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1-17 09:51:2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必备】中班教案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中班教案7篇

中班教案 篇1

  第一部分 坐姿——端庄稳重 .教学形式:团体或小组教学教学方法:演示示范法 故事启迪法

  活动目标:

  1、 学会正确的坐姿;

  2、 养成幼儿良好的体态习惯。

  核心要素:坐椅子 头抬起 眼平视 背挺直 腿靠拢 脚并齐 两小手 轻抚膝

  活动准备:椅子

  教学过程:

  一、礼仪常识部分

  1、导入:谈话

  2、小组pk坐姿,大家互评,评出优秀小组。

  3、从优秀组选出代表与师比赛,师生pk坐姿,目的是让生锻炼眼力,

  坐姿的基本要求

  对坐姿的要求是“坐如钟”,就是要求人们的坐姿要像座钟般端正、安详、稳重。那么,合乎礼貌的坐姿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1、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保持上身自然挺直,可稍向前倾,头平正,双腿自然弯曲,双手自然地放在扶手上,或桌面上,亦或膝盖上。

  2、双腿、双脚跟自然并拢,双脚平落地上,臀部在椅子中央。女孩子一定要注意,不要分开腿坐着。男孩子双腿可分开,两腿间的距离大致和肩宽相等。

  3、入座、起座动作都要轻、稳,不要发出太大的声响。特别是在集会、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起座时用手扶一下,不要让你的椅子反弹回去弄出大的响声。

  在听课及书写时,请端正、挺直地座在座位上,双臂屈肘放在桌子上,上身稍向前倾。在写字时,还要注意做到“三个一”: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一拳”,眼睛与书面的距离为“一尺”,手指与笔尖的距离为“一寸”。

  坐姿忌内八字,也就是两脚尖朝内、脚跟朝外,这会给人一种小气、羞涩或害怕的感觉。高跷着腿,双腿或单腿还不时抖动、摇摆(俗称“二郎腿”),也是很不雅观的。在与人交谈时,仰面躺坐,窝胸塌腰地坐着,手随心所欲地到处乱摸,玩弄笔或别的物品,边说话边搔痒,

  眼睛四处打量等,都是对对方的不尊重。端坐时间过长,会感到疲劳。可变换为调节式坐姿,即左侧坐或右侧坐,但无论哪一种坐姿,都应该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

  坐姿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姿态,同学们可充分利用听课、书写、就餐机会,多加注意和训练。

  行姿——轻快敏捷

  走路的姿势是人们精神风貌的体现,对此同学们应该时时留意。行姿要求“行如风”,就是说,走路时要平稳、矫健、轻快,富有朝气,充满自信。即走起路来像风一样轻盈稳重,给人一种优雅自然的美。

  规范的行姿有哪些要求呢?

  1、身体直立,收腹挺胸,两眼自然平视前方。行走迈步时,脚尖向着正前方,脚跟先落地,脚掌紧跟着落地,重心落在前脚掌上,双腿交替迈步,并且大致落在一条等宽的.直线上。

  2、标准的步伐是:左脚迈出后,左脚跟与右脚尖的距离大约是一只脚的长度,步伐不宜太大。

  3、行走时,双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使自己在一定的韵律中行进,这样的行姿才会自然、优美,有节奏感。

  4、男同学步伐应矫健、稳重、豪迈,具有阳刚之美;女同学步伐应轻盈、温柔、典雅,显示出秀雅之美。

  5、走路时忌边走边吃东西,这既不卫生,又不雅观。如确实肚子饿了或口渴,也可以停下来,在路边找个合适的地方吃完再走。走路时要注意环境卫生,不要随地吐痰和乱扔废弃物。

  走路忌内八字和外八字;不要把手插在衣袋内,不倒背着手;不扭腰摆臀,歪肩晃膀,弯腰驼背;也不左顾右盼,盯住行人乱打量,或指指点点对别人评头论足。

  总之,正确的行姿是:头抬起,胸要挺,背要直,腰要立,轻而稳。

  二、教学建议:

  1、教师先讲解坐姿的要求

  2、教师边讲解学生边做动作。

  3、两人一组做《星期谣》拍手游戏,教师注意纠正学生坐姿。

  4、播放音乐练习坐姿5分钟,这时可读语文课的课文,在情境中训练坐姿。

  5、教师讲解站姿的要求。

  6、教师边讲解学生边做动作。

  7、随着进行曲节拍练习行走(分组练习)。步态要正确,开始时速度可放慢,行走时一定要自然,以后可以加快到自然速度,调节步态到最佳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行走姿态。

