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大象和蚊子教案

大象和蚊子教案

时间:2023-12-17 16:33:2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象和蚊子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象和蚊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象和蚊子教案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集体协作能力。

  2、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3、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自制大鼓、手铃、响筒。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活动难点:根据故事情节集体来演奏。

  活动准备:

  1、PPT

  2、大鼓一个、手铃若干、响筒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通过模仿大象和小蚊子来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们,我们来学一学大象走路吧,伸着长长的鼻子,轰轰地走着。现在咱们再变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啦?

  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粗粗的四肢、大大的身体)

  这只大象在森林里散步,你们猜在这只大象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一)讲故事,初步感知游戏故事: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了,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鼓,轻、慢)。有一天,大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一只、两只、三只……(双手不停摇动手铃,由轻到重,由慢到快,表示蚊子越来越多),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屁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们就围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甩起尾巴来赶蚊子,“哗~哗~哗~”(响筒),蚊子被赶走了(手铃摇动的声音由大转小,由重转轻,表示蚊子飞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双手不停摇动手铃),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哗~哗~哗~””(响筒)。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用力敲击小鼓)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的晕过去啦!

  1、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大象是怎么走路的?(慢)

  3、大象打瞌睡,谁来了?蚊子是怎么飞的?(手腕转动,食指拇指相对)蚊子看见了什么?(好大好可爱的屁屁)它们是怎么叮的?

  4、大象生气了,一跺脚,“咚”!蚊子怎么了?(死掉,手放在腿上)

  5、教师提醒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

  (二)认识大鼓、手铃、响筒. (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1、出示小鼓

  师:小朋友们,听谁在给我们唱歌?你们认识它吗?——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大家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

  幼: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2、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响筒。

  师:接下来又是谁呢?请小朋友听一听这种声音。老师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响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响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谁想来摸摸它?

  3、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拿的`是什么?(手铃)

  接下来,小鼓、响筒和手铃也想给你们讲一讲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手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响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三)基本部分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师结合乐器响筒、手铃、小鼓讲述故事。

  提出问题,巩固故事。

  2、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哗-哗-哗-的响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回答并表演蚊子晕倒的样子)

  3、老师和幼儿一同表演演奏。

  师:小朋友想自己来演奏吗?那么老师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响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铃)。

  4、老师讲故事,幼儿集体演奏。

  (四)结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们演奏的都非常好,现在这些乐器要回家休息了,咱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去吧。(播放音乐)

  活动反思: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境,会听辨乐曲典型乐段特点,能随乐曲旋律自由大胆表现走、蚊子叮等游戏动作。

  2.能根据音乐变化及时变换动作,较完整连贯的与同伴共同游戏。

  3.在与伙伴的互动中体验游戏中蚊子“叮”,“赶”的情趣。

  4.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

  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境,会听辨乐曲典型乐段特点,能随乐曲旋律自由大胆表现走、蚊子叮等游戏动作。

  活动难点:

  能根据音乐变化及时变换动作,较完整连贯的与同伴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和小蚊子》图谱1张,分段音乐(五段:散步、小蚊子叮、赶蚊子、小蚊子又飞回来叮、生气踩蚊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感受音乐,理解游戏情境。

  1.教师介绍音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音乐,它讲了一个和小蚊子的故事。请你们听一听和小蚊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音乐中表现的故事情境。

  提问:和小蚊子之间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幼儿自主表达,教师予以鼓励。

  3.教师讲述游戏故事,幼儿完整了解游戏线索。

  音乐游戏情境故事:

  从前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象,它长得肥嘟嘟、胖乎乎的。妈妈就对他说:“小象,看你吃的这么胖,赶快到森林里去走一走,跳一跳,锻炼锻炼减减肥吧。”于是小象抬起它肥肥的大脚到森林里去散步了。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教师表现出上气不接下气)小象太胖走一会儿就累了,它偷偷躲起来睡觉了。小象刚刚睡着,有一群小蚊子飞来了。小蚊子飞到小象这

  一看,哇!胖乎乎的大屁股看见就想叮,看准了……叮(3次)哎呀!这是谁啊,叮的我好痒,小象就站起来赶蚊子。赶、赶、赶蚊子(2 )……小象一看蚊子都赶走了就又睡着了。小蚊子一看小象又睡觉了,又出来叮小象。飞……停!(4次)看见了肥肥的屁股,看准了……叮!(8次)哎呀,小象实在是太生气了!我刚一睡着蚊子又来叮我了说:我生气啦!我要踩扁你!他抬起自己的大脚把所有的蚊子都踩扁了。(伸舌头)哎!

  二、解读音乐图谱,学习游戏动作,初步互动游戏。

  1.教师出示图谱,幼儿边图谱边完整欣赏音乐第二遍。

  教师:“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叫《和小蚊子》,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一看图谱。”(教师伴随音乐指读图谱)

  2.分析图谱意义,学习表现和小蚊子的典型动作。

  (1)问题:图谱上有几种颜色?蓝色代表谁?红色代表谁?最后的大大的脚印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蓝色代表,红色代表蚊子,大脚印表示把蚊子踩扁了。

  (2)逐段解读图谱意义,伴随音乐学习游戏动作。

  理解走路的图谱,提问:“这是在干什么?”师幼共同练习散步走、走、跳跳跳的节奏,伴随音乐鼓励幼儿稳定、有节奏地表现走跳。

  理解小蚊子叮咬的图谱。提问:“小蚊子在干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蚊子叮咬?师幼共同练习小蚊子飞、停、叮的动作

