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27 08:21:1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教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大班教案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风格,结合图谱了解曲式结构。

  2、感受乐曲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并用肢体律动表现旋律变化。

  3、乐于在音乐活动中大胆的表现。

  活动准备

  1、物质方面:透明水瓶(均装半瓶水与幼儿人数相等)、颜料、

  2、知识方面:幼儿初步感知乐曲的能力。

  3、心理准备:对魔术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对魔术有浓厚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曲风。

  难点是感受乐曲速度与强弱的变化。

  活动过程

  1、"在森林的小木屋里,住着一个可爱的小精灵,这个小精灵有一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喜欢调制心愿魔法汤。调这个魔法汤是干什么呢?它不是让我们用来喝的,而是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魔法:什么是魔法?怎样熬制魔法汤?

  教师出示一瓶水(可变色),在音乐伴奏下演示魔法,并成功变出有色的魔法汤,让幼儿感受魔法的神奇。(提问:我是怎样变魔法的?做了哪些动作?你们想尝试吗?)

  2、幼儿初次在无音乐伴奏下尝试变魔法,简单模仿魔法动作。(提问:为什么没有变出魔法?寻找原因引出音乐)

  3、幼儿聆听音乐。

  魔法音乐与魔法:请每位幼儿自取一瓶水(不带色),教师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做动作。

  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魔法汤呢?

  4、幼儿聆听音乐,教师画图谱。"神奇的魔法秘方就藏在音乐里,我们来仔细聆听,把秘方找出来。"播放音乐,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谱,幼儿观察。

  5、观察图谱,分析曲式结构,理解符号与魔法动作的关系。

  讨论:音乐的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像是在干什么?哪些代表搅拌、放魔咒、摇瓶子?

  6、借助图谱分段欣赏。搅拌、摇瓶的音乐,感受乐曲速度和强弱的变化。解决难点问题:搅拌的速度--越来越快;摇瓶子的速度与强弱--轻轻摇,再快速使劲摇。

  师幼一起边欣赏音乐边看着图谱"变魔法"。

  7、教师与幼儿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投入的施变魔法,并成功炼制出各种颜色的魔法汤,幼儿间相互交流欣赏。

  8、教师介绍乐曲的名字:《加速度圆舞曲》。

  幼儿许心愿。"向着心愿魔法汤许一个小心愿,让神奇的魔法快点帮我们实现愿望吧!"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一次谈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时,有孩子说,最佩服运动员骑着自行车在大圆筒的斜壁上走,还问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自行车?我引导孩子去观察,在生活中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同时设计了这个乒乓球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亲自感受到离心现象的存在和它带来的奇妙乐趣。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活动,感知乒乓球在瓶内旋转的离心现象,培养观察的敏锐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2、 理解应用概念:旋转、绕动、转动。

  活动准备:

  玩绳子系着沙包的做圆周运动的游戏;乒乓球、瓶口大瓶身高的无底塑料瓶等。

  活动建议:

  1、动手使乒乓球在瓶中旋转

  ●猜一猜

  乒乓球能在瓶中旋转吗?

  ●试一试

  将桌面上的乒乓球扣入一个底部开口的塑料瓶,尝试让球旋转起来

  2、感知离心现象

  ●猜一猜

  离开桌子,乒乓球还能在无底的塑料瓶里呆着吗?

  ●试一试

  怎么做才能使离开桌子的乒乓球还能留在塑料瓶里,不掉下来。

  ●谈一谈

  实验的体会

  瓶子离开桌子的同时,还要继续转动瓶子,才能使离开桌子的乒乓球不掉下来,(产生离心现象)

  绕得越快,球升得越高,

  如果不转动,球就会掉下来。

  3、运乒乓球比赛

  ●练一练

  幼儿分成两组,练习手拿瓶子同时转着球,从一张桌子向另一张桌子运球,使球不掉下来。

  ●比一比

  哪组幼儿运到的乒乓球多。

  ● 想一想,

  是什么让乒乓球在旋转的时候,不会从瓶子里掉出来

  活动延伸:

  了解生活中的“离心现象”

  观察在水面上,汽车快速通过时,带起的弧形水线。

  在盛有水的盆里玩齿轮玩具,当快速转动齿轮时,会带出弧形水线。

  快速转动沾水的雨伞,观察飞出的水珠产生的弧形水线。

  设计说明

  通过动手操作,在让乒乓球在瓶中旋转的过程中,发现离心现象,

  以对现象进行描述的`方式,与同伴互相交流。

  感知现象后,进行练习和比赛,发现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才能使球在瓶壁上不下来。

