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读14个生字,掌握“海、军”两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能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通过朗读,感悟情境,发挥想像力,在叙述的同时,语言得到训练。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并掌握生字及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几个旅游景点玩玩,如果你觉得景色优美,还能介绍给别人呢!
二、朗读、体验情境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看看我们都要去哪几个景点参观?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标上“?”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
3、(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正音,记字形的方法有哪些?
4、指名分段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
5、小组讨论:给每个旅游景点取个好名字。
6、生汇报,师板书:海滩农村公园学校
三、学习课文
(一)请各位参观者跟紧我,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海滩”。
1、(出示图)海滩上有什么呀?
2、翻开课本,把这几样东西用“□”框出来;形容它们的词用“〇”圈出来。
3、出示词语卡片,读一读。
4、观察图,用上这几个词说一段话。
(二)参观了美丽的'海滩,我们再一起去领略一下“农村”的乡土气息吧!
1、(出示图)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2、根据汇报出示词语,跟读,正音。
3、课文是怎么来形容它们的?自己读一读吧!
4、齐读,你觉得这里怎么样?
5、有感情地朗读。
(三)想想自己是怎么学懂前两段的?
1、小结方法:读、标、想
2、接下去的两站“自由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四个人一起去参观,过十分钟集合。
3、汇报:我参观了(),看到了(),觉得()。
4、根据汇报出示词语卡片,齐读。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翠竹”、“红领巾”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朗读文
1、看着图说一说。
2、巩固练习:一()沙滩一()军舰一()帆船
一()秧苗一()鱼塘一()果园
一()小溪一()石桥一()翠竹
一()铜号一()“红领巾”一()欢笑
五、指导书写
六、延伸:
1、画一画:把这些美丽的景点用画笔画出来,好吗?
2、找一找常见的数量词,举几个例子。
语文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
这篇文章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课。这一单元是游记单元,单元设置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掌握阅读和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它同时也是一篇寄情于景的抒情性散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在高原上充满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它不仅景色壮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作者通过这一篇散文,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说教学目标
本课是一篇游记,根据游记这一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确定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是:
(1)把握本文的情感线索及观察顺序,培养观察景物的能力。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述的方法。
(3)通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学方法
本文是第一单元游记中的第三篇,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文章体裁的阅读方法,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文内容,体味文字中蕴涵的景之美、情之美。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我采用“1+1高效合作教学模式”中的“主体阅读模式”来进行教学。“主体阅读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自读感知——研读探究——讨论评价——拓展延伸”。教师在准备教案的同时,学生还要准备相应的.学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之中。在老师的激励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学、互动,以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师生之间的协调互动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来共同完成这一课的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树立“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该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应该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进而形成新的高效课堂运行机制。这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是:
第一个环节:自读感知。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观看青海湖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充分预习文本内容。进而让学生对青海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所学文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研读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两个问题:
1、作者观赏了青海湖的哪些景色?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赏青海湖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学生在预习中又相继提出了自己的问题:1、青海湖哪一处景色最美?
2、如果让我们自己编排游览青海湖的行程,怎样安排最为合理?
这些问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也纳入到学生共同研讨的范畴之中。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让学生把自己所找景色及观察顺序板书到黑板上。
第三个环节:讨论评价。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青海湖是美丽的,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导游,正带领着一个旅游团来到青海湖旅游,请你依据这篇文章,选取青海湖的一个景点,拟写一段导游词。可以灵活地选取文章中优美的句子,添加到你的导游词中。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充分研讨文本的基础上,自己写出导游词,并交由本组同学加以讨论,最后选出优秀的答案加以展示。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
在这一这环节中,我重点设计了这一道思考题:作者希望人们来到美丽的青海湖游览,又怕这里的环境遭到破坏。想一想:有什么措施既可以开发青海湖的旅游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又不致于破坏青海湖的环境?