  问题:小蚊子为什么要飞一飞、停一停?小蚊子可以怎样飞?”师幼共同练习小蚊子飞飞、停停的动作,强调听音乐旋律有节奏的停顿,不急不抢,鼓励幼儿创造性表现小蚊子飞舞。

  理解赶蚊子图谱。提问:“会用身体的什么地方赶蚊子?”鼓励幼儿有节奏的运用身体各部分表现赶蚊子的动作,并伴随听音乐完整练习。

  听音乐,看图谱,引导幼儿按节奏表现“生气,踩扁小蚊子的动作,强调控制脚步动作。

  3.师幼伴随音乐,完整表现游戏情节。

  重点评价:动作的节奏、小蚊子叮咬分散不聚集、蚊子叮咬的.位置、

  赶蚊子、踩扁蚊子的情绪与动作控制(通过语言节奏“我生气了”,帮助幼儿把握音乐最后乐段的长音部分)

  三、扮演角色开展游戏

  1.师幼分角色进行游戏

  重点关注:幼儿在分别扮演和蚊子过程中的表现的角色情趣、倾听音乐有节奏表现动作的情况。

  3.幼儿分组扮演和小蚊子,独立互动游戏。(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进行1-2遍)评价重点:和小蚊子动作表现的创造性、情趣性;睡觉的位置、小蚊子叮咬的力度、散步时走跳的脚步力量等。

  活动延伸:

  1.教师面向家长提供乐曲及游戏规则要求,支持家长在家中开展亲子音乐游戏。

  2.教师可在户外活动、区角活动中提供乐曲、图谱、乐器,支持幼儿创造性的利用多种途径再现音乐。

  中班音乐游戏《和蚊子》课后反思

  1.在反复游戏中感受音乐。

  此活动体现了音乐贯穿始终的特点,幼儿在反复倾听、反复游戏中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教师通过设计的小蚊子叮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进一步音乐结构,使幼儿逐步由教师带领到自主听音乐游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2.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凸显幼儿的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示范、幼儿创编、独立练习、同伴合作分享等方式,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这种循序渐进的特点,逐步将游戏渗透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习得游戏的规则和玩法,获得自己掌控游戏、创新游戏的成功体验。

  3.捕捉提升共享游戏经验。

  幼儿游戏中,教师细致观察、捕捉幼儿富有个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并适宜提升,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体验同伴相互学习、彼此欣赏的美好情感。游戏中每位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游戏,开展互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喜欢。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快乐。

  2、根据故事情节变化,学习用笨重的体态和收缩的动作分别表现大象和小蚊子。

  3、认识串铃,学习用手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动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大鼓一面、串铃人手一副。

  2、教学挂图或幼儿用书:《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过程:

  1、幼儿回忆有关大象和小蚊子的经验。

  (1)教师:你们见过大象吗?它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大象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大大的,引导幼儿用声音和动作表现)

  (2)教师:你们见过蚊子吗?它和大象比,身体怎么样?它飞起来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用声音和手部动作表现)

  (3)教师:大象和小蚊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幼儿猜测)

  2、出示挂图,欣赏故事《大象和小蚊子》。

  (1)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边看教学挂图边欣赏教师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

  (2)请幼儿学一学大象走路和小蚊子飞的动作。

  教师:大象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咚咚咚)小蚊子飞是什么样的声音呢?(嗡嗡嗡)最后大象生气跺脚时,发出什么声音?(咚)

  (3)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用嗓音和动作表现大象和小蚊子。

  (4)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用大鼓表现大象走路和跺脚的声音。

  3、出示串铃,让幼儿认识并听其音色。

  (1)教师出示串铃,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这是什么?谁认识?

  (2)教师摇一摇,请幼儿倾听。

  教师:它的'声音是怎样的?怎样演奏呢?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摇动串铃的动作。

  4、教师边讲故事边用乐器演奏。

  (1)幼儿学习用串铃演奏模仿小蚊子飞,同时可加入嗓音的“嗡”声。

  (2)教师讲述故事情节,幼儿和教师分别用串铃和大鼓表现故事。(演奏前,教师提出要求:不演奏时,每个人的串铃都不能发出声音。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注意用眼神和动作提示幼儿遵守这一规则。)

  5、完整演奏,结束活动。

  (1)教幼分角色进行演奏,教师扮演大象,幼儿扮演蚊子。

  (2)男女分角色演奏,教师点评。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可以开展语言活动或者戏剧表演,讲述《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并用动作表演这个故事。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音乐故事情境中,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用串铃表现小蚊子的快乐。

  2.乐意唱唱动物的歌,模仿动物的动作。

  活动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2.活动难点是:能在了解大鼓所表现的声音形象,在能控制自己的串铃的基础上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大象和小蚊子》。

  2.大象、小蚊子叫声的录音。

  3.打击乐器:串铃幼儿人手一个;鼓一个。

  4.大象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演示ppt,出示草地的背景画面。

  这是什么地方?谁来了?大大的动物走路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请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2.出示大象的背影,请幼儿猜猜讲讲,做做大象的动作。

  谁来到了草地上?你为什么觉得是大象?

  3.边讲边演示ppt,引入故事情境。

  今天,天气真好呀!大象在草地上散步,走着走着走累了,就在大树底下睡着了…

  二、听辨蚊子的叫声,感受串铃的`声音

  1.播放蚊子的叫声,请幼儿听听猜猜

  听!可能是谁?

  2.听声音,分辨乐器。

  哪个音乐魔盒的声音像小蚊子飞来的声音呢?

