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小学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9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
2.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记载)
3.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
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览,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电脑软件,点击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进入情境,感知课文内容。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3.检查自读情况。
(l)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
(2)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3)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4)教师: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
2.探究2、3自然段。
(1)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2)学生默读、思考、勾画。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
①交流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
a.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
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作者说“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特点。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b.出示电脑课件,将沿途看到的山、花、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c.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交流对第3自然段的理解。
a.教师:沿途不仅有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
b.讨论交流: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
C.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5)小结:第2、3自然段写了路上的见闻,写得有声有色,充满了对沿途景物的爱,使我们也仿佛亲眼目睹了沿途那迷人的景色。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金华观龙洞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2、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就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
二、继续探究课文内容,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景
1.自学4-7自然段。
(1)默读思考:作者在外洞、孔隙、内洞都看到了哪些景象,有何感受?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
2.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经过说清楚的,再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船的“小”,由外洞到内洞的“窄”,注意学习这种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师:课文中写道:“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孔隙指小洞、裂缝,应该说是小的;但又能容小船进出,那就该说是大的,那孔隙到底该说它小,还是该说它大呢?
(让学生各谈自己的理解,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说它“大”或“小”,要跟它相连的外洞与内洞的'大小比较,才能做出判断。外洞能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会,当然很大,而内洞更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就显出这一处的洞或裂缝很小,因而称之为“孔隙”。至于这个“洞”或“裂缝”本身并不小。)
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①出示电脑课件,欣赏内洞的神奇美景。
②感情朗读6、7自然段。
③质疑问难,合作解疑。
a.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
(学生可能有的说“像”,有的说“不太像”。经过争论可逐步得出结论:此处本已有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曳,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石钟乳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雕刻,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其用词严谨。)
b.课文中写“其次是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发挥。)
C.“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照应上文“泉水”。
4.齐读第8自然段,思考:这段讲什么?
(乘船出洞)
三、总结全文
1.出示电脑课件,按游览顺序播放全文景象,体会双龙洞一游的种种美的感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总结: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那新奇的快感,使作者有种美的感受。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使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四、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分小组设计“外洞”“内洞”及“两洞连接”处的解说词,轮流担当导游。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说一说。
五、指导写字,巩固字音,记忆字形,读写词语
1.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额”字。
3.读写词语。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郊游,让学生详细记录郊游过程,尝试写一篇游记。没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读一读叶圣陶先生的其他游记,感受作者的写法及感情。
教案点评:
教师由课题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合作解决,教师相机点拨。学生搜集有关介绍金华双龙洞的资料,可阅读课外书刊,也可上网浏览。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作者的游览顺序,画一张游览示意图。担当小导游。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一年级(上)P8—9。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在预习活动中理解和体验“0”表示的意义,
学会写“0”。在认识“0”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
活的联系。
2、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
预习策略分析:
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0的含义和0的书写。通过预习,让学生理解从有到无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直观形象的体会到“没有”可以用0表示,从而提升学生对0的认识。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进行0的书写。
预习设计:
1、 孩子跟家长玩“摘苹果的游戏”。家长说苹果数让孩
子取,从而让孩子体验0的意义。
2、 通过找资料,了解“0”的发展史。
3、 让孩子在生活中找什么地方用到0,让孩子感受0不仅
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等不同的含义。
4、 统计数量,让孩子自己尝试书写0。
教学预案:
一、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几个数了,下面老师出示卡片,请看卡片上是几就拍几下手掌。
二、探究新知,发现问题。
1、 初步感知“0”的含义。
师:昨天跟父母玩摘苹果游戏时,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请你自己想一个表示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 生:(鼓励多种表示方法,各抒己见。)
师:我请字体最漂亮的孩子展示你的统计图表,汇报你统计 的结果。
生:
师: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
2、 丰富“0”的含义。
师: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汇报,你在生活中还找到哪些地方遇见过0。
生:温度计上遇到了0。
师:0在温度计上表示什么?
生:气温是0度。
师:还有那些同学想汇报?
生:尺子上看到0刻度。
师:0表示开始,是起点。(了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
3、 0的书写。
师:0有这么多用处,我们应该学好0,写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鸡蛋......