  注意:不管是站姿、坐姿,还是行姿都要注意在实践中进行训练和提醒。例如:每天做操、每周的升旗仪式、每天上课都是实践行姿和站姿、坐姿的机会,请

  教师注意日常的提醒。

  附 :

  小诗一首 小虾

  小虾小虾弓着腰,不会走路只会跑。小虾小虾我问你,为什么走路弓着腰?小虾说,小的时候坐不正,长大变成驼背了。

  星期谣

  星期一,我笑嘻嘻,背着书包上学去。

  星期二,我没注意,粗心错了好几题。

  星期三,我哭啼啼,爸爸妈妈跟我急。

  星期四,我争口气,数学考试得第一。

  星期五,我挺得意,爸爸带我买画笔。

  星期六,我不休息,上完奥数上英语。

  星期日,我喘口气,高高兴兴玩游戏。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对玩圈感兴趣,尝试用多种方法玩圈。

  2.练习钻、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3.体验合作玩圈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呼啦圈若干、沙包若干、平衡木、小椅子、纸箱、音乐。

  (三)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带幼儿去郊游,通过和幼儿一起模仿各种小动物动作来活动上肢、腰和下肢的肌肉及各个关节。

  (2)引导语:“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吧!”随音乐入场,放音乐,依次模仿小鸟、小花猫、青蛙、大象、小白兔等动物动作。

  2.引导幼儿尝试探索圈的.多种玩法,体验玩圈的乐趣。

  (1)提供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玩圈。

  引导语: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可以怎么玩?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圈,找一个碰不着别人的地方去玩玩,看看和别的朋友玩得有什么不一样。

  (2)交流尝试呼啦圈的多种玩法。

  引导语: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刚才是怎么玩的,大家一起学一学、做一做。

  (3)教师讲解钻、跳。

  钻:一个小朋友手持呼啦圈,另一个小朋友低头弯腰钻过呼啦圈。

  跳:将呼啦圈摆放在地面上,双脚并拢跳进圈内。

  (4)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在旁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掌握钻、跳等技能。

  3.创设情境,拓展游戏,让幼儿进一步体验玩圈的快乐。

  (1)组织幼儿玩“运粮食”的游戏。

  玩法: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还来了一位朋友小猪,它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帮助人,所以想请小朋友们帮一个忙,把粮食运回家。但是去小猪家很难走,要钻过山洞、跨跳小土坑,走过独木桥才能到达,你们怕不拍呀?那我们就帮小猪开始运粮吧!

  (2)游戏要求:在钻山洞时,应把头低下,身子卷缩成团。跳越小土坑时,应两腿半蹲,两脚并拢,双脚同时跳。走过平衡木时,应两个胳膊打开伸平。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放松运动:师幼一起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结束语:今天我们和圈玩了那么多好玩的游戏,还帮小猪运粮食了,开心吗?刚才玩的太累了,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休息休息吧。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借助示意图和以往折纸的经验折叠牵牛花。

  2. 学习用折、卷、拼等方式,把长方形、半圆形、三角形的纸做成花朵。

  3. 能大胆用多种方法表现小草。(折剪、任意剪、成片撕帖)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多种手段表现春天的花草。

  难点:借助示意图和以往折纸的经验折叠牵牛花。

  活动准备:

  1. 牵牛花区:牵牛花示意图、各色彩纸若干。

  2. 拼贴区: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纸若干、胶水、白纸、蜡笔。

  3. 教师范例:折好的牵牛花、拼贴的花草。PPT:春天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花朵的图片,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 教师:美丽的春天到了,各种美丽的花儿都开了,我们一起到花园里去看看吧!

  2. 播放PPT《春天的花朵》,组织幼儿观看,帮助幼儿感受春天花儿开放的美丽景象。(幼儿认真观看PPT感受春天的美丽,对活动产生兴趣。)

  二、出示范例,学习折叠牵牛花和了解做花朵的多种方式。

  过渡:春天的花草真美丽呀,老师用彩纸做了很多春天的花朵,你最喜欢哪种花?(出示范例,请幼儿欣赏,并能结合自己的喜好说说自己喜欢的花朵。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引导。)

  (一)如幼儿说到:喜欢折叠的牵牛花。——引导幼儿学习折叠牵牛花。

  1. 教师:牵牛花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示意图。(幼儿观看。)

  2. 集中交流。

  (1)教师:折牵牛花需要几步?第一步怎么折?第二……?(引导幼儿结合示意图和自己折纸的经验进行交流。)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总结示范:

  A第一步:对角折——第二步:打开——第三步:对边折——第四步:打开。

  B第五步:将各条折痕往里面折进去,变成双正方形。

  C第六步:将四条边往里面折。

  D将上面露出来的三角用简单剪成圆形,然后将边翻出来就变成一朵漂亮的牵牛花了。

  (3)第一到—第四步比较简单,教师直接示范就可以了。后面几步比较难,示范后,可以请个别幼儿上前试试。

  (二)如幼儿说到:喜欢粘贴的花。——引导幼儿学习用折、卷、拼等方式,把长方形、半圆形、三角形的纸做成花朵。

  1. 折。

  教师:这朵花的花瓣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看看说说)

  小结:选择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然后两边用胶水粘上,一个花瓣就做好,多做几个花瓣,将花蕊包围起来一朵花就做好了。

  2. 卷。

  引导方式同上,重点:选择一张长方形的纸,将一头用手卷一卷,就变成卷卷的花瓣,多做几个花瓣,将花蕊包围起来一朵花就做好了。

  3. 拼。

  引导方式同上,重点:选择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彩纸,通过有规律的排序、也可以一张颜色或图形都可以,拼贴出各种花。

  三、组织幼儿分区域进行游戏。

  (一)教师介绍各区域的材料和操作要求。

  1. 牵牛花区:前面一组是折叠牵牛花的,老师在那里放了折牵牛花的示意图和各种颜色的彩纸,请根据示意图折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

  2. 拼贴区:后面一组是拼贴花宝宝的,老师用彩色纸准备了各种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你可以自由组合,拼贴出你喜欢的'花,注意使用胶水的时候不要蘸太多,手脏了要擦在中间的抹布上,注意保持桌面和自己衣服的干净。

  (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注意观察牵牛花区幼儿的操作情况,提醒幼儿要根据示意图进行折叠,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先看看同伴是怎么折的,并请教同伴,实在解决不了可以请老师帮助。

  3. 注意引导拼贴区的幼儿:A要用多种方式做做花B要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C引导拼贴区的幼儿做好了花,可以再用绿色的彩纸剪一些草或用蜡笔画一些草。

  四、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学习。

  1. 将牵牛花布置在墙饰上。

  2. 将幼儿拼贴画的作品,通过剪贴、组合等方式展示在墙饰上,布置成春天的花草墙面。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变色龙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身体颜色的特点。

  2、能够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3、能过了解并说己的特点,喜欢自己。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挂图,寻找变色龙。

  教师出示教学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初步感知变色龙可以随着环境变化改变身体颜色特点。

  师: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新朋友,不过这位新朋友比较害羞,他总是让人不容易发现他。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新朋友的照片,然后我们一起找找,看看它躲在哪里了?它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什么样?

  2、讲述故事《卡卡的烦恼》。

  1)教师讲述故事,讲述过程中请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当讲到变色龙停在绿色叶子上的时候,请幼儿猜猜变色龙是什么颜色;当讲到变色龙跳到红色花朵上的时候,请幼儿猜一猜变色龙会变成什么颜色;当讲到变色龙爬到黄色的沙地上时候,请幼儿猜一猜变色龙又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第二遍讲述故事,并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记住故事的内容。

  师:变色龙卡卡为什么会觉得很苦恼?

  卡卡停在绿色叶子上的时候,变成了什么颜色?

  卡卡跳到红色花朵上的时候,变成了什么颜色?

  卡卡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卡卡躺在沙滩上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变成了什么颜色?

  卡卡现在还烦恼吗?

  3、鼓励幼儿大胆说己的特点。

  及时鼓励幼儿大胆说己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喜欢自己。

  4、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儿游戏"快乐的变色龙"。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到户外玩儿"快乐的变色龙"游戏。

  玩法:教师扮演老鹰,幼儿扮演变色龙,当教师说"老鹰,老鹰,飞呀飞"的时候,幼儿说"变色龙,变色龙,爬呀爬",并四处玩耍;当教师说"老鹰来了",幼儿就赶紧停下来;当教师来到幼儿身边的时候,幼儿必须说出一个和自己挨着的物体(环境)比较接近的颜色,说错颜色的幼儿就会被抓,淘汰出局。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苹果大丰收

  设计思路:

  苹果是秋天比较常见的一种水果,幼儿也比较喜欢。进入中班以后,对于数数的要求有所提高,同时在平时活动中发现,班中幼儿大多只会一个一个的点数,在数数的方式以及经验方面还不足。所以本次活动,借助幼儿喜欢的水果,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呈封闭状的物体内数数。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受物体排列位置影响正确数数。

  2、萌发对封闭式数数活动的兴趣。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PPT、有不同数量苹果的苹果盆图片、数字卡片、固体胶。

  活动流程:

  一、数一数——学习在封闭状物体内的数数的方法。

  1、出示呈封闭式排列的图片,请幼儿数数有几只苹果,说出数量。

  请你们来数一数这个盘子里有多少个苹果?