  3.幼儿玩串铃,教师哼唱改编歌曲。

  ?许多小鱼游来了》改编的歌曲《我是一只小蚊子》我是一只小蚊子,飞呀飞,飞呀飞!我是一只小蚊子,快快飞呀。

  三、深入故事情境,体验玩串铃的快乐

  1.请幼儿想一想、做一做。

  小蚊子看到了大象了心里可能怎么想、怎么做?

  2.根据幼儿的想象配乐器。

  师:小蚊子飞到大象身上,大象会怎样?

  3.教师和幼儿拿着乐器玩游戏。

  老师扮大象,请幼儿扮小蚊子进行游戏。

  4.播放蚊子的叫声,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多小蚊子飞来,大象又会怎样?

  5.反复游戏。

  四、活动延伸

  在音乐角继续投放更多的乐器宝宝,让幼儿继续探索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象走路,哪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小蚊子在飞,哪些乐器发

  出的声音像大象甩尾巴,继续听音乐用乐器进行演奏。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5

  一、设计意图

  在欣赏故事时,孩子们特别喜欢配乐故事,他们听的时候也非常认真。于是,我就想是不是让孩子亲身尝试一下,给故事配乐呢?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孩子,他们听后都欢呼起来,这更加增强了我的信心。在准备语言活动《大象和蚊子》时,利用师生合作的方法,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们配器演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

  2、能在倾听故事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能认真、安静的听完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三、活动准备

  小鼓一面,串铃五对,响板两个,大象头饰一个,蚊子头饰5个

  四、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随音乐拍手走进教室,师生问好,做律动,让幼儿感知乐曲的旋律。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二)、活动开始:

  1、故事导入

  (1)教师用问题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一会儿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大象和蚊子》的故事。谁先来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

  (2)出示大象的图片,让幼儿感知一下大象的外形特点。

  2、教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大象和蚊子》,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教师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教师边引导边提问:大象怎样走路?蚊子怎样飞?大象怎样摇尾巴?大象发怒时怎样?大象怎样跺脚?(让幼儿用肢体和语言模仿)

  3、根据故事情节配上乐器

  (1)故事很好听,小朋友们模仿动物的声音可真像,那我们要是用乐器来模仿动物发出的声音会怎么样呢?

  (2)老师出示乐器,引导幼儿讨论:

  想一想: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大象走路?

  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大象摇尾巴?

  用什么样的乐器模仿蚊子飞?

  大象生气跺脚时怎么用乐器模仿?

  (3):轻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响板表示大象甩尾巴;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连续敲打鼓表示大象生气。

  (4)师生合作,教师边讲故事,让幼儿用乐器模仿动物的声音

  教师用游戏的方法选一名幼儿扮演大象,选一名幼儿扮演大象的尾巴,选几名幼儿扮演蚊子。教师边讲故事几名幼儿边用乐器表演,其他幼儿一起用语言和动作配合

  (5)教师引导幼儿表演:大象来了,(幼儿用鼓声模仿)大象太累了,休息一会吧,(幼儿用声音模仿)一群蚊子飞来了,(幼儿用串铃模仿),扮演蚊子的幼儿一起说:“好可爱的屁股呀,我们一起叮叮它吧”大象这时醒来,用尾巴驱赶蚊子,(幼儿用响板模仿甩尾巴),蚊子飞走了,(用串铃模仿),大象又睡着了,蚊子再次飞来,大象又用尾巴驱赶,反复几次,大象生气了,(幼儿连续敲鼓)这时大象站起身用大脚重重地一跺,“咚”(幼儿用鼓模仿)大象把蚊子都给吓死了!(幼儿用动作表演)

  五、活动结束

  老师幼儿的表现,然后伴随着音乐老师带领幼儿进行律动,结束活动。

  六、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和父母合作,选择一种动物,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动物的生活特点。

  附故事

  大象和蚊子

  有一头大象长得可大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的,走起路来又重又慢。有一天大象出来散步,咚咚咚咚咚咚,它走累了,就趴在草地上睡起觉来。一群蚊子飞来了,它们发现了大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大象的屁股叮了起来。大象觉得屁股好痒呀!就用尾巴赶蚊子,蚊子被赶跑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蚊子又飞了回来,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吓死啦!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6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注意倾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都较弱,《象和蚊子》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外在形象差很,情节是幼儿生活中的经验,能够吸引他们又易于理解、记忆,于是,我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

  活动目标

  1.引发小班幼儿倾听的兴趣,培养倾听习惯;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鼓励幼儿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的理解。

  2.引导幼儿认识呱呱筒、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强弱与快慢的变化。

  活动准备

  鼓、蛙鸣筒各一个,手鼓若干,沙发靠垫若干;象、蚊子的提线纸偶各一个,画有森林的背景图一个。

  活动过程

  1.听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呱呱筒。

  老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刮奏乐器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个乐器的名字。

  (孩子们有的说像汽车,有的说像小鸭,还有的说像青蛙。老师趁势告诉小朋友:这件乐器叫呱呱筒,并让幼儿再次欣赏呱呱筒的声音,并仔细地观察其外形。)

  玩游戏“小鼓会唱歌”,感受声音的轻与重和快与慢。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现在是谁在唱歌?”(小鼓)

  师:“下面小鼓要唱两首歌,你们要仔细听一听,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个样?”(不一样。第一首快,声音轻;第二首重,声音慢。)

  师:“小朋友看一看,老师手腕上戴的是什么?小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小鼓和呱呱筒在故事里又变成了什么?”

