练习拼读。读拼音句。
三、巩固练习
1、指导读课文。
2、做&“看谁听得清找得快&”的游戏。
3、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
四、作业
抄写音节:shanyinwen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点:讨论学习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读课题,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5、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6、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请读第一段后答,抽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起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7、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请默读第二段,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8、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指着灯片上的图说吗?--学生说。
9、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不行吗?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请小声读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先请同学讲,然后课件演示。
11、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12、检查落实后,师生分读,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讨论。--因果重叠(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认识),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齐读,注意体会联系,强调变化。
1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多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4、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老师提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么看:铁牛是水送回来的,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怀丙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卓越人物有许多,你知道吗?
17、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齐读第四段,注意表达对怀丙的敬佩、赞叹。
18、学到这儿,你的疑难问题都解决了吗?
19、请用"出色"、"熟悉"各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2、体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具准备:漫画作品、中国画、西洋画
教学时数:1课时
自学内容:
1、查找作者简介。
2、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3、了解课文内容,画出你喜欢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丰子恺的两幅漫画,并配以作者的话。)今天我们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竹影》。(同时板书出课题)..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就与他从小就爱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
三、检查预习
给下列生字注音:惬意水门汀参差不齐撇蘸口头禅
四、自由朗读课文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然后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
五、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1、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来朗读。)
2、看到孩子们在水门汀上描竹影的时候,父亲有没有责备孩子们把地板弄脏?父亲做了什么,说了什么?
父亲和我们一起描竹影,还给我们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
六、拓展欣赏
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的`认识,归纳一下。
(1)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2)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
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
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中西文艺的不同,并由学生合作赏析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一些不同画法)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1)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2)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5)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七、拓展延伸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比如过家家、女生喜欢布娃娃等,再回到丰子恺的漫画,瞻瞻底车脚踏车;建筑的起源,在儿童的游戏中蕴含着文化艺术。
八、课堂小结,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板书)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
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九、发散延伸:
看几幅漫画,请学生来为画配上文字。
十、布置作业:
收集一些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艺,比较一下中西文化的区别。
教学反思:
在设计课堂时,我希望以尽量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理解作者的深刻内涵。所以在课前我做了很多准备。首先关于作者丰子恺,这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和文学家,所以对他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在网上我下载了关于丰子恺的生平资料,以及他有代表性的几幅漫画,希望给学生一个直观的体验。特别是课文中关于中西绘画的区别,我精心的准备了几幅中国山水画和西洋油画,通过分组的讨论的方式,对比分析。为的是学生能够在对比过程中学会欣赏,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做到在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在发散延伸这一环节,我让学生看几幅漫画,请学生来为画配上文字。这个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内容精彩纷呈,让我惊讶于学生的思维。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钢铁、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质疑问难:
⑴ 出示画有太阳的电脑课件或一幅太阳图。
⑵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是谁吗?
⑶ 板书课题
⑷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它吗?
生: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了?
生:太阳公公,你有多热?
……
⑸ 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⑴ 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⑵ 标出自然段序号,勾画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⑴ 抽读生字词卡片,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⑵ 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
⑶ 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三、深究课文1~3自然段
1、教师引导:
这部分课文,每一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一个方面的特点,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写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2、默读1~3自然段,思考:课文是用哪些方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说清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3、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时向其他小组请求帮助。
4、全班讨论交流,合作解疑,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⑴ 讨论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
① 第一自然段为了把太阳离我们很远这一特点说清楚,运用了哪些方法?
② 通过读第1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课文开头引用这个神话是为了要引出太阳离地球很远这个知识,使文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往下看。
教师:“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么远,箭射不到。)这里为什么不用肯定的语气,而用反问的语调呢?(用反问句强调它的远。)(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③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说出太阳离我们“远”这一特点。
⑵ 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
① 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运用了作比较、列举数字的方法。“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是拿地球与太阳作比较,用具体数字来说明,突出太阳体积之大。
“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是“因为离地球太远了”。这不仅说明太阳很大,而且对第一自然段讲的太阳离我们很远,作了补充说明。
②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太阳“大”这一特点。
⑶ 讨论交流第三自然段:
① 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运用了比喻和具体数字的说明方法: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用“火球’作比喻,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写了出来。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运用具体数字来充分说明太阳“温度非常高”这个特点。
② 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热的特点。
5、小结:
⑴ 视频演示《太阳的基本情况》,学生观察体会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
⑵ 教师小结:
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6、扮演太阳公公,作一番比较详细的自我介绍,练说《太阳的自述》,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
四、布置作业
练习《太阳的自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课文的1~3自然段讲了太阳哪几方面的特点?
