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10-22 11:50:0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的中班教案[必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中班教案[必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初步学唱歌曲,会用自然声演唱歌曲。

  3、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 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

  (三)游戏“小猫敲门”。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活动反思:

  总之,本节活动中,执教者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驾驭课堂能力强,对幼儿有亲和力。面对当前幼儿教育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如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让传统的诸如猫抓老鼠的游戏富有时代气息及教育意义,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实践的重大教育课题之一。我们必须不断加压紧逼,边学习边教研,边实践边探究,促使自身迅速向科研型、研究型转变,以角色转变推进科学保教的工作进程。其实,教师及幼儿园的专业成长如同花儿一样需要营养,游戏活动的全面改革就是我们的阳光雨露。我们要不断汲取着游戏教学改革的丰富营养,和花儿一同绽放,与幼儿园一起成长!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的典型特征。

  2、感受故事中熊猫伯伯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3、体验帮助小动物买到合适商品的快乐。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动物的外形特点,为其出谋划策。

  感受熊猫伯伯乐于助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熊猫的百货商店》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树林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看看是谁开的呀?(熊猫)

  2、什么是百货商店呢?

  教师小结:百货商店就是能买到各种各样商品的店。

  二、理解故事

  熊猫的百货商店生意可好了,吸引了很多小动物来买东西。

  1、长颈鹿——脖子(局部出现)

  为什么熊猫店里的围巾一条也不适合长颈鹿。

  教师小结:因为长颈鹿的脖子太长了,要戴很长很长的围巾,熊猫店里的围巾太短了,所以不适合长颈鹿。

  商店里没有适合长颈鹿的围巾怎么办?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想的办法可真多呀,熊猫伯伯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2、河马——谜语(像马不是马,嘴巴宽又大,天天下河塘,从不捉鱼虾)

  怎样的口罩才适合河马呢?

  教师小结:很大很大的口罩才适合河马。

  如果你是熊猫伯伯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看看熊猫伯伯想了什么办法,是不是和小朋友想的一样。

  3、大象——大肚子(局部出现)

  大象为什么没有买到合适的皮带,大象需要怎样的皮带?

  教师小结:大象的腰很粗很粗,需要很长的皮带。

  大象买不到皮带可伤心了,这可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熊猫伯伯量了大象的腰围,请工厂为大象做一条很长很长的皮带。

  总结:在熊伯伯的帮助下,长颈鹿、河马、大象都买到了适合自己的东西,它们高兴地说:“熊猫百货商店真好。”

  三、完整欣赏,理解故事

  听了故事后,你们喜欢熊猫伯伯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熊猫伯伯乐于助人,我们都喜欢它,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四、大家都来开商店

  (价值取向:根据动物的不同特征,想象他们需要的'特殊商品。)

  想象动物们还会需要哪些特别的商品(出示动物图片,幼儿想象并尝试绘画或者制作。)如马需要铁鞋、猫需要鱼竿、鹦鹉需要录音机等。

  活动延伸:

  熊猫伯伯的店里呀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你们猜猜还会有谁来买呢?请你们继续把《熊猫百货商店》这个故事编下去。

  活动反思:

  《熊猫百货商店》虽然是一则老教材,但儿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颇有特色的词:如“很长很长”、“很大很大”、“很粗很粗”。让幼儿感知百货商店里的物品为什么不适合这些动物,引起幼儿对动物特征与之相匹配的物品的思考,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这则故事有助于培养儿童助人为乐,学习交往、合作、分享等社会技能,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特别的鞋子

  活动目标:

  1、运用美工材料制作独特的鞋子,学习用对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装饰,中班美术教案-特别的鞋子。

  2、正确使用剪刀,运用搓长、团圆、压扁等技能进行泥塑活动。

  3、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纸板、剪刀、胶水、彩笔、橡皮泥、彩纸、毛笔、干净的旧的白球鞋。

  活动过程:

  1、今天大家都在说鞋子。老师也有很多漂亮的鞋子。(出示用水彩颜料装饰的一双球鞋。)你们觉得它漂亮吗?和刚刚看到的'鞋一样吗?引导小朋友观察鞋子装饰的材料、及左右对称装饰的,还有拖鞋、用彩纸装饰的鞋、橡皮泥的鞋,一一出示。

  2、鼓励小朋友也来制作一双特别的鞋。

  小朋友,原来鞋子可以用这些材料做成。听说星星鞋店要开业了,真愁品种少呢,不如我们来帮他们设计一些漂亮的鞋子吧。

  3、出示各组各种材料,引导小朋友讨论可以用这些材料制作鞋子的哪部分?