  (以听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进入活动,锻炼幼儿倾听的能力,并为后面的活动做铺垫。)

  2.看提线纸偶戏《象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纸偶象,注意突出象胖胖的形象。

  出示提线纸偶象,伴随着三种乐器讲故事:有一腕象,长得可啦!脑袋的,身体的,屁股也好好。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敲击出轻缓的鼓声)。

  有一天,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提线纸偶蚊子的出现,小铃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它们发现了象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们来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象的屁股叮了起来,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呱呱呱”(呱呱筒发出三次连续的响声代表象甩尾巴)蚊子被赶走了。象又打起了瞌睡,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小铃伴随着故事再次进入,发出响声),象只好又用尾巴赶“呱呱呱”(呱呱筒发出三次连续的响声)把蚊子赶跑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蚊子又来了,象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好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小鼓重重地敲击两下)声音得把蚊子都给震晕啦!(提线纸偶纷纷落在地上)

  (伴随着乐器进行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动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还能让幼儿了解到乐器的使用方法。)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淮和谁的事情?”(是象和小蚊子)

  师:“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是一群小蚊子)

  (小铃的`声音与一群蚊子的形象非常吻合,木偶演示助幼儿理解什么是“一群”。)

  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呱呱呱的呱呱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师:“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

  (幼儿边答“小蚊子被震晕倒在地上了”边表现晕倒的样子:有的平趴在地上、有的侧身躺在地上,还有的小手小脚都朝上,吐着小舌头)

  (咚咚咚、呱呱呱、咚!咚!三种不同的声音起到了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记忆故事的作用。)

  4.现在我们一起来表演小蚊子,请张老师表演象好吗?

  师:象要带好自己的表演道具(助张老师将沙发靠垫加一根松紧带套在腰上,代表象的屁股)

  孩子们戴上小手铃表演小蚊子。(小小的手铃使幼儿很快进入到角色之中,并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表现出来。)

  5.再次表演,象、小蚊子的形象都由孩子扮演。

  (从认手器到自选角色的表演,总有新内容、新要求,幼儿始终有最近发展区。由老师带领、引导,到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表演,幼儿的倾听、理解、表演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延伸活动

  在表演区投放乐器、木偶和靠垫,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图谱,熟悉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在图谱的提示下,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完整地表演故事。

  3、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趣味性和白板教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内容,引出课题。

  观察“大象局部”,“今天,有一位动物朋友来跟我们做游戏,你们猜一猜是谁呢?”

  二、感知音乐节奏,学习动作。

  1、学习乐曲第一段。

  “瞧,它来了,它高兴地边走边跳,你们听。”

  “那它走了几下,跳了几下?”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学习大象走路的.动作。

  2、学习乐曲第二段。

  “你们听出来蚊子叮了几下吗?会怎么叮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集体跟随音乐学习蚊子飞与叮的动作。

  3、学习乐曲第三段。

  “你们猜,大象被蚊子叮成这样会怎么做?”

  根据图谱学习大象赶蚊子的动作。

  4、学习乐曲第四段。

  先欣赏音乐,请幼儿猜测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边猜测边学习动作。

  三、根据图谱,完整练习动作。

  1、结合图谱,初步完成表演。

  “你们愿意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吗?”

  2、变换形式,巩固练习动作。

  四、角色表演,巩固音乐节奏。

  1、角色扮演,完整练习。

  2、交换角色,再次练习。

  五、延伸拓展,结束本节活动。

  “下次我们让小乐器也加入我们中来,再来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沙锤、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帮助幼儿通过和蚊子的故事情节的理解,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识沙锤、手铃、小鼓的名称,能感知对鲜明的声音的强弱与快慢的变化,并能在了解大鼓和沙锤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难点: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鼓、沙锤各一个,小鼓若干;、蚊子的提线纸偶各一个,每人一个串铃。

  经验准备:活动前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1、听风声音,感受乐器的音色,认识新乐器——沙锤,(教师悄悄发出沙锤的声音,请幼儿猜这是什么声音,学一学,然后出示,认识。)

  2、教师将乐器藏在身后,发出沙锤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这个声音像什么?谁来学一学这种声音,并猜一猜这种乐器的名称。

  师:咦?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啊?快点来仔细听听这个声音像什么?谁来学一学?(幼儿回答)

  师:(出示沙锤)刚刚的声音就是这个沙锤发出来的,我们一起来说一下叫什么?(沙锤)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现在是谁在唱歌?”(小鼓)(出示鼓让幼儿认识)

  师:今天小鼓要来给我们唱两首歌,但是小鼓偷偷的告诉刘老师,它今天要考考我们小朋友,那就是要我们听仔细了,听听小鼓唱的两首歌是不是一样?哪里不一样?(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手腕上带的是什么?(小铃)。"今天小铃、小鼓、沙锤都来到了我们班级里,我们把它们一起请出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三种乐器出示,认识后,简单小结,让幼儿巩固对这三种乐器的认识并区别声音的`轻重。

  教师:小鼓、沙锤、小铃要讲故事了,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小铃在故事里变成了什么?