二、探究4~8自然段
1、默读4~8自然段,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太阳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让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思考,遇到问题试着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书上做上标记。)
2、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教师点拨、引导:
⑴ 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 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 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 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 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⑵ 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① 集体讨论交流。
② 视频演示《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感受世界的美丽可爱,体会所有这一切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⑶ 研讨:
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同它本身的特点有何联系?
4、朗读4~8自然段。
5、扮演太阳,练说《太阳的自述》:
⑴ 教师引导:
上节课同学们扮演太阳公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这节课同学们继续扮演太阳,介绍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⑵ 小组内练习说。
⑶ 班上展示说。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全文。
2、总结:
《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举数字、作比较、假设、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在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繁”“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五、拓展延伸
练习写《太阳的自述》,向人们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并根据课文某一方面的内容,选好一个专题。如,“万物生长靠太阳”,出一期手抄报或黑板报、墙报。
【板书设计】
太阳 (大火球)
远
特点 大
热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 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知道读报的好处以和如何读报。
2、懂得为什么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以和怎样才干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了解全文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1、了解结构。
第一段(1——3自然段):每天读报的好处。
第二段(4——5自然段):怎样读报〉
第三段(6——7自然段):读报的收益。
2、大家交流读报的好处以和收益。
3、理解:
(1)原来读报读得着迷了,把锅里煮的佳肴忘到九霄云外,鸡鸭鱼肉变成了一堆黑炭。
写出了读报入迷的程度,也说明报纸作为人的一种精神需求,有时会超出人对物质的需求。
(2)这样,报纸就天天有新内容,每天都会给你新的感受,新的'启示。
这里连用了三个“新”字,第一个“新”表示报纸的时效快,紧跟时代和社会,后两个“新”说明人们不时地通过报纸了解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了解课文的写作特色
1、全文用了不少问句,比方:“报纸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报纸上有什么东西这样令人着迷?”等,这些放在自然段的开头的问句,揭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也提醒了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
2、篇末点题。
3、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发出号召,点明写作本文的用意。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技能目标
在对话,交流,质疑中,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江凡在火灾中的冷静,机智,沉着的品质。
情感与价值观
目标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到事情冷静,沉着,机智;激发学生提高自救意识合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了解江凡为什么能够从火中把奶奶和邻居救出以及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什么的问题。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展开联想,学习江凡冷静,机智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小朋友们,看着视频上这些触目惊心的火灾现场,想来大家心里都觉得很害怕吧!生命只有一次,在无情的大火面前,即使是大人,也会惊慌失措。今天,老师就要将大家带领到一个火灾现场,而小朋友们,今天也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就是充当小记者,来记录下这个关于火灾场上的故事。”
师:“那么,小记者们,跟老师一起去还原这个火灾现场吧,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熟读词语
师:“在充当小记者之前,我们有一场记者入职考试,不过关的小朋友可不能当上记者呢。”
师:“让我们来男女分工合作。男生先读,女生跟上。看谁今天是我们班的最佳小记者。”
生读
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当一名好记者的潜质。现在就请我们班的小记者们前往火灾现场吧。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火灾发生的时候火势如何?人们又是怎么表现的?”
三、精读 第二 第四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看着同学们认真考察的神情,老师相信你已经能将现场描述出来了。请一位小记者为我们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请他读读第二自然段。注意,阅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逗号和句号之间的停顿,他们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句子,读懂文章。”
师贴“注意逗号和句号”
师:“这位小记者的朗读真是让老师如临其境。那让老师再来考考小记者们。阅读课文时,找出关键词语也能帮助我们理解文章,你能圈出表示现在火势情况的词语吗?请小记者们动动小手指,拿出笔来,圈出描写火势的词语。看谁才是合格的小记者。”
师:“有哪一位小记者画出来了?”
