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29 08:36:3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精品[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美术教案精品[7篇]

美术教案 篇1

  02 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一、课时结构:1课时

  二、教学目的:

  本课是有关美术欣赏基础知识教学的第2课,是关于美术作品创作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即艺术形象问题的基本知识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该是:

  1.使学生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征,

  2.使学生了解和明确美术形象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

  3.初步知道美术形象类型的区别以及形象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术形象是对现实生活能动的反映。

  难点:创造艺术典型是艺术形象的本质属性。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研究的课题是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演示课题)各种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构思内容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基本成分,是艺术作品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艺术形象,就难以形成艺术作品。那么,美术形象有什么特征呢?

  2、通过寻找不同种类艺术形象的特点,体会美术形象的特征。

  我们把几种不同的艺术作品作一个比较(演示不同艺术作品:诗《静夜思)》、曲《春江花月夜》、画《星夜》)

  师:我们欣赏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绘画作品.它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了同一个艺术形象 ——月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三种艺术形式在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演示文字)文学作品、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在塑造月亮形象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生:文学艺术作品用语言文字塑造了月亮形象。从床前的月光.到天上的月亮,用语言表达了人们的思乡之情。文学艺术作品通过语言文字的描写,触动人们的心灵感觉活动,使人们以艺术虚构的方式,想象、感受月亮形象的美感和存在。

  (演示文字)文学作品艺术形象是语言形象、时间形象、动态形象、想象形象。

  生:音乐艺术作品用声音、节奏、旋律等塑造了月亮形象。委婉的乐曲,描绘出夕阳落江面,圆月上东山的淡雅美丽景色。音乐艺术作品通过音响.节奏.速度、强弱等的表现,触动人们的听觉感官,使人们以艺术联想的方式体会、理解月亮形象的审美内涵。

  (演示文字)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是听觉形象、时间形象、动态形象、音响形象。

  生:绘画艺术作品用造型:色彩等塑造了月亮形象。明亮的月亮以直观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一种真实的空间的美感享受。 绘画艺术作品通过形体、构图、色彩、明暗等的塑造,触动人们的视觉感官,使人以直接感受的方式,看到具体动人的月亮形象。

  (演示文字)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是视觉形象、空间形象、静态形象、造型形象。

  (演示文字)通过以上的对比,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给我们的直接感受是什么呢? (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自己体味“美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生:看得见,听不见.有形象.有色彩,鲜明具体,静止不动,占有空间,表现事物的瞬间形态。

  师:美术形象足以空间存在的 形式.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我们可以毫无障碍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从而引发审美感受。

  (演示文字)美术形象是以空间的静态的造型形式,欣赏者直观感受的视觉艺术形象。 (加深对美术形象基本使特征的认识。)

  3、引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从中品味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

  (演示《击鼓说唱俑》、《生与死》、《灵鹫》)请同学们简单的谈谈对几张作品形象的 感受。

  生:《击鼓说唱俑》以雕塑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说唱艺人的形象。他的表情、动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油画《死与生》用色彩表现了生命的主题,死与生有密切的关系,画面上,它们是一个整体。

  《灵鹫》表现的是动物形象,用高大的山石村托了灵鹫的姿态,

  (演示文字)美术形象,即是指作品中某一个别的艺术形象,又是指艺术形象所构成的整体艺术形象(强化概念)

  4、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创造艺术典型是美术形象的本质性特征。

  美术形象是静止的空间形象,决定了美术形象是瞬间形象,不能够表现事物的全过程。而瞬间形象必须能够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必须表现典型形象。例如:我们要表现“跳高”这一主题,从助跑、起跳到跃竿、落地,要表现瞬间,哪个环节更具有典型性呢?

  生:跃竿

  师:显然跃竿动作最典型地表现了跳高运动。

  (演示文字)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典型形象的? 具有一定深度的美术作品,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典型形象的呢?如罗丹的《思想者》.同学们还已得他的形象吗?请到前面做一下他的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体会艺术家的构思。)

  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

  (演示《思想者》)罗丹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动作形象表现《思想者》呢?为什么不用老人、儿童、女人形象?