  2、看提线纸偶戏《和蚊子》。

  教师事先做好一群小蚊子,用线将小铃铛和纸折的蚊子串在一起。

  出示提线纸偶,伴随三种乐器讲故事:有一头,长的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子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走起路来很慢很慢,“咚——咚——咚——”(敲击出轻缓的鼓声)

  有一天,出门散步,他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纸蚊子的出现,小铃发出哗啦的响声),他们发现了的屁股,说:“哇!好可爱的屁股呀!让我来叮叮他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的屁股叮了起来,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刮——刮——刮”(沙锤晃动三次代表甩尾巴)。蚊子被赶走了。又打起瞌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小铃伴随着故事再次进入,发出响声),只好又用尾巴赶“刮——刮——刮”(沙锤晃动三次),把蚊子赶跑了。可是,过了一会儿,蚊子又来了,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小鼓重重地敲击两下)声音大得把蚊子都给震晕了!(蚊子纸偶纷纷落地)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线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和蚊子)

  师:(摇动小铃)哗啦啦的小铃声是谁来了?(一群小蚊子)

  师:(敲奏小鼓)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们在做什么?(是在走路,它在散步)

  师:(晃动沙锤)刮——刮——刮的沙锤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它)

  活动反思:

  过程中情境创设巧妙,幼儿身临其境,假戏真做。故事内容与乐器伴奏相匹配,是活动的一个创新点。重点体现为提线纸偶和声音特点突出的乐器交相出现,较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因为有了情境,幼儿进入活动的状态非常积极,很快融入活动当中。幼儿通过看、听、演的感受与体验,辨别声音强弱和快慢的不同,并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感知动词:叮、赶、跺。

  活动准备:

  1.象、蚊子图片各一副。

  2.象、蚊子的手套偶各一个;蚊子指偶若干、象头饰三个。

  3.画有森林的背景图一个。

  4.录音:象和蚊子的叫声。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动词:叮、赶、跺脚。

  2、活动难点:能用动作、表情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指导要点:通过手套偶表演,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活动过程:

  一、用角色声音导入,激发孩子听故事的欲望。

  1.师:(播放象叫声)听听看谁来啦?

  师:(出示象图片)原来是一头脑袋的,身体的,屁股也好好象啊,的象走起路来是慢慢的.。来我们一起学学象走路。(引导幼儿学象走)

  2.师:(播放蚊子叫声)这又是谁来啦?那小蚊子是怎么飞的?那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蚊子飞。

  师:(出示小蚊子)小蚊子长得什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蚊子的特征:尖尖、长长的嘴巴)

  师:蚊子的嘴巴会干什么啊?(叮人)

  小结:小蚊子长长、尖尖的嘴巴是用来叮人的,那爱叮人的小蚊子和的象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称叫做《象和小蚊子》

  二、看木偶表演《象和蚊子》,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童真童趣。

  出示手套偶象,讲故事:有一腕象,长得可啦!脑袋的,身体的,屁股也好好。走起路来很慢很慢。有一天,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这时,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手套偶蚊子的出现,发出蚊子的叫声),它们发现了象的屁股,说:“哇!好的屁股呀!我们去叮叮它吧!”于是,蚊子们就围着象的屁股叮了起来,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用尾巴来赶蚊子,“啪啪啪”蚊子被赶走了。象又打起了瞌睡,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伴随着手套偶蚊子的出现,发出蚊子的叫声),象这次终于生气了,它用好好的脚使劲一跺,“咚!咚!”声音得把蚊子都给震晕啦!

  (伴随着音效木偶表演,使木偶表演更加生动有趣,突出了角色形象的特征,还能为后面的故事表演做铺垫。)

  提问:

  1.故事里面都有谁啊?(象和蚊子)

  2.象和蚊子发生了什么事啊?(蚊子叮象的屁股)

  3.小蚊子发现睡着的象时说了一句什么话?那我们再来听听小蚊子是怎么说的。

  三、再次操作手套偶,边讲述边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在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知动词:叮、赶、跺。

  四、教师边讲故事边表演

  1.师:一天,象出门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这时,一群蚊子飞来了(伴随着手套偶蚊子的出现,发出小蚊子的叫声),它们发现了象的屁股,说:“哇!好的屁股呀!我们去叮叮它吧!”

  提问:小蚊子说了什么啊?

  2.师:于是,蚊子们就围着象的屁股叮了起来,象觉得屁股有点痒,就怎么样啊?(用尾巴来赶蚊子)来伸出你们的小手来象一起赶赶蚊子(“啪啪啪”)。

  3.蚊子被赶走了,象又(打起了瞌睡),象刚睡着,蚊子又飞了回来,这次象怎么样啦?(生气了),象很生气,它就怎么做啊?

  小结:这次象很生气,就用它的脚使劲跺了两下,“咚!咚!”。来我们也来象跺两下脚。声音得把蚊子都给(震晕啦)!

  四、幼儿带上指偶,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故事情境表演。

  师:现在请羊老师来扮演象和我们一起来玩玩蚊子叮象的游戏吧。两个幼儿表演象,其他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表演小蚊子。

  孩子们戴上指偶小蚊子。 (指偶使幼儿很快进入到角色之中,并将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表现出来。)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10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境,会听辨乐曲典型乐段特点,能随乐曲旋律自由大胆表现走、蚊子叮等游戏动作。

  2.能根据音乐变化及时变换动作,较完整连贯的与同伴共同游戏。

  3.在与伙伴的互动中体验游戏中蚊子“叮”,“赶”的情趣。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

  理解乐曲表现的故事情境,会听辨乐曲典型乐段特点,能随乐曲旋律自由大胆表现走、蚊子叮等游戏动作。

  活动难点:

  能根据音乐变化及时变换动作,较完整连贯的与同伴共同游戏。

  活动准备:

  《和小蚊子》图谱1张,分段音乐(五段:散步、小蚊子叮、赶蚊子、小蚊子又飞回来叮、生气踩蚊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感受音乐,理解游戏情境。

  1.教师介绍音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音乐,它讲了一个和小蚊子的故事。请你们听一听和小蚊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音乐中表现的故事情境。

  提问:和小蚊子之间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幼儿自主表达,教师予以鼓励。

  3.教师讲述游戏故事,幼儿完整了解游戏线索。

  音乐游戏情境故事:

  从前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象,它长得肥嘟嘟、胖乎乎的。妈妈就对

  他说:“小象,看你吃的这么胖,赶快到森林里去走一走,跳一跳,锻炼锻炼减减肥吧。”于是小象抬起它肥肥的大脚到森林里去散步了。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教师表现出上气不接下气)小象太胖走一会儿就累了,它偷偷躲

  起来睡觉了。小象刚刚睡着,有一群小蚊子飞来了。小蚊子飞到小象这一看,哇!胖乎乎的大屁股看见就想叮,看准了……叮(3次)哎呀!