师:《写0儿歌》
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4、 “0”的发展史。
师:谁愿意分享你找的关于“0”的发展史?
生:
三、联系实际,运用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课本“小猫钓鱼”主题图,依次填写每只猫钓了几条鱼?用数字几来表示?
2、一笔画。(从0出发。)
3、游戏:排一排。
(1)拿出0——5的数字卡片,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2)小组汇报排名结果。
4、练习拓展。
做P9“练一练”。
四、总结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品读韵文
1、瞧,宽阔的绿茵场上,足球在运动员的脚下多灵活呀?
2、运动员们激烈拼抢,脚下生风,踢球技术娴熟。结合图片点拨:争顶和倒勾。
3、他们拼尽全力,运用熟练的技巧摆脱对方,把足球射向对方球门。
4、看台上,观众们摇旗呐喊,为自己喜爱的运动员和球队加油助威。他们的.热情也感染了场上的运动员,绿茵场上沸腾啦!
5、诵读韵文,读出画面。
三、指导写字。
指导书写:倒、勾、过、门、加。
1、认读生字。
2、看笔顺表,记笔顺。
3、认识新偏旁。
4、分析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教师范写生字。
6、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哪些笔顺。
7、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8、反馈纠正。
四、作业。
五、课外延伸
1、和爸爸一起看一场足球比赛,并认真听解说员的解说。
2、课后大家可以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一次班级的小小足球赛,体验一下踢足球的快乐。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通过各种练说了解对人类有益的动物,让学生通过讨论怎样保护有益的动物具体措施,培养学生对有益动物的爱心,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年的学习经验,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组织好一段有序的话学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应该分阶段,教给学生适当的表达方法和说话技巧。
设计理念:
由浅到深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围绕话题启发学生大胆说,仔细听,互相提问题,讨论问题,争论问题。在各种情境的创设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中,师生合作,互相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益的动物,懂得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2、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和课外阅读中了解到关于有益动物的知识。
3、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对怎样保护有益的动物的意见。
课前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收集有益的动物的图文资料,然后以记忆、摘抄等形式,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准备在班上交流。
教学流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翁嗡嗡,我是一只小昆虫,每天忙碌地飞在花丛中,不怕辛苦采花粉。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蜜蜂)
[让学生在欢快、有趣的游戏中进入学习状态,调动学生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中。]
2、揭题: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更多关于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的知识。
二、初步练说
1、出示蜻蜓、燕子等挂图。思考谁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朋友。
2、大家都知道青蛙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那么黑板上的小动物谁还是对人类有益的呢?为什么?
我知道是有益的动物,因为。
(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简要说明哪几种动物是对我们人类有益的。在说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将找到的资料很好的穿插在了喜欢的原因中,超出了我预想的效果。)
[具体说之前帮助学生降低难度,让学生分阶段进行练说,教给学生合适的表达方法和说话技巧。为后面具体说打下基础。]
三、介绍有益的动物
1、教师示范
师:刚才听了同学们说了好几种有益的动物,引起了老师的兴趣,老师也想想说一说我喜欢的有益动物。
我很喜欢小青蛙,它鼓鼓的眼睛,大嘴巴,长得十分可爱。小青蛙生活在池塘边,是游泳和跳高能手。它能捕捉到我最讨厌的蚊子和苍蝇这些传染疾病的坏家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希望大家保护它们,给它们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2、谁能象老师一样具体地介绍你知道的有益动物。(引导学生从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对人类有什么好处来说。)
[本次达到了表达上的具体话,形成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老师的示范指导,是师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能够轻松有序的学习。]
3、学生练习
A、自己练说
B、同桌互说
C、指名说
