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10-26 09:41:0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优选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语言教案[优选8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仿编活动,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间的关联。

  3、体验仿编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增强诗歌仿编活动的积极性。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黑板、粉笔。

  2、幼儿用书人手一本,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A、小朋友,你们家都有谁呀?

  B、你们喜欢爸爸、妈妈吗?

  C、你觉得在家里,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学习诗歌。(实物投影仪放大幼儿用书)

  A、教师指图1,提问:画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欣赏诗歌第一段。在朗诵中教师采用等待、放慢速度以及指图等暗示的`方法,鼓励幼儿参与讲述。

  B、采用同样方法观察图2,学习诗歌第二段。

  C、师生共同学习诗歌,并有表情的完整地朗诵诗歌。

  3、引导幼儿仿编诗歌部分内容。

  4、情景表演《爸爸、妈妈和我》

  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先表演诗歌内容,再表演仿编内容。

  5、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在语言阅读区继续学习仿编,并分角色扮演仿编内容。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由于我讲解的很详细,孩子们都能动手做了操作,.一些以前不肯动手的孩子今天也尝试了自己做,虽然他们的作业中有许多遗漏的,但至少他们动手做了,说明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小百科:爸爸,对指已结婚并有子女的男性(父亲)的一种称呼。该词起源甚早。《广雅·释亲》:爸,父也。 王念孙曰:"爸者,父亲之转"。"爸爸"并非外来词,在上古汉语中"父"发ba音。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的温馨与甜蜜,萌发爱家爱亲人的情感。

  2.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经验。

  3.理解散文内容,了解借用物体表达心中感受的比喻方法。

  活动准备

  1.利用歌曲《让爱住我家》,创设“温馨交流”情境。

  2.利用散文录音,创设“安静倾听”情境

  3.利用《家是什么》的课件,创设“视听结合”情境。

  4.利用散文图谱,创设“快乐朗诵”情境。

  活动重点

  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的温馨与甜蜜。

  活动难点

  了解借用物体表达心中感受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温馨交流”情境,感受家的'美好

  问题:

  1.从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

  2.小朋友喜欢家吗?说说你喜欢家的理由。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让我们感到很亲切、很熟悉。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有关“家”的散文……

  (二)利用“安静倾听”情境,初步感知散文内容

  问题:

  1.这首散文的题目是什么?散文里说家是什么?

  2.灯有什么用途?屋檐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床是用来干什么的?

  3.为什么作者把家说成是灯、屋檐、床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

  (三)利用“视听结合”情境,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了解家中的物品带给我们的感受

  为什么说家是一盏灯?(明亮和安全)一个屋檐?(遮风挡雨)一张柔软的床?(放松 舒服)一轮太阳?(温暖、快乐)

  小结:家是一个温暖舒服,能够避风挡雨的地方,是让我们身心放松,为我们带来快乐的地方。原来,作者是利用这些物体来表达了自己对家的感受。

  四、利用“快乐朗诵”情境,再次感受家的温馨,理解家的含义

  问题:

  1.今天我这首优美的散文做成了图谱,先自己试着来说一说,看看谁能看懂这些小标志?谁想来试着说一说?

  2.这么温馨、甜美的散文,我们朗诵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语速舒缓、声音优美,注意停顿)

  3.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

  小结:小朋友,家不仅可以说成是一盏灯、一个屋檐,家还以是很多带给我们快乐的东西。下一节活动的时候,也请小朋友像散文里的说法一样,把自己快乐、幸福的感觉说出来。

  活动延伸

  1.语言区材料操作,看看讲讲:家是什么。

  2.美工区:绘画:我的家。

  附: 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

  家,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

  有了灯,不再害怕夜晚没有星星和月亮。有了屋檐,不再担心风吹和雨打。有了床,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觉,做个美美的梦。

  家是什么?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缕温暖的阳光。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看图学习诗歌,感知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色彩美。

  2、根据诗歌的句式结构,用绘画以及讲述的方式仿编诗歌。

  3、乐意在集体面前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

  2、图片:黄色的菊花、粉色的枫叶、绿色的松树、彩色的大地。

  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磁性图片,提问:秋天到了,大地穿上了彩色的衣裳,看!这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2、引导幼儿看图和老师一起编诗歌。引导:

  (1)老师用秋天的菊花,编了一句诗,你们听:“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

  (2)“枫叶说:——”谁愿意接着往下说?教师和幼儿编一编诗歌。

  (3)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念一念诗歌《秋天的颜色》。

  3、组织幼儿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诗歌的内容。

  (1)为什么菊花说秋天是黄色的?

