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8 08:25:0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集合】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集合】语文教案3篇

语文教案 篇1

  1、同学们,到这个单元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生字,也积累了不少识字的方法,你知道的识字的方法有哪些?

  2、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识字方法——利用偏旁部首理解字义。

  3、师示范朗读,生跟读。边读边找不同。

  4、讲解:大部分汉字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部分跟汉字的读音有关,一个部分跟字义有关,如:“蚜”的发音和右边的“牙”有关,而意思和左边的“虫”有关,因为蚜本身是指蚜虫。

  5、分析其余的汉字,加深认识这一规律。

  6、总结生字的特点,归纳新的识字方法。

  7、指导学生认识“玲.岭.铃.淮.维”五个要求认识的生字。

  8、“看看说说”1、回忆学过的识字方法,回答老师的问题。

  2、学习“我的发现”。

  3、自主探究老师所板书的字的特点。

  4、听老师讲解,分析其他的汉字,进一步掌握规律。

  5、观察字形,分析组成,认识这五个汉字。

  6、生观察后发言,如不具体其它同学可补充。

  这一环节的设计,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发现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充分的'交流、讨论,掌握新的认识生字的方法,并应用于今后的学习中去。

  做该题时师不必做过多补充限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进相对比,说出里面所包含的反义词。

  1、示范朗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小声跟读。

  2、指导学生朗读成语。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比一比哪个组读得好;也可以用接龙的形式,每个小组的同学每人读一句,看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好。

  3、让学生自由朗读成语,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加以背诵。

  4、“我会选”生自读词语和句子,想想它们内在的联系。1、听老师朗读成语,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个别难读字的读音。

  2、按照老师的要求朗读成语。

  3、全班同学熟读、背诵成语。

  4、生自己选词填空,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这一环节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每个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达到积累成语的目的。

  1、启发谈话

  (1)你们平时有很多心理话没说,你们想说出来吗/

  2、尝试

  (2)先在小组内说,再全班交流。(内容不限长短不限)

  (3)放胆试写,实现迁移。

  3、评改

  (4)展示交流,互评互改。

  让学生将自己写的话读出来,和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写的话进行分析点评。

  (5)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读自己的作品,选一篇最好的在全班交流。

  2、“我会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或问老师。

  3、同学比赛读,读给老师听。

  4、说说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1)生思考自己最想说的话

语文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裹上、泻下、红润、杰出、一截、燃烧。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生字字形易错:裹、截、溢、燃、宛。

  2、理解文中重点句含义,感受夕照的迷人景象,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范读课文,解题释意

  当我们还沉醉在日出的伟大奇观的时候,如诗如画的夕照又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它描绘出来!

  2、板书课题

  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课文?这篇课文呢?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

  (《海上日出》是写景课文,这篇也是。从题目可以知道是描写夕阳的景象。)

  3、范读课文(配乐)

  二、按预习要求预习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请学生先讲学会了哪些生字,哪些字易错,应注意,哪些字音应注意。

  字形:裹、橘、截、宛、溢、黎。

  字音:溜 liū 溢 yì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矫健:强壮而有力。

  绝纱:美好的。

  宛然:仿佛,逼真地。

  3、想一想作者写了夕阳的哪些景色,引导学生再次读书。

  第一部分(1—2)写观察夕照的时间和地点。

  第二部分(3—7)具体描写夕照的美丽景色。

  第三部分(8)写夕照消失。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默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夕阳的句子,提问:为什么说是“迷人的夕照”“如诗的夕照”呢?

  1、指名读前2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两自然段写了什么?与下文有什么样关系?(写了观察夕照的时间和地点,引出下文“如诗”的景色)

  2、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看看夕照“迷人”在哪里“如诗”在哪里。

  五、听写词语

  欣赏、杰作、红润、晶莹、绝妙、宛然、波光粼粼、矫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含义。

  3、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句子“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变得波光粼粼一般了。”

  教学过程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并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画出不懂的句子。

  2、再次渗透读书方法的学习:

  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

  ⑴ 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

  ⑵ 查阅资料理解难句。

  ⑶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

  ⑷ 通过多读书展开想像理解难句。

  ⑸ 我们上课书学的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方法来理解句子

  指名读课后·练习2(课文中把夕阳都比作了什么,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再抄下来)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共同解决。

  3、重点理解:

  ⑴ 柔柔的光泻下来,给砖瓦房镀上一层华丽的金黄;房顶顿时化作一汪晶莹的湖水,每一片瓦都跳跃着红润的光,变得波光粼粼了。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房顶是砖瓦时,阳光射在上面是什么景象,这样不难理解这句话。(每一片瓦都是呈凹陷的拱形整齐地铺在房顶上,阳光起起伏伏,就像光在跳跃。这句话描述的画面是静态的,但瓦上的光波起伏就有动感了。画面生动活泼)

  ⑵ 这会儿,太阳的脸上开始泛出微红;轻轻的,如纱一般。

  读出自己的体会(“轻轻的”和“如纱一般”都是写太阳泛出的'红色很淡和“微红”中的“微”相对)读出轻、柔语气。

  ⑶ 光带着收获的喜悦从“石榴”里溢了出来,映着钻天杨矫健的身影,在天际形成一幅绝妙的工笔画。

  你能不能想像一下这幅工笔画什么样的,然后画出来。

  (收获的喜悦是对“熟透”的石榴来说的,又圆又红的太阳挂在杨树杈上,柔和的光照在钻天杨笔直的树干和枝杈上,显得清晰。色彩明暗搭配就像一幅“绝妙的工笔画”。在天尽头形成画面,引起人无限的遐想,)引导学生想像,并试着画出来。

  ⑷ 指名读第7,8自然段,画出给你印象很深的句子:

  ① 我呆呆地望着这如火的夕阳,油然而生出一种感慨,一种激动。

  ② 我知道此时它已经到地球的那一面,又为那里的人们带来一个美丽的黎明。

  提问:为什么给你印象深?

  引导学生:太阳即将落山,从“渐渐”“漫了过来”“几乎”可以看出黑暗即将来临,而从“宛然一团燃烧的烈火”又看出太阳不屈不挠的抗争,从而作者激动和感慨。第②句写出作者明白太阳此刻落山又为地球另一面的人们送去温暖和黎明。因此尽管留恋,但还是赞美它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激动的心情。

  四、指导背诵

  1、读背交叉。

  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

  3、先部分后整体。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

  五、讨论思考·练习3

  读了《海上日出》和《夕阳》,你有哪些不同感受(要学生领悟两篇课文,比较课文)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燕子。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活泼、吹拂、聚拢、光彩夺目、横掠、偶尔、荡漾"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播放儿童歌曲《小燕子》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教案《冀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燕子》。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高效教案04-21

语文《绝招》教案06-02

语文教案(经典)10-10

(经典)语文教案08-01

(经典)语文教案08-13

语文教案【经典】09-10

【经典】语文教案10-19

语文教案【精选】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