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班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掌握乘坐电梯的安全知识
2、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验
活动准备:
故事《电梯惊魂》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活动主题的兴趣:
你们坐过电梯吗?
电梯有什么作用呢?
电梯都是一样的吗?什么地方的电梯不一样?
你们喜欢坐电梯吗?为什么?
2、讲述故事《电梯惊魂》,讲完故事后请幼儿说一说:
达达为什么会被困在电梯里?
当电梯有故障或者快停电的时候,能不能去乘坐电梯?
电梯突然发生故障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不要惊慌、按警铃或呼救、等待帮助、不要靠近电梯的门,要靠里站)
电梯为什么会出现故障呢?(电梯故障有时候是电梯自己的原因,有时候却是人们不遵守乘坐电梯的要求造成的)
3、请幼儿谈谈自己知道的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鼓励每个幼儿都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谁坐过直升电梯?应该注意什么?
谁坐过观光电梯?应该注意什么?
谁坐过扶梯?应该注意什么?
【附1】被困电梯后的求救方法
被困后,可利用电梯内的电话或对讲机求助,还可以按标盘上的警铃报警。如果以上装置均失灵,可以用手机救助;没有手机或没有信号,可以拍门呼救。拍门呼救无人回应时,暂停拍门,镇静情绪,节省体力和氧气,观察电梯外的动静,伺机呼救。
电梯天花板如果有紧急出口,也不要轻率的爬出去。因为紧急出口打开时,电梯会刹住不动,一旦紧急出口意外关上,电梯可能会突然启动,让人从梯顶摔下去
【附2】故事:电梯惊魂
有一个叫达达的.小朋友住在一栋高楼的第十层。达达可喜欢乘电梯了,因为他觉得电梯又快又方便!
有一天达达放学回家,正要乘电梯时,管理员王伯伯招呼达达:“达达放学啦,你今天还是爬楼梯吧,电梯好像有点不对劲,我正准备叫人来检查呢!”达达说;“知道了,谢谢您!”
达达穿过安全门,来到了楼梯口,他一看长长的楼梯,忍不住犯嘀咕:“天哪,这么高!要走到什么时候?还是电梯好,以下就到了。我还是坐电梯吧,反正就一会。”于是达达过去按了电梯按钮,电梯一会儿就到一楼。达达走了进去,心想;“这不是好好的嘛,哪有问题?”
电梯慢慢地向上升着,突然,“锵!啪!”电梯停住不动了,灯也熄灭了,整个电梯电梯里一下子安安静静、黑乎乎的。达达害怕极了,心想:“完了,电梯真的出问题了,怎么办?我被困在里面了,我会不会掉下去啊?爸爸妈 妈,你们快来救救我吧!”
达达等了一会,还是没人来。“王伯伯一定以为我去爬楼梯了,没有人会知道我在电梯里,我该怎么办呀?”达达越想越害怕,急得在电梯里走来走去,好几次想把电梯门拉开,但费了半天劲儿,还是拉不开。正在达达焦急万分的时候,外面传来了王伯伯的声音:“达达,你别着急别紧张,不要走来走去,也不要拉门。你在里面乖乖地等我一会,电梯维修员马上就到了。
达达一听,立刻安下心来,不再乱动。没过一会,电梯门就被打开了,叔叔们把达达拉了出来,达达哭着说:“下次电梯有故障,我再也不坐了!”
小班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娇惯,家人比较迁就,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是自我为中心,缺乏互相谦让、互相关心的良好品德,与人相处、协商、合作的能力较差。而《小羊过桥》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富有很强的教育性,故事情节、角色对话通俗易懂,幼儿比较容易接受。通过学习幼儿能从中得到教育,明白相互谦让也是一种美德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主要内容。
2、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重点难点
懂得同伴间要互相谦让、不争吵、不打闹
活动准备
视频动画、情景创设(一条河、河面上有一座独木桥)、(小白羊、小黑羊)头饰、儿歌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游戏“走独木桥”进入教室。
1.独木桥什么样的?刚才走独木桥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幼儿自由发言,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二)听录音,把握儿歌主要内容。
提问:1、儿歌叫什么?有谁?2、发生了什么事?
(三)欣赏动画,理解儿歌内容
1、两只羊走到独木桥中间,小白养和小黑羊说了什么?
2、两只羊越吵越凶,互不相让,后来怎样啦?为什么会这样?
