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3-12-23 09:11:3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上学期间,大家都接触过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至终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主题班会需要准备哪些内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的:

  1、学生明白食用了有毒或变质的食物,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往往伴随着头晕、发烧。吐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昏迷、休克等。

  2、知道怎样预防。 活动重点、难点:

  1、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食物中毒,谨防食物中毒。

  2、使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危害,同时让他们了解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活动时间:20xx年6月23日下午第3节

  活动地点:九年级228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预防食物中毒”。先请大家聆听一个故事《“瘦肉精”害人精上海毒倒三百人》。20xx年9月,上海市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先后有300多人次到医院或医务室就诊,其中有180余人是在单位食堂就餐时吃过猪肉引起中毒的.。食用添加“瘦肉精”的动物内脏和肉,会引发中毒,其临床表现为心跳过速,面颈、四肢肌肉颤抖,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等。患有高血压的病人,可能会加重病情而导致意外。

  二、学会预防食物中毒如此可怕,那我们要了解一下怎样预防。

  (1)慎购买。从正规渠道购买新鲜和安全的食品,不要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

  (2)小心吃。陌生植物不乱吃,变味(异)食物不要吃,生的食品煮熟吃,水果蔬菜洗净吃。陌生植物是指一些生长在野外的磨菇、鲜黄花或其他不认识的植物;此外,发芽的土豆、发霉的花生、长黑斑的红薯、霉变的淀粉以及末炒熟的扁豆等,都不能吃。春季宜于磨菇等菌类的生长,在我国农村山区,尤其应当心磨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_tool'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padding:0px'>_tool' style='background-color: #ff0;padding:0px'>95921" data-highlighted="true">刀具、案板也要分开,避免污染。  

  (3)分开放。生食、熟食要分开存放;用于处理生食、熟食的

  (4)加热透。储存的熟食在食用前必须再次彻底加热;腌腊罐头食品,食用前应煮沸6分钟至10分钟。

  (5)不过期。不要食用超过保持期的食品。

  (6)勤清洗。保持厨具和厨房的清洁,抹布经常煮熟消食品前和间歇后应将手洗净。

  (7)避鼠虫。妥善保管食物,避免与鼠类、昆虫和猫、狗等动物接触。

  (8)严保管。剩余食品要妥善保存,存放农药、鼠药和其他化学物品的瓶子或包装物应有明显免误食。万一发生了,怎样应急呢?

  三、食物中毒怎样应急:

  使食物吐出来,并赶快去医院。

  四、总结:

  让我们远离食物中毒,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学生对传染病、食物中毒、地方病等有全面的了解;

  2、提高学生们对传染病、食物中毒、地方病的预防意识;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活动准备:

  1、关于传染病、食物中毒、地方病的图片。

  活动时间:20

  11、11、4班会课

  活动地点:七年级四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些关于传染病、食物中毒和地方病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内容呈现

  (一)传染病、传染病主要分类:

  1、呼吸道感染疾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 (空气传播);

  2、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水,饮食传播);

  3、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脑肝炎,丝虫病等 (生物媒介等传播);

  4、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 传染途径

  1、空气传染

  2、飞沫传染

  3、粪口传染

  4、接触传染

  5、垂直传染

  6、血液传染

  (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

  2、真菌毒素中毒

  3、动物性食物中毒

  4、植物性食物中毒

  5、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急救方法有:

  1、补充液体,尤其是凉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

  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3.避免制酸剂;

  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5.毋须催吐;

  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

  (三)地方病

  病症分类

  1、自然疫源性

  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包括鼠疫、布鲁鼠疫、布鲁氏菌病、乙型脑炎、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

  2、化学元素性

  因为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病。

  包括:元素缺乏性和元素中毒性。 重点地方病

  中国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7种。

  地方病防治:

  (一)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1、补充有机体缺乏的元素;

  2、限制环境中过多的元素进入机体。

  (二)生物源性地方病

  1、杀灭宿主使宿主长期大面积下降是消灭自然疫源地的根本控制;

  2、杀灭媒介昆虫防制生物源性地方病的重要措施;

  3、消毒;

  4、通过生物制品接种,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三、组织讨论

  通过前面的讲解,让学生们讨论对传染病、食物中毒、地方病的'初步认识和预防。

  教师总结:预防以上这些其实并不难,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下要求,就会远离传染病:

  1、头发:头发整洁无异味;男生不留长发。

  2、脸:洁净无污垢。

  3、颈:脖颈、耳根干净无污垢。

  4、手:手干净无污物;不留长指甲,指甲缝内无污垢。

  5、衣服:衣服整洁,勤换洗;衣领、衣袖无污垢;

  6、鞋袜:鞋子整洁,上学穿袜子,不拖鞋带。

  7、书包:书包干净整洁,书本摆放整齐。

  8、桌面:整洁无杂物。

  四、预防传染病知识竞赛

  划分两个小组,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分别给两个小组计分

  1、了解春季的常见传染病

  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

  A、流感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B、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C、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伏期14—19日,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D、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皮疹,疹退后伴皮肤脱屑等,潜伏期1—7天

  2、如何预防?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A、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交叉感染等; B、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C、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D、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E、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F、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四、课堂总结

  学生活动情况和效果评价。

【预防食物中毒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预防疾病主题班会教案03-11

预防近视主题班会教案03-15

预防流感的主题班会教案04-01

预防诈骗主题班会教案03-28

预防流感主题班会教案12-03

预防溺水主题的班会教案07-11

预防灾害主题班会教案08-31

预防火灾主题班会教案02-27

预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03-16

预防溺水安全的主题班会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