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课题:遐想春天
执教:刘改兰
设计课时:1课时实施课时:1课时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各种事物的能力和大胆合理的想象能力。
2、通过合作交流的探讨,培养学生互动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感受,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审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围绕一个中心,写出对春天的所见所闻。
教学产出:
1、仔细观察,把握住景物描写的中心;
2、抓住重点,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
3、恰当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的描写形象生动;
4、把你喜欢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材料:
PPT课件、朱自清《春》的视屏、儿歌《春天在哪里》的视屏、小红花。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名称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欢欣声音秀1、合上眼睛,深吸进去一口气,1、媒体导入,激发兴趣。
慢慢地呼出来,静静地、仔细地听。
春景图秀2、欣赏万物复苏春景图;2、播放收集到的春天图片。
3、快乐感知,各抒己见。
精彩题目秀4、以所见所闻为内容,设计题目。3、组织、引导。
快乐小导游5、读、说。4、播放PPT课件,组织、范读。
小游戏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想象春天美。5、组织、巡视。
美文欣赏7、欣赏美文。6、播放PPT课件,并欣赏
朱自清的《春》。
8、明确习作要求。7、出示习作要求.
小练笔9、以组为单位讨论并合作写一个8、组织、巡视、引导。
有关春天的小片段。
成果展示10、汇报交流。
11、歌唱。9、感情升华,播放儿歌
《春天在哪里》。
语文教案 篇2
1、 活动名称:我长大了(大班)
2、 活动目标:
⑴结合幼儿的经历,通过展览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在不断地成长,引发幼儿对自身发展变化的兴趣。
⑵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⑶帮助幼儿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增强自我意识。
3、 活动准备:
⑴幼儿已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在身体的生长发育上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⑵材料:人手一张婴儿时候的照片及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录像或图片。
⑶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主要的能力发展情况。
4、 活动过程:
⑴通过照片展览、对比讲述,使幼儿了解自己小时候和现在的变化。
① 带领幼儿参观照片展览,边看边问:照片上都是谁?是什么时候的照片?
② 请幼儿谈一谈:“我们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启发幼儿从外部的变化。如:身高、体重等。可以从自己学会的.本领。如:念儿歌、画画等方面)
小结:你们现在长高了、变重了……,更重要的是你们学会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学会画画、顺倒数数等,那么,你觉得哪些本领学得最好?
⑵鼓励幼儿找找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1) 教师和幼儿共同找找教师的优点,并且将与优点相对应的图片贴在照片旁边,引发幼儿兴趣,激发他们说一说自己的优点。
2) 请幼儿说说自己的优点,并且勇敢地在集体面前展示。
① 请幼儿读一篇寓言故事“狐狸与仙鹤”。
② 请幼儿上来拼图,(拼图时间会很长,因此要安排在前面,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
③ 展览幼儿的绘画作用(教师平常应有意识地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再用绳子串起来展示在教室里)。
④ 童话剧表演,将平日排练的童话剧,请幼儿节选片段现场表演。(排在绘画展览等几个比较安静的活动之后,动静交替,使活动进入一个小高潮,更加激发每个幼儿上来表演的欲望)。
⑤ 表演儿童英语,请幼儿说一句短句。
⑥ 请幼儿上来弹一曲动听的乐曲,让幼儿感受到优美的音乐。
⑦ 将幼儿平时关心集体的行为用录像录下来,再放出来给幼儿看,引起幼儿对其行为的赞扬。
⑧ 进行叠被子、系鞋带比赛,通过竞赛形式看到别人的优点。
⑨ 诗歌朗诵,有表情地朗诵。
⑩ 关心同伴,通过录像形式表现出来。
11、现场表演做操,看到别人的认真。
12、抛接沙袋,参加体育活动,抛得高、准。
13、现场表演折纸,折得整齐而且有一定的难度。
14、鼓励幼儿爱清洁、讲卫生。(让平日能力较弱的幼儿也有展示自己长处 的机会,使幼儿懂得日常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做好)。
15、角色游戏玩得好。(录像展示)
16、计算学得好,表演顺倒数(20以内)。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说了自己的优点,有的…有的…有的,并且能够勇敢地将自己的优点在集体面前展示出来。
⑶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励幼儿今后努力。
① 请幼儿谈谈自己在关心集体、参加体育活动、画画等方面还要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② 鼓励幼儿今后继续努力,争取不断的进步。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出四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双立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平平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初步建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社会公德意识。懂得从小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从小关心他人,并能学着做一做。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词语卡。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平”字;学会运用数量词:一间。
2.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平平关爱的美好心灵
3.能读好问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出示积木)瞧,这是什么?
