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复习计划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复习计划 篇1
一、第一轮复习【3月初—4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理解为主,做题为辅
(1)目的:过三关
①过记忆关
必须做到: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有的基本概念(定义)、
公式、定理,推论(性质,法则)等。
②过基本方法关
需要做到:以基本题型为纲,理解并掌握中学数学中的基本解题方法,例如: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整体法,待定系数法,构造法,反证法等。
③过基本技能关
应该做到: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2)宗旨:知识系统化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
①数与代数
分为3个大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②空间和图形
分为5个大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线与角)与三角形,四边形,圆与视图,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换。
③统计与概率
分为2个大单元:统计与概率
(3)配套练习以《中考精英》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夯实基础
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的70%,因此必须对基础数学知识做到“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必须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
(3)掌握基础知识,一定要从理解角度出发
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对而言,“题海战术”在这个阶段是不适用的。
(5)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二、第二轮复习【4月中旬—5月初】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取决于对教学大纲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3)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4)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三、第三轮复习【5月中旬-6月初】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
(3)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
(4)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总之,在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我坚信,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那么收获的一定是丰收的喜悦。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终将迎来一片翠绿。
复习计划 篇2
一、第一阶段: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
2、 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把知识进行归类,将全初中数学知识分为十一讲:第一讲数与式;第二讲方程与不等式;第三讲函数;第四讲统计与概率;第五讲基本图形;第六讲 图形与变换;第七讲角、相交线和平行线;第八讲 三角形;第九讲 四边形;第十讲三角函数;第十一讲圆。
复习中由教师提出每个讲节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形与x轴交点之间的关系,是中考常常涉及的内容,在复习时,应从整体上理解这部分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达到熟练地将这两部分知识相互转化。又如一元二次方程与几何知识的联系的题目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应掌握其基本解法。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4、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如函数的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
二、第二阶段: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讲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复习计划 篇3
高考数学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夯实解题基本功高考数学题很多源于课本,因此要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巩固。注重对课本例题、习题的演变训练,将课本内容延伸、提高。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运算要熟练、准确,运算要简捷、迅速,运算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并且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养成书写规范,表达准确的良好习惯。
二。不依靠题海取胜,注重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由于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要避免题海战术,教学要精心备课,选择典型例题,使学生少走弯路。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应足够重视,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要特别重视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三。分层辅导,强化训练1.对于优生(90分以上),我们组建了培优班,由6个文科班中的数学前40-50名同学组成,培优的目的主要是能使这些优秀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成绩稳定在115分左右,部分学生能超过125分。培优是对重点知识内容深化,是使他们既能熟练掌握,又能灵活应用,并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强化、固化。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应试技巧。
2.对于中等生(65-90分,比例较大),我们组建了两个提高班。主要针对中上等学生和只有数学单科较弱的中等学生群体,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改变数学拖后腿的现象。中等生的提高意味着上线率的提高,对此我们十分的重视。提高班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能力培养,以强化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为主,讲解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的基础题得分技巧。对重点、难点、疑点、误点、弱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