师:“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师:“是啊,这可不是一场小火,而是一场大火啊!这场大火迅速蔓延,仿佛一只火龙,想要瞬间吞噬人们。人们从甜美的梦中惊醒过来,一下子,什么声音充斥了楼层。”(生:喊声、哭声、咳嗽声,以及呼呼声)
师:“听这声音,多么的令人为之一颤。情况已经非常危及了,请小记者们带上危急的感情,一起再来读读这第二自然段。”
抓住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火势庞大,情况紧急。指导有感情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从外面看,楼层已经非常危急了,那楼层内部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请勇敢的小记者们,随着老师,一起来楼道里看看吧。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四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 “从这一段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处境已经刻不容缓了,行动已经受到了限制。人们都被呛得无法呼吸,因为楼道里——(烟雾腾腾),更可怕的是,眼睛看不清前方的路,已经被熏得睁不开眼睛,都是因为楼道里——(烟雾腾腾),这可怕的烟雾完全阻挡了人们逃出的步伐。多么浓的烟啊!据统计,火灾中,很多人并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烟呛死的。可想而知,当时,在烟的笼罩下,人们的感受是怎么样的——用一个词来概括(惊慌)”
抓住重点词句。
3、师:“耳闻不如亲见,小记者们想不想亲自走进现场,去感受一下火灾发生时的情景?”(播放图片)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刚刚进入甜美的梦乡,就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惊醒了,一时,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们有的……有的……有的在喊……有的在叫……还有的……还有的……(激发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他们实在太惊慌了,所以他们挤来挤去,碰倒了杂物,撞上了自行车,却依然是找不到出去的大门。请小记者们,带着你对火灾的印象,边读边想象火灾发生时的情景。再次齐读这两段话。”
师:“请小朋友们张开你们的火眼金睛,瞧一瞧,怎样记住这两个字?”
引出“形声字猜义法”
三、精读 第三、第五自然段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现场,你就住在那被火和烟包围着的小楼上,你最想干什么?”
师:“是啊,逃,人们的第一反应都是赶快逃出去,那么,年仅10岁的江凡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也和别人一样惊慌吗?
生:“不是,他很镇静”
师:“你从课文什么地方读出了他的镇静?请小记者们默读第3、第5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出描写小江凡动作的词,读一读,想一想,他是怎么做的?。”
指名回答。
师: “江凡的本能反应也是害怕,他迅速地就让自己镇静了下来。他急忙先——(拿起一件衣服),为什么要拿衣服(为了给奶奶捂住鼻子,为了防止吸入烟雾)。是啊,这个小江凡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仍然能考虑得如此周到,照顾奶奶如此体贴,真的是很不容易啊!可是要逃出火灾现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人们失去理智,挤来挤去的时候,我们的小江凡脑筋一转,不是跟人们挤来挤去,而是——?(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师:“这位小记者的朗读让老师都忍不住想见一见这个江凡了。是啊,他不像人们挤来挤去,而是先思索了一下,就马上()在地上,接着(——沿着墙脚一点一点摸索),用了一个动词是什么(摸索)因为烟雾已经挡住了他的实现,如果莽撞跑来跑去,只会事半功倍,所以他只能一点一点的摸索。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找到了(木板),根据以往的经验。他一下子就判断出这是什么?(楼门)可见,他平时也是个留心观察事物的人啊。摸着这木板,他一把 (推开)大门,新鲜的空气终于又回到了他们身边。这一系列的动作,一气呵成,你们觉得,这个江凡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啊?(聪明、冷静……)如果没有一个冷静、机智的思考,他能做到吗?(不能)事实上,根据后来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慌乱的人群中,有不少大人也学过火灾自救的.知识,但是,最终将30多位邻居救出火海的却是这个年仅10岁的小江凡。那么,为什么江凡能将邻居从火海中救出来呢?请同学们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齐读该段课文,注意动词,体会江凡的机智。
四、相机学习对比
相机点出“对比”的手法
师: “面对同样的火灾,人们和江凡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反应。大人是非常的惊慌,而江凡他是非常的镇静,文章通过描写大人的惊慌来凸显江凡的镇静,这种的手法就叫做:“对比”。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对比)。当我们描写人物时,用上对比,相信你的文章一定是最有创意的那一。”
五、拓展延伸,充当小记者
相机点题:这一位遇事冷静,勇敢机智的小江凡,从火海中救出了30多位邻居,他就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你们喜欢他吗?(喜欢)作为一个小记者,现在需要你去采访小江凡,你想对他说什么呢?请小朋友拿出笔来,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赞美赞美小江凡吧。可以是几句话,也可以是一小段赞美的诗句。
六、拓展延伸
火灾扑灭了,邻居们也得救了,同学们,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也被小江凡的冷静和机智深深的折服了。希望你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像小江凡一样,冷静、机智,因为,惊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军鸽奥斯卡和维娜为救人而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认识一些动物是人类值得敬重的朋友,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美好情感。
4.学习根据事物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
体会军鸽奥斯卡为救人类而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鸽子的知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板题导入
看到文章的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理解和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及提出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2.同桌互读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就集体解决。
3.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
1.按照理解给短文划分段落。
学习第一段
为什么要放两只军鸽去送信?