  生:成年男人更能体现《思想者)的内在魅力,更具有思想深度。罗丹借助人体动态、神情这些表象,去表达某种内在的思想、感情,给观者以启迪。这种形象是深思熟虑的典型形象,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高超的造型能力。

  《思想者》用鲜明而生动的性面貌,体现出普遍的共性特征,这就是艺术典型,而创造艺术典型是美术形象的本质特征。

  5、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创造艺术典型的方法和过程。

  师:请同学们对比观察下面的几张作品,艺术家是怎样创造典型艺术形象的。(演示《长

  城》、《连年有余》)

  生:国画《长城》用线条概括了长城连绵起伏的形象特征,表现出长城蜿蜒地矗立在高山之巅。年画《连年有余》以明快的色彩,表现了中国儿童天真.可爱的特征。

  师总结: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艺术形象典型地概括了客观对象的特征。

  (演示文字)创造艺术典羹ln术形象的本质性特征。

  6、强化理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对比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艺术形象像不像原有的自然物象?

  生:像.艺术地表现长城,就要像长城。不太像,有原来形象的感觉,但不太一样。

  (演示文字)观察下面的作品,思考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似像非像的感觉呢?艺术与生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对比观察下面的几幅作品,并讨沦。(演示《母亲阿莉奴》等) (理解艺术形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类精神创造的产物,是艺术形象的本质属性)

  生:油画《母亲阿莉奴》与照片《阿莉奴》是一个再创造的关系,说明美术形象与现实生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门外有朝阳的山景》是凡高从病房往外看的景 色,在他眼中,把病人与外界隔绝的铁窗是不存在的。这张画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凡高的内心情感,既是现实生活的形象反映.又不等同于客观现实,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中国画《漓江》的作者,把自己游历漓江的感受用线条表现了出来。生活、自然是物质的,艺术形象是精神的,精神要高于物质,艺术要高于生活。

  教师总结:美术形象是经过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乃至改造等艺术加工,融入作者对事物的审美评价,注入美术家的思想感情创造出来的。它的形象特点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艺术形象的本质属性。(演示文字)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美术形象的本质属性。(强化概念,形成理论)

  7、引导学生了解美象创作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演示的几张作品,在创作方法上存在着那些差异呢?(演示三张静物作品。)

  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并回答。

  教师总结:在美术形象的创作中,由于艺术家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创作方法与艺术手法不同,而出现了艺术类型或风格上的多样性,有的强调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其创作的美术形象偏重于写实,可以叫作再现性形象;有的强调主观世界的感受,所创造的美术形象偏重于内心感情,情绪的发泄及主观露念的描绘,可以叫作表现性形象,其创作的艺术手法有具象性形象、意象性形象和抽象性形象。请同学们把下面的作品分成具象、意象和抽象三个 部分。

  (演示文字)美术形象有不同的创作类型和风格。

  (演示《牧羊女》等。)

  学生分组讨论,说明本组的意见。

  五、课堂小结:

  美术形象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都既反映着客观现实和客┃ 观真理,又反映着作者的主观感受、主观认识、主观理想。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今天的课┃ 程总结一下。(强化课程要点,巩固所学知识,增强理性概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和一般特征;更明确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美术形象是生活的能动反映;懂得了美术形象是典型形象,是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塑造的;了解了有多种不同风格的美术形象,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美术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会用大小不同的椭圆形和半圆形画出蘑菇的基本形状。

  2、学习使用多种颜色来装饰蘑菇。

  3、掌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的涂色技巧。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二、活动准备:

  小兔头像、蘑菇图片、范画、画纸、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

  1、教师一边出示小兔头像,一边说:今天小白兔早早起床,拿了一只篮子要到树林里去它边走边唱,非常高兴,因为它要到树林里采它最喜欢吃的蘑菇。终于来到了树林,可这时太阳公公却躲起来了,还下起了毛毛雨,小白兔没带雨伞,怎么办呢?你猜猜小白兔想到了什么办法来避雨吗?(幼儿自由议论)

