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1 10:58:0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小学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小学语文教案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唐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的生平。

  3.收集思乡的古诗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

  2.是呀,从古到今,月亮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思念家乡,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3.揭示课题: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

  交流资料,了解诗人

  课前,你收集了诗人的哪些资料,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诗,全班读,注意读准字音。

  2.自己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3.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说说你最欣赏诗中哪一句。

  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才同学们说得最多的就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的样子。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畅所欲言。

  4.同桌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真精彩!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简短的同一个语句在不同的人的脑海中勾勒出不同的画面。

  7.请你用朗读把你脑海中勾勒的画面读出来。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草长莺飞、满目新绿的春天,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还能让你有更深入的理解。

  9.指名说,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0.关于“绿”字还有一个故事,引导阅读“资料袋”。了解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1.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触呢?

  12.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一个字修改十多次,我们在习作中难道不该反复修改吗?记住:文章是改出来的。

  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这么美的春色,谁不流连忘返呢?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间了吗?

  2.诗人想干什么?家乡在哪儿?引导学生从课题和诗句一、二行处理解。

  3.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吧。再好好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地名,然后简介王安石把南京称为故乡的原因。

  5.你从哪里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家乡呢?

  6.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

  7.感情朗读。

  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漂泊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眷恋啊!让我们一起来感情朗读这首诗吧。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回顾内容,谈话入题

  古诗《泊船瓜洲》让我们体会到了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的千般惆怅?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初读古诗,整体感受

  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正确、流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弄清不懂的词。

  2.指几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4.同样的`思乡之情,但表达却不相同。和你的伙伴好好读诗,看看诗人们是怎么表达的?

  5.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读。

  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诗人那浓浓的乡情,藏在哪些诗句中呢:读,勾画。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惆怅满怀的感觉。

  6.诗中诗人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

  7.小组内交流: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

  8.引读“意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提示:头脑中想象情景)

  9.这一次又一次的想写信、封信、拆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挂念。

  10.感情朗读。

  11.王安石见月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藏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体会“风一更……无此声”。

  入情入境,深情朗诵

  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也就不同。我们在朗读这些诗词时,一定要想象画面,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情。让我们再一起朗诵这感人的诗词吧。

  找寻规律,识记生字

  1.找出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用你认为可行的办法去记忆。

  3.学生练写。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20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 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赖宁是怎样苦练跳绳的,懂得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锻炼好身体。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跳绳、体育、操场、练习、满头大汗、讲解、一拐一拐、不好意思、回答、昨天、感动、成绩、连蹦带跳、感激”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给句子加上似的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能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写。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是怎样把赖宁苦练跳绳的事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明白学好文化知识与锻炼好身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拼读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第1自然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让学生说说学习《铁棒磨成针》、《不是为了分数》后受到的教育。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学跳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英雄赖宁跳绳的故事。

  可见出示赖宁画像,简介赖宁事迹。

  今天,我们学习课文4 学跳绳,读题。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谁学跳绳?

  (2)他是怎样学跳绳的?

  (3)遇到了哪些困难?结果怎样?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

  说说你能回答哪个问题?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介赖宁事迹——赖宁是一个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1988年3月,赖宁为了扑灭山火,保护国家财产,献出了自己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团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赖宁学习。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难生字的字音。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重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评议,正音

  赖宁、操场、一拐一拐、昨天、脚肿、连蹦带跳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他功课都很好,只有体育不太好”这句话的意思。[穿插理解“其他功课”、“不太好”]

  3、教学有关字词

  赖:“束”加“负”,束的捺变成点。

  宁:宝盖头,组词:宁静、安宁。

  育:月字底,书空。

  4、齐读第1段。

  5、赖宁体育成绩不太好,那他事怎么做的呢?读读2-4段。

  五、书写指导。

  赖:左右相等,靠紧。

  育:上下结构,一横最长。

  老师范写、讲解,学生书写3个。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2、3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2、完成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请一个小朋友读第1自然段。为了学好体育,赖宁事怎样苦练跳绳的?找到读一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那几句话写出了赖宁的苦练跳绳?你还明白了什么?

  2、“满头大汗”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从哪个词看出赖宁跳绳很费劲?]

  [做课后第5题]

  3、赖宁不仅在学校练,还在家里练。不信,轻声读第3段。从哪里看出赖宁在家里也苦练跳绳?(一拐一拐、晚上练跳绳、跳的时间长、脚肿了)

  4、交流、讨论。

  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男生读赖宁的话,女生读郭老师的话,提示语由老师读。老师的话(奇怪),赖宁的话(低声、不好意思)。

  5、讨论:为什么赖宁会不好意思地低声回答?

  (1)赖宁觉得会拖班级后腿。

  (2)他本不想把晚上回家练跳绳告诉同学老师,现在老师既然问起,只好如实回答。

  三、学习字词。

  操:加一加地方法记,左右结构。

  场:为什么用提土旁?“扬”换偏旁。

  第:“弟”的点和撇换成竹字头,表示顺序。

  拐:请学生表演一下。

  脚:左中右结构,数笔顺。

  昨:换偏旁,与“作”比较。

  肿:形声字。

  感:为什么事心字底?注意“咸”的里面部分。

  四、指导写字。

  范写:操、场、脚、第、感

  学生模仿写3个。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前面所学的字词。

  2、学习、理解第4段,教学有关生字词。

  3、完成剩余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卡片认读学过的字词。

  2、完成课后第3题,组词。先口头组词,再写下来。

  操:(  ) (  ) (  )

  感:(  ) (  ) (  )

  育:(  ) (  ) (  )

  二、学习第4段。

  1、齐读第4段。

  2、说说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理解:连蹦带跳[让学生动作演示],他为什么那么高兴?