4、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益动物的资料。
[让学生在多种方法下练说,达到生与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既可以取长补短,还可以了解更多有益动物的资料。]
四、全班讨论怎样保护有益的动物
1、教师创设情境
师:在一些市场上有时可以看到有人正在宰杀青蛙,被宰杀的青蛙大都只有半个火柴盒大小。宰杀者手拿一把锋利的刀,几下就将一只活蹦乱跳的青蛙宰杀完毕,动作极其熟练,一侧的一个小盆里盛着近百只已杀好,身、腿分离的青蛙等待出售。检查人员在市场上收缴了6大袋青蛙。随后动物保护人员驱车将19袋、约1.5万只田间卫士护送到河岸边放生。
[讲述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入情入境受到感染,自主参与,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愤恨偷猎者恶行。]
2、小组讨论怎样保护有益的动物,看哪个小组点子多主意好。(学生从不伤害不捕食小动物,保护环境等方面讨论。)
五、营造交际环境
1、召开怎样保护有益的动物记者招待会。
A、请一个小组上台来汇报本组保护有益动物的具体措施。
B、全班同学和老师当小记者认真倾听,随时可以向小组提问。
2、全班评选优秀小组。
[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活动,必须让学生有条件、有机会参与到交际的实践中。模拟记者招待会,通过具体的实践,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更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待人处事的能力。]
六、扩展作业
1、描写自己喜欢的有益的动物。
2、设计一些宣传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标语。
3、出一期关于介绍有益的小动物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当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有益动物时,用去的时间要比预计的多一些。但我认为这些时间并不是浪费,而是使我和学生都有了不同的收获。
有一个学生正在介绍青蛙的资料,说青蛙是捉害虫大王。马上有个学生追问道:癞蛤蟆的样子和青蛙差不多,那它是不是有益的动物呢?学生对这个问题都产生了兴趣,多数人认为是有益的。我故意问道:既然癞蛤蟆是对人类有益的,那为什么还叫它癞蛤蟆呢?这时多数学生好象认为我说的有理,马上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又同意是有害的了。我表扬了那些坚持自己观点的'同学,再没有足够资料证明癞蛤蟆是有害之前,应该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观点。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如此的高,我就让大家赶快在自己的课外书中找相关的资料。在汇报中坚持自己观点的同学读着能证明自己观点是正确的资料,显的是那么自信和得意。
这个小花絮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使我认识到课堂中的冲突是不能避免的,有冲突就有矛盾,教师的任务就是找出适当的矛盾点,由学生来充当矛盾的双方,让学生的思想在冲突中交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产生强烈的语言表达愿望。教师给学生提供各种条件,给予点拨、引导、激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人云亦云,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坚持自己的观点,勇于去发现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资料信息,初步了解《西游记》在中国文化、文学的意义,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及了解神话小说。
2、以扫读、跳读等快速阅读及圈划交流方式,初步感受孙悟空的形象,激发探究人物形象与情节的热情。
3、用朗读、讨论的方式,感受环境烘托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感受美猴王超然出众的表现,对后文全书的作用。 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模仿第2、3段句式,用几句话描写一育课上同学们玩乐的情景。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查找《西游记》和吴承恩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单元标题,“读一本名著”,名著《西游记》你觉得它“名”在哪里?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章回小说的新门类,它标志着孤独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也堪称浪漫主义的杰作。
2、请同学依次介绍(注意选择大家可能不够了解的信息有条理的'说明介绍)
★《西游记》故事渊源:唐僧
★成书大致历程与作者
★主旨及意义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1、观看电影,孙悟空诞生的片段。看看与课文有哪些不同,想想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听故事感受有何不同,谈谈你初读古典白话的感受。孙悟空是怎样一只猴子?思考:为什么《西游记》要从孙悟空出世开始讲起?
2、初读课文前半部分。
3、比较:通过看影片和读原著有何不同的感受?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
1、圈划出美猴王超然出众表现的语句。
2、(小组讨论)读、说给同桌听,概括其特点与大家交流。
四、反思文本,挖掘内涵
1、小说为何不惜笔墨描摹花果山的“山”、“石”、“猴”、“水”?
2、既然除猴王外其他描写起衬托作用,是否可将第二、第三段减缩为“那石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与众猴一样寒来暑往,游乐嬉戏,非常快乐”?
