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04 09:50:5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5篇【推荐】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5篇【推荐】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

  2、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对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做好记录。

  3、有积极的探索兴趣,有大胆发言的欲望。

  4、能大胆进行油和水的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每人两份水,一份醋、一份油,备用的水、醋、油。

  2、筷子若干

  3、记录板、记录纸(带标记的)、黄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1、出示一杯水,一杯醋。

  老师:老师这边有两个杯子,一杯是水,另外一杯里是什么呢?谁来猜一猜?

  幼儿:是醋!

  老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知道是醋了,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谁来说一说?

  幼儿:我是闻出来的。

  老师:你们真棒,小鼻子真灵,一下子就闻出来了,这杯子里就是平时我们吃的'醋。

  2、老师:那如果把醋倒在水里,会怎样呢?谁来说一说?

  幼儿自由猜想并表述。(幼儿:水会变成醋的颜色。)(老师:水和醋融在一起了)

  3、幼儿操作并观察:醋倒入水中发生了什么?

  老师:那究竟是不是和小朋友猜想的一样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和醋,你们可以自己去试一下,把醋倒在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不过要记住在倒醋的时候要嘴对嘴慢慢的倒(老师示范),不要把杯子弄倒了。倒好了,你可以用筷子搅一搅,再观察。

  4、集体交流各自的发现。

  老师:请你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我发现...

  出示老师的记录现象示意图:小朋友把醋倒在水里,这样你们还能分清哪边是水哪边是醋吗?(不能)原来醋和水融在一起了。

  二、第二次猜想

  1、出示油杯:老师这边还有一点油,那如果把油倒在水里,又会怎样呢?

  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大胆地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再进行自由猜想的表述,

  老师:老师先让你们的把你们的猜想记录下来,那怎么记录呢?老师来说一说。

  出示记录纸:看看纸上有什么?(?眼睛 两杯水)

  老师:那你们觉得应该把猜想记录在哪里呢?为什么?(记录在?的下面)

  老师:请你们把凳子下的记录纸和笔拿出来,黄颜色的蜡笔就代表油。好,开始记录吧。

  老师:先把记录好的纸放在腿的前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猜想的?

  幼儿拿好自己的记录纸上来表述。

  幼儿第二次操作,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老师:那是不是这样呢?等会儿老师还要让你们自己去试一下,看看跟你的猜想是不是一样。在做实验时,也要把油轻轻的倒在水里,然后用筷子搅一搅,最后蹲下身子观察,观察到的现象才准确。观察时要等几分钟再观察,等到水面不动了,你才能回来把你看到的记在眼睛的下面。

  老师:我们要怎么观察?幼儿说一遍,老师补充一下。

  3、集体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自己的记录。

  老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记录的结果跟后面的老师说一说,也可以贴到前面黑板上和其他的小朋友说一说。

  让幼儿把带有标记的记录纸贴在展示板上,让几个幼儿上来讲一讲。

  老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幼儿:我看到油在水的上面。

  老师:那你刚才猜想的是什么呢?哦,原来猜想的不一定就是对的。

  老师: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再来试一试,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实验验证

  小结:我们把油倒在水里,不论用筷子怎么搅,最后都是油浮在水的上面。它们分成了两层,说明油是不溶于水的。

  三、延伸问题。

  老师:今天我们发现油是浮在水面上的,那能不能让油和水也溶在一起呢?这个问题我们下次再来探讨,好不好?

  教学反思: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观察醋和水可以融合这一现象,可以让孩子直接自己操作,不需要老师操作示范。

  整租操作材料——油,准备的不够多。在幼儿操作的时候,我发现每个幼儿可以用到的油,不足以让孩子们明确的观察到水和油分离的现象,后来我马上拿来备用的油,给每位孩子添加进去,让他们更直观的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弥补了这个问题。(

  小百科:油,汉语词汇,形声字,字从水,从由,由亦声。“由”意为“滑动”,“水”指“汁水”、“液体”,“水”与“由”联合起来表示“润滑的液体”。油是常温下为液体的憎水性物质的总称。而在生活中,油一般是食用油的简称。

大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锻炼幼儿的单音听辨能力

  2引导幼儿探索皮影戏的动作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

  音乐CD;《俏夕阳》皮影戏视频;手工纸

  三、教学过程

  1音乐进场

  小朋友,你们看那是什么?(影子,原来影子也会跳舞,你们也想参加吗?)

  好,那我们一起出发去电影院吧(放背景音乐)

  2幼儿自由做影子动作

  好,表演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请小朋友音乐,老师会帮你们照相,看谁的表演最棒?

