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期末复习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期末复习计划 篇1
一般、学情分析:
本班39名学生,三分之二的中上等学生,分析原因,学习习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另一部分属于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习困难,有1个学生智力有点跟不上,几乎就是0分生。针对这些情况,作了相应的复习规划,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二、期末复习的内容与要求:
复习内容和要求
知识与技能: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2、乘法的初步认识。
3、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
4、倍的概念。
<二>复习的要求
1、能正确的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算式的竖式的书写、计算。
3、指导乘法的含义,懂得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读法,了解乘法和加法的关系。
4、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迅速地口算表内乘法。
5、能正确地计算乘加、乘减。
6、理解倍的概念。
<三>解决问题
1、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2、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
3、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1、注意从文字和图画中搜集信息。
2、能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重视分析数量关系。
4、正确列式计算。
5、要写单位名称。
6、能初步解决排列、组合的问题和做一些简单的推理
<四>空间与图形
知识与技能
1、线段的直观认识,用直尺量画线段。
2、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3、角与直角的直观认识,用直尺画角和直角。
4、从正面、侧面和后面等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5、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画轴对称的对称轴。
6、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1、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概念。
2、掌握厘米和米的进率关系。
3、能联系生活经验,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
4、认识线段、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各部分的名称。
5、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和角。
6、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7、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形状。
8、正确判断是否轴对称图形。
9、能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画出另一半。
<五>解决问题
1、估计,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1、培养初步的估量能力和测量能力。
2、从学生空间观念的实际水平出发,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六>统计与数学广角
知识与技能
1、简单的统计表
2、一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读懂一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解决问题
1、收集有效的信息。
2、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出数据。
3、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提问题。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二、教材总复习内容安排说明:
1、复习的内容集中。
2、复习的线索清晰。
3、在知识领域中进行延伸。
三、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1、回忆、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2、梳理、引导学生主动建构。
3、应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交流。
四、复习时间的安排:
共九章内容:
1、复习长度单位(1.3)
2、复习100内的加法和减法。(1.4)
3、一、二单元练习(1.5)
4、复习角和直角。(1.8)
5、复习表内乘法。(1.9)
6、期中检查。(1.10)
7、复习观察物体。(1.11)
8、复习统计。(1.12)
9、复习数学广角。(1.15)
10、综合复习。(1.16—1.19 )
五、复习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实际应用以及单位间的换算,带单位的计算,如:14厘米-8厘米=( )厘米
2、画线段应注意两边的端点,可以画圆点也可以画短线。
3、关于仅为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问题,要熟悉竖式的写法,以及连加、连减,乘加、乘减的计算准确性。
4、画直角以及用直角符号标注。
5、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6、关于加法与乘法的关系问题。(重点练习课本49页第6、7、8题)
期末复习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新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复习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在人人过关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复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能正确理解、运用这些生字。学会用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词语: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词语,会造句,找出部分近义词和反义词,给词语归类,排列词语,搭配词语。正确填写量词。
3.句子:
(1)能区分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2)能按要求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3)养成文必加点的习惯,会按句子的语气和停顿,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较完整的复述课文内容,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态度大方,口语清楚,有礼貌。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的大意。
6.作文:在写作过程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将事情写清楚具体,并能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复习重点
1. 正确书写199个生字。
1
2.朗读、背诵课文
3.阅读训练
4.作文练习
四、复习形式
纵向知识点的复习;归类练习(拼音、字、词、句);阅读作文;综合练习积累; 自行复习。
五、复习措施
学困生:力求扎实基础知识,加强训练,落实课本知识的`复习。中等生:进一步扎实基础知识与课本知识,加强课外阅读训练。优等生:拓展知识面,加深难度,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六、复习策略
一是互帮互学,优化组合。课内,我们让优等生与后进生搭配,以优促差;课外主要采用优优组合,相互竞争激励。
二是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以便及时矫正或查漏补缺。
三是通过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特别对差生不仅不能歧视他们,而是要加倍关心他们,关注每一点进步并予以支持鼓励,使他们看到身边老师和同学的期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期末复习计划 篇3
一、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
2、熟练背诵及默写会25、30课、课外古诗词、22、24、26、27重点古文。
3、文言文会重点实词的解释,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词多意现象;会一些名句的翻译;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重点古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三峡》(郦道元)
《记承天寺夜游》(苏 轼)
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1)新闻知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3)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
5、综合性学习: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著名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
(3)说不尽的桥 (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
(4)走上辩论台 (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5)莲文化的魅力 (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
(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
6、名著导读,要求:
(1)熟记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
(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
(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二、复习时间的安排:
12月19日------1月4日
1、充分利用早课时间把好基础知识的`过关,主要包括:
(1)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
(2)25、30课、课外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
(3)22、24、26、27课重点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2、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落实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引导学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经典故事情节、书的主要内容
和特色等。
4、进行四次基础知识与重点古文释词译句的小测试,每次只需15——20分钟,及时批改与讲评,督促学生牢固掌握。
5、在1月3日进行一次综合基础知识测试,进行复习知识的查缺补漏。
6、每天的语文作业主要让学生复习文言文。
三、复习资料:
1、《资源与评价》上的单元测试的文段阅读训练、古文练习。
2、《八年级上重点词语》(试卷2)
3、《修改病句练习》(试卷1)
4、综合性学习:课本P42、P89、P120、P159、P184、P210。
5、名著阅读:课本P224、P234、P243。(试卷1)
6、《文言文复习试卷》(试卷1——4)
7、 《期末综合测试》(2套)
期末复习计划 篇4
为了在的期末复习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
结合我们平时的教学,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以使我们的复习体现实效性,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内容:
一、有余数的除法; 二、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六、图形与拼组; 七、混合运算; 八、时分秒的认识; 九、统计; 十、总复习.
