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6篇(推荐)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广告是一种很有用的宣传方法和手段,设计这节人文科技课让小朋友学着看懂别人的广告宣传,也要让孩子们学着自己去宣传。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创编和学说电视广告语,使幼儿了解关于广告的小常识(如用处功能性)并培养和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用简练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画面表达自己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 自制电视模型及电视屏幕,彩装、彩纸等。
2、 准备一封阿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组金龟子姐姐的来信。
3、 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回忆、发现哪些地方有广告及了解一些广告语。
四、活动过程:
1、故作神秘地拿出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北京市中科院部幼儿园大三班的小朋友:
你们好!我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金龟子姐姐。最近金龟子姐姐遇到一个难题,想请你们帮忙,这个难题就是“大风车”的.广告,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认识“大风车”,喜欢“大风车”,我们想为“大风车”栏目设计一个广告,听说你们大三班的小朋友很聪明,那请你们帮帮我,好吗?谢谢你们,再见!
2、谈话:
(1)师:你们见过广告吗?在哪些地方见过?师:你们喜欢这些广告吗?幼儿回答。
(2)出示电视机模型,请小朋友看几个广告。(这几个广告是鼓励设计的,有画面有语言)
师:这几个广告都告诉我们产品的什么(启发幼儿说出产品的名称,用处,功能等)
师:广告的用处可真好。我们看了广告,就知道了产品的名称,用处、功能。
(3)师:小朋友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了哪些广告用语?(启发幼儿说出他们听到看到的广告语)
师总结:对,广告里的话不仅简短,顺口,还能把产品的名字,特点,用途等告诉我们,但是广告并不是只可以宣传产品,还可以宣传别的,比如小朋友喜欢的“大风车”栏目
也可以用广告来宣传的。
3、以帮助金龟子姐姐的联式,请幼儿自己绘画、创编电视广告
(1)师:今天请小朋友帮金龟子姐姐,自己创编一个广告,让别的小朋友也了解“大风车”,喜欢“大风车”。下面就把你们想要,告诉他们的画出来吧。
让幼儿选择感兴趣内容设计画面,鼓励他们用多种绘画,技巧,教师在一边辅导。
(2)让幼儿自己评比选出1-2种广告,给中央电视台组金龟子姐姐回信,并把广告寄出。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实验知道各种质地不一样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体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过动手操作让幼儿体验到自由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增强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材料:
棉布、丝绸、羊毛、人造丝、聚脂面料各剪成宽10厘米,长25厘米的长条若干,长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记录卡与幼儿人数相同,各种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看录像内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红家里有好几块面料,她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她选一块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适凉快,你们说选哪一块呢?”
二、认识面料,并做预测。
出示各种面料,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出示幼儿记录卡,让自由自由讨论,做出预测,在你认为合适的布料下预测栏上画“√”,并说出理由。
注:在实验结果栏里用数字1、2……依次排出各种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红棉布黄丝绸蓝聚脂面料绿人造丝紫羊毛
预测实验结果
三、幼儿实验,记录结果。
1、“怎样才能知道你们帮小红选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种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强的呢?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就知道了。”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如图所示
3、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中的发现。
4、幼儿根据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各种面料的吸水性来迁移经验。
小结:我们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气性好的布料做我们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贴身的内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风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挡风。
四、幼儿再次实验,了解布料相同、液体种类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为幼儿提供几种不同的液体:清水、热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让幼儿任选相同的一种布料分别放入不同的液体,再次进行实验。
2、幼儿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注意事项:
1、做第一个实验时注意要把五种布挂在长木棒上同时放入水中观察,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在做第二个实验时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体的时间应该基本相同。
知识背景材料:
午饭前我请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结果回来的时候,丁丁告诉我她洗手时不小心把袖子给弄湿了,我一看,果然不错,连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湿了。这时,雯雯也挤到我的身边,高高地举起她的衣袖,神气地说:“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会湿。”原来她带了一副聚脂面料的护袖,很多孩子都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却不会呢?对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来了解真相,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看图谱变换踏跳的动作,体验跳舞毯带来的乐趣。
2.大胆尝试、灵活表现自己所创编的动作。
活动准备
1.贴有四个方位箭头标记的正方形泡沫垫人手一块,箭头图谱若干,《兔子舞》音乐选段。
2.幼儿已熟悉用脚玩“石头、剪子、布”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石头、剪子、布”引入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会用脚来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你们是怎么玩的?
2.师:我们的小脚很能干,会走路、跑步、玩游戏,它还会跳舞呢。今天我们就要在神奇的跳舞毯上用小脚来跳舞。
二、引导幼儿在跳舞毯上尝试不同踏跳动作。
1.认识跳舞毯。
(1)跳舞毯上画着什么?(箭头、中心点)
(2)不同方向的箭头表示什么?可以怎么跳?你觉得中心点有什么用处?
2.尝试在跳舞毯上跳舞。
(1)师:现在我们试试到跳舞毯上来跳舞,看着不同的箭头想想你的小脚可以怎么跳?