  2、原来小白兔一口气跑到了蘑菇地里避雨,这里的蘑菇可神奇了(出示蘑菇图片),大大小小的,不仅有小白兔喜欢吃的小蘑菇,大蘑菇还可以做小兔的蘑菇房,这不,小白兔跑到大蘑菇下避雨来了,所以小兔子最喜欢蘑菇,它想摘很多很多回去送给它的好朋友们,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它吧,画些漂亮的蘑菇送给小兔子的朋友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作画

  1、出示范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蘑菇长什么样子的?怎么画呢?(幼儿观察后自由讨论)

  2、教师请幼儿说说,总结画蘑菇的方法,创编成儿歌的形式(PPT出示):圆圆的,扁扁的,像房子,像花伞,一个个,地上长,小白兔,真喜欢。

  3、幼儿跟读儿歌。

  4、教师边念儿歌示范画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蘑菇:先画椭圆形或半圆形的蘑菇顶,在蘑菇顶中间底下画上蘑菇柄,然后在蘑菇顶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或者斜纹作装饰,最后给蘑菇涂上漂亮的颜色(教师示范时,强调涂色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色彩均匀)。

  5、带领幼儿边说边画: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边读儿歌边画蘑菇。(书空练习)

  三、幼儿作画,教室巡回指导

  1、发放画纸和油画棒,鼓励幼儿大胆落笔,画出大小不同的蘑菇,并提醒幼儿作画时注意顶和柄的衔接。

  2、会用多种颜色给蘑菇画上漂亮的花纹。

  3、帮助能力差的幼儿画好蘑菇顶,并鼓励孩子自己模仿作画。

  四、讲评作品

  1、收拾作画工具(请幼儿自行将油画棒收拾好,摆放到指定位置)

  2、老师对幼儿的作品做适当的点评:表扬画得又多又漂亮的小朋友,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的作品多作鼓励。

  四、活动反思:

  在孩子们的.自由作画时间了,老师巡回指导,发现较好或有自己创意的孩子就进行及时表扬,孩子们互相学习,很好的完成了作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设计了有趣的教学用具和游戏设计,整个活动,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初浅的社会经验,体验绘画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热爱小动物。

  2、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通心面, 胶水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唱“小狗”这首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 小狗小狗,汪汪汪,蹲在门口啃骨头。

  小狗小狗,汪汪汪,伸着舌头摇尾巴。

  小狗小狗,跑跑跑,别让小球跑掉啦。

  小狗小狗,找一找,闻闻宝宝哪去了。

  [展开]

  1. 谈谈你的.小狗

  - 向朋友们讲讲你养的小狗。

  - 你还养过什么宠物? (小狗, 小猫, 小鸡仔, 金鱼, 海螺, 仓鼠等等)

  - 朋友们为了宠物都做了些什么?

  2. 用准备好的通心面制作出小狗的样子

  -用什么材料才能制作出小狗的毛呢?应该怎样做呢?

  -用通心面来制作小狗吧。

  ① 准备好通心面

  ②把通心面贴在小狗的身上,要让小狗的毛弯弯的卷卷的

  ③ 给小狗起一个名字

  [结尾]

  1. 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 总结活动

  [出示图片]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辅导材料和你表现动物或人物。

  2、初步尝试自己的泥塑动物及人物上色。

  3、喜欢泥塑活动。

  活动准备:

  1、玩具小动物,动物图片、泥、泥工板、辅助材料(雪花片,牙签、小珠子等)油画笔,颜料。

  2、幼儿已有使用油画笔的经验。

  3、参观动物观,对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外形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一起回忆参观动物园的经验。提问:

  1、你喜欢哪个小动物?、

  2、它是什么样子的?

  3、身上的花纹是什么颜色的?

  二:请一幼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玩一玩。提问

  1、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请幼儿观察头、身体及其他特征明显的部位)

  2、看看它身上有哪些颜色?

  三、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一说画画中的泥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四、请幼儿尝试制作的西欧啊动物及人物。

  1、提问:如果你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怎么解决?(可以看看玩具,图片也可以请老师帮忙)。

  2、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辅助材料。

  3、幼儿完全制作好了再上色。

  4提醒幼儿上色时,注意保持小动物形象特征的清新。

  4、鼓励幼儿捏一个以上的泥塑作品。

  五、幼儿相互交流作品,提问:这是谁?在干什么?它们说了什么?