学习第二段
两只鸽子在送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哪些语句感到了你,请你有感情的朗读能打动你的语句。
这件事是实际发生的故事,还是作者的联想,这种写作有什么好处?
学习第三段
他们为什么要隆重安葬这两只鸽子,碑文写的是什么?
你此时有什么感想,请你拿起笔写一段话,写写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升华
作者加进合理想像使文章生动感人,你还能加进自己的合理想像吗?两只鸽子在送途中还会发生哪些事情?请说一说或是写一写。
五、总结作业
读《向动物致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教学流程:
一、感情朗读
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一段。
二、字词教学
在小组内学习字词,不理解的全班进行交流。
三、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本上。
3.把两只鸽子送信途中再进行合理想像,并把自己的想像写下来。
四、迁移练习
1.比一比,组成词
惑 载 蜓 披
域 栽 挺 疲
2.仿写
水上飞机被北极风压得离不开水面,犹如一只掉在海中的死蜻蜓。
……犹如……
五、语文实践
课外收集一些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故事,在班级开一个故事会。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方法与过程: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中与布娃娃咪咪乔相关的故事,弄清事情得来龙去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孩子们的美好天性;呼唤大家要珍爱生命,尊重人权。
重点难点:
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以及妈妈的情感变化;知道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从女儿的行为中,领略到女儿天真幼稚但对世界充满爱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
激趣:同学们,你小时侯曾玩过哪些玩具,你最喜欢的玩偶是什么?在你和玩偶之间曾发生过怎样难忘的事呢?
有一个小女孩儿她有一个布娃娃名叫咪咪乔,小女孩把咪咪乔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思
指名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讲了哪几个人物,说说他们和“咪咪乔”有什么关系?
三、议
思考课文中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哪件事是现在发生的,哪件事是过去发生的?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四、展
1.女儿及女儿的“宝宝”咪咪乔出门;
2.爸爸妈妈严重伤害咪咪乔事件;
3.十字路**警抢救咪咪乔的感人瞬间;
4.妈妈被交警感动满怀愧疚。
课文中反映时间及地点转换的一些词语,如“终于有一天”、“话回到现在”、“那天晚上”等。
五、评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他们分别对“咪咪乔”有怎样的态度?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请同学们边读书边勾画词句,并作上适当的批注。用心读一读,体会人物情感。
从三个层次来分析、品味:
女儿对咪咪乔的态度是:把咪咪乔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不允许人伤害她,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她。
关于女儿对待咪咪乔的态度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处细节:
1.我准备带女儿出门:“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女儿立即奔向小床,抱起她的布娃娃,不走样地学舌:“宝宝走,妈妈带你上街去。”
2.我把女儿放进自行车后座对她说:“坐好。”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拍拍她说:“坐好。”
3.爸爸、妈妈不小心压断了咪咪乔的手指后,女儿以任性的哭闹表达强烈的抗议。爸爸、妈妈不耐烦了,干脆不予理会。女儿在抽噎中睡去,睡梦中的小脸上满是泪痕。
4.咪咪乔不幸掉在了马路中央,眼看就要被碾压了。女儿尖利地叫了起来小身子使劲向后挣去大哭着翻身下车朝她奔去放开嗓门儿朝交警大喊:“叔叔,救救我的娃娃。”
按照女儿对咪咪乔的相关态度及语句引出每一部分中相对应的妈妈、爸爸、警察的态度。
六、检
妈妈、女儿、民警三人对咪咪乔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想一想,如果你是咪咪乔,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1.对妈妈说:
2.对女儿说:
3.对民警说:
七、用
我看到这节断了的手指头,更加感动惭愧。我能为女儿做些什么呢?我点亮灯光,把那节手指头小心翼翼地贴好,把“咪咪乔”放回女儿的枕边。从这以后,我们一家和“咪咪乔”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下续写故事。
语文教案 篇10
一、导入课文
黄鹂是一种很美丽的鸟,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多有描写,你能吟出几句吗?