  在延伸活动中,了解更多在生活中的离心现象,并能看到有形的离心作用线,对实验有进一步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因为离心现象而产生的有趣的事情。但在物理学领域,并不确定有“离心力”这个概念存在,在理论上“离心力”只是一种与向心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所以在本活动中,我们只让孩子感受离心现象,而非离心力。

  ●向心力是物体作圆周运动受到的合力,一般来讲以地面为参考系。它的方向指向圆心。

  如果向心力不足(绳子断了),物体就会越转越离开旋转中心甚至直接被直线甩出去,也就是离心现象。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慈城有特色的景点,知道慈城是个美丽的古镇,培养幼儿爱慈城的美好情感;(活动重点)

  2.启发幼儿大胆连贯地讲述对慈城景点的认识,学做小导游,发展语言表达力;(活动难点)

  3.激发幼儿做为一个慈城人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幻灯课件一组,小组操作材料若干份(风景卡片,导向板)

  活动流程:

  回忆讲述慈城景点——欣赏幻灯了解慈城美丽风貌——明确导游的工作内容,小组合作学做导游——小组选导游代表做讲解

  活动过程:

  一.启发幼儿通过回忆讲述慈城景点

  主要提问:

  1.大声自信得告诉大家,我们是哪里人?(宁波慈城人),小结慈城是一个古老的小镇,镇上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知道吗?

  2。美丽的地方叫什么名字?里面有什么?

  3.小结:慈城的美景可真多呀。今天我还带来了我们慈城特产年糕兄弟,他们也要来讲讲美丽的慈城,我们来听一听。

  二.欣赏幻灯了解慈城美丽风貌

  主要提问:

  1.年糕兄弟讲了慈城哪些美丽的地方?

  2.你觉得什么地方最好,为什么?

  3.小结:慈城到处都有美丽的地方,真是个好地方,我喜欢慈城,你们喜欢吗?

  三.明确导游的工作内容,小组合作学做导游

  1.我们慈城这么美丽,所以近几年许多其他城市的朋友们,国外的朋友们都想来看一看。可是他们到了我们慈城后遇见到麻烦,他们不知道慈城的景点有多少,在哪里,我们作为慈城人该怎么办呢?(告诉他们,介绍等)

  2.新知识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人的工作就是带客人

  参观各个城市的景点。客人参观景点完了,他的工作也结束了。像做这样工作的'人,叫导游。小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过一次慈城的小导游

  3.你认为小导游要做些什么?教师小结:两个条件,一去哪里(带客人去些什么地方心中有数)。二怎么说(到了景点后要想好怎么介绍景点,让客人喜欢那里)。

  4.讲解。今天我们是第一次学做小导游,所以老师请四个小朋友一组合作学。介绍小组操作材料(风景图和导向板)教师边示范:把客人带到哪几个美丽的地方,依此放在导向板上。定好地点后,四人协商怎么来介绍这些景点,让客人们觉得我们慈城很美丽。

  四:小组选导游代表做讲解

  1.小导游介绍的时候要有礼貌,要客气热情。

  2.依此介绍,教师适当点评。

  3.鼓励。另外三人为现场的老师做导游。

  预期效果:

  1.用慈城特产—年糕兄弟带领幼儿参观慈城景点,突出生动性和趣味性。课件完美地展现了慈城的美丽,幼儿体验深刻;

  2.小组合作学习导游,有一定的挑战性,也能体现小组合作,自由选择的民主性。

  3.把学习变为知识的再现过程,用角色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活动开展更显幼儿主体地位。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2、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小朋友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溺水事故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

  2、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天气热就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有好几个小朋友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二、防溺水教育。

  1、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2、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3、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河游泳。

  4、我们还小,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人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里等,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5、前段时间,我们瑞金的一个乡镇小学的学生,结伴到河里去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掉进河里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6、观看溺水事件图片,请幼儿讨论说说应该怎么做?并引导幼儿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结束活动。

  1、通过本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反义词和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能轻松、愉快地进行探索活动,体验自主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文字卡、图片6—9放大

  活动过程:

  一、棒棒、胖胖比一比(在此环节区别两位天使特征的不同,理解反义词)1.出示两位天使,提问:仔细看看、比比,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2.出现胖瘦、高矮两组字,并理解反义词。

  3.引导幼儿与教师一起用故事里的语句小结天使的不同特征。

  二、 天使、幼儿共游戏(在此环节通过对画面的观察理解,了解更多的反义词)1. 看图片,说相反连续逐页看故事画面,教师用故事中的语句简单介绍画面主题。

  提问:两位天使在玩的时候发生了哪些相反的事?