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辨。而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往往会逐渐统一起来。
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中甚至还拟了一些保护青海湖的宣传语,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通过这四个环节,师生共同研读文本,充分体会到这篇游记所蕴涵的语言之美、景色之美、人文之美。
四、说教学设想
在教学时,教师要十分注重创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良好氛围,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青海湖蓝色的湖水、青青的草地、迷蒙的鸟岛等自然风景,引领学生亲历课文意境。还可以利用课文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意韵之美。在第四个环节中,如果时间允许,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教师为学生实现新的发展所创设的有利的教学情境,会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到青海湖那神奇而壮丽的风光之中。
五、说板书设计
本文的板书设计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在进行第二个环节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到黑板上自己去书写从文章中找到的青海湖的美丽的景色。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容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学生主动发展的良好效果。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写结合,写写自己经历过的微笑。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自读课文。提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3、学生试读课文,指名学生愿意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4、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读了诗歌以后,你对“微笑”这个词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
5、认读生字、生词。
(二)再读生疑,研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质疑提问。
如:为什么说微笑的价值很高?为什么说微笑是朋友间交流的信号?为什么说“在人生旅途上,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2、小组内研读,讨论。
3、集体交流,感悟诗文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
a、微笑很容易做到,你是不是常常对别人微笑?如果你以前不爱微笑,以后回怎么做?
b、诗人把“微笑”比作“身份证”,想一想还能把微笑比作什么?
(三)反复练读,背诵课文。
1、指导学生画出句尾押韵的字,自己反复练读,体会朗朗上口的感觉。
2、指名读诗,互相评议。体会这首诗语气亲切的特点。
3、尝试背诵课文,同桌互背。
(四)读写结合,积累词语。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把微笑送给别人或接受别人微笑的经历,先说一说,注意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把微笑送给别人(为什么接受别人的微笑),“我”的心理活动以及别人的表现(动作、语言、神态)等,然后再写下来。
2、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如:转瞬即逝,善良淳厚。在人生道路上,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认识“飘”“鲜”等7个字,学写“北”“家”等5个字。并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说话。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
直接导入,巩固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认读。
2、说出北 家 爷的笔顺。
3、和老师一起积累五个字的词语。如丰富的物产
4、教师小结字词的巩固情况。
学习儿歌,体会情感。
☆自由轻声读儿歌,这首小诗一共有几小节?
☆分小节朗读儿歌
☆体会内容 冬爷爷的`家
1、第一小组齐读第一小节
2、出示课件冬爷爷的家
3、生活在冬爷爷的家的小朋友,冬天下雪了可以做什么呢?你的心情怎么样?
4、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读第一小节。
春姑娘的家
1、第二小组齐读第二小节
2、出示春姑娘家的图片,你都看到了什么?
3、多么美丽的景色,请大家带着愉悦的心情一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第四小节
2、多媒体出示括号题
3、出示“有的 有的 有的”练习句式
4、出示同一季节不同的生活
5、尝试填写书中的句式。
★拓展关于祖国你还知道什么?
★教师总结
★五齐读儿歌结束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的同伴的生命。虽然在鲜血的时候他误认为自己会死,但为了她能活下来,他仍然坚持鲜血,课文真实的描写了阮恒鲜血时的神情、动作,真实的反映了他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因此,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是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复杂的心理活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鲜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设想: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最得力的助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为主线,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思想得以升华,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引导读书,使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秋日私语》钢琴曲、《友谊地久天长》伴奏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提起朋友这个称呼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总会有一些小伙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那么今天老师也要请咱班的幸运小观众谈谈他和朋友之间的事。
2、用投影仪出示班级同学小时侯和小伙伴照的照片,然后说说和他之间的美好回忆。
3、那么今天我们也要共同探讨一篇和朋友有关的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教师板书课题,同时用红色粉笔写“她”和“我”,用绿色粉笔写“朋友”)
(通过展示同学们小时侯和小伙伴的照片能勾起美好的回忆和对友情那种温馨的内心体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课文埋下了伏笔。而板书用不同颜色一方面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另一方面,绿色代表永恒,为升华文章的主题做铺垫。)
二、自主合作,以读悟情,探知课文。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一件什么事?
2、找学生回答后问:那么小男孩为什么要为小女孩献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找学生读。
4、要是你你会怎么做呢?我们看看阮恒是怎么做的。
(一到四自然段不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一代而过,同时培养学生抓住文章的主次。)
5、师生合作配乐范读课文的5—11自然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音乐一方面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另一方面配上师生声请并貌的范读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教师和学生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
6、让学生小组内配合朗读课文的`5——11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语句。
7、读完之后让学生自己说说画了那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能不你读懂的地方变成问题考考同学们吗?