(2)交流:你是怎么跳的?(师将幼儿的不同跳法记录成图谱,如“←”)
(3)在图谱的提示下分享、尝试同伴的'不同跳法。(配乐)
(4)师:跳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吗?怎样能够连续、有节奏地跳?(每次跳完后两只脚都要回到中间点上)
三、创编节奏图谱随乐踏跳。
1.出示单方向箭头的图谱,在音乐伴随下练习踏跳。
(1)图谱A(“← ← ← ←”),随乐练习左脚踏跳的动作。
(2)师:往左边跳完了,还可以往哪边跳?,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练习右脚踏跳的动作。
2.引导幼儿将单个不同方向的箭头自由组合成新图谱,配乐练习。(如“← ← → →”、“↑ ↑ ↓ ↓”等不同图谱)
3.看图谱随乐完整练习。
4.发现踏跳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5.完整表演。
延伸活动
1.加快速度看图谱随乐表演。
2.继续创编图谱进行表演。
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随着我爱小动物主题的开展,作为大班的孩子已不是简单地对动物可爱形象感到有趣了,他们更多交流的是动物有什么本领,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等。在经过几次活动后我有意将动物的特性融于讲述活动之中,在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时,同样注意有重点讲述的要求。
讲述活动久已有之,大班讲述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幼儿学会有重点地把握图片、实物或情景的突出内容,有趣地讲出某个图片、实物或情景的突出特征和关键情节。本活动运用听、视觉相互影响的策略,帮助幼儿更准确、生动、有重点地去观察理解图片,促使幼儿详略得当地进行叙述是有益处的。
同时我在设计此活动时反思了我们的语言教育活动过程,通常是教师在于幼儿交往时常由教师一问到底,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不仅注意了自己的`提问方式,以开放性语言为主,还增加了孩子质疑提问的机会,让孩子在猜测、验证中增加说的兴趣。更好体现《纲要》中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围绕“大象如何救兔子”的过程完整、连贯地进行讲述
2.通过比较性的“听音”“看图”,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二)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大象救小兔”(四幅),及几个凶猛动物形象:虎、狼、熊、鹰等。
2.表现故事的情绪、情节的音乐磁带《兔子和虎》。
(三)活动过程:
1.运用“听”“看”,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出示四幅挂图:1、4正面;2、3反面。
(2)引导幼儿用合适的词汇、句式表述出兔子的表情、情绪,并引起了解“空白图”所要表现的故事重点部分的兴趣。
(3)放音乐,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述故事“发展”部分情节的兴趣。
(4)完整地出示图片(将2、3两图翻过来)
A、教师引导幼儿紧紧地围绕“谁救兔子?怎么救?”进行感知理解。
B、引导幼儿运用准确的描述角色动态、神态的词汇进行表述。
2、幼儿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结伴讲述。
(1)、幼儿自由结伴,根据挂图的内容讲述“大象救小兔”的故事。教师在幼儿身边倾听幼儿的讲述。
(2)、请两位幼儿分别上来讲述,请小朋友仔细听听他两在讲到“大象救小兔”时什么地方讲的不一样?
三、延伸部分:
幼儿取桌上的角色图片自由组合,分组分角色的进行讲述练习,以补充集体教学不能充分满足每位幼儿想说充分说的不足。
大班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大班后期的孩子已经能从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初步的判断推理,从而把握事物一些本质特征。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本次教学活动是教师观察到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对躲在小叶子下面的小蜗牛产生兴趣,所听到的幼儿间关于小蜗牛身体颜色的一段争论之后,而组织的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幼儿对动物的体表颜色的观察、分辨与讨论,可以让幼儿获得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的认知经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动物奇特本领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
2.感受“保护色”的神奇,萌发研究动物保护色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隐身妙招》教学资源、语言故事。
2.各种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课件。
3.事先画好各种有保护色的小动物。
四、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导入活动,师:今天天气真好,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大森林里玩呀?那我们出发吧!(随音乐走进教室)
2.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坐好后,出示图片。
师:大森林里可真美呀!还有这么多小动物,小朋友们看一下都有哪些小动物?
(2)引导幼儿找到隐藏起来很难找的枯叶蝶。
师:有一个小动物它怕别人伤害它,所以躲了起来我们一起来把它找出来吧。
(3)总结枯叶蝶为什么难找。
师:枯叶蝶可真难找,因为它和枯树叶、枯树枝基本上是一个颜色,所以这么难找。但是小朋友知道枯叶蝶为什么喜欢在枯树叶和枯树枝上吗?幼:不知道。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小故事可以告诉小朋友们答案,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
(4)引导幼儿认真听故事听完故事后请幼儿说一下为什么枯叶蝶喜欢在枯树叶上,小动物们为什么躲了起来?老鹰为什么没找到它们?
(5)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6)教师总结
师:因为老鹰来了,他们有了危险就分别躲在了与自己颜色相近的植物上,这样大老鹰就不会发现它们,它们就安全了。
(7)提问幼儿还知道那些小动物用自己的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师:原来它们可以用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那么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使用自己的颜色来保护自己的吗?