1)你们搭过积木吗?你都搭过什么呢?(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我会搭……会搭……还会搭……)
2)过渡:真棒,小朋友都是搭积木的高手。
2.出示课件:
看,有一个叫平平的小朋友,也是个搭积木的高手。看图,说说平平搭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平平搭积木,搭了四间房子。
3.学习生字平、搭、间:
出示“平平”:大家叫叫他,跟他打声招呼。
1)学习生字“平”,读准后鼻音,轻声。指多名学生读,给平组词
2)看老师写平,(师写第一个“平”字,并说出笔画名称)同学们会写了吗?
3)出示“间”:指名读,记住生字。
4)学习数量词:一间、一座:
**看字:门字框就像一座楼房,楼房里有一间一间的房间,比如:我们招待客人的地方叫——客厅(课件),说:一( )客厅;睡觉的地方叫——卧室(课件),叫:一( )卧室;那么洗手的.地方叫——,说一( )洗手间,;放书的房间,可以说:一( )书房
**再看图:出示楼房,一( )小楼
**完成作业本题3:读一读,圈一圈
**交流,并订正,齐读
4.齐读句子,质疑:读了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平平吗?
5.板书课题:
看老师写课题,齐读,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平平去搭积木,看看这些房子都给谁住?
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圈一圈,拼一拼,记一记。
2.学习生字:这、些、都、住
1)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开小火车读。
2)指名读。识记:住、这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
1.赶快读一读课文的1、2、3段话,想想这些房子给谁住了。交流,结合感悟:
出示:“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课文里是谁问平平的啊?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并交流:
1) 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住。
为什么要给爷爷和他的书住啊?(爷爷很爱看书。平平真是一个很细心的孩子。知道爷爷的书也需要一间房子)读一读这句话
2) 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
为什么要给奶奶住呢?(看得出,奶奶很爱平平,平平也爱奶奶)
3) 一间给爸爸妈妈住。
这又是为什么呢?(爸爸妈妈多恩爱啊!)
4)指导朗读:
***指名读。你是奶奶,你来问一问。一起问一问(亲切、和蔼)
***谁来当平平,告诉奶奶:
2.连起来读,老师来当奶奶,你们就是平平了。男女生对读
3.拓展说话:假如是你,用积木搭了房子,你想给谁住?
四、复习生字:
1.卡片读生字
2.课中操:儿歌《搭积木》
红的黄的积木,方的平的积木。搭间房子,住进去。
搭座高楼,连着天。搭些飞机天上飞。搭辆汽车开起来。
你搭我搭,大家都来搭积木。
3.游戏,兔子登山
五、指导写字:
1.你喜欢平平吗?为什么呢?来,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吧!。
2.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平平,我们就来写一写他的名字吧!出示平
3.范写,说说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书写,并展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知道维护环境,保护小动物。
【教学目标】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插图:
两只蛋,旁边画有一只小鸟。
看见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板书课题:
两只鸟蛋
同学齐读课题。识记“蛋”字。
给“蛋”组词。
课文讲了两只鸟蛋的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小节,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捧 连 忙
⑴ 读第三小节。
⑵ 用动作表示“捧”。
⑶ 用“连忙”说一句话:
定、向:
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取、凉:
练习 “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两种短语形式。
4、除了课文,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5、分小组出示同学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报纸、杂志、商标等,念给小组的成员听。
6、全班交流:
将自身收集的资料分别粘在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结合生活实际认字。
7、自由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8、指名分节读课文。
9、选择自身喜欢的`小节进行练读。
10、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二、再读感悟
1、再读课文:
找一找文中写“我”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取、拿、捧、走、送还、听见、抬、投向
2、说说“我”是怎样做这些动作的?用“ ”划出:
教师出示所划短语,请同学选择相应的进行粘贴。
3、理解感悟:
⑴ 假如鸟蛋拿在你的手心,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朗读,体会“真好玩”。
⑵ 假如你是鸟妈妈,看见这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理解“焦急不安”。
5、质疑解疑,例如:
鸟蛋怎么又是小鸟?
