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6篇【实用】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能够表示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同学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干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同学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身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身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身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测都有道理,今天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同学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同学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俺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身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小朋友,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发明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身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身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多种形式引导同学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 清澈新鲜 劳累 竟然 忧伤 舔水 反正
涌出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递给 忍住 凑上去 咽唾沫
续编故事
1、(出示插图)同学们,《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太神奇了,仅一夜之间,这个木头水罐就在孝心、爱心、慈母心、同情心的感动下,变成了银的、金的,又跳出七颗钻石,变成星星,涌出生命之水。让我们认真观察图画,来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让它更美好,好吗?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一起合作编故事。
3、指名同学说自身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同学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时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家长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身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小朋友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身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小朋友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俺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小朋友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俺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引导同学阅读“综合性学习提示”内容,小组交流开展活动情况。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焦头烂额”等成语,,学习先理解关键词素再理解整个词语意思的解词方法。
2 学习写人物语言时注意把说话人动作、神情作适当描写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把第3节写具体。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通过学习,了解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是一个大智大勇的著名科学家,懂得只有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人才会有力量,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才能为国为民作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焦头烂额”等成语。
2 学习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过程,认识到他是一个大智大勇、善于运用科学的人。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 出示课题:齐读
2 检查预习:课文写了什么情况下,谁用什么办法智烧敌舰?结果怎样?(交流、总结)
相机出示词语:
乘虚而入惊惶失措
焦头烂额欣喜若狂
说明:检查预习,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并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懂得预习时的要做到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逐步形成能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加以概括的'能力。
二整体入手,认识人物
1 自由读课文,划出人们评价阿基米德的语句。
2 交流、出示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出了个很有名的科学家叫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是希腊最聪明的人。
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了不起!
3 出示关于阿基米德的资料,初步感受他的“智”。
说明:通过初读课文,寻找有关对阿基米德评价的句子及相关资料的补充,认识阿基米德并初步感受他的“智”。这既是文眼,也是教学的切入口。
三学习故事,了解人物
(一)学习课文第2、3节,感受情况危急,感受人物智慧
1 读文,理解“乘虚而入”:理解“虚”意思;根据关键词理解整个词语意思;读文理解课文中“虚”的意思。
指导读句:希腊这个国家很小,许多年轻力壮的男人牺牲了,留下的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
2 罗马人乘虚而入,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希腊人陷入险境,他们(惊惶失措)
3 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惊惶失措;明白希腊人惊惶失措的原因
(找出相关语句,朗读)
4 联系上下文写话:
大家急得惊惶失措:老人_______(动作),喃喃祷告:“___________________”;妇女____________(神情)说:“________________ ”;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篇课文是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应该让学生运用第三、四单元学会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如先理解词语中关键词再理解词语的意思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文章内容。这两节的学习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品词读句能够了解战争背景,希腊人民惊惶失措。希腊人民的表现也从侧面烘托了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设计语言文字训练就深化了学生对此的理解。
(二)学习课文第4——8节,深入了解人物智慧
1 师述:当人们惊惶失措,希腊危在旦夕之时,阿基米德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找出相关语句
2 相机出示第4、6、7节
(1)多角度引读第四节,体会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2)指导朗读第六节,抓住词语“一字儿排开、集中对准、布帆”感受阿基米德的观察入微和指挥若定;抓住“焦头烂额”一词,通过它与“乘虚而入”一词的对比,感受罗马士兵落荒而逃的惨状,加深对阿基米德的智慧的认识。
(3)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说说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过程。
(4)朗读第七节,整理板书,体会“欣喜若狂”的意思,再次深化对阿基米德的智慧的认识。
3 学习第8节
(1)默读,明白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科学原理。
(2)读句子(阿基米德笑眯眯地说:“我有什么本事?是太阳帮了咱们的忙。”)讨论:你同意阿基米德的说法吗?说说你的观点。
说明:通过多角度朗读,复述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滋味,说出个性化体验,体会到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四总结概括,深化认识
1 出示课文,引读
2 学了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把对他的评价用几句话写下来:
3 交流,总结
说明:通过引读,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课文里多走几个回合。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教师出示一根编中国结的红丝线,同学们这是什么?
教师出示一个中国结,这优势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教师总结:
这跟绳子扯的再远,也离不开这个头.这就形成了这个中国结.
板书课题:中国结
二、整体认读了解课文内容内容。
1、通过自身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解决课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考虑:课文中写的中国结都在什么地方出现?
三、细读课文,交流品读。
通过对课文第二段的阅读,对中国结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默读二、三段,
考虑: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让学生展开想象除了书上的这些描写你还能想到什么?