(8)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9)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说出它们的名字,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0)教师小结:
师: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和他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它们用自己的颜色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11)出示事先画好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给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
(12)涂完颜色引导幼儿帮自己的小动物介绍自己。(动物叫什么名字,敌人来了怎样保护自己等)
3.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帮小动物们送回家吧。
五、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我们发现教学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助幼儿更顺利地理解了知识。在第一部分请幼儿观看课件枯叶蝶,从而引出动物的保护色。第二部分让幼儿观察具有保护色动物的图片,幼儿都被颜色鲜艳的图片吸引住了,看着图片幼儿都能很清楚地认识动物的保护色。第三部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动物的保护色。同时,也发现如果活动之前先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相关的资料,孩子所了解的会更多,在活动中也会讲得更多,交流得更多,而不是都由我来向幼儿说。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地图的外形轮廓,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2.尝试在地图上找到首都北京和自己的家乡,大胆介绍自己的家乡。
活动准备:
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北京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中国在哪里。
1.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幼儿寻找中国在哪里。
师:小朋友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把一个地方缩小画在纸上就成了地图。请你找找中国在哪里。(让幼儿在地图上指出地图的位置。)
2.观察中国地图的轮廓。
师:中国地图的外形轮廓像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地图,说出中国地图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
二、中国真大。
1.找找中国的邻居。
师:请找一找,中国的邻居有哪些国家?(请幼儿用手指出,教师用彩笔将边上的国家的轮廓勾勒出来。)
2.对比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大小。
师:请你将中国和周围的国家比一比,说说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说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
三、首都北京。
1.引导幼儿观察中国地图。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中国的首都在哪里?请你指出。你是怎么找到的?(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北京。)
师: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2.请幼儿看北京资料图片。
师:你知道北京有什么吗?(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出示相关的图片,如:天安门、长城、鸟巢、水立方等。)
教师小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四、我的家乡。
1.请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请你在地图上找出来。
2.师幼讨论。
师:小朋友能不能说一句自己的家乡话?说一说家乡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和好吃的特产。
大班社会教育设计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卡,初步了解卡的用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2、观察、区别卡的异同点,提高幼儿比较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卡(散放在两张长桌上,可供幼儿自由参观)、做过汉字标记的卡(如:贵宾卡、门卡等,可以粘贴在黑板上)
2.场景的图片展示板(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3、2人一只彩笔、一张记录表(一栏记录卡的相同点、一栏记录卡的不同点)
【活动过程】
一、我认识的卡--激发对卡的兴趣
1、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我们从家里带来的卡,和你的朋友说说你认识的卡?
2、提问:
(1)生活中的卡可真不少,哪一张是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呢?(接送卡)
(2)我们每天都有人来接送,那还要接送卡有什么用?
(和幼儿共同回忆门卫伯伯检查接送卡的情景,知道接送卡对小朋友的重要性。)
(3)怎么让别人知道你今天用过接受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验证机器上的绿灯是否亮了?一起数数亮灯的`人数。
(4)小结:是啊,有了接收卡,不认识的人就不能随便进来,还能知道今天一共来了几个人。
接送卡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别丢失哦。
二、我喜欢的卡--了解卡的不同作用
1、除了接送卡,生活中还有许多卡我们也经常在用。
(出示做过汉字标记的各种卡)
2、提问:
(1)哪一张你也很喜欢的,为什么?
(在幼儿讨论后,让大家知道有了打折卡,付的钱就比原来少。
在和孩子的互动中,要鼓励幼儿大胆质疑、答疑。)
(2)配对游戏:出示5个场景图片:医院、卡拉ok、小区高楼、飞机场、美容院,
请把这5个地方可以用的卡找出来,放到图片中,看看找得对吗?
(3)幼儿操作,说说理由。
(4)小结:原来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的卡:银行卡、交通卡、会员卡、就诊卡、手机充值卡、游戏卡……
这些卡会带给我们方便、带给我们优惠、带给我们安全,还能节约我们的时间。
三、观看视频--比较卡的异同
1、提问:
(1)图片上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卡?(银行卡)
她到哪些地方用过这张银行卡,(百货、新华书店、华氏大药房、可的超市、银行自动取款机)
(2)小结:原来有的卡除了在一个地方用,还可以在许多的地方使用,
使用的地点越多说明这张卡的作用就越大。
(3)录像里的老师是怎么用卡的?(在刷卡机上刷一下)
所有的卡都是这样用的吗?
(有的是插进机器里、有的是对着机器照一下用的、有的要输入密码。)
(4)小结:原来卡使用的方法不都是一样的。
2、提问:
(1)找个朋友一起去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这些卡还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又有哪些是相似的?用你能看懂的标记把你们找到的秘密记录在表上。
(2)幼儿两两结伴组合,观察比较,尝试记录。
(3)幼儿交流,老师将幼儿发现记录在大统计表上。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2-05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2-12
大班教案02-11
大班教案02-14
大班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