3、你想对两只羊说什么?
4、小结:小白和小黑没有互相谦让结果掉进河里了。所以平时小朋友要做到互相谦让。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戴头饰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结合了新的辅助教具——课件,课件的声形并茂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孩子们愿意说、大胆说、连贯说,说出了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内容及角色的.对话。活动组织的各个环节较紧凑、动静搭配合理,整合了健康领域、社会领域,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学习。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幼儿语言的连贯性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2、在游戏情境中体验与他人分享的的快乐。
3、学一学绘本中的句式“是谁在煮汤呀,放X只XX进去,一定很好吃吧!”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好喝的汤》PPT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喝汤吗?喝过什么汤?
2、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小猪也要来煮汤了,我们来看看它煮的是什么汤?
二、观察图片,游戏中理解故事
1、看看图上有什么?(一个大锅子)嗯,大锅子里煮了一大锅的汤。咦?这时小猪要去干什么呀?你们来猜猜看小猪要去干什么?(幼儿自由猜测,教师先设置悬疑)
2、这时候谁来了?小猫来干什么呀?你们看它手里拿了什么?它是怎么说的`?你们觉得要是把一条鱼放到汤里,汤会怎么样?(说一说“是谁在煮汤呀,放一条鱼进去,一定会很好喝吧!”)
3、小猫、小鸡、小兔、小鸭分别往锅里放了什么好吃的?(教师和幼儿模仿小动物进行游戏并学一学、说一说绘本里的句式)
4、回顾故事内容,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往锅子里放了这么多好吃的。(再次巩固句式)
5、揭示开头小猪到底去干什么了。
6、重新阅读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总结分享
教师小结:小猪最后煮好汤有没有一个人喝汤,不把汤分给其他小动物?小猪最后把它煮的汤分给了好多小动物一起吃,那我们以后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应该怎么样?对!应该要分享!
附故事:《好喝的汤》
小猪说:“肚子好饿呀,我要去拔一个大大的萝卜,回来煮一锅香香的萝卜汤。”
这时小猫进来了:“喵呜喵呜,是谁在煮汤,放一条鱼进去,一定会很好喝吧!”
“叽叽叽叽,叽叽叽叽,是谁在煮汤?放两颗青菜进去,一定很好喝吧!”小鸡说。
小兔推门进来:“蹦蹦跳,蹦蹦跳,是谁在煮汤?放三个蘑菇进去,一定会很好喝吧!”
“嘎嘎嘎,嘎嘎嘎,是谁在煮汤?放四只大虾进去,一定会很好喝!”小鸭子说。
这时小猪抱着一只大萝卜回来了:“咦?是谁放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让我把萝卜也放进去吧!”
汤煮好啦,小猪招呼小猫、小鸡、小兔、小鸭一起来喝汤,大家都说:“真好喝呀!”
活动反思:
《好喝的汤》是一个富有童趣而又温馨的故事。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们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在集体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故事中还蕴含着认知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习数量关系并了解小动物们喜欢吃的食物。
在这次活动中,我虽然是通过游戏,边玩边学,但是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学说绘本中的句式上,导致了整节活动没有重点,小朋友们通过这一节课似乎也没有学到什么。在最后的结尾部分,学会分享这一条目标只是匆匆一带而过,并没有让幼儿去真正的体会,导致他们对于分享这一概念还是很模糊。整节活动中,给孩子的时间太少,大多都是我在叙述而并没有让幼儿真正的去理解故事,这些都是在以后上课的时候应该要注意的地方。
在课件制作方面,可以不单一的只是出示图片,小动物们放到锅子里的菜在图片上显示了太小,或许可以在边上把放到锅子里的菜放大,让幼儿更好的观察,更好的学说。在最后进行再次倾听故事的时候,所显示的PPT可以重新制作,并不一定要退到第一页重新开始。
通过本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包括一些细节的地方!
小百科:汤,是大量的水和各种煮熟蔬菜、肉类以及一些其他的佐料经长时间的文火慢炖,从而味道外泄,和水混合在一起,便形成了美味的汤。不含防腐剂。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的教案04-20
[精选]小班教案08-11
(经典)小班教案09-07
小班教案【精选】09-13
(经典)小班教案09-22
小班教案(经典)09-29
小班教案(精选)09-01
小班教案[经典]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