五、总结
六、作业(1、2二选一做,3、4为必做)
1、查词典,注音、了解词意,并选择5个词语连成一段话。 迸裂 玩耍 蹲身瞑目 镌 抓耳挠腮 石碣 顽劣 喜不自胜 天造地设 拖男挈女 感之既久 采花觅果 洗濯
2、模仿第2、3段句式,用几句话描写一育课上同学们玩乐的情景。(100字)
3、在通读《西游记》的基础上制作5~10张读书卡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3、4两段,知道各段并列地写了哪些内容,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第4段中的两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2、指导有感情朗读练习,加深理解内容,提高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3、进一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3
一、复习导入
1、练习:西沙群岛是。
2、课文哪句话概括了它的特点?齐读总起句。
二、学习课文3、4两段
(一)整体感知
1、看录像。
2、看后问: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先来美美地读第3自然段。
2、这一段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学生说后上来板书
3、理解内容
(1)珊瑚
珊瑚哪些地方吸引你?(美丽、可爱、形状多、颜色多)
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珊瑚的美丽与你的喜欢。
(2)海参
海参什么地方吸引你?
“蠕动”什么意思?哪些动物是蠕动的?(蚯蚓、小虫等)
海参怎样地蠕动?
“懒洋洋”什么意思?(没有力气、没有精神、无精打采)
我们什么时候懒洋洋的?
这句话还告诉我们海参的怎么样?哪里看出多?(到处都是)
指导有感情朗读。
(3)大龙虾
大龙虾为什么吸引你?
你见过哪些“威武”的动物或人?(将军、老虎、狮子、螃蟹等)
大龙虾怎么威武?找出有关词语。
指导有感情朗读。
(4)鱼
说说鱼哪些地方吸引你?
哪些地方说明鱼的美丽与可爱?读有关句子。
哪些句子说明鱼的多?朗读有关句子。
齐读写鱼的几个句子,说说这是按什么方法写的。(总分总)
4、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段,说说这一段哪些地方吸引你。
2、学生回答并板书(贝壳、海龟)
3、学习写贝壳的内容
(1)读写贝壳的句子,想想句子后藏着什么字?(多、美)
(2)哪些方面多与美?(大小、颜色、形状)
(3)哪一个词最能写出贝壳的多?(无所不有)
你能用另一个词来换吗?
(4)有感情朗读写贝壳的句子。
4、学习写海龟的内容
(1)读第2-4句
(2)写海龟写了一个什么词?(有趣)
你觉得文哪里最能说明海龟的有趣?
理解“四脚朝天”,想象海龟的滑稽样子。
理解“寸步难移”,一寸有多少?(就是一点也不能动。)
(3)课文还写了海龟的什么?(多、成群)
(4)有感情朗读写海龟的`句子。
5、理解与巩固并列段落的写法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有什么方法写的。
(2)回忆并列段落的学习方法
(3)练习:
课文第4段先写海滩上的,再写海滩上的,
中间用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
6、拓展练习
(1)课文第3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2)练习:
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颜色的珊瑚,有的像盛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廘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着。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三)齐读第3、4两段,看板书小结
三、课堂作业(略)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感受自己创设的游戏乐趣,关用画表现出来。
2.综合练习表现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3.通过趣味性绘画,培养绘画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记忆、表现创作不同角度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创作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美的、有情趣的画面。
作业要求:
画出孩子们吹泡泡的场面,画面要富有情趣、色彩鲜艳明快。
教具准备:
幻灯机录音机磁性黑板动物人体模型范画图纸肥皂液或洗涤剂吹管油画棒
学具准备:
铅笔橡皮彩笔油画棒肥皂液或洗涤剂吹管(草杆笔杆塑料管)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1分钟)
师生问好,安稳纪律,有秩序地摆放用具。
二、导入新课程:(游戏导入3分钟)
教师向空中吹出皂液泡,引起同学极大兴趣,然后组织同学做“吹泡泡”游戏(配欢快音乐),同学隔行轮流吹泡泡,一行吹,相对一行扇动泡泡。然后全班同学相对吹泡泡,看谁吹的泡泡大,吹得多。钱班同学在尽情游戏中,体会到肥皂液(洗涤剂)吹扇等人的动态,看到了大小不同的泡泡在空中呈现出来的如彩虹般园长七色光。
出示课题吹泡泡
三、讲授新课:(10分钟)
1、体现与观察
引导学生的回忆刚才吹泡泡的形态,色彩以及同学们的不同动态。然后看书20页图:(刚才我们有些同学在吹泡泡时,就是这样的表情,亿们多高兴,炊泡泡时多努力。)
2、摆动态
根据学生的回忆,老师用活动人体模型先在磁性黑板上摆,其余同学在下面摆。
3、幻灯灯出示范画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范画,并分析画面的'构图,色彩及人物动态。
4、构思
引导学生思考要画几个小朋友在吹泡泡?这几个小朋友动态怎么样?