可以让同学自由提问,自主回答。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三、书写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要写小些。
走之底的写法仔细指导,是三笔。
四、拓展练习
1、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五、小结
【板书设计】
9、两只鸟蛋
小心地 捧
连 忙 走
轻轻地 送还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者通过记叙访问澳大利亚时照一张照片的经过,这样一个小故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自然界及人世的态度和看法。人的一生就像那红红的枫叶一样,在经历了磨练、经历了挫折、经历了失败后才能变得成熟。这时人生才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美。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摆正学生的人生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的感受逐渐接近本身要传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的阅读,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形成共识。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感悟。
二、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2.熟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语言的“韵味”。重点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
四、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韵味”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枫叶如丹》。
板书课题,并指导学生写字。要求:做端正,字写美。
2.新授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丹”的本意是什么?(红色)课题又是什么意思?(秋天的枫叶像红色)
师:作家袁鹰没有把课题写成枫叶是丹,而写《枫叶如丹》一定另有一番韵味。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35页,各自读书,读书时顺手把文中优美的句子或者有你认为富有哲理的句子画下来,你也可以在书上做批注,把你的读书感受,读书疑惑简单地在书边写下来。相信用心读书,你会有新的收获。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读书情况]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都在书上画出了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指导朗读
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暴风骤雨中经受考验。
于是,凉风起了,秋天到了。万山红遍,枫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
师:同学们读的真美,散文就应该读出美味。那同学们在读书中有什么体会或收获吗?交流一下。
交流并引导学生美美地读。师引,书读得这么美,在读书中有自己的体会吗?或有疑惑吗?
交流。
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这是篇什么体裁的课文吗?(散文)知道什么叫散文吗?散文它不讲故事,或者不以讲故事为主。主要在抒情,有写景,借景抒情,有的写事,借事抒情,写物借物抒情。也有写人,借这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你们对散文有了很好的了解。其实,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心灵的倾诉和思绪的流淌,这里有他对如烟往事的回忆,有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有对灿烂未来的向往,读起来很美,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用心去倾听作家袁鹰的心声。
学生读书
师:看着大家读书我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似乎感觉到,触摸到作者的心灵。选择你感触最深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去倾听。
交流1——7自然段,通过个别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品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成熟。夏天的躁动与郁闷,从而理解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让学生感悟,理解这一部分,背诵积累。
交流8——13自然段,作者叙述今年五月访问澳大利亚,看到株枫树如凄苦的老人,想到自己,可是当莉贝卡走到树下,有了活力那株枫书才展示它真正的美。
师:我们在来回顾一下这幅画面的内容: 静憩的青山——枫树(披满一身红叶)——满地的红叶,还缺少些什么呢?因此在作者眼中,这株枫树就象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考虑:为何要将枫树比作老人,有好多事物都可做为“凄苦”的代名词,为何要以老人做比?