  幼儿自由选择画面,并说说画面中的相反意思。

  2. 认文字,找相反认读文字,对幼儿不认识的字借助动作、符号帮助幼儿理解。

  玩法规则:每位幼儿选择一个字,找手中拿有和自己手中字意相反卡的幼儿成为一对,并用“我说……”进行表述。

  验证方式:集体验证,相互检验。

  3. 图和字,配配对玩法规则:仔细看画面,将意思一致的文字与画面进行配对。

  验证方式:教师讲述故事中的语句,幼儿听辨后加以调整。

  表述方式:师幼共同借助反义词将画面表述清楚。

  三、教师、幼儿共阅读(在此环节中能借助反义词完整讲述故事)1.在音乐的伴随下,师生共同借助反义词完整讲述故事。

  2.教师蒋上句,幼儿接下句。

  反思: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点评自己在骨干教师展示活动中所上的语言活动“棒棒和胖胖天使”,我觉得那便是“赋有挑战性”。

  挑战一:对于教材和教法的挑战该内容的选择来自于绘本《棒棒天使》,书中集中体现了很多组反义词。而教材中虽然有该内容的涉及,但没有一个故事能集中体现那么多的内容。所以这本教材的选择,对素材内容的拓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对于即将深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认字成了家长关注的内容。而幼儿也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识字量也在不断提高。在幼儿园的《纲要》中,虽没有认字的要求,但却是幼儿、家长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字是一种大胆地尝试。

  在一次活动中,要让幼儿充分的表述、要将枯燥的反义词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在活动的设计上,我运用了好朋友配对,和教师说相反等的游戏环节。这些环节的设计让幼儿在不知觉中感受反义词,理解反义词,并学会用反义词来表述画面意思。

  挑战二:对于我(教师)自身的挑战 在第一次观察图片时,播放PPT的速度并不慢,对于幼儿观察图片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挑战。要幼儿之后能根据图意表述清楚,甚至和教师一起互动讲故事,教师对每一幅图提问和追问的设计要求是很高的。

  这本绘本原来在每一页上都有文字,但为了更充分的让幼儿观察图片,并突显可表达页面意思的反义词,在PPT的制作过程中,我将每一页的文字都删除了。看似一个小小的地方,但从学着怎么做,到精美制作,花费了我不少的时间。

  挑战三:对于幼儿本身的挑战合作:对于大班幼儿,还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要两人相互配对,要和教师配合说画面相反的'语句,极富有挑战性。

  逻辑分析力:幼儿尽凭借对示意图的理解,对反义词进行挖掘,并能够清晰的表达,极富有挑战性。

  如果还有机会执教该活动的话,有几点可以再思考的:

  1. 字的量的控制和选择。幼儿对于字的认识情况差异很大,在同一个活动中很难达到均衡的把握。对于这样的活动,既然是分组教学,可以尽可能的将识字量差不多的幼儿安排在同组,教师可根据幼儿该方面的能力适当的调整教学难点。

  2. 留给孩子自我表述的时间。当幼儿在发现画面中的相反内容时,可以留给幼儿一些独自或结伴表述的机会。可以让幼儿用单个的字表述,也可以让幼儿用相反的话来表述。之后在通过集体,到话语的精炼,可能更能够帮助幼儿理解和对画面进行表达。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参与数量、身高、重量、时间等比较,作出判断,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完善故事情节。

  2.体验故事内容的有趣,对获胜者的机智勇敢、认真负责有认同感。

  活动准备

  幼儿入手一份多媒体课件、统计表、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引出话题

  1.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多媒体演示故事前半段,边欣赏边梳理情节)。

  (1)提问:山上的大灰狼越来越多,羊村里的羊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

  (2)提问:山羊公公和小羊们在森林里贴出了广告,上面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招聘守卫?

  2.引出“超级擂台赛”。

  (1)提问:这么多动物都来应聘,这可怎么办呢?山羊公公用的是什么办法?“超级擂台赛”是什么意思?

  (2)小结:“超级擂台赛”就是让动物们进行PK,谁获胜,谁就能成为守卫。

  二、统计单项比赛结果

  (多媒体演示“擂台赛”四场比赛的内容及记录表。)

  1.了解“擂台赛”的项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多媒体画面)。

  看看说说:共有哪些比赛项目呢?每场比赛的获胜标准是什么?