  教学:绩:言字旁,组词:业绩、功绩、成绩。

  蹦:为什么是足字旁?左右结构。

  激:左中右结构,中间部分为“白加方”,三点水和反文旁均可。

  3、他为什么要感激郭老师?

  4、比较“感激”和“感动”,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感激,什么时候用感动?

  选词填空

  感动  感激

  1、赖宁十分(  )郭老师对他的指导。

  2、看到赖宁刻苦练跳绳,郭老师非常(  )。

  5、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感激、高兴的语气。

  三、总结课文。

  1、赖宁为什么跳绳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2、赖宁学跳绳这件事,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

  问题1:一是自己刻苦练习;二是老师的热心帮助。

  问题2:学习赖宁既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课,也要学好体育课,锻炼好身体的好思想;二是学习赖宁刻苦练习的精神。

  四、完成作业。

  1、指导书写:绩、蹦、激

  2、指导课后第4题。

  读例句,看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划出来。说说这个词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仿照例句完成。

  3、完成第5题。找找两句话的变化规律。自由完成。

  4、完成《课堂作业》的题目。

  板书:

  学跳绳

  满头大汗

  体育_脚肿___好成绩

  不太好 勤学苦练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烤鸭了解北京的饮食文化,增长见识,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3、在阅读中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北京的风情特点的,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烧炉烤鸭的烤制过程,体会作者对全聚德烤鸭的.偏爱。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揣摩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北京烤鸭真遗憾!”今天,我们随作者去了解北京三大特色的名菜之一的——烤鸭。

  出示烤鸭图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文章。

  2、师:通过读课文,你了解了烤鸭哪些知识?与同学交流交流。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烤鸭?北京人怎样吃烤鸭呢? 边读边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相机板书。

  3、师小结:同学们,去北京旅游还有三大特色呢!那就是“逛长城,听京戏,吃烤鸭”。可见,烤鸭在人们心目中有一定的地位。

  四、拓展延伸,强化主题。

  1、你还知道北京有那些特色美食吗?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2、教师播放《北京的美食文化》课件,请同学们欣赏。

  3、学生交流观《北京的美食文化》的感受。

  五、本课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首都北京的饮食荟萃了民族饮食的精华。让我们以了解北京烤鸭为起点,去了解北京的饮食,感受北京独特 的饮食文化。

  板书设计:

  北京三大名菜

  烤鸭 烤鸭的制作、吃法

  北京游三大特色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小乌龟》知道作者是抓住小乌龟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写好小乌龟。

  2、能根据书上对例文的分析,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写好动物,要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能充分调动自己的.观察积累,模仿例文的写法,先说说,再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教学重点:

  写出动物的动作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准确地表现动物的动作特点。

  作前准备:

  1、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写一周的观察日记。

  2、挂图

  一、学习例文

  1、出示挂图。

  2、指名说说小乌龟的外形特点

  3、引导悟法

  (1)自渎《小乌龟》,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为什么他写的小乌龟样子非常像,而且又像活的呢?

  (2)交流

  4、指名谈学习例文的收获

  二、展开讨论

  1、让学生阅读对例文的分析部分,同桌讨论。

  2、指名学生谈谈懂得了什么

  3、师生共同小结写好动物的方法

  (1)从外形和动作两方面写

  (2)抓住最有特点的地方写

  (3)写动作特点时,要注意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

  5、再读体会

  三、提纲词语

  伶俐可爱翩翩起舞体态奇特

  饿虎扑食束手无策忽闪忽闪

  增添乐趣迫不及待来者不善

  调皮可爱尽心尽职忠诚善良

  四、进行说写

  1、学生阅读作文提示,说说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课前,老师布置过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业,交流

  3、先小组交流

  4、指名全班交流,师生点评

  5、对照写法,激励学生写出合乎要求的作文来

  五、写草稿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知识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

  (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情感。)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

  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从色彩和姿态体会大自然的了不起。

  (2)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2、有感情朗读前三个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习生词: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感情,学习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体会慰情

  1、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2、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富有感情、充满理象是构成好的写景文重的重要内容)

  四、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五、书写生字。

  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积极性,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注重借助多媒体进行合理情境的创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学好语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

  小黑板、挂图等。

  2、学生:

  阅读《儒林外史》,收集关于作家吴敬梓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交流《儒林外史》的读后体会。

  2、教师小结:

  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批判上来。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

  严监(jiàn) 诸亲六眷(juàn) 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学生自读思考。

  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

  (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老师故意读漏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

  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

  (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

  (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9、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与大侄子的交流伸出两个指头把头摇了两三摇与二侄子的交流越发指得紧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与奶妈的交流那手只是指着不动把眼闭着摇头与赵氏的交流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12、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后面话,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四、课后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体会、感受较好地表达出来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评析学生习作。

  开心提示:这一环节在教师修改以后再进行。

  二、习作讲评

  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具有特色的习作,请习作者欣赏,教师加以点评,鼓励2对写得不够完善的地方,也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小节

  学生自由交流这次习作的收获或一些好的建议,以完善今后的习作训练。

  四、习作构思

  引导学生如何选材,如何人手来写。

  1.这次习作围绕什么来写?(第一次)

  2.怎样才能把自己第一次的经过清楚地告诉别人呢?(指名回答)

  说清自己第一次干的是什么,是怎样做的.。

  3.怎样才能把这次习作写好呢?(过程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4.讨论交流,确定习作材料。

  五、资源共享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共享资源,扩大学生的信息量。

  六、习作方法

  1.把自己第一次做的经过写清楚。

  2.可抓住场面细节展开描写。

  3.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11-07

小学语文教案03-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0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8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