  这是谁啊,叮的我好痒,小象就站起来赶蚊子。赶、赶、赶蚊子(2 )……

  小象一看蚊子都赶走了就又睡着了。小蚊子一看小象又睡觉了,又出来叮小象。飞……停!(4次)看见了肥肥的屁股,看准了……叮!(8次)

  哎呀,小象实在是太生气了!我刚一睡着蚊子又来叮我了说:我生气啦!

  我要踩扁你!他抬起自己的大脚把所有的蚊子都踩扁了。(伸舌头)哎!

  二、解读音乐图谱,学习游戏动作,初步互动游戏。

  1.教师出示图谱,幼儿边图谱边完整欣赏音乐第二遍。

  教师:“这个有趣的故事就叫《和小蚊子》,我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看一看图谱。”(教师伴随音乐指读图谱)

  2.分析图谱意义,学习表现和小蚊子的典型动作。

  (1)问题:图谱上有几种颜色?蓝色代表谁?红色代表谁?最后的大大的脚印是什么意思?

  教师小结:蓝色代表,红色代表蚊子,大脚印表示把蚊子踩扁了。

  (2)逐段解读图谱意义,伴随音乐学习游戏动作。

  理解走路的图谱,提问:“这是在干什么?”师幼共同练习散步走、走、跳跳跳的节奏,伴随音乐鼓励幼儿稳定、有节奏地表现象走跳。

  理解小蚊子叮咬的图谱。提问:“小蚊子在干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蚊子叮咬?师幼共同练习小蚊子飞、停、叮的动作

  问题:小蚊子为什么要飞一飞、停一停?小蚊子可以怎样飞?”师幼共

  同练习小蚊子飞飞、停停的动作,强调听音乐旋律有节奏的停顿,不急不抢,鼓励幼儿创造性表现小蚊子飞舞。

  理解赶蚊子图谱。提问:“会用身体的什么地方赶蚊子?”鼓励幼儿有节奏的运用身体各部分表现赶蚊子的动作,并伴随听音乐完整练习。

  听音乐,看图谱,引导幼儿按节奏表现“生气,踩扁小蚊子的动作,强调控制脚步动作。

  3.师幼伴随音乐,完整表现游戏情节。

  重点评价:动作的节奏、小蚊子叮咬分散不聚集、蚊子叮咬的位置、赶蚊子、踩扁蚊子的情绪与动作控制(通过语言节奏“我生气了”,帮助幼儿把握音乐最后乐段的长音部分)

  三、扮演角色开展游戏

  1.师幼分角色进行游戏

  重点关注:幼儿在分别扮演和蚊子过程中的表现的角色情趣、倾听音乐有节奏表现动作的情况。

  3.幼儿分组扮演和小蚊子,独立互动游戏。(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进行1-2遍) 评价重点:和小蚊子动作表现的创造性、情趣性;睡觉的位置、小蚊子叮咬的力度、散步时走跳的'脚步力量等。

  活动延伸:

  1.教师面向家长提供乐曲及游戏规则要求,支持家长在家中开展亲子音乐游戏。

  2.教师可在户外活动、区角活动中提供乐曲、图谱、乐器,支持幼儿创造性的利用多种途径再现音乐。

  中班音乐游戏《和蚊子》课后反思

  1.在反复游戏中感受音乐。

  此活动体现了音乐贯穿始终的特点,幼儿在反复倾听、反复游戏中加深了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教师通过设计的小蚊子叮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进一步音乐结构,使幼儿逐步由教师带领到自主听音乐游戏,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2.活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凸显幼儿的主动学习。

  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身示范、幼儿创编、独立练习、同伴合作分享等方式,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这种循序渐进的特点,逐步将游戏渗透给孩子,让孩子获得自主探索、自主表现的机会,习得游戏的规则和玩法,获得自己掌控游戏、创新游戏的成功体验。

  3.捕捉提升共享游戏经验。

  幼儿游戏中,教师细致观察、捕捉幼儿富有个性的动作,引导其大胆展示并适宜提升,使幼儿在游戏中提升感受音乐、创编动作的节奏感和美感,体验同伴相互学习、彼此欣赏的美好情感。游戏中每位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游戏,开展互动,激发了幼儿对音乐游戏的喜欢。

  活动反思:

  《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运用散步、蚊子叮、赶蚊子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学玩音乐游戏;

  2、通过感受音乐段落、图谱与《与小蚊子》故事情节的匹配,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3、通过使用打击乐器,让幼儿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音乐《拍蚊子》、《和小蚊子》、《蚊子的叫声》;头饰一个,蚊子头饰两个;白纸;马克笔;图谱;打击乐器:大鼓,串铃,蛙鸣筒,圆舞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游戏拍蚊子入场--刚才我看到你们都在拍蚊子,那你们拍到了吗?