小朋友用自身的语言来描述,通过学生的相互补充达到完美的境界。
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欢中国结,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画下来,全班互相交流。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指导朗读,通过个别的词语体会中国结的意义,应该读的速度快一点,声音响亮。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上下理解。
过渡:
中国结不只代表着你们说的意义?它还代表着中国心,饱含这中国情.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读完后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理解文章中所说的头的。
中国结中寄托着所有华夏子孙的浓浓深情,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课文中那些词语表达这种情感?
通过课文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总结:
根据板书,由学生总结从课文中学到了写什么?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中国结受欢迎的原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业:
背诵自身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你喜欢的中国结,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你都见过什么样的中国结?
2、我们继续来感受文章中给我们怎样来解释中国结的
[板书课文标题]
播放课文录音。
二、重新认识全文
1、速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用笔画下来。
2、你能读出自身喜欢的语气吗?
3、小组研究:
它包括了什么样的民族感情?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课文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一说:
中国结代表了什么?
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词
1、学习生词
A、本课中你还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B、集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叹为观止
神往
2、学习写本课生字。
A、出示生字宠 饰 颈 侨 憧 憬 乞。
B、读字组词。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一起特点是什么?
C、认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写。
D、写完后在班里展示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对于本节课你想说点什么?
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及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累语言、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
2、通过读句子,指导学生感受“被”字句,领悟出“被”字句的表达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句子,巩固所获得的知识。
3、指导学生了解并列关系的句子可以通过相关的词语连接起来,使句子的表达更简洁、准确。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积累“被”字句和格言以及学习成语。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试一试
同学们,汉字是一种神奇的文字,它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让我们走进语文乐园的第一站“我来试试”,试着做个小小魔术师,好吗?
二、按顺序遂步落实要求
1、先看看老师是怎样变汉字魔术的吧!读一读,考考你:认识这些字吗?
(1)用多媒体出示汉字魔术,变成减一减后的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口头组词。
(4)指读课文上的`字词。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以熟字去偏旁变成生字,然后用生字组词。)
编——扁(扁豆) 鬓——宾(宾客) 警——敬(敬礼)
挺——廷(宫廷) 蕉——焦(焦急) 飘——票(车票)
3、同学们,你们也来变一变汉字魔术吧!试着说几个类似的例子。
织——只(一只) 怜——令(司令) 钓——勺(勺子)
狼——良(良好) 挥——军(军人) 腰——要(要求)
4、你们还有哪些变汉字魔术的方法?回顾、小结还有哪些识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
三、读一读
1、 出示成语,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 指名读,正音。
3、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温故知新、质疑问难、循序渐进、举一反三揭示了重要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各抒己见、持之以恒、志存高远揭示学习应明确目标,持正确的态度。)
4、全班齐读。
四、你发现了什么?
比一比,看一看,哪些同学的眼睛最亮!
1、出示句子。
(1) 玉米终于明白了一直没有被摘下来的原因。
(2)没想到一阵风吹过来,快要结好的网又被毁掉了。
(3) 威灵顿被跟前的情景感动了。
2、请同学读句子。
3、交流:说说这三个句子都有什么特点? (都是被字句)
4、在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这样的句子。
5、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被字句。
五、成语故事
1、读故事(半途而废)。
2、想一想。小组讨论: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以后,为什么感到十分惭愧?你想对乐羊子说点什么?
3、大组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4、教师总结:无论在学习上还屉生活中都不能怕苦、要善于坚持,才能取得成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探究与发现”;展示“我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 探究与发现
1、 自由读句子,并指名读,全班齐读。
2、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了解比喻句形式多样)
3、 你能不能说一句比喻句?全班交流。
二、 我的作品
1、 回忆本单元三篇课文的内容。
2、 说说你想对丑小鸭、玉米、蜘蛛说些什么?
3、 拿笔写一写。
4、 全班交流。
语文教案 篇5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清爽 吟诵 唱和 瀑布 陡峭 挺拔
身躯 精致 蕴含 奥秘 侠客 静谊
追随 小巷 俏丽 烘烤 音韵 演奏
探索 勤勉 漫游 亲吻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 行色匆匆
读读记记
神奇 优雅 辨认 清新 欢悦 清脆
凝聚 恶作剧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
口语交际·习作一
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项,进行,语交际和习作。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想想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井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然后和同学交流,可以说自己写的内容,也可以讲自己本次习作的体会。
音响世界真是太丰富、太迷人了。雷声、风声,动物的叫声,人的说话声、笑声、脚步声,物体的撞击声、摩擦声选取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者仔细听一段音响的录音.展开想象,把想别的、感受到的讲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
暑期生活真是丰富多彩。你可能游览了风景名胜,可能参加了有意义的活动,也可能帮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你是不是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先谴一说.再写一写.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回顾·拓展一
交流平台
小林:
我发现这一组课文中.有儿篇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表达上很有特点。同样是描写大自然,《山中访友》《山雨》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桂林山水》子很不一样。
小东:
对。《草虫的村落》在这一方面也很突出。读这样的课文、我觉得自己好像是大自然的一员,在跟大自然对话。我也想同作者那样、去融入大自然感受一下。
小林:
我在课外阅读中也读到过这样的文章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吧!