  2、幼儿演示一下数数的过程。

  为什么你数得快又准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小结:数数时只要记住开始数得起点,这样就不会漏数、重复数。

  二、猜猜是谁数对了——尝试能不受物体排列位置影响,正确数数。

  1、出示苹果盆,幼儿判断苹果的数量是否正确。

  我这里还有几盆水果,请你们来看看陈老师数的对不对?

  2、比比谁判断正确,数得对。

  3、出示装有不同数量苹果的苹果盆。

  小结:小朋友按照老师刚才说的办法,记住开始数的起点,这次都数的很棒!

  三、实物操作——巩固在呈封闭状物体内的数数经验。

  1、根据水果盘上的苹果数将与它相对应的数字贴到盘子的里面。

  现在请小朋友每人去拿一个苹果盆,数一数有几个苹果,并找到对应的数字宝宝贴在盘子的中间。

  要求:数清楚了再找数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用学会的数数方法。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能封闭状物体内正确的数数。

  幼儿是否能找到匹配的数字。

  3、集体分享交流。

  你是怎么数的',数的对不对?

  小结:虽然每个盘子里都有许多的水果,但是只要记住开始数的位置,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就不会数错了。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根据小老鼠看病的故事情节,熟悉乐曲旋律,较合拍地随乐曲做动作。

  2、学习用动作表现小老鼠打喷嚏的前后过程,体验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标记(小脚、打喷嚏、蹦跳、哈哈笑、晒太阳)。

  2、小老鼠纸偶。

  活动重点:

  根据小老鼠看病的故事情节,较合拍地随乐曲做动作。

  活动难点:

  能根据音乐变化,学习用动作表现小老鼠打喷嚏的前后过程。

  活动过程:

  1、边听音乐边听老师介绍故事情节。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讲的是老鼠灰灰的故事。“有一只小老鼠因为晚上睡觉时踢掉了被子,感冒了。她决定去动物医院看病。他一边走,一边打喷嚏。到了医院,河马医生说:不要紧,晒晒太阳就会好的。小老鼠的病好了,蹦蹦跳跳的,高兴得笑了。

  2、听A段音乐。

  我们来听听,小老鼠是怎样打喷嚏的?(听音乐)

  噢,小老鼠感冒了,没力气,真难受!慢慢的,走两步,打一个喷嚏。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图谱上贴上标记,帮助幼儿理解。

  3、我们来学学小老鼠打喷嚏的动作。

  重点引导幼儿用难受的表情、走、打喷嚏捂嘴巴

  4、听音乐学习小老鼠打喷嚏的动作

  5、随B段音乐创编晒太阳的动作。

  (1)“终于,小老鼠到了动物医院,河马大夫给它治病,医生说:?没关系,多晒晒太阳把感冒病菌杀死,你的病就会好的!?太阳公公听见了,赶快从东边升起来,太阳升起来时用什么动作呢?”(请幼儿创编太阳升起的动作。)

  (2)“太阳升起来时也有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听。现在请你们边听音乐边做太阳升起来的动作。

  (3)“太阳真暖和,如果你想晒哪里,就拍一下哪里,让自己全身都能晒到太阳。”(幼儿

  做创编动作:晒一晒身体的各个部位,教师提问:你在晒哪里?)

  (4)“好,现在小老鼠要走出来晒太阳了,让我们准备好!”(随音乐做小老鼠走、打喷嚏、晒太阳的'动作。)

  (5)“小老鼠晒了太阳舒服吗?真舒服!让我们再来晒一晒,让感冒好起来吧!”(再次听音乐完整表演两遍)

  6、随段音乐做小老鼠跑、高兴的动作。

  “小老鼠全身都晒了太阳,它的病真的好了,它好高兴呀,我们也为它高兴,为它欢呼?耶!耶!?现在它高兴地跑回家了,一边跑,一边?耶!耶!?的欢呼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练习一遍)

  7、完整表演

  “现在,让我们把小老鼠生病晒太阳、病好了的故事用舞蹈来表演一遍,好吗?”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勤快人和懒惰人。

  2、体验歌曲诙谐的情绪,愿意做个勤快人。

  活动准备:

  1、《勤快人和懒惰人》伴奏带、CD机、电子琴。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发声练习

  1、随音乐进厨房教师:今天我们要去参观厨房,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2、"厨师"和小朋友问好。

  教师:大厨师欢迎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好……"

  3、出示图片说说厨师的本领教师:你知道厨师通常有什么本领?