教师归纳:作者将枫树比做老人,是将枫树人格化。看着这株披满一身将要凋零的树叶的枫树,即将进入生命的秋季。
板书:生命之秋
作者联想到了人至暮年,如果没有了生命的活力,就丧失了生活的勇气,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变的单薄,没有力量,就好象眼前这株枫树一般孤独凄苦。可是当莉贝卡走到树下,枫树就有了活力,那株枫树就有了它真正的价值,真正的美。
板书:秋之生命
投影品读: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北京的香山红叶,自然能使人心旷神怡;若是没有那满山流水般的游人,没有树林中鸣声上下的小鸟,也许又会使人感到寂寞了。
师:同学们,你又听到了作者在向我们倾听着什么?我们谈一谈。
生谈:生命要有活力,即使到了老年,也要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充实。
生谈:让生命每一天都有活力,到了老年生命才有丰富的内涵。
生谈:一个人可能没有大家聚在一起美丽。
生谈:美丽的风景要有人欣赏才会更有生气。
品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师;大家很会听作者对你低低的诉说,这其实是在和作者做心灵的交流。的情感的交流。要交流就要有来有去。你们刚才广向作者索取了,广在听作者对你讲什么了,你们还没有对作者说点什么。所以下面还要用心灵去倾诉。每人拿出一支笔来。你可能有千言万语,要向作者倾诉,但是我只要你最想说的好一句话,写在书的空白处。就要一句你最想说的。你要能写出一句格言,警句来那太棒了。句子要精彩一些。就一句,
开始写。你向作者倾诉什么,倾诉你的心灵。写你最想对作者说的一句话。
学生交流:我要珍惜我生命的每一天,这样我到了老年我才能领略枫叶如丹的韵味。
……
总结板书,深化对课题《枫叶如丹》的理解,学生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初步的理性人生观。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板书:
枫叶如丹
袁 鹰
自然 人世
枫叶 秋之生命(活力)
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叶如丹》是一篇叙事散文。它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是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想以读促学,以读促教。在教学中具体是这样做的:
1、通过三个大环节和学生一起读书。一是初读,用心读文,读通、读美;和学生一起到文中倾听作者的心声;让学生去倾诉,倾诉自己在读完课文之后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初步的人生观。
2、通过课件和《秋日私语》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秋季枫叶万山红遍的情景中,用心读书,到文章的字句中去倾听作家袁鹰的心声。
3、本课的题目《枫叶如丹》含义不易理解,我在上课之初给学生置疑惑,然后在引导学生熟读、理解的基础上,再来体会课文题目的含义——红红的枫叶就像红红的颜色一样,在众多颜色中显示着成熟的美。从课上情况来看,效果不错。
但本课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教师不能灵活驾驭课堂,没有做到以学定教。
文章语句富有哲理,字字珠玑。但在这节课上我,不能充分尊重学生,不能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并就学生的发言适时、适度评价。尤其在处理初读课文,找出美句的部分时,有的同学此时就开始谈感受,而我却被教案束缚,如果能就学生的发言即时评价,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通过读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可能教学效果更好。
二、一味重读,却没有实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
在学习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倾听、倾诉,这样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提高,但是我在处理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内涵却不到位。如果能通过读课文,让学生读出“枫叶如丹”的滋味,本课才会真正让学生受益。今后在我自己备课时要锻炼自己深入浅出的本领。
三、学生缺少自我探究的机会,不能落实“三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体现得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教学设计中缺少学生自我探究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磨练自己,深入备课,讲课时灵活处理教案,以学定教,心中有数,使得自己尽快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正确书写5个生字。
2、 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初步学习词语之间的搭配:( )的苹果、( )的山楂、( )的葡萄,并能连起来说段话。
3、 正确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3小节。
4、 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热爱秋天。
5、 能够用几句话从形状、颜色、味道简单对一种水果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由于学生所掌握的形容词有限,所以词语的搭配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帮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一些词语进行练习。
2、 水果的写话练习,必须基于学生口头表达熟练的基础上,否则很难达到预设效果。教师应当适当的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师:你们还记的第四课是什么课文吗?《四个愿望》 对了,课文里的小米佳好贪心哦,四个季节全都喜欢。那你们喜欢什么季节呢?