  六、活动评价

  1、能用泥捏一个动物或人物。

  2、幼儿能用颜色给自己的泥塑小动物或人物。

  课后活动

  a) 作业展评: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同学讲讲你的创作思路。

  b) 课后延伸:除了泥巴,你还能用什么材料制作雕塑作品呢。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理念:本课属于“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对于本课的设计,我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来想的:

  “两个改变”既:一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成为课程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二改变传统表情教学,只是“就表情”“画表情”为由心情体验到表情感受,更强调心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

  “三个唤醒”既:一唤醒学生的色彩情感性元体验。儿童用色彩对喜怒哀乐的独特的理解和运用表现是最本真、最天才、最富有个性的,教师要诊视和保护并唤醒。二唤醒学生对表情的认识由无意的感受到有意的观察再到富有创意的表现创作。三唤醒学生只是对造型的技术关注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在本课的学习中除了学习表情的刻画还要延伸到对万千世界喜怒哀乐的关注懂得和谐共存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喜、怒、哀、乐不同表情的特征及美术表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心情与表情的关系,并掌握美术语言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人文关怀之情,提高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掌握喜、怒、哀、乐表情的特征。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喜、怒、哀、乐表情特征进行大胆想象表现。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准备:师:教具、影象资料、电脑多媒体设备。

  生:颜色、油画棒、橡皮泥。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体验色彩】

  ⒈创设情景。(教师以谈话的形式与同学交流上课时的心情感受。)

  ⒉体验色彩情感性。

  ⑴请学生在色卡中选出分别能体现出自己喜悦、愤怒、悲伤、欢乐心情的色彩。

  ⑵请学生把选出的色卡按类分别粘贴到黑板上。(很多同学早已按捺不住,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所选的色卡展示在黑板前。)

  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所选择色卡的理由。

  ⑷出示课题。(喜怒哀乐)

  【观察表情,感受特征】

  ⒈做游戏,展示不同的表情。

  ⒉请四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到黑板前根据对应的表情色卡用不同的形状在上面摆放出不同的表情,并对特征加以说明。

  ⒊请学生根据不同的表情进行成语交流。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民间艺术家和画家的作品,借鉴他们在人物装饰画上的表现手法。

  2、操作目标:把图片资料和自己的写生画变成装饰性的人物作品。

  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由创作人物装饰画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 功的喜悦。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人物联想,创作出有个性的人物装饰画。

  教学难点:能巧妙地把点、线、面的知识运用到人物装饰画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勾线笔

  学生准备:水粉色、水彩笔、彩色铅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人物写生的画法,知道了一个人物面部比例是“三庭五眼”(出示图 片)头和身体比例的民间口诀是“立七坐五盘三半”( 出示图片),但有些学生感觉到人物写生 比较严谨,受到比例、姿态、形象各方面因素的约束,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师:我这里有两幅作品(出示图片),比较一下,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幅?你的理由是什么?( 生口答)。

  师:刚刚那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第一幅具有写实风格,是具象的,而第二幅是装饰风格,是抽象的。我们称 第二幅画为线描人物装饰画,今天就来学习(线描)人物装饰画。(板书课题:9.人物装饰画)

  师:关于人物装饰画,你们想知道什么?学习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人物装饰画究竟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表现手法,我们怎样才能画好它呢?