  3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很棒,你们做了什么动作啊?(请幼儿个别表演,2~3个)

  太棒了,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刚才的表演

  4看了自己的'表演,我们也来看看老奶奶的皮影舞表演,看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放视频)

  5学习视频的动作

  提问:谁来表演老奶奶刚才跳舞的动作(2~3个)第一次放音乐跳舞

  6绘画

  两人一组,刚才小朋友都表现很棒,现在老师要求2人一组。一个做皮影人做动作,另外一个来记录,教师示范。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较协调地进行正走、侧走和倒走。

  2、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选择活动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准备运动。

  教师将幼儿带到草地上进行准备运动。

  二、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1、教师告诉幼儿游戏的名称和玩法。

  2、教师宣布游戏的规则。

  (1)“磁性人”不能转身,不管怎么走始终只能面朝一个方向,否则视为磁性消失,暂停游戏一次。

  (2)“磁铁”位置不断变换,“磁性人”的动作要随之变化。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1)幼儿四散战立,教师扮磁性人。“磁铁”在“磁性人”身后,“磁性人”倒走;“磁铁”在“磁性人”身前,“磁性人”正走;“磁铁”在“磁性人”侧面,“磁性人”侧走。

  (2)活动两次后,由幼儿来扮演磁铁。

  (3)教师监督幼儿,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

  三、活动结束。

  教师组织幼儿评价活动过程,表扬表现出色的幼儿并组织幼儿有序回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教幼儿初步掌握并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让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出正确的儿歌,丰富幼儿的词汇“快活、错——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准备:

  1。与儿歌内容相符的课件、(备用挂图)。

  2。动物图片、画纸若干、(与幼儿人数均等)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看卡片做相应的动物动作。

  2。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儿歌《错了歌》。 “小朋友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错了歌》,咱们一起来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放课件,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儿歌的内容。 提问:

  ①儿歌里都有谁?

  ②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学词“快活”。

  ③听了儿歌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学词“错”。

  2。学习儿歌:

  ①教师采用整体教法教幼儿朗诵儿歌。

  ②幼儿练习朗诵儿歌,教师指导纠正不足。

  ③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内容。

  3。游戏“找错”:

  ①引导幼儿把诗歌中的错误纠正过来。说一说应该怎样才对?

  ②请幼儿动手将老师准备的动物图片粘贴到画纸上适当的`位置。

  4。请幼儿根据改过来的图片内容创编新儿歌。学词“对”。

  5。幼儿完整的朗诵原儿歌和新创编的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学习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小朋友们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了《错了歌》,创编了《对了歌》还学了词语“快活,错——对”,以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认真仔细的观察事物,千万别闹出笑话了。”

  2。结束活动请幼儿休息。

  反思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我们观察到:孩子们往往对看起来变幻无穷、神秘莫测的万花筒百看不厌。常常会听到孩子们说:快来看!我的图案又变了!”以孩子们看、玩万花筒为契机,设计出这一活动课例,可以从中揭示出万花筒这一常见儿童玩具的基本构造原理,继而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身边众多的科学现象,努力去发现、去实验,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成功感。

  【活动目标】

  1.探索万花筒的主要构造,初步知道反射、透光的简单道理。

  2.启发幼儿动手建构三棱镜,培养幼儿初步的立体空间知觉。

  3.通过反复操作、摆弄,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在所有万花筒的'外围标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记,1号万花筒为完好的。

  2.给每位幼儿准备至少两个万花筒(其中一个必须是1号万花筒)。

  3.准备操作材料:镜片若干、小碎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自己的两个万花筒,说出两个万花筒的不同点:一个有漂亮的花纹;一个看不出什么。

  2.启发幼儿对不好看(看不见花纹)的万花筒进行分析、猜想,记录不好看的原因,激发幼儿探索万花筒的兴趣。

  (1)请幼儿看看上面,看看下面,还可以揭开盖子看看里面。

  (2)检查万花筒时可以拿着1号万花筒进行比较,看看里面有什么不同。

  3.实验操作、记录原因:

  (1)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将不是完好的万花筒拆开、改装。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位幼儿必须拆装好一个万花筒,动手能力强的幼儿可多次拆装。

  (2)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下面的记录表上做记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等形式。)

  幼儿记录表:

  材料

  给所有操作材料做标记

  猜想原因

  记录实验过程

  2号万花筒

  3号万花筒

  4号万花筒

  4.讲述结果:归纳、理解构成万花筒的主要条件,分析错误万花筒中出现的原因。

  (1)2号万花筒底部挡住了光线,不透光。

  (2)3号万花筒无镜片,不能产生反射作用。

  (3)4号万花筒没有碎花片。

  (4)一个好看的万花筒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要有三面镜片对着中间,合起来成三角形,底部有小碎花片,花片与镜片之间要透光。

  【设计评析】

  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的发展水平。在整个课例中充分设计比、看、拆、装等游戏化活动,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观察、探索、操作材料,从而有效地发展其分析、比较、观察、记录等能力。每个活动步骤以幼儿主动操作为主,在活动中层层剖析,步步深入,使操作活动与知识的掌握密切相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用表格记录实验操作的结果,使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本活动适合分组教学,教师可将各类万花筒放在活动区中,给幼儿提供反复操作的机会。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经典]08-12

[精选]大班教案08-18

【经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精选)08-29

大班教案【经典】08-17

(经典)大班教案08-29

(经典)大班教案08-22

【精选】大班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