5、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1).定位构思:
先按自己的构思摆出人物动态,再根据所摆动态用铅笔轻轻勾出人物动态骨式。无论全身人的都要充满画面。
(2).用铅笔勾画人物:
仍用铅笔勾画人物动态骨式上画出头部、五官、发式、颈部、衣服、四肢。
(3).用彩笔勾线刻画:
用一颜色较深的彩笔细致描画人物形象,并添加手中拿着的小杯子,吹管和大小高底各异的泡泡。
(4).涂色:
由学生任意选用丰富的颜色染人的。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中的二、三染色在一个泡炮里,每个泡泡的颜色都不同。染色时手要轻,颜色要淡、干净。最后用与人物颜色有差异的颜色涂涂背景,以人物,完成画面。
四、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25分钟)
1、放轻音乐。
2、提出作业要求,要评出“课堂能手”并授予奖牌。
3、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展出优秀学生作业。
五、小结:(1分钟)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2、讲评:用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自学参与欣赏评定,评出8—9名“课堂绘画能手”,并授予每人一枚自制奖牌,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朦胧的情感美。
2、运用想像、联想,揣摩、欣赏诗中精彩的画面美。
3、以诗解诗,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感悟自然的诗情美。
教学难点:对诗歌感情的体悟。(突破方法:以诗解诗,戴望舒的诗句)
教学重点:对诗歌画面美的感受。(突破方法:以老师范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已是冬天,可我还珍藏着秋天的几枚落叶,每当看到他们,我就想到了我所钟爱的秋天,在寂静的林荫道上,那金黄的落叶在微凉的秋风中翩跹起舞。同学们, 当你回望秋天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的画面呢?
老师:哦。你眼中的秋天的飒飒的秋风里
你眼中的秋天在粼粼的波面上
你眼中的秋天在南归的大雁身上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何其芳眼中的《秋天》。
二、检查预习,朗读纠错。
请三个学生,一人一节读诗。学生互相纠错。
老师读一遍,大家在课文上标注一下没找出来的读错的音。
学生明确易读错字(撒、背等),老师帮助辨析。
三、感知内容,读出感受。
刚刚大家读的和老师读的,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比如用什么样感情?语调激昂还是柔和呢?节奏是快速还是舒缓呢?
集体用柔和的语调、舒缓的节奏把它读一遍,读出对秋天的喜爱。
四、品味第一节,练习朗读,想象画面。
想要读得更好,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诗歌。
当代诗人徐志摩在他的诗作《私语》里,认为秋在“一片将黄未黄的树叶上”,那么请问第一节中,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在哪里?
大家找到的这些是极具农家特色和秋天美感的物品。那何其芳可不可以就直接写,可不可以这样写?似乎更简洁呢。打PPT
1、 大家可以出声地读一读,比一比。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轻盈2、丰收乐 满披着和“满载着”比较,得出轻盈的特点。
“饱食”让学生想象,饿的时候吃饱了的.感觉。丰收的满足。 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为什么用栖息这个词,而不用简洁的秋天在农家里呢?” 你的某个句子读得很有特色,为什么这样处理呢?为什么这里重读了呢?或者,要怎么读出感情呢?有些词需要强调,强调有重读强调,也有轻读强调,大家看看哪些词要重读,哪些要轻读。
总结:画面更动态,情韵更丰富,更能突出秋天丰收的喜悦。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读
出农人丰收的喜悦。(板书:农家丰收 喜悦)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深深地陶醉了。好像看到了一幅画面,邀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去想象一下。
清晨,“唰啦、唰啦”有节奏的割稻声响在原野上。稻叶上,晶莹的露珠,一颗颗调皮地跳上了阿婆的衣裳。丁丁的伐木声从远方悠悠地飘来,像节奏欢快的曲子,别有韵味。阿婆放下手中的镰刀,听得入了迷,她想起了年轻时阿公唱过的山歌。当阿婆发现自己已经沾湿的衣裳时,不禁莞尔,露珠怕是被远方的歌声震落下来的吧。阿婆走到果树旁,伸手去摘那黄橙橙的梨,那肥胖的梨儿,憨厚地躲进了阿婆身后的背篓。
听了老师描绘的画面,感觉怎么样?能具体评价一下吗?老师用了什么方法让大家感觉到身临其境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优美的细节描写等)
五、读第二节,质疑内容,描绘画面。
请大家默读二两节诗,也用老师的方法,在脑海中想象第二节的画面。字句理解上,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读完后提出来。 请大家提出疑问。
重点解决:“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
缩句法,然后问鱼人怎么会把乌桕叶的影子当成青鳊鱼呢?比较两种意象共同点 让学生揣想鱼人收网后的心情和表情的变化?从哪里看出来的?