2、 师:我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不冷也不热,气候宜人。而且秋天到处都是金色的,金色的庄稼,金色的落叶,好美!不信你们看(连续播放秋天景色的图片)
3、 师:美不美?难怪我们的作者要用“迷人”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迷人:使人陶醉,使人迷恋 那就让我们看着这美景大声地朗读课题。 全班齐读课题。
二、体会课题,了解第一小节: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思考:作者分别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春天和秋天的。
(1)自由读 (2) 指名读 (3)(学习生字) 灿烂:(1)注意字形 (2)理解词义 (3)搭配灿烂的(笑容、阳光、星光、春天) 固然:1 虽然 2 确实 选择义项。
2、师:你觉得作者更喜欢哪个季节呢?(秋天)为什么?(“更加”)。
3、难怪作者要大声赞叹 :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呀! 指名读 齐读。
4、过渡:作者写一派迷人的秋色到底写什么迷人?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呢?(板书:瓜果遍地) 完成练习: ( )的春天 ( )的秋天 。
5、接下来,老师就带你们到秋天的果园里去感受一下,请看大屏幕。 (显示图片:瓜果遍地的秋景图)。
6、这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非常美丽,非常迷人)喜欢吗?
三、初读感知
我们的`课文又选择了哪几种水果来写呢?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去自由地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出这些水果的名称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不加字,不漏字,读通句子。
(3).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水果?用“﹏﹏”划出。
2、自由读
3、借助拼音读好词语
4、交流: 柿子 苹果 山楂 葡萄
四、品读感悟 抓住比较,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在作者笔下,这些水果到底是什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走进课文慢慢欣赏。让我们先去西面山洼看一看。
1、师:说到秋天,我们不得不提到枫叶。唐朝的杜牧就曾经在《山行》中留下了著名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可在作者眼中,它和柿树比就逊色了不少。
2、理解 “逊色” 。
3、看,这就是柿子。大声朗读第2小节,你能用文中最美的一句话来夸夸柿子吗? 指名读。
4、(学习生字):“简”的写法。
5、评读 渗透比喻句 齐读:让我们一齐去夸夸它吧。
6、出示练习
五、深入重点,学习第三小节:
1、过渡:红得火一样的柿子固然让人着迷,可迷人的水果不止它呢。
2、自由读第3小节,想想自己最喜欢哪种水果,为什么?
3、解决词语问题:著名的近义词 什么是一串。
4、 依次分析:红香蕉苹果、大金帅苹果、山楂、葡萄。
(1) 红香蕉苹果:那么那么那么(读出三个“那么”不同的语气)。
(2) 大金帅苹果:金光闪闪、黄澄澄(复习ABCC、ABB式的词语)。
(3) 山楂:比喻句。出示玛瑙(强调“缀”字,表示果实累累,沉甸甸的) 比较句子:一颗颗 强调多和沉 。
(4) 葡萄:自己大声朗读,把形容葡萄的词语用( )表示。 “水晶”葡萄: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 “红玫瑰”葡萄:紫中带亮、圆润可爱。
小结:
同学们,当我们走出葡萄园,回头望去,你发现作者是抓住了这些水果的什么来写的呢? (颜色 样子) 是呀,这些水果的颜色多美,它们红得像火,黄得耀眼,绿得像玉石,紫得发亮。样子也美,有的像玛瑙,有的像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还有的像珍珠。
原来,不止春天有着鲜艳的色彩,秋天的色彩也那么明艳动人,怪不得作者不是以迷人的秋天为题,而是以迷人的秋色为题。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迷人的秋色吧。
5、全班齐读课文第三小节。
6、小结文章的结构。
六、复习巩固,说说练练:
1、读词语。
2、用学过的词语说一说:( )的苹果 ( )的山楂 ( )的葡萄,
3、小组合作说一说: 瓜果遍地的秋色真令人欣喜啊!果园里有_____,有______,还有______。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4、全班齐读课文(配乐)。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 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 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 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 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
3. 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5. 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 集体交流:
a. 指名回答。
b. 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 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 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 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 熟读课文。
2. 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 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
2. 他的第一问是什么?