有关“黄鹂”的古代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白居易)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这些诗句通过描写黄鹂的啼鸣、飞舞表现了黄鹂娇好、美丽的形象,抒发了对“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美好春天的热爱之情。那么在孙犁的这篇散文里,黄鹂又是怎样的形象?作者抒发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呢?
二、作者简介
孙犁 (1913~) 现、当代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研究课文
1。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阶段(环境) 形色神态
抗战 色彩鲜丽 声音诱人 姿态矫健 一闪而过
病中 追逐逗闹 安家落户
鸟市 悬空吊着 焦黄 凄惨
江南太湖边 群莺乱飞 全部美丽 极致
2。面对不同环境不同境遇的黄鹂,作者感情态度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喜爱、遗憾——痴迷、惋惜——怜爱、愤懑——喜爱之极
2 4—7 8—16 17 22—23
朗读2 朗读6—7 齐读22—23
3。根据作者对黄鹂不同遭遇的态度,你能领悟黄鹂在作者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并进而明白作者一生不能割舍黄鹂的真正原因么?
提示:还可以根据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语句。
(板书主题一)黄鹂是美的事物的代表和象征。作者对黄鹂的追寻实际上是对美的事物的热切(或狂热)追求。(答案来源:第三自然段)
至此我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联想到射杀海鸥的事了(这是戕害美的丑恶行径)
4。不难看出,作者认为黄鹂理想的境遇在江南,认为只有在这里才能“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是一种极致”,从环境和黄鹂的关系看,“极致”的含义是什么?
从几次记叙来看,黄鹂的自由与美好的展现应该有它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种“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的‘景物一体’的境界”便是文中所言“极致”的具体含义。景(环境)和物(形象神态)自然结合,互相发挥,达到最佳境界。
5。揣摩文末四段文字,用一两句话说明作者从黄鹂的遭遇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6。这几段文字与上文叙述的作者几次追寻黄鹂的经历有什么联系?
这几段文字是上文作者几次追寻黄鹂的经历的延伸和升华。这几段文字写作者的追寻终于有了结果:找到了黄鹂的真正的家乡,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的美丽。而且由黄鹂转向大千世界,不仅黄鹂,(板书主题二)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美的极致,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从而给读者以哲理的启迪。可见,这几段文字是上文的必然延伸,那人生哲理也是从几次追寻黄鹂的经历中升华出来的。
7、由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推导出主题三:在文艺创作中,要为典型人物创设与之相和谐适应的典型环境。(讲的文艺创作规律)。
主题四:呼吁为作家、人才乃至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创设宽松、和平、自由的社会环境。(这一点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来分析。这一点也是教师用书所讲的,可以作为重点)
8、小结本文的主题多元性。(参《中学语文园地》20xx年3期)
四、语言运用技巧借鉴
过渡语:散文的说理贵在含蓄,重在形象。
课文最后五段文字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段?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增强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
引用名句:杂花生树 群莺乱飞 增添文学色彩
排比 三个“这里的……” 勾勒太湖环境优美
对偶 “它们的啼叫……,它们的飞翔……” 对仗工整,勾勒出一幅绝妙的江南风景图。
句式:整散结合 长短结合 错落有致
多种修辞手法,整齐而有变化的句式,曲折回旋,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高效教案04-21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雷雨教案07-12
语文优秀教案02-04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绝招》教案06-02
(经典)语文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