  二、学习歌曲过渡:厨师有那么多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厨师的歌。

  1、完整欣赏歌曲录音,感知歌曲形象。

  教师:歌曲中有谁?

  过渡:我们再听听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完整欣赏歌曲清唱,感知歌曲速度。

  教师:两段歌曲速度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你觉得为什么不一样?

  过渡:我们先来仔细听听勤快人是怎么劳动的?

  3、结合图谱欣赏第一段歌曲清唱。

  教师:勤快人在干什么?

  "他在炒菜,他在煮饭,他还在蒸馒头"(念一念、听一听、唱一唱)过渡: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勤快人"。

  4、完整学唱歌曲第一段。

  过渡:勤快人在劳动,可懒惰人却在?

  5、结合图谱欣赏第二段歌曲清唱。

  教师:懒惰人"他不?他不?他还不?"(念一念、听一听、唱一唱)过渡:我们来完整地唱一唱"懒惰人"。

  6、完整学唱歌曲第二段。

  过渡:两段歌曲都藏着同样的小秘密,请你仔细听把它找出来。

  7、结合图谱、动作感知并学唱细节:重复乐句末尾音的区别。

  过渡:我们把两段歌词完整地唱一唱(速度提示)

  8、完整学唱歌曲,初步尝试表现歌曲速度的差异。

  1)师生分角色唱教师:老师先唱"勤快人"、小朋友们唱?

  2)师生换角色唱教师:"勤快人和懒惰人"你喜欢哪一个?那么这次请小朋友唱"勤快人"……

  三、师生合作表演唱中班教学活动《勤快人和懒惰人》团队研修案例

  一、教材解构:

  本首歌曲在主题的中间阶段进行开展,当幼儿积累初步的劳动认知,感受劳动的辛劳与快乐,通过此歌曲的引出,能让幼儿在模仿成人劳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和熟悉成人劳动的不同形象。《勤快人和懒惰人》是一首经典歌曲,本身歌曲结构比较工整,篇幅不长,歌曲关系单纯,一个字对一个音,曲调比较平稳,两段体的乐曲结构有重复节奏,只不过在两段结尾处旋律稍有高低区分;演唱音域也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歌词的形式和内容易于用动作来表现,歌词形象表现的是在厨房劳动的厨师,对幼儿来说也不惧陌生感,唯一具有挑战的是勤快人和懒惰人所表演唱的曲调速度有快慢之分,这对适当提升中班幼儿歌唱表现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度。

  二、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音乐表现活动,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已经具备一定的歌唱表现能力,在控制声音,辨别音高、旋律、速度方面已经积累初步的经验,在演唱中经常喜欢借助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有情感表达的需要,因此,为了让幼儿熟悉歌词,理解和感受歌曲形象,我们在歌唱活动中的情境创设和动作表演还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相对比较容易兴奋,喜欢结构相对工整,有重复感,音乐关系较为简单,喜欢比较轻快活泼、速度稍快的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基本上很适宜中班幼儿年龄段幼儿演唱和表现,歌词形象也能清晰地引发幼儿模仿厨师劳动的场景,体验快乐劳动的成功感。

  三、研修过程:

  第一次集中研讨此次集中研讨主要根据主题《小鬼显身手》确定主题脉络,各个教学活动在主题行进中适合开展的时机,《勤快人和懒惰人》排在主题进程的中间时段,具有一定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来源于本身歌曲带有正面和负面两种形象的表现,也激发幼儿对积极劳动形象的肯定、欣赏和喜欢,让幼儿进一步获得劳动的快乐和自豪起到铺垫的作用,因此,通过此次集中研讨,我们初步确定了此歌唱活动在主题开展中的价值和在实施中主要表达的歌曲情感基调是正面快乐的。

  第二次集中研讨活动开始我们首先观摩了执教者徐老师对原教材的解读和释义,分析原教材的目标和徐老师执教活动目标定位之间的对比关系,分析徐老师教学环节与原教材环节之间的差异,分析徐老师对这个歌唱活动的理解和价值认同,因此,从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到环节设计再到策略支架等方面我们进行逐一研磨。