  (2)为什么说——(依次类推)为什么大地说秋天是彩色的?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示范:苹果说:秋天是红色的。请小朋友也来说一说,好吗?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纺编活动。将幼儿纺编的内容画在板上,并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纺编的诗歌。

  5、打开幼儿用书,启发幼儿先看图朗诵诗歌,再根据诗歌的句式在空格处画一画,再念一念诗歌。

  教学反思:

  秋天到了,大地的颜色也愈加美丽了。诗歌中的菊花、枫叶、松树孩子们都已经认识并熟悉了,这些颜色虽然是单一的,但是综合在一起就巧妙的形成了美丽的颜色,通过让每个孩子都说说自己对秋天的认识,在秋天都能看到哪些不同的颜色,孩子自然就会知道秋天是五颜六色的,看来孩子的体验感受比什么都来得真实。活动中第二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重点,通过让孩子们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颜色》,让他们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秋天的色彩美和语言美。这一环节的顺利开展教师采用了多种方式。如图文并茂的电脑课件的使用;教师与幼儿的提问互动中回忆、思考,从而达到对散文诗的识记;师生合作朗诵诗歌;幼儿分组扮演角色朗诵诗歌等等,都为这一环节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活动的高潮部分在于引导幼儿积极创编,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让每个孩子将原有经验与散文诗相结合进行仿编,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最后的仿编诗歌,我发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很仔细,小朋友对仿编诗歌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把他们编的句子合起来编到诗歌里,小朋友听到是自己编的句子,都非常兴奋,编的就更起劲了。如有的孩子想象力强我就让孩子自己仿编诗歌,有的孩子稍弱一些,我为孩子提供了很多的图片,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一句句诗歌创编的有模有样。另一方面我想到大部分幼儿都会从常见的事物,比如水果、小草等等来诠释秋天的色彩,但幼儿对一些平常不关注的事物不会引发他们的思考,因此我准备了很多的图片引起孩子们创编的兴趣,这些活动前的思考让我得教学更加严谨、细致。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故事。

  2、让幼儿能将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大胆的、连贯的、完整的`叙述出来。

  3、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和叙事的条理性。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

  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第28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北极熊卖雪糕》,初步形成感知故事的内容。

  教师提问: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幼儿回答。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是谁给北极熊大电话订购雪糕?北极熊都做了哪几种颜色的雪糕?北极熊都做了哪几种味道的雪糕?北极熊都做了哪几种形状的雪糕?北极熊想了什么办法卖雪糕?

  引导幼儿逐一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3、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你觉得北极熊聪明吗?为什么?"

  请幼儿自由回答

  4、复述故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情节和故事内容。

  引导幼儿尝试复述故事

  教师用图片提示幼儿复述

  翻开幼儿用书第28页,边看图边讲故事,然后两个小朋友之间互相讲述故事。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有关动物尾巴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模仿故事中小动物之间的的对话,理解故事的内容。

  2、难点:知道有关动物尾巴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出示森林背景图,引出主题:森林里要召开百兽大会啦!小兔子看到布告后也想参加,可是它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猜猜它会向谁去借尾巴?

  二、倾听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遍。

  2、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

  小兔子想干什么?

  三、讨论理解

  1、教师出示活动教具,并讲述故事第二遍。

  2、依次提问:小兔遇到了谁?黄牛(猴子、袋鼠、麻雀、狐狸)愿意将尾巴借给小兔吗?为什么?(让幼儿参与故事的讨论中,通过猜测动物是否愿意借给小兔尾巴及原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即对动物尾巴作用的了解情况)

  3、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记录幼儿对各种动物尾巴作用的猜测。

  4、继续讲述故事并提问,重复上面的环节。

  5、拓展讨论,了解其他动物尾巴的特殊作用。

  四、完整倾听

  1、倾听故事第三遍,幼儿尝试跟着教师能学说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2、翻看《小朋友的书·动物王国》第29~3页“借尾巴”,再次根据画面复述故事中小动物间的对话。

  课后反思

  《借尾巴》是一篇童话故事,充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借助形象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白兔向大黄牛、猴子、袋鼠、麻雀、狐狸借尾巴的故事,使小朋友们知道了小动物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和小白兔的短尾巴的特殊用处。教学中,充分利用采用挂图、书本结合、听说结合的形式,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地让孩子去思考、交流、表达,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孩子们在活动中交流各自的看法,闪现思维火花,表现出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

  小百科:知道有关动物尾巴的作用,增强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想对应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准备:了解本班儿童的识字情况

  字图配对的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出示图一。图片上有什么,这些文字一样么,有谁知道是哪些国家的文字。

  ——请儿童找出汉字

  二、看图猜字

  ——古时候是没有汉字的,人们想传递信息该怎么办?