  哦~有的还没有拍到。蚊子真讨厌,一直叫个不停,(播放蚊子叫音效)有一只小动物也遇到了烦人的蚊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么拍蚊子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讲述完整故事,师幼表演。

  2.分段放音乐,回忆故事,做出相应的模仿。

  (1)是谁遇到了小蚊子?(幼:)你认为是怎样走路的呢?(请小朋友模仿,教师给伴鼓声)那刚才你们看到的是怎样散步的呢?哦~,是这样散步的`。

  如果你是,你会用怎样的动作散步呢?(幼儿模仿)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散步吧...(播放第一段音乐)这时候一群小蚊子飞来了,嗡--,我看一看你们是怎么飞的?(教师边做边说,幼儿模仿)哦~有这样飞的,还有这样飞的..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出自己飞的动作...(播放第二段音乐)那小蚊子们,你们会怎样叮呢?(幼儿模仿)有小朋友这样叮(看见了叮...)还有这样叮的(看见了叮...)我们一起来叮大象(播放第三段音乐)"看见了叮,看见了叮"哎呀!发现了,它怎么赶蚊子呢?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一下。我赶,我赶,我赶赶赶(幼儿模仿)哦~有用耳朵赶的(我赶,我赶,我赶赶赶),还有用鼻子赶的(我赶我赶我赶赶赶)我们一起把蚊子赶跑(播放第四段音乐)我赶,我赶,我赶赶赶哇,真厉害!蚊子全被你们赶跑了!

  可是,又睡着了,蚊子又飞来了(播放第五段段音乐)嗡...嗡... ...看见了叮,看见了叮... ....嗡...嗡...

  哼~,蚊子真讨厌,还在的身边飞来飞去,要生气了!(播放第六段音乐)我(手叉腰皱眉)!要(手叉腰皱眉)!生(手叉腰皱眉)!气(手叉腰皱眉)!了(手叉腰皱眉)!(跺脚3下...)教师装出蚊子死的样子......(幼儿装出各种"死"的样子)哇~小朋友们表演的真形象。

  3.分角色表演

  (1)老师扮演,小朋友们扮演小蚊子(播放《和小蚊子》)

  (2)男生扮演,扮演小蚊子(播放《和小蚊子》)

  4.出示图谱,用打击乐器演奏《和小蚊子》

  小朋友们表演的非常棒!老师还想带你们做一次演奏家!可是想要做好演奏家,我们需要先认识图谱。(出示图谱)第一部分是在散步,我们用圆舞板演奏,这一部分是蚊子飞来了,我们用串铃演奏,这是蚊子叮的部分,我们用铃鼓演奏;还有赶蚊子时,用蛙鸣筒演奏;最后生气了用大鼓演奏!

  我们在演奏的时候不仅要用耳朵去听音乐,还要用小眼睛仔细看图谱,到了你的乐器,你才可以让乐器发出声音哟。(教师给手势,示意幼儿拿乐器)点头示意播放音乐《和小蚊子》

  5.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1)小朋友们表现特别棒,今天老师给你们做指挥家,你们来做演奏家!准备好了吗?(教师给手势)示意(播放音乐《和小蚊子》)

  (2)老师也想当一次演奏家,你们谁愿意做指挥家呢?

  (请幼儿做指挥家,教师打鼓)

  (三)、结束部分:

  教师示意所有幼儿起立,鞠躬,退场。

  故事:

  有一天,出门散步,"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小蚊子"嗡--嗡--嗡--"飞来了,它们发现了正在睡觉的,就去叮它。"看见了叮,看见了叮"。哎呀!发现了,就用尾巴来赶蚊子,"我赶,我赶,我赶赶赶"。小蚊子被赶走了,又打起了瞌睡。

  刚睡着,小蚊子又飞回来了,"嗡--嗡--嗡--",只好又用尾巴赶,"我赶,我赶,我赶赶赶",就这样,赶了一次又一次,终于生气了,"我!要!生!气!了!""咚--咚--咚"这一次,所有的小蚊子都被震得晕死过去了!

  反思

  在次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善于表现自己,也很投入音乐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了游戏中小蚊子叮与赶的逗乐情趣。孩子们很开心,活动后孩子们都给我说,老师我们还想玩这个游戏呢,我听了后很欣慰。但是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有些环节的语言组织上不够精炼,还需要加强。在活动的设计上也有一些欠缺,以后也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12

  设计意图

  夏天到了,讨厌的蚊子又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虽然我们都不喜欢蚊子,但蚊子飞舞时发出的忽响忽轻的声音,似乎就像蚊子在用高低不同的声音“唱歌”,而我们有时拍打蚊子所发出的声音又类似于某种节奏,这些让我们联想到了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元素,如长音与重音,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及兴趣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选择了和蚊子这两种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并在形态上反差大的动物,将生动有趣的故事人物与音乐、节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在倾听、欣赏、和游戏的过程中,自由表达对音乐的理解这就是这个音乐活动的总体设计思路。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段落、音乐与《与小蚊子》故事情节的匹配,初步尝试用身体动作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

  2、能运用小象散步、蚊子叮、赶蚊子等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和同伴分角色玩音乐游戏。

  3、感受游戏中小蚊子“叮”与“赶”有趣的逗乐情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感受乐曲结构,尝试自己用身体动作大胆变现出来。

  活动难点:能随音乐完整表演。体验想象。创造和表演的快乐。根据故事情节记忆动作顺序,并和同伴分角色扮演。

  活动准备

  1.和小蚊子PPT课件(包含故事图片、分段的音乐)