  教学活动展示情况:教师以分段学唱的形式指导幼儿学唱歌曲,借助图谱和分组表演唱的方法巩固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重复练习次数较多。幼儿重复学唱歌曲,在老师亦步亦趋的指导下认真学唱,基本能掌握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歌曲速度,但在歌曲表达情感上比较弱化,没有自主体验和表现的空间,幼儿自主感受歌曲、表现歌曲的空间比较少。

  调整策略:依据教师在课堂上上主控过多,教唱歌曲形式过于明显,更多的是为了达成学唱技能目标,忽视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获得。因此,我们调整的建议是弱化学唱技能要求,简化图谱,运用完整对比欣赏感受勤快人与懒惰人的区别,在情感表达上更偏向于勤快人,引导幼儿形成积极正面的情绪体验。

  第三次集中研讨此次活动研讨还是先从观摩各自调整后的教学活动,然后进行审议。

  教学活动展示情况:本次活动在目标定位和环节设计上有了一定变化,主要体现在厨房的情境创设能贯穿在各个环节,包括发声练音环节也利用厨房劳动发出的声响来进行,在图谱上只呈现一组勤快人劳动的三个歌词动作"炒菜""煮饭""蒸馒头",勤快人和懒惰人的角色形象从两个变身为正反两面的合为一体。在学唱方法上采用夸夸勤快人的形式鼓励幼儿小组轮流演唱,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师幼互动表演比较积极,幼儿参与情绪比较好。存在问题是幼儿对两段歌曲速度的把握不准,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速度的转换,同时对三个歌次动作记忆不清,发声练习没有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幼儿演唱顺序经常弄错,导致幼儿学唱歌曲整体比较模糊、不连贯,影响后续的歌表演效果。

  调整策略:依据孩子的学唱情况,我们可以把三个歌词动作适当前置,采用一定的游戏体验帮助幼儿熟悉这三组歌词动作,肯定教师与幼儿的情境互动表演对幼儿积极情绪体验的激发起到较好的效果,可以继续完善情境创设,增加师幼互动,学会在课堂上根据幼儿学唱问题进行适时指导和引发。

  第四次集中研讨在前面几次的试教活动中,徐老师已经学会从三维目标的实现来考虑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价值获得,细节处理也逐步自然,歌曲的表演性也逐步增强。

  教学活动展示情况:教师为了强化幼儿对歌词中三组动作的记忆,增设了"炒菜""煮饭""蒸馒头"的动作练习游戏环节,幼儿参与积极性比较比较高,同时也忽略了对音乐整体形象的感知。最后一环节改换成说唱形式的游戏体验,让幼儿互相寻找懒惰人。

  调整策略:依据本次活动当中增设的两次游戏环节,减弱了对歌曲整体的欣赏时间和学唱表演时间,而此次寻找懒惰人的游戏体验反而不如比前一次夸夸勤快人的情感体验来的积极正面,因此,我们建议调整教案还是要尊重原教材,始终把握两段歌曲中勤快人和懒惰人音乐速度快慢的变化是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因此需要充分的倾听和细致的分段学唱还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反馈很重要,先欣赏再倾听,然后给予充分表达和表演的机会,做好细节处理,保持幼儿正面勤快人的积极情感体验是教师始终要把握好的。

  四、成效表述:

  通过此次集中观摩研讨,让我们在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两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显性的意义在于不断改善优化本次教学活动,促使教学活动更趋向成熟,促进执教老师教学能力和研课能力的提升,隐性的意义在于我们参与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一次围绕教学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优化的思考碰撞过程,在同伴交流中吸收经验,改进策略,优化活动,提升团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分歧就多角度思考,并各自实践,有共鸣就及时改善,提供各自经验策略优化,个人与团队共成长。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诙谐幽默又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本身是十分优秀的儿童歌曲作品,因而深受孩子们的欢迎。没有多久孩子们都学会了而且特别喜欢唱,在活动中老师把重点放在了理解歌曲并创编歌曲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孩子们很快用厨房的各种工作代入到歌词中去,编出了新的歌曲,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经常听到他们在唱这首歌,也会经常加入新的歌词。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精选)中班教案10-29

中班的教案11-08

中班教案(经典)08-03

【精选】中班教案07-27

(经典)中班教案07-26

中班教案(精选)07-30

(经典)中班教案08-17

中班教案【经典】08-15

中班教案【精选】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