三、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习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习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习,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近取材创设情境。复习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选习题,设计多种形式进
行复习。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习题,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习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脱式计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习,准备一个练习本,每天练习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习步骤:
1、单元复习。
2、知识块综合复习+ 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期末复习计划 篇5
一、复习指导思想
很快一学期过去了,又到了总复习的时候,我们7年级数学备课组几位老师通过集体备课时间商讨复习计划如下: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把本册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新课结束后大约有二十一天的复习时间,在本册书中基础计算较多也很重要,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加强,而在考试中计算也是重要的得分手段。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应用题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大部分学生应过基础关,对于较复杂的应用题要求优生掌握。几何部分的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中的计算证明学习是学生后续学生几何的关键,学生书写能力差,应加强练习。
三、复习分四个阶段:
第一轮:系统梳理各章知识点,并将对应知识点的典型题目出成试卷,考练结合。在这部分以基础知识、基本题型为主,重点让学生回顾各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约用3天的时间。
第二轮:综合练习,以考代练。依据历年期末考试试卷及学生在分章节复习中出现的的问题进行综合测试。难度偏低,以巩固各章知识,形成综合解题能力和增强学生自信心为主要目的。在订正试卷中以学生自己改正,小组讨论和教师点拨的形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纠错能力。约用3天的时间
第三轮:查找典型错误,弥补知识漏洞。主要针对学生在第二轮检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性错误,再出综合小卷进行训练或进行简单的变式练习。主要形式是穿插于第二轮复习中,判完每次测试卷,抽出典型问题,出成小卷子(适当变式,不增加难度),订正完试卷后作为课上练习。每三张综合测试卷后再出一张典型错误的大卷子,进行测试。本轮复习采用小试卷形式约用18天。
第四轮:实战演练。用历年期末考试卷进行期末模拟考试,并配以适量提高难度的综合性题目,使学生增加考试经验,积累解题方法。本轮主要以提高为目的,甄别出能力型学生与基础型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学习方法和应试方法的指导。本轮与第二轮用时六天。
四、复习内容、复习时间
1、复习第一单元,相交线平行线。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知识覆盖全面,重点题型配备练习,时间;6月24日 1天
2、复习第二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包含象限内点的特征,坐标轴上点的特征,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对称点的特征,会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 ,并会简单的几何图形计算。时间:6月25 日一天
3、复习第三单元。三角形。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基础一页综合一页,抓住基础知识,填空、选择题型要与考试对路,重点解答题题型要全面。加强几何知识内容的联系,注意综合运用,灵活掌握。时间:6月26日1日--2日
4、复习第四单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基础知识和简单计算,重注应用题型的选择与取舍。时间:6月28 一日
5、复习第五单元,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计算和实际应用,研究考题找准路子。时间:7月3日一天
6、复习第六单元,统计。由xxx老师以篇子形式组题,注重统计图的绘制,会看统计图,在频数、频率定义上研究题。时间:7月4日
7、利用报纸和教研室篇子作专题复习,时间:7月5日6日7日三天。
8、综合练习和测试,复习各单元的同时,通过考查,(用综合练习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时间:7月8日9日10日三天
(注重后期的辅导特别是辅差工作,安排好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
【期末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期末的复习计划01-23
期末复习计划09-05
期末复习计划09-02
期末复习计划09-02
期末复习计划09-02
期末复习计划09-02
期末复习计划09-06
期末复习计划09-06
期末复习计划09-06
期末复习计划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