  4、现在小朋友可以到自己喜欢区域制作“鞋子“。

  (1)装饰区:A)小朋友在干净的旧球鞋上用水彩颜料或水彩笔进行装饰。B)让小朋友画出鞋子的形状,并进行装饰。

  (2)“拖鞋“:小朋友用硬板纸剪成鞋形当鞋底,取长方形纸装饰花纹后当鞋面,将鞋面与鞋底粘合即成。

  (3)“精品鞋“: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通过搓、压、团等技能技巧制作。

  5、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鞋。及时评价表扬做的好的小朋友。

  6、请小朋友把自制的鞋送到星星“鞋店”,与同伴一起分享活动的感受、乐趣。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这首歌,理解歌词内容。

  2.在学唱这首歌的基础上,表演歌曲。

  3.教育幼儿学会帮助别人,做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唱好歌曲,唱出休止音的停顿。 活动难点:创造性地表演歌曲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森林背景图、歌曲故事情节挂图、蘑菇,小兔头饰、兔妈妈、小松鼠、小猪头饰、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1、准备练习:做律动:拍手挽花,拍手点头。引导幼儿安静做好。

  2、用故事情节引入,激发幼儿唱歌兴趣。

  ①教师出示小兔说:“看看谁来了?现在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兔采蘑菇》的故事,好不好”?

  ②讲故事,幼儿仔细倾听。

  听完后,教师说:故事好不好听?故事里有谁?我已经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不想学唱?那,今天我们就学习歌曲《小兔采蘑菇》。

  3、学唱歌曲前,我们要先练练小嗓子,这样唱出来的歌才好听。要求幼儿抬头、挺胸、背坐直。

  发声练习:1=C-F 1 23 4︱5 -︱5 43 2︱1 -‖

  啦 啦 啦 啦 啦啦 啦啦 啦 啦

  啊 啊 啊 啊 啊啊 啊啊 啊 啊

  二、欣赏歌曲,学习歌曲。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①、教师清唱一遍歌曲,幼儿欣赏。

  ②、教师边弹琴边唱,请幼儿再欣赏一遍歌曲。

  提问:歌曲里有谁?讲了什么事?

  ③、出示故事情节图,说:“老师把这首歌里讲的故事画成了图,来我们一起看看,说说”。

  ④、逐一展示每幅图,边看图,边说故事情节。

  2、学唱歌曲。

  ①学念歌词,老师和幼儿根据刚才看的故事图,有节奏的念念歌词。 ②学唱乐谱,老师教幼儿学唱每句乐谱,注意休止符的停顿。

  ③再整体听老师唱一遍歌曲。

  ④ 教唱歌曲。注意唱出休止符的停顿。

  ⑤集体跟唱,学习歌曲。

  ⑥请学会了的小朋友,到上面来带着大家一起唱。

  ⑦注意纠正幼儿唱歌大吼大叫的`不良习惯。

  ⑧再集体唱一遍歌曲,自己创编动作。

  三、表演游戏。

  1、小结歌曲内容和小朋友在唱歌活动中的表现。

  2、师:“谈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白兔?你们喜欢它吗?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什么?”

  这是一只喜欢帮助别人的小兔子,帮助了别人,它觉得很快乐。小朋友

  也要学习它,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如:有小朋友摔倒了,我们要主动把他扶起来。

  3、出示兔子、小猪、松鼠头饰,请幼儿表演。

  请四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兔、小猪、松鼠、兔妈妈,其余的幼儿唱歌曲,进行表演。

  4、简评幼儿表演的情况,总结整个教学活动。多给幼儿鼓励。

  四、延伸活动

  放小兔跳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出去玩“小兔采蘑菇”的游戏。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录像一盘。

  将教室内的墙壁涂上蓝色乳胶漆作为海洋背景;在玻璃橱上衬以蓝色吹塑纸。

  幼儿操作材料:油画棒、涂色材料,各种海洋生物轮廓图若干,皱纸、卡纸、蜡光纸、及时贴、油泥、双面胶、纸盒及其他废旧材等。

  活动目标

  能根据班级环境的特点,设计布置方案。

  会大胆地选择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表现自己对海底世界认识。

  活动过程

  1、通过师幼谈话,激发幼儿布置海底世界的兴趣。

  提问:小朋友们都喜欢到海底世界去游玩,我们能不能把教室置成一个海底世界呢?