3.对于学数学有困难的学生(主要集中在2,5,6班,数学成绩在30分以下),我们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以课本为主,强化数学知识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加以理解,要求记忆、默写,并会简单应用。6个文科班中,有的班级(3、4班),每天晚修或下午自习课,抽出半小时的时间专门学数学,数学课代表或数学老师组织学生默写数学公式、法则,或布置有针对性的习题;有的班级在课室专门搞了“数学角”,每天提供数学公式,概念及解题技巧,强迫学生学数学。几个周下来,很有收获。
除此之外,我们每周有周测,出两套难度不同的试卷(A、B卷),对于数学成绩差一些的学生,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是一套以基础知识为主的测试卷(A卷),80分为满分,48分合格,效果非常好,这部分学生学数学的信心也大大提高了。按照教育局最新,我们告诉数学差的学生,高考数学成绩只要达40—50分,那么总成绩一定可以达专B线的(若是高职,必是专A),用以提高每个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
四。总体复习安排:
1。7月14日2月上旬,完成第一轮复习,按章节系统复习,以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熟悉高考考点为目标。我们以《全品高考数学复习方案》为主要复习资料,其最大特点就是“听课手册+活页的作业手册”,非常适合学生练习和测验。另外,我们普通班老师还用由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xx高考备考指南 数学(文科)系统复习用书”,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学生普遍感觉这本书的题目比较温和,基础性强,而不是面目可憎,无从下手。
2.每周一考:每周三下午第八节课是我们文科数学周考时间,以主干知识为重点,注重选、填题的训练,特别是速度和解题技巧。因此,每次测试题目选“题型小、方法巧、运用活、覆盖宽”的题目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3.2月中下旬3月中旬(广一模之前),把复习过的知识重新“回炉”进行全面、滚动复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对小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的强化。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提高学生采用“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换元”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选择、填空的特色,学习一些解题的特殊技巧、方法,以提高在高考考试中的对时间的掌控力。
4.4月上旬高考,最后综合训练,穿插专题、专项复习,查漏补缺、纠错,高考全真模拟,提高学生适应高考的能力。综合模拟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
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
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发放一份我们备课组自己编写的“高考数学知识点考前再回顾”。
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这一轮复习以仿真卷为主,一定要注意试卷的仿真性,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和梯度,掌握考试时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不断总结考试经验与考试技能,真正高考时不慌神,沉着冷静,创造性地考出高水平。
复习计划 篇4
期中考试前,很多同学都会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即将到来的考试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甚至会产生分身乏术之感。还有一些同学无奈地表示,时间太少,既要学习新内容又要巩固旧知识,根本无暇兼顾。
专家提示,如何利用好有限的备考时间完成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旧知识的巩固,正是期中考之役的关键所在。
专家提醒各位同学,复习不能漫无目的,高效才是关键。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同学们—定要及时、尽早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订复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高效复习六步走
研究表明,每天在课后用半小时来复习,效果要比做两个小时的课后作业好得多,因为复习是为了检查自己是否已经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如果缺少了复习,不但会影响新知识的消化吸收,还会在写作业时感到很盲目精选期中考试复习计划精选期中考试复习计划。不仅如此,课后复习还能够有效地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当然,复习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应当真正理解复习内容,力求通过听、读、写、说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复习效果。因此,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尤为重要。在这里,专家就为同学们介绍了一套高效的复习方法:
第—步:新课讲授后,花费2-5分钟采用“过电影”式回忆法,趁热打铁,及时消化新学知识点。因为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刚刚获取到新的知识,还未能够真正做到全面掌握,所以就需要依靠及时地回顾复习来让自己充分理解并且加深记忆。
第二步:午休时间,利用15-20分钟将上午所学内容全部“过电影”式回忆一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第三步:下午安排20-30分钟进行户外活动和休息,有效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松弛有度的复习状态
一般每堂课的时间为45分钟,在课堂上连续几十分钟的高强度脑力运动,会使得学生大脑供氧不足,使他们产生疲劳感,从而使得思考、理解和记忆的效率大打折扣精选期中考试复习计划作文。所以如果想要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会及时地缓解脑力疲劳尤为重要。
第四步:晚上复习时,通过与书本对照、与同学互相提问,将学习内容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和失误。
第五步:晚上睡觉前,再进行“过电影”回忆,专家特别提出,此时的记忆效果非常持久,可保持两周以上。
第六步:两周后再“回炉”复习,便可保持已学知识点固若金汤,活学活用。
复习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xuesheng),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xuesheng)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团结协作,提高复习备考工作效率;提高20xx年中考化学成绩。
二、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九年级有3个教学班,学生近140人。通过本学年度前期教学实践,结合平时考试学生成绩,我们发现,化学教学出现如下特点:
1、化学是学生新学科,启蒙教学有难度,教材内容广泛、散杂,刚刚经过新授,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很熟悉,基础知识不很扎实。
2、学生对化学概念、原理理解不深透,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学生成绩差别大,两极分化严重。尖子生不多,差生不少。
鉴于上述情形,我们深切感到,认真组织本学年度后期专题复习至关重要。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我们将采用"三阶段"的复习模式,抓实抓好复习备考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应试水平和综合能力。
三、复习时间安排