日积月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粪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 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 稹)
趣味语文
妙答一字诗
清朝嘉庆年间,在百姓中流传着一段佳话。
湖北薪县人陈沆很有文才.名噪一方。在他表登进士第时,一日、离家进京赶考,行色匆匆来到河边,急着渡河。不巧,摇渡艄公已经摇槽离岸。要等船回来.还需半个时辰。于是陈沆自报姓名.高声呼唤艄公,求他帮忙。船上有人知道陈沆是个才子,愿意出面替他恳求艄公,但有个条件,要他立即吟诗一首,而且诗中必须要有十个一字,如能做到.便请艄公驾船回来渡他。陈沆听后.沉思片刻,脱口而出;
一帆一桨一渔舟,
一位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仲一场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船上的人听了无不叫好,艄公便掉转船头,将陈沆迎上了小船。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碰到一些让自己很伤心的事,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玲玲小朋友是怎样解决这类事情的。
2.板书课题:玲玲的画。教师边写边指导“玲”的写法,注意右边不要写成“今”。
3.齐读课题。注意不要把“玲”读成“lín”。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生标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读,想办法记住不认识的字。
3.同桌接力读,看谁读得最流利,没错字。
4.朗读比赛。指名读。师生评价。
5.默读全文,画出好词语。
6.玲玲要考考大家,看看你认识这些词语么?(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端详 脑筋 收拾 满意 参加 楼梯 懒洋洋
三、快乐识字
1.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2.小组交流记字方法。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记忆,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联想,猜谜语等。
3.给生字组词,给个别的词造句。
4.游戏:开火车识字,小组竞赛。
四、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中捺却没有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
2.指导“狗”字时注意反犬旁的写法。
3.学生描红。
4.作业展览。
五、积累词句
1.把你画出的好词写下来。
2.完成课后“读读抄抄”。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1.请同学们用心细读课文两遍。什么叫用心读呢?就是边读边思考,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只要读完书有话要说,就说明你用心读了。为了防止自己读完就忘记要说什么了,你可以用笔在书上空白处简要写写自己要说的话,或者做个你自己懂的记号,等一下我们共同交流。
2.学生边读边思考,教师发现好的读书方法要及时鼓励。如:把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画下来等等。
二、汇报交流,教师引导
1.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不露痕迹地引导。
2.玲玲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满意──着急──满意)
3.第1~3自然段:
(1)端详是什么意思?用动作表示。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的画,可能会说些什么?
(2)导读爸爸和玲玲的话: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①爸爸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当爸爸看到女儿忙得很晚时,心里怎样?该怎么读爸爸的话?
②玲玲这时候的心情如何?该怎样读?
③分角色读这两句话。
4.第4~6自然段:
导读爸爸和玲玲的话:
“怎么了,孩子?”“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这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的?应该怎样读?你为什么这样读?这幅画明天就要参赛了,现在一下子弄脏了,玲玲的心情如何?如果你就是伤心着急的玲玲,你怎么读?
5.第7自然段: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1)从爸爸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该怎样读?
(2)爸爸的提议用一个词表达就是“将错就错”。
6.第8自然段:
当玲玲看着可爱的小花狗出现在画面上时,她满意地笑了,可能会说些什么?
7.第9自然段: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读一读爸爸说的这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联系课文说一说。
(2)你在生活中碰到过类似这样的事么?(教师可以先自己举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再让同学说。)
(3)向学生说明这里的“坏事”是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
8.玲玲的这张有小花狗的画竟然得了一等奖,如果你是评委,请说明理由。
9.得了奖的玲玲会说些什么呢?
10.分角色读全文。
11.本文的两个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学习爸爸的遇事沉稳,学习玲玲肯动脑筋。)
三、总结全文,赠与名言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会碰到坎坷,是原地哭泣,还是利用智慧奋勇向前,全在于你是否肯动脑筋,把坏事变成好事。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我们一起共勉。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园地教案04-17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