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10-30 08:48:0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必备(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必备(5篇)

小班教案 篇1

  [作品欣赏]

  《问答歌》以设问作答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四种昆虫的显著特征,内容是幼儿易观察到的、有趣的知识。作品句式简单,音韵和谐,语言浅显形象,形式活泼。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唱颂,具有游戏性。幼儿乐于学习,易于掌握。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略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

  3、巩固有关的知识。

  [活动准备]

  1、节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本领和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小蜂窝》。问:是谁飞走了?答:蜜蜂。瞧!蜜蜂又飞来了。

  2、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出示四种飞虫的.图片,引导幼儿按语言节奏说出:x x飞来了,欢迎x x的句子。

  3、创设情景,理解诗歌内容。请小朋友说说都有谁?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和特点。通过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四这种昆虫的本领。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我们说的对不对。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4、游戏《看谁飞的快》,按照飞虫不同的特点飞到相应的图片旁。

  5、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教师示范读,教师注意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6、分段欣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7、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8、创编: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什么圆圆》

  什么圆圆红彤彤?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气球圆圆飘空中

  [活动延伸]

  将活动的头饰和挂图放到表演区,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昆虫的印象!

  附儿歌:

  什么虫天天忙采蜜?

  什么虫爱穿花衣裙?

  什么虫飞翔象飞机?

  什么虫提只小灯笼?

  蜜蜂天天忙采蜜。

  蝴蝶爱穿花衣裙。

  蜻蜓飞行象飞机。

  萤火虫提只小灯笼。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 学习故事中松鼠爸爸文明处事的态度。

  3. 进一步体会“爱”字的含义。

  活动准备:

  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挂图。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冬天天气这么冷,很容易冻坏我们的皮肤的,那我们怎么保护自

  己的脸和手呢?

  请幼儿谈论保护脸和手的许多好办法。引出《两只棉手套》

  2.教师边出示挂图边声情并茂讲述故事,图文结合,抓住幼儿兴趣,使

  幼儿知道故事大意。

  3.教师逐幅图展开,让幼儿看图,并与幼儿共同讲故事情节。

  边看图边提问幼儿:

  故事中的松鼠爸爸为什么着急?

  它是怎么去找暖和的地方的?

  教育幼儿要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科学的处事态度。

  4. 教师再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体会“爱”字的含义,让幼儿知道松

  鼠妈妈和爸爸是多么的疼爱自己的孩子。

  5.提问幼儿:丢手套的小朋友为什么怎样做?让幼儿懂得人间处处充满

  “爱”,只要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我们才会幸福的生活。

  6.请个别幼儿讲述挂图中的内容 。

  活动延伸: 说一说别人爱你或你爱别人的一件趣事。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数的组成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对于数的概念,我发现小班幼儿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大量的操作和游戏活动来完成。在平常的教学活动当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对小动物十分喜欢,他们对小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所以本次活动我抓住幼儿这一特性,以动物为载体,设计了"数一数、排一排、送一送"的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探索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学会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序。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数量,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2、学习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序,并匹配相应的点卡。

  3、喜欢参加操作活动,并能按要求完成,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房子5座 动物(5种) 若干糖 点卡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去做客,激发活动兴趣。

  "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做客玩一玩,可是我们不能空着手去,让我们带些糖果给他们一起分享,好吗?"

  2、取糖果,感知数量。

  "这么多的糖果,小动物们有口福了。可是小动物吃糖果的数量是不一样,所以请小朋友根据点卡上点子的数量来取糖果,好吗?"

  (幼儿取糖果,边拿边说:"几个点我拿几个糖果")

  "现在就让我们拿着糖果,开着汽车去小动物家坐客吧,出发啦!"

  二、排一排,按量排序并匹配。

  1、练习点数。

  "我们来看一看先到谁的家,敲敲门。"(一一出示)

  "每一种动物有几只,请你数一数。"

  2、按量排序。

  "哇,这么多的小动物要和我们玩游戏,但是要有顺序才能进行。"

  "请小朋友先数一数篓子里的动物各有多少,在红旗标记图上用从少到多的顺序帮他们排排队,然后送上相应数量的点卡。"

  3、归纳小结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是怎么排的?几只小动物送几个点子?"

  三、送一送,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下子帮小动物们排好了队,那我们也要把糖果拿出来送给他们啦!"

  "你带了几颗糖果请你再数一数。"

  "小动物们说了,他们每个人只吃一颗糖果,所以有几只小动物就送几颗糖果,明白吗?"

  "小动物收到了你们的礼物真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玩游戏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欣赏不同性质的音乐,尝试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2、愿意听音乐,对不同风格的音乐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孩子们,我们都有耳朵吧,耳朵在哪儿摸一摸?那耳朵有什么用?是啊,耳朵可以听声音,本领很大!你们喜不喜欢听音乐?今天我要和你们来玩听音乐的游戏。

  二、观看课件,记忆电话号码。

  1、出示课件:四幢房子。

  师:看看有什么?(房子、数字)告诉你们哦,这些都是音乐小屋,在一座座音乐小屋上的数字可能是什么意思呢?(请2、3名幼儿回答)没错,这些就是电话号码。你们打过电话吧?和对方打电话时要先……拨号码。

  2、师:一起看看蓝色房子的电话号码是……,绿色房子的电话号码……,红色房子……。(蓝色、绿色)记在心里,等会我们来打电话,打通电话就有好听的音乐哦!