哦,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原来秋天的景物就像在和鱼人做(游戏),是的,开了一个善意的玩笑。那渔人没有捕到鱼,他恼了吗?、
哦,原来渔人也是以(游戏的心态)来对待这个结果的。他悠闲地摇着小船,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态呢?板书:渔人悠然趣。
请大家像老师之前那样,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画面。拿笔写在书的旁边。我们分两部分,1-3组描写第二节的12两句,456三组描写第二节的后三句。我们比一比哪组的同学的画面更具有悠闲的情趣。开始。
师巡视学生写作情况,完成后,生展示。 好,下面我们就把这种悠然的情绪读出来。女生读前两行,读出清晨静谧的感觉。男生读三四行,读出悠然的情趣。齐读最后一句,读出游戏的活泼。
六、读第三节,以诗解诗,体会感情。
前两节在字面上没有明确出现人物,第三节有了,谁?齐读最后一句话。
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式变换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场??”(梦)。
你做过么梦吗?梦的特点是什么?
大家说的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体现了梦飘渺、虚幻的感觉。那么当秋天到来的时候,牧羊女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她产生了飘渺、虚幻的梦一样的感觉呢?
其间适时补充材料:1、戴望舒《秋天的梦》:“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学生答各种感受后,牧女的感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朦胧的情怀,板书《牧女朦胧情》 根据诗人的自述,19岁那年,作者经历了一场爱情风暴之后,一切痛苦和烦恼都化成了最甜美的回忆的时候,静静地流淌出了这样一首诗歌。就是他自己的心境。作者自己在《梦
中道路》中说“最后给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艳丽的秋光”。
如此纯净的感情,让我们用优美的朗读表现出来,男生读前两行,女生读三四行,结句齐读。
是啊,在同一片原野,同一条溪水之篇,这里曾经是百草丰茂、流水潺潺而今已经是渐进枯涸。曾经这里发生过、散发着香与热的美好故事,而今却在微凉的秋风中消散无踪。当我们体会到牧羊女的这番感受的时候,同学们是不是可以理解牧羊女此时的心情了呢?
不是秋天梦寐在人的眼里,而是人在秋天中梦寐。当秋天来临的时候,一切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生活的悠闲、而曾经那个夏天的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留下一份明朗纯净的怀念。
七、小结。
"在诗意画面的感受和萦萦于耳的诵读声里,在朦胧爱情与优美秋光的无限延伸中,我们读懂了秋天。感谢何其芳,他的《秋天》何其芬芳!最后让我们带着饱满的感情齐读全文,再品芬芳!
八、作业布置。
老师在读完这篇诗歌之后,深深地被这样的秋天打动,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让学生一句话谈感受。请你也用几句诗写写自己心中的秋天。
1、 练习板书
2、 站姿不够挺拔(巡视学生的过程中,个别指导的时候不要对着话筒讲,讲什么都可以)
3、 因为这首诗的整体语调是轻柔的,这几个词需要读得尤其轻才可以读出轻柔的感觉。 4、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 汉语拼音:
(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 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 ,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03-27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11-0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1-01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