  2、学习根据班级环境特点,来设计布置的方案。

  (1)提问:我们的教室怎样布置才像海底世界呢?海底世界中有哪几个展区?(引导幼儿回忆参观时看到的场景。)

  (2)播放参观时的跟踪录像,让幼儿再次感受海底世界的环境布置:橱窗里有鱼,头顶上透过透明的玻璃能看到鱼,身体的四周都能看到鱼。

  (3)讨论:教室的.哪些地方可以进行布置?(在蓝色背景的主墙上,在长方形的橱窗里,在空中悬挂等。)

  3、能选择各种材料和方式表现对海底世界的认识。

  (1)提问:海底世界里有些什么?(各种各样的鱼,水草等植物,海星、海蟹等其他的生物。)

  (2)提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海底世界?(启发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表现。)

  ①直接用油画棒在墙上绘画;

  ②涂色后按轮廓线剪下;

  ③用纸盒、塑料盒等废旧材料制作;

  ④用雪花片胶粒、纽扣、蜡光纸等进行装饰;

  ⑤折出鱼、虾、海龟等海生物。

  (3)幼儿选择喜爱的方式进行制作。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本课我们学习猫头鹰的外形特征,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猫头鹰是益鸟。猫头鹰和我们是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活动目标:

  1、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征,知道猫头鹰的生活习性。

  2、知道猫头鹰是益鸟,懂得爱护它们。

  活动准备:

  1、配套挂图,猫头鹰图片或标本。

  2、猫头鹰在夜间捕食老鼠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一、 观察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1、谜语导入: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晚上捉田鼠,白天睡大觉。(猫头鹰)

  2、出示猫头鹰图片让幼儿观察。

  (1)提问

  1)图片上的鸟叫什么名字?

  2)看到它你有什么感觉?

  3)请仔细看看猫头鹰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整体到头、身体、羽毛、脚等局部进行观察并讲述。

  (2)出示猫头鹰捕捉老鼠的图片,让幼儿观察猫头鹰正在干什么,它是怎样捕捉老鼠的,为什么它能在漆黑的夜晚准确地抓到老鼠。结合猫头鹰眼、耳、嘴、爪的特点,说明它为什么能在漆黑的夜晚捕捉到老鼠。(它的'眼睛大而有神,夜晚感光度强,能看见老鼠;耳孔前的皮肤褶膜和耳朵周围的羽毛都可以加强声波的聚集,容易发现老鼠的动静;嘴短而粗壮,前端有钩子;翅膀大,羽毛柔软,飞起来没有声音,不会被老鼠发现;脚上有强健的钩爪等)

  (3)提问

  你还知道猫头鹰有哪些有趣的事吗(住在山林里的树上,喜欢吃老鼠)?猫头鹰是吃什么的鸟?

  (4)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吃动物的鸟?(鹰、啄木鸟、喜鹊等)

  二、组织幼儿讨论猫头鹰与人们的关系。

  1、你喜欢猫头鹰吗?为什么?

  2、为什么说猫头鹰是捕鼠能手?它对人类有什么益处?

  3、对人类有益的鸟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

  4、小结。

  虽然猫头鹰长得凶猛,但它善于捕食田鼠,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都要爱护它,不能伤害它。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

  2.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独立或合作设计完成动作要求,发展幼儿创新技能。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的。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各类数字卡装扮的数字园,固定1.4米高的'绳索,以山坡(上、下)、小河、雷区,电的标志图分放在绳索下的场地上。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幼儿进行走、跑、跳、蹲、扭动身体、钻、爬等基本动作训练。

  2.情景导入:“我们的小脚累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幼儿自由地在教师身边坐下。

  3.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都用了身体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动作?”(脚走跑、腿弯、屈膝、手动、腰弯、臀扭等)

  师生共同:身体真灵巧,脚能走,腰能弯,手能撑……

  二、探索活动

  1.教师:“我们的身体各部分可以做很多动作,现在,请你们做一个动作使身体移动。”(幼儿迅即走或跑)

  2.教师深入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小脚,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脚移动身体吗?”

  教师启发幼儿:“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移动身体,比比谁的办法多。”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自由选择同伴合作

  3.组织集体练习:请个别幼儿示范有代表性的脚不沾地移动身体的动作,集体练习,享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如手膝着地挪动、手膝爬、同伴扶助倒立走等。

  4.游戏:奇妙的数字园

  ①师:“有一个奇妙的园子里,挂满了各种数字,水果、动物,它们上面都有可爱的数字娃娃,想去奇妙的数字园看一看吗?用什么方法上路呢?”

  ②师生讨论去数字园的方法:上山乘揽车(坐后撑),下山滑滑梯(横躺滚),过河海豚游(鱼跃式),经过地雷区翻个跟头向前走,经过电小心触电(匍匐前进)。教师与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合作,协助其到达目的地。

  三、放松活动

  1.师:“我们的身体能变成数字吧?”幼儿单独或相互合作,用肢体动作表现数字。

  2.讨论:我们还能用灵巧的身体变什么?(各种动植物、人物等的模仿动作)。

  3.:“我们的身体真灵巧,会做那么多有趣的动作,还能脚不沾地做高难度动作,所以我们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走回活动室。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09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7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精选)07-30

中班教案(经典)08-03

中班教案(精选)08-15

中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中班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