  2.幼儿尝试做裁判,记录比赛结果。

  3.幼儿交流和验证。

  接飞盘比赛——观察几位裁判的记录,说说是否正确?有没有更快、更方便的统计方法(多媒体显示,同时将接住飞盘的动物圈出来,让幼儿进行比对)?

  身高比赛——说说这场比赛的获胜标准是什么?100厘米在哪里?几个动物胜出了(多媒体横向拉出一条100厘米的身高线,让幼儿进行比对)?

  举重比赛——说说哪些动物举重超过了110公斤,如何记录(多媒体显示统计结果,让幼儿进行比对)?

  跑步比赛——获胜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知道动物们的比赛成绩呢(多媒体提示需在12点1O分之前完成比赛,多媒体上有时钟显示)?

  三、合计比赛结果

  1.单项比赛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到底谁是最后的`获胜者?

  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是最后的获胜者?

  2.幼儿思考。

  3.出示统计表,并交流获胜结果(三个动物获胜)。

  4.小结:把四场比赛的结果合在一起,就能看出最终的结果。你们的统计方法真不错。

  四、揭晓故事结尾

  (多媒体演示故事结尾。)

  1.说说怎样选出最后的获胜者?

  2.看看山羊公公的办法(请三个获胜者分别和羊群一起上山)。

  提问:你们知道谁能成为小羊们的守卫了吗?为什么?

  3.小结:因为小狗机智勇敢,认真负责地看管羊群,获得了大家的肯定。最终它以多数选票获胜,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它获得守卫的工作。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物体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扰根据差异性进行排

  2.掌握并发现物体的序列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秩序感,并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地垫20个、数字1—10两套、各类特征的学具20套、工作毯20块、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学:

  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探险,想去吗?(想),我们首先要经过一座音乐谷,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出发吧!

  1.放音乐,幼儿随老师进入活动场地站成半圆。

  2.提出问题:

  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音符)

  ②有哪些音符?(1。2。3。4。5。6。7。ⅰ)

  ③它们有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幼儿说出音是从低到高唱的,手势动作也是从低到高的。

  3.手势表现音阶1、2、3、4、5、6、7、ⅰ,和幼儿边唱边做手势。

  二、基本教学

  1.点课题:刚才的1、2、3、4、5、6、7、ⅰ就是一组音阶由低到高的.排序。

  2.示范教学:教师引语:“刚才我们走过了音乐谷,现在我们再看神秘门。这是一扇智慧之门,要给它镶上漂亮的宝石,它才会打开,看,这里有许多的宝石,①提问:小朋友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颜色、数量不一样)对,这些宝石它们每一串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

  ⑴这些宝石怎麼样镶上去呢?(看课件:门上提示由少到多的排列。)根据幼儿的观察回答出示宝石。老师小结。

  ⑵引导幼儿观察另一扇门怎样来镶宝石,(看课件,门上提示由多到少的排列。)根据幼儿的观察回答出示宝石。老师小结。

  (3)念咒语“芝麻开门”,打开智慧之门

  2、游戏《走迷宫》

  智慧之门打开后出现了神秘老人,以他的口吻说:大家好,我是神秘老人,很高兴你们打开了智慧之门,下一站大家将要到达趣味迷宫,可是通往迷宫的路坏了,须要大家铺好路才能到达,我为大家准备了铺路用的材料,请你们来铺路吧。

  ①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长短)

  ②整理材料,从长到短排序(出示字卡)

  ③铺路:从短到长搭,每一块搭时要拐弯(出示字卡)④一起走迷宫

  3、集体游戏《给数字排序》

  ①取智慧果,把每一块材料取下来,后面有数字②做游戏,请黄色数字宝宝到里圈,按1---10排队。③继续游戏,请红色数字到里圈,按10---1排队。

  三、自主操作

  1、幼儿自主选学具。

  2、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并照相。

  3、看屏幕说规律。

  四、结束

  1、以时钟做结束语,幼儿用肢体表现。

  2、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专心的倾听理解故事的内容,知道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别人高兴了,自己也很快乐;

  2、回根据需要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

  3、丰富词汇:“开心”、“甜滋滋”;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2、感受理解:教师现身说法,引导幼儿回忆;

  3、幼儿讲自己做的好事;

  4、听故事找画面;

  5、画故事;

  6、评价、结束课。

  活动反思:

  品德与生活课程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此我设计〈找快乐〉为主题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学生在找、说资料时都比较容易。