  二、欣赏交流

  1、欣赏中国人物装饰画

  师:其实人物装饰画不是现代才有的,让我们走进它们,去发现人物装饰画的特点。

  (出示原始社会的岩石壁画图片),

  师:仔细观察一下岩画上的人物比例有变化吗?生:有

  师:作者将人物身体做了一个怎样的处理? 生:拉长。

  师:除了上下拉长,我们还可以怎样拉长?生:左右。

  师:对了,除了拉长,我们还可以怎样改变它的比例关系?生:缩小。

  师:这些就叫夸张。 (板书:夸张)

  师:再仔细的观察一下,作者还用了点、线、面对人物作装饰性处理,很有“现代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来看看距今已有两百年历史的汉代画像砖上的人物有什么明显特征?生:对称。 (人物造型古朴,简练,讲究对称。)

  师:民间艺人用线替代了我们手中的画笔,如绣品、剪纸上的人物装饰画。这幅刺绣有哪个地方吸引了你的眼球?(生口答)

  师:剪纸,它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构图饱满,浑厚中又有细腻。

  师:艺术是不分国界的,欣赏过中国艺术家们的人物装饰画后,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外国画家笔下的人物装饰画的魅力。

  2、欣赏国外人物装饰画

  师:现在我们看到是西班牙大师毕加索的人物装饰画。大家欣赏完这幅画后,能告诉我们它

  给你的.第一印像是什么?瑞士画家保罗克利的人物装饰画又给了你什么印象?(小组讨论后汇报: 人物图形里有圆形、三角形、方形,采用对几何图形的分解、运用色块分割对人物进行装饰。不同 的颜色,感觉颜色风格又有不同)。

  师:那位同学的见解很好,运用了我们之前学到的美术知识。人物装饰画的特点是:夸张、变形、概括。

  三、欣赏讨论

  (师示范人物装饰画)

  师:现代人物装饰画又有了怎样的装饰风格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生:多了一个舌头。 师:观察的真仔细,他运用了添加的方法对人物进行了装饰,下面一幅你们肯定也一下子就能猜出他运用的 方法了,我们一起说,是什么方法呀?生:简化。

  再次欣赏大师丁绍光的人物装饰画。感受人物装饰画的美。

  四、启发创作

  师:有了那么多的方法之后,接下来就要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创作了。我猜你们心里肯定有了 很多的想法,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生口答。

  师:你们肯定比这些同学画得还要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对人物进行装饰的?你 要吸取他哪个细节的画法?将什么地方进行改进呢?

  五、学生创作

  师:好了,现在就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把你们的奇思妙想与人物像进行装饰吧。学生创作,音 乐伴奏,教师行间指导。

  六、展示评价

  学生推荐小组作品,选出最佳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可以从作 品创意、造型、细节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课后拓展

  师:人物装饰画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吗?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体会人物表现出的美感:人的 形态美、运动美、服饰美及情趣美,使这些美转化到自己的人物装饰画作品中。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菊花的颜色和姿态,知道菊花是多种多样的。

  2、尝试用油画棒表现菊花的特征。

  3、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童易PPT(菊花)、范例。

  活动过程:

  一、感知菊花的特征:

  1、秋天到了,什么花开了?(菊花)2、我们这里开了一个菊花展览会,看看菊花长什么样?引导幼儿从花、茎、叶几部分观察菊花的特征。(如:花开在顶端,叶子边缘有锯齿,花有黄、白、紫等颜色。形状多样:有的花象个球,有的花瓣象一条条萝卜丝,有的象妈妈的卷头发,有大有小,有直有弯,有宽有窄。)3、菊花有什么用呢?(能做清凉饮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头痛等。)二、画画美丽的菊花:

  菊花真美,今天我们都来做小园丁,一起来种菊花好吗?

  1、(老师示范)圆圆的是花蕊,长长的椭圆形是花瓣,围着花蕊长满花瓣。一朵菊花就开放了。再找空的地方种菊花……(5—6朵)2、花下面还有什么?(茎)用咖啡色画茎。(还有叶子)用深绿色或浅绿色画叶子,尖尖的,一片叶子就长出来了,你们想试试吗?

  3、引导幼儿有顺序地画:花蕊——花瓣——花茎——叶子,并且知道画花瓣、叶子。

  4、鼓励幼儿将画面画满。

  三、展览作品:

  1、找一找谁种的菊花最多、最美?

  2、蝴蝶最喜欢哪朵菊花,为什么?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经典)美术教案09-21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精选]美术教案09-26

美术教案【精选】10-21

(经典)美术教案11-18

美术教案[精选]10-29

美术教案(精选)07-20

美术教案【经典】08-04

美术教案[经典]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