(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人翁地位,这恰好代替了教师烦琐的课堂提问和分析,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养成读书要不断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谈话和提问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三个重点句:
(1)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2)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
A、当学生谈到哪一句时教师出示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B、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表演“一只小手颤抖的举起来,然后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和“啜泣、呜咽、哭泣”,通过表演理解阮恒的内心矛盾。
C、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当时阮恒的心理活动。
D、引导学生开展个人读、小组读、挑战读、男女生竞赛读和全班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
(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丰富内心体验,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8、那后来是什么原因让小男孩停止了哭泣?
9、那么医生可能说了哪些话呢?同桌之间相互表演,一个人扮演阮恒,一个人扮演医生。
10、找两个小组到前面来表演。
11、那么阮恒误认为自己会死,他为什么还这样做呢?让学生自己编制一个采访栏目,一个人扮演阮恒,一个人扮演医生,一个人扮演记者,一个人扮演小女孩。
12、找学生表演。
13、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她是我的朋友。
14、教师配上《友谊地久天长》进行情境渲染。
是呀,正是阮恒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才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而现实生活中朋友就是你脚边的被子,当你寒冷的时候他会温暖你的身体,当你失落的时候,他会给你安慰,当你遇到危险的时候他甚至会献出自己的生命。那么,就让我们真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用爱心去铺陈周围的精彩。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片美好的情感,有时他们的情感是那么脆弱,那么美好,就看你怎样去引导,怎样去让他们的心灵深处绽放一抹柔和的阳光,而我选择的是放上一曲温暖的歌谣,诉说一点真实的感动,这样在打开彼此心灵防线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学生的真心。)
15、让学生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启示。
16、教师介绍关于朋友的格言。(用多媒体出示)
(1)友谊是一种温静而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为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荷麦
(2)真友谊像磷火——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
——D.M
(3)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朋友。
——爱因斯坦
(4)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17、让学生根据这些格言自己创作一些关于友谊的格言和设计一些关于友谊和爱心的图标。
(语文是课内和课外的延伸,如果只把学生的思维盯在课堂,那么学生学到的不是语文,只是一些枯燥的实用性不大的知识,而我注意引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创作,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潜质,丰富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
18、找学生到前面画图标,把自己创作的格言贴到自己小组的展览区。
三、共同歌唱《朋友》这首歌结束本节课。
通过唱歌结束教学,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味道。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
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具:教学挂图、投影片、录像带、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
2、能指导看图,整体感知词语的.意思。
3、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和欢庆场景。
4、学会书写“桥、检、陆”这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
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 3月8日 5月1日
6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配以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适合的乐曲)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摘录笔记
1、继续用学过的方法积累新词、好句。
2、提醒学生自学生字,在积累的同时理解诗意。
3、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因果关系句子。
A、先表明态度,后说明理由;
B、先说明理由,后表态度。
4、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因果关系的句子。
5、四人小组交流体会。
二、读一读
1、学生自读古诗句。
2、学生自学诗句,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意。
3、四人小组交流诗句含义。
4、全班交流体会。
A、人要顺应天时,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
B、有了财富,不能放纵自己,整天沉溺于酒色。看到贫穷的人,不能欺辱,面对威武的`武力也不去没有原则的屈就,这才是大丈夫。
C、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5、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尊严”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开卷有益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意。
2、讨论:所表达的意思。
思考:“嗟来之食”的的含义。
3、学生复述课文。
4、讨论交流:展开辩论——那个人该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二、辩论会
1、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辩论。
正方:那个人不该吃黔敖的东西
反方:那个人该吃黔敖的东西
2、正反方自由组合讨论。
3、全班交流。展开辩论。
4、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尊严)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一件尊重他人的事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学生开始习作。
6、修改习作。
7、抄清习作。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教案07-21
(精选)语文教案09-26
[经典]语文教案10-01
语文教案【精选】09-16
语文教案(精选)09-15
语文教案(精选)09-19
语文教案(经典)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