3. 为什么要这样问?
4. 如何才能做到呢?
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 自学这段
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
2. 学生自学本段。
3. 小组交流讨论。
4. 集体讨论:
a.问了什么?
b.为什么要这样问?
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
d.怎样才能做到?
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
5. 有感情朗读课文。
6. 小结学法。
三、学习余下段落
1. 学生自学三四两问。
2. 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
3. 全班交流:
a. 你明白了什么?
b.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
4. 朗读指导。
5. 齐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复述课文。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文的14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4中的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的英勇善战
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文的14个生字,理解有关词语。会用“竟然”,“水泄不通”造句。
2联系课文读懂作业4中的有关句子,并理解带点的词语,懂得利用恰当的夸张,才能写得更具体,生动。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复述,感受孙悟空的足智多谋的英勇善战
教学方法:讲练法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n巴,今天我们就一同看一看其中一个精彩的故事——三借芭蕉扇。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生字词。
2、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反馈。
A读音
“蹬“是后鼻音,“抹”是多音字
B字形
蹬捶抹这三个字要注意。
C开火车读——齐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正音。
D指名读,师生评议。
4、理清文章层次
根据孙武空三借芭蕉扇,把文章分为三大部分。
学生讨论
反馈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描红和临写。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学习孙悟空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方法:讲练法 讨论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孙悟空“一借”芭蕉扇
边读边想,你体会到铁扇公主是个怎么样的人?
(蛮不讲理)
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的`?
第一次借芭蕉扇的结果怎么样?
(铁扇公主借了一把假扇子,孙悟空被骗了)
指导朗读
2、自渎孙悟空“二借”芭蕉扇。
A读后同座位互相说一说这一段的故事,注意用上文章中好的词语,在说对话时,注意说话的语气和神态。
B学生自己读,交流。
C反馈,表演。
3、自读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边读边想,铁扇公主为什么“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三、回顾全文
从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中,你体会到孙悟空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
2、说的时候,指导朗读。
要带领学生有条理,有顺序的把课文中的内容说具体。
四、作业
有感情朗读,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板书:
三借芭蕉扇
一借 给假扇 足智多谋
孙悟空 二借 牛魔王骗回真扇 不怕困难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重点难点
重点: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难点: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媒体资源。
学生: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有哪些谜语?说来让大家猜猜?老师自己编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吗?听好——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就会给你带来财富?什么东西你浪费了它,也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
师: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师: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播放教学演示课件《和时间赛跑》中课文朗读部分,学生听读并正音。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认真读书呀。
(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四、三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正是老师想提出的问题呢。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靠老师吗?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
师: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读书,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一句话总结:
这节课,你读了这篇课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学生写,教师巡视,写完的站起来念给大家听。)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如两课时连接,课间可让学生听教学课件中的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第二课时
一、回忆复习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我们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好吗?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吧。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把生字词写在练习本上)
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师: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
(生读书,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和难理解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
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小组交流后,各组选出本组的语句,在班上交流。主要是针对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句子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看法,谈感受。)
以上教学过程也可以结合教学演示课件《和时间赛跑》中课文“惜时名言”部分辅助进行。
三、延伸,深化中心
师: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你又读了课文,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说,师生补充)
师: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咱们身边,有哪些同学和时间赛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呢?
珍惜时间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咱们一起看看,读一读吧。(出示幻灯)
最后,让我们也来写名言怎样?请你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吧。
(生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先念)
师总结: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四、作业
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3-3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
语文高效教案04-21
[精选]语文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10-30
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8-01
语文教案(经典)10-10
语文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