  三、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并能进行联想。

  1、绿色的房子(5555),音乐:《加油歌!》

  (1)师:看,这是什么?(电话)那我们先打哪一幢房子的电话啊?(幼儿讨论)那好,我们就打绿色的吧,绿色小屋的号码是什么?几个5?谁能告诉我5在哪里?5的前面是?后面是?按几下五?帮我一起数好吗?

  听听他家的声音。——播放音乐(半分钟左右)

  (2师:听到这个音乐你们想干什么呀?想做什么运动?(走路、跳、跑、做操)

  (3)原来听到这个音乐,会让人想动起来,一起看看哥哥姐姐是怎么运动的!(观看视频)给哥哥姐姐加加油!你们能不能跟着音乐、跟着节奏像哥哥姐姐一样动起来,试一试!来到中间找一个空的地方。(带领幼儿走走、扩胸、甩手、跳跃、打拳)

  (4)小结:真棒!你们运动起来也很神气!平时你们运动时有没有听过这么有力气的音乐。是的,听到这种有力气的音乐会让人想动起来。

  2、蓝色的房子:1234。音乐《摇篮曲》

  (1)师:还记得蓝色房子的电话号码吗?是吗?我们来打个电话听一听!/真棒,你记住了!——播放音乐

  (2)(音乐调轻)师:都休息啦!(你在休息啊,你也在休息,好舒服啊)刚才听到音乐你们都在休息,这是为什么呀?谁来说说?(……)你听到音乐想睡觉了,原来是这种感觉/你呢?觉得很安静、很美所以想睡觉了/你也是一样的,想睡觉。那我们就来抱个娃娃哄她睡觉行不行?。(边走边说,你的娃娃睡觉啦!你的也睡着了!xx很会哄娃娃的)

  (3)小结:原来,听着安静的,舒服的音乐是会让人有想睡觉、休息的`感觉。

  3、红色的房子:(9966)音乐《扮家家》

  (1)师:还有哪家电话没打过?记得电话号码吗?(9966)9和6好像啊,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圈在上面的是?在下面是?现在你们分清楚了吧!那我们来打电话,听听这幢音乐小屋有什么好听的音乐。——播放音乐(教师变唱边做做动作)

  (2)他们在玩什么游戏?你们有没有做过娃娃家,喜欢当谁?(3、4名幼儿)

  (3)一起看看爸爸妈妈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呀?(炒菜、喂娃娃)你们想不想来做爸爸妈妈?小手伸出来一起试一试!真棒!

  (4)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

  师:那我们跟着音乐唱一唱、做一做。(放音乐)

  师:看来,你们真的都很会玩娃娃家游戏。

  4、刚才我们听了几段音乐?这三段音乐听上去一样吗?(不一样)

  与幼儿一起小结:是啊,第一段音乐听上去很带劲,感觉好像要做运动。第二段音乐听上去很安静、很舒服,都想睡觉了。第三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是啊,这段音乐听上去很快乐很高兴。是啊,不同的音乐给我们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

  四、倾听音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我这儿还有一个声音?要不要听?播放音乐

  2、刚才你听到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

  3、小结:是啊,天空、树林、草地、河流,鸟叫、虫鸣,大自然中的声音可真美妙啊!

  好了,孩子们下次我们再来玩听音乐的游戏好吗?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能仔细地倾听、欣赏故事,感受故事中所描述的“桂花开,小鱼游”的美好景色,体验老桂花树的爱意。

  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 配乐故事的录音磁带或VCD光盘,《小朋友的`书》。

  2、 每个幼儿一枚铁发夹、一小张黄色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等。

  活动过程:

  1、 引题。

  出示桂花,引导幼儿讨论:桂花若掉进小河里,小鱼会把它当什么?

  2、 欣赏故事。

  (1) 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

  (2) 让幼儿听故事录音或看VCD片。

  3、 阅读《小朋友的书》。

  (1) 认读故事的题目。

  (2) 师幼共看《小朋友的书》,边看边讲:

  小小鱼把桂花当作了什么?

  小小鱼失去了桂花发夹的时候,感到怎么样了?

  小小鱼的伙伴们对小小鱼怎么说?后来它们去了什么地方?

  老桂花树是怎样接待小小鱼和它的伙伴们的?对它们怎么说的?

  图书中,哪个地方的景色最美?

  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些话?

  4、 制作桂花发夹。

  (1) 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其制作方法。

  (2) 幼儿制作:先把小黄纸剪成小小的桂花,然后用双面胶粘帖在铁发夹上。

  (3) 幼儿每人戴着桂花发夹做小鱼游的动作。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之前,我事先做了铺垫,让幼儿认识了桂花,并且仔细的观察了桂花的形状、颜色、大小,并对桂花充满了很大的兴趣。所以,在活动的一开始,我出示了桂花,引出了故事,幼儿都听得非常认真。对于我提出来的问题基本上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回答出来。由于前面已经有过桂花的铺垫,幼儿对于桂花发夹有了一个概念,能够很好的理解故事的内容。但是,在说到秋天这个季节的时候,虽然幼儿都知道故事发生在秋天,但是对于秋天的一些特征不是特别的清楚,对于这一块的生活经验,应该在课前再铺垫一下,效果更加好。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7篇03-10

小班教案【经典】10-26

小班教案(精选)08-31

小班教案(精选)09-01

【精选】小班教案09-04

小班教案(经典)09-29

小班教案【精选】09-13

小班教案(经典)09-06

小班教案[经典]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