  2.和小蚊子完整版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与小蚊子》,故事里的这头,长得可大啦,脑袋大大的,身体大大的,屁股也好大好大。当碰到了小蚊子,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想象猜测创编)

  师:我们还是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吧!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欣赏乐曲

  教师跟随音乐节奏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感受走路的音乐节奏

  师:(点开PPT课件图,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讲诉故事)有一天,出门散步,它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走———跳跳跳,走累了,就趴在大树下打起了瞌睡

  提问:你刚才看到是怎么走路的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走路的样子

  吧!(引导幼儿创编走———走———跳跳跳的动作)

  跟随音乐节奏播放课件,感受蚊子飞来了的音乐节奏

  师:睡的可香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飞来了一群小蚊子嗡——嗡—

  —嗡——嗡(点开PPT课件图,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问:小蚊子是怎么飞的?(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提问:小蚊子看到在睡觉的时候,说了一句什么?(哇,好可爱的屁股啊,让我们去叮叮它吧)

  跟随音乐播放课件,感受蚊子叮时的音乐节奏

  师:(点开PPT课件图④,教师一边播放多媒体课件,一边念节奏看见了

  ———叮,看见了———叮……

  提问:小蚊子是怎么叮屁股的?(引导幼儿回答,并创编看见了———叮的动作)

  ④跟随音乐播放课件,感受赶蚊子时的音乐节奏

  师:小蚊子一直叮,被吵醒了,他会怎么赶走小蚊子? (点开PPT课件图⑤,教师跟随音乐节奏播放课件)

  提问:是怎么赶小蚊子的?(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扇——扇——扇蚊子……)

  师:小蚊子被赶走了,又重新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睡觉,可是,这时候,被赶走的小蚊子又来了(点开PPT课件图⑥,教师跟随音乐节奏播放课件)

  ⑤跟随音乐播放课件,感受生气跺脚时的音乐节奏

  师:小蚊子又来叮了,这一次,终于生气了(点开PPT课件图⑦,教师跟随音乐节奏播放课件)

  师:说了什么?(我——生——气——了跺脚:咚——咚——咚——咚,引导幼儿编动作)

  提问:的脚使劲一咚,声音大的把小蚊子都给吓死啦

  (三)、欣赏完整音乐,动作还原

  播放完整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身体动作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和蚊子》的音乐故事里,做了哪些动作?(请个别幼儿讲述并示范:走路和耳朵扇蚊子,教师再现)

  提问:小蚊子又做了哪些动作?(飞和叮的动作)

  师:那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做动作吧!(播放完整音乐)

  (四)、分角色音乐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来当小蚊子,你们来当怎么样?(播放音乐)

  师:这次我们交换,老师当,小朋友当小蚊子好吗?(播放音乐)幼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一次,教师完全退出。

  教师小结:哎呀,玩了这么久,天都快要黑了,今天和小蚊子都快回家去睡觉了吧!我们下次又来玩!

  活动反思:

  活动运用图谱的演示,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视听欣赏的形式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乐曲美好的境界之中。利用与动作相符的动作感受理解乐曲,让动作使乐曲更具体化、形象化,并加深幼儿对乐曲的印象。

  大象和蚊子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串铃,学习用手臂部肌肉带动手腕摇动的方法。熟悉串铃和蛙鸣筒的音色。

  2、引导幼儿了解乐器发出的声音,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助下,在重重敲鼓时,能不动并控制自己的乐器不发出声音。

  教学准备:

  1、乐器:鼓、串铃(幼儿人手一个)。

  2、ppt、视频。

  3、象头饰、尾巴。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了解乐器发出的声音,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

  教学难点:

  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助下,在重重敲鼓时,能不动并控制自己的'乐器不发出声音。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认手器朋友。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小客人,他们是谁呢?

  教师逐一出示乐器:鼓、蛙鸣筒和串铃。引导幼儿认识,通过倾听乐器发出的声音,感受其音色。

  2、教师结合乐器讲述故事。

  (1)教师放视频,展示鼓、蛙鸣筒和串铃在故事中所体现的关系。

  (2)根据故事进行提问,巩固故事。

  故事里讲了谁和谁发生的事情?(象和小蚊子)

  3、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象走路的声音像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鼓轻轻地、慢慢地敲,就像象走路的声音)

  小蚊子飞来的声音像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串铃摇一摇,就像好多小蚊子飞来了)

  象甩尾巴赶蚊子的声音像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呢?(蛙鸣筒刮一刮,好像象甩尾巴呢)

  最后象生气了,重重的跺脚,是用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鼓重重的敲!)小蚊子都吓死了。

  鼓励幼儿胆做小蚊子吓死的样子。

  4、教师和幼儿用乐器进行表演。

  (1)请幼儿拿出串铃,引导幼儿拿串铃轻轻摇动,尝试摇串铃,表示蚊子飞。

  (2)教师扮演象,幼儿扮演小蚊子,共同用乐器配合故事情节进行讲述。

  (3)教师再次和幼儿用乐器进行游戏。

  5、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出去表演游戏。

【大象和蚊子教案】相关文章:

《大象和蚊子》教案04-21

大班大象和蚊子教案11-09

大班音乐教案大象和蚊子11-12

《大象和小蚊子》大班教案01-20

《大象和小蚊子》教案及反思03-13

大象和蚊子活动反思04-01

《大象和小蚊子》大班教案7篇03-29

大象和小蚊子活动反思07-03

大象和小蚊子活动反思2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