我们制定的中考复习计划,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中旬到4月底(争取在4月上旬前完成新课的教学)
第二阶段:5月初到5月底
第三阶段:6月上旬~中考前
第一阶段:回归教材,抓实基础,减少失误
首先,以考纲为抓手,构建单元知识网络。化学课本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根本,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熟悉化学实验,形成正确的化学思维。我们主张让学生先熟读教材,抓实基础。"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正说明了读化学课本的`必要性。对每一单元,我们按照"学生练习--教师讲解--学生小结--师生归纳"四步骤进行复习,力求将每个单元的主要知识结成网络,尽可能让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通过以上四步骤复习,最后师生归纳形成相关知识网络图。
第二阶段:分块复习,联系实际,培养能力。
我们力求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所突破,力求在知识整合程度上、在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能力难度上有所提高。以专题复习,系统培养学生专项解题的能力,紧密收集信息,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专题内容:
1、从中考热点找专题;
2、从教材的重难点找专题,从学生知识、能力的薄弱环节找专题。专题的整理分工协作,整理时注重"知识、方法、能力、视野",切实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加强巩固薄弱环节。同时以考纲专题来检查学生情况。
第三阶段:模拟考试,全面提高应试水平。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将灵活培养学生的中考应试能力。努力从考务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去全面提高学生。
四、复习注意事项
1.用好三本书。重视《中考说明》,把握《课标》和教材,自出相关练习题。
对于《中考说明》,教师要细心研读,明确考试的要求,对于《中考说明》中的样题,要认真推敲,明确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和难易程度。把握《课程标准》,积极贯彻新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对于复习资料上的练习题,要精讲精练,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整理
学完化学课后,学生普遍感觉化学知识点多,分散,不好记。那么怎样使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形成网络不但让同学们牢牢的记住,而且还便于同学们理解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3.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处理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在复习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上应注重学科的内在综合,引导学生关注所学知识的重组,整合、迁移、获取信息、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的能力。
4.努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成绩
在复习中,由于知识的综合性,跳跃性大,一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此时,我们不能忽视他们,更不能遗忘他们,他们是影响整体成绩的关键。因此,在复习中,我们更应该倾注更多的感情在他们身上。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多督促、少布置;多辅导、少轻视的情感教育,以便在提高全体学生的成绩上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总之初中化学复习时,采取三个"阶段",具体应对方法是:
①立足"双基",提高运用能力;
②从习题中学会基本规律;
③加强化学实验复习,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④进行题型训练,掌握解题方法;
⑤适当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冲刺能力。
复习计划 篇6
转眼六年级的数学就要进入总复习阶段,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等有作用的。我认为在进行复习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总复习的内容
(一)、数与代数(20课时)
(二)、空间与图形(14课时)
(三)、统计与概率(5课时)
(四)、解决问题的策略(2课时)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3、抓好优生的保持和提高、差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提高本班乃至本校的学业成绩的关键点。
4、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对差生的转化,可采取多种形式如;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学生互助、家长督促等。综合采用多种有利的因素,以期得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5、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外因最终还是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教师也在愉快中教,教学效果也是明显的了。
复习计划 篇7
一、复习目的:
1、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能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以汉符“=、>、<”,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
6、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能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
三、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内容有:生活中的数、比较、分类、加减法、位置与顺序、认识钟表、统计等内容。其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有:生活中的数、分类、10以内加减法、位置与顺序等内容;而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统计这两方面的内容比较差。较多的学生对20以内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不熟练,计算的速度比较慢;而统计这一内容比较多学生由于理解能力较差导致不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四、复习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进行复习: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2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
五、复习安排
1、活中的数、比较1课时
2、分类、位置与顺序1课时
10以内加减法、认识物体2课时
3、认识钟表、统计1课时
2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复习计划】相关文章:
复习计划(精选)07-27
(精选)复习计划08-06
复习计划09-06
复习计划09-06
复习计划09-06
复习计划09-06
复习计划09-06
复习计划09-06
复习计划09-06
复习计划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