  ——看图猜字游戏。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这就是我们人发明的象形文字,是我国最早的汉字,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演变而来的.。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你们认识汉字么,都认识什么汉字

  ——教师记录儿童所说汉字,及时纠正儿童不正确的发音。

  四、看图识字

  ——进行字画配对的拍卡片游戏

  五、延伸

  ——将字图配对的卡片放在区角中,儿童自由操作。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并理解诗歌,感受小动物们的天真可爱和诗歌的趣味性。

  2、情感目标:有节奏地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能力目标:能对诗歌进行创编。

  活动分析:

  1、重点:欣赏并理解诗歌。

  2、难点:对诗歌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的准备。

  1、有一定的关于下雨的生活经验。

  2、有一定的模仿动物的经验。

  3、有对表情和心情观察和表现的经验。

  4、有对诗歌进行创编的经验。

  (二)材料的准备。

  1、黑板上布置好大图书,并用剪成四条的大张卡纸遮盖好。

  2、动物磁力图片和磁力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大图书,神秘的方式告诉幼儿:

  小朋友,不好了,小动物们乱套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怎么了?

  2、理解阅读:教师出示大图书,并神秘的依次掀起来遮盖的.卡纸,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每一部分被遮盖的画面并提问。

  ⑴请幼儿看看,看到了什么小动物?

  幼儿说一个,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动物。

  ⑵找找各种小动物分别有几个?

  请幼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并带领幼儿把动物的数量说一遍。比如:一只老鼠,两只小鸭…(这一环节其实是第一遍学说儿歌)

  ⑶请小朋友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说:它们穿着什么戴着什么?它们在做什么?

  教师用粉笔画出幼儿说的内容,并带领幼儿按顺序把画出来的内容说一遍。(这一部分是第二遍学说儿歌)

  ⑸再看看画面上小动物的奔跑顺序,并把小猪和小羊顺序颠倒,并带领幼儿尝试再说一遍,到了颠倒的地方,幼儿说不下去了。让幼儿思考,这样的顺序该怎么说,告诉幼儿待会告诉他们。

  (这个地方也是一个悬疑,幼儿在后面听儿歌的时候会特别注意这两句怎么说。这一部分是第三遍学说儿歌)

  ⑹它们的表情是怎样的?

  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表情和心情,并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这一部分是为后面的表演进行铺垫。

  ⑺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这样?

  请幼儿自由的进行猜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后揭开遮盖的最后一张纸,告诉幼儿谜底——下雨了。这时引出最后两句:哗啦一声下雨了,大家赶紧往家跑。

  3、大图书阅读。

  ⑴教师出示大图书,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着重提醒幼儿注意交换位置那句诗歌里是怎么说的。并且,提醒幼儿要读的有趣些。

  师:小朋友们,老师来给你们朗诵一遍,请你们注意要读的更有趣些。⑵请幼儿看图书的图画部分朗诵一遍。

  ⑶请幼儿看汉字拍手、拍腿各朗诵一遍。

  ⑷请幼儿进行朗读表演。

  分析:在看这一环节以前,文字一直被白纸遮盖。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不影响幼儿的想象和思维。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让幼儿尝试有趣味的朗读。在这个环节里共进行了四次诗歌的学习,并进行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和有节奏的朗读的训练,达到了活动目标的第二项。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诵表演法和示范法。

  4、表演诗歌。

  ⑴请学学诗歌中老鼠、小鸭、小狗、小猫、小猪的神态和走路的样子。

  ⑵提醒幼儿注意表现出动物不同的样子和不同的表情。

  分析:这一部分是体现了动静交替,让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体会小动物在下雨适合的样子和心情。

  5、幼儿进行创编。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绘本《狼来了》 色彩搭配很漂亮,动物形象也很逼真。是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是伴随幼儿睡觉的枕边寓言益智小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富有教育意义。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狼来了》。教育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活动目标:

  1. 观察、想象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 自己的话讲述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3. 体验阅读乐趣,感受大家成为朋友的.快乐。

  4. 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 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了解幼儿对大灰狼原来印象。

  1. 调动幼儿原有阅读经验。

  2. 调查对大灰狼的印象。

  3.说说为什么不喜欢大灰狼。

  教师小结:原来在小朋友印象中大灰狼是个凶猛、以强欺弱的坏家伙。

  (二)理解绘本内容。

  1. 引领幼儿阅读。

  2.幼儿阅读。

  3. 集体阅读绘本结尾。

  (三)完整欣赏,提升拓展。

  1.完整欣赏。

  2.欣赏后再次调整幼儿对大灰狼的印象。

  3.教师总结。

  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大灰狼都是坏的,大灰狼也有可能和动物们成为朋友。如果我们人类也能够合平共处,大家都能成为朋友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活动延伸:

  在角色游戏中提供胸饰等让幼儿进行表演,进一步体验故事的乐趣。

  活动反思:

  《狼来了》是一个老故事,但其中蕴含着极具学习,发人深省的道理。通过读本的学习让幼儿明白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它既不尊重别人,也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我们应该培养诚恳待人的良好品质。告诉大家做人应诚实,不以通过说谎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能以说谎去愚弄他人。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因为坚持就是胜利。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03-30

大班语言《梳子》教案03-30

大班语言鸟窝教案03-30

大班语言冬至教案11-24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19

大班语言睡觉教案11-03

大班语言《勇气》教案12-13

大班语言家教案12-30

大班语言《摇篮》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