  本课儿歌的导入,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主题,而后谈自己的快乐事情。与课文中的小猪一起找什么是快乐,及为什么快乐。原来,快乐就在劳动中,快乐就是为别人带来点什么,快乐就是能帮别人做点什么。之后联系到自己说的快乐事情,为什么快乐的原因。然后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报,如:文字、图画、照片、故事、自己更加快乐的事情、别人快乐的事情及理由。教师点拨指导。大家始终在“快乐”的氛围中。为了让孩子们永远留住快乐,不辜负他们理应快乐的儿童时代,教师指导内容放在收藏夹里,并起个好听的名字。最终孩子们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快乐的.意义。

  其实,小孩子跟我们大人们一样,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同时也有不开心的时候。在二年级的《找快乐》一课,我听到学生们的心声,

  为让学生愉快地、有爱心地生活,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学会关心,学会爱。我在教学设计上采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快乐”有关的资料,学会简单的整理,教师进行筛选,(避免过多的重复与罗列)使学生在介绍时形成系统地的东西。初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位置上,让课堂成为涌动着生命活力的时空,真正的小主人是孩子。

  小百科:快乐,汉语词汇,读音为kuài lè。快乐是人类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是由内而外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能说出小狐狸孤单和开心的原因。

  2、了解与朋友产生矛盾后的和解方法,体验友爱带来的快乐。

  3、感觉故事异想天开、富有童趣的特点。

  活动准备:

  挂图4号。

  活动过程:

  设问引题提问:一只调皮的小狐狸,最近很孤单,这是为什么呢?

  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讲述故事一段至“怎样让小动物们再和自己做好朋友呢?”

  提问:小狐狸对它的小朋友们做了些什么?朋友们被捉弄以后,怎样对待小狐狸的呢?

  提问:没有了朋友,小狐狸心里是怎么想的?

  讨论:如何帮小狐狸找回朋友?幼儿依据生活经验,提出办法。(学习词语:和解)出示挂图一,教师讲述故事“”小狐狸绞尽脑汁,想出了个好主意“至”再打我一枪,再打我一枪。

  小动物们看到了小狐狸的枪都怎么样了?

  为什么小黄狗挨了小狐狸的一枪,还说小狐狸想和大家和好呢?

  为什么小动物们直嚷嚷“再打我一枪,再打我一枪”?

  出示挂图二,教师讲述故事从“小狐狸没办法了”直至结束。

  小狐狸往自己的枪里装进了一颗大炮弹,朝天开了一炮,结果怎么样?

  小狐狸找回自己的朋友了吗?

  为什么故事中小护理打出的子弹是甜甜的?

  为什么小狐狸觉得这次的笑,是真正的开心?

  教师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再次感受友爱带给小狐狸的快乐。

  活动反思:

  今天的这节语言课《甜甜的子弹》,小朋友在中班早期阅读中也接触过,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小狐狸的枪和炮》。

  在活动中,我直接开门见山地引出主人公“小狐狸”,然后再设置悬念:“有一只调皮的小狐狸,他做了一把抢、一门炮,他想用枪和炮干什么呢?”让幼儿思考片刻后自由想象猜测,再自然而然地引出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第一小节来介绍小狐狸:小狐狸很爱作弄人……听了介绍后再向幼儿抛出问题,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由于没了朋友,小狐狸很难过这一故事情节而接着设置了讨论:怎么才能帮小狐狸找回朋友呢?这个问题为了是让幼儿能够开阔思维,组织语言清楚地表达而设。同时也让幼儿体会到“做错事情要知错就改”这一道理,贯穿活动目标。接着我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再对故事内容做出相应的提问,以便幼儿能够更好的完全掌握故事内容。最后再请小朋友讲讲你对这故事里的小狐狸有何看法。我认为开放式的提问可以拓展了幼儿的空间,孩子们说的多,讨论的多,孩子有很多奇异的提问和答案,有创意的.想法我都给了鼓励。

  当然,在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孩子们都听过这个故事也上过这个绘本课,所以我提的一些问题,小朋友都能很好地回答出来,没有太多的悬。在对目标定位上和难点的把握方面都欠缺,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探讨。来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重复解释提问一遍,导致话语重复变罗嗦,其实提出的问题只要我放慢速度,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孩子们大都也能懂,不必再去重复为他们做解释阐明,有些问题也可以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为此,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极力的控制自己的教学用语,大胆放心地把问题抛给幼儿,去相信他们!这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经验,让自己更上一台阶。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经典]大班教案07-26

大班教案01-21

(经典)大班教案08-29

大班教案(精选)08-29

大班教案(经典)08-10

大班教案(精选)08-10

大班教案[精选]09-17

(精选)大班教案09-15

【精选】大班教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