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一些方法。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探索结果。
3.能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愿意大胆分享自己的实验方法及结果。
难点:能够在观察、探索过程中发现并总结出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生、熟鸡蛋每人一份,PPT 课件,记录帖(粉、蓝),塑料碗 4 个,手电筒 4 个,少量食盐,勺子 2 个。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各种蛋的名称及鸡蛋的结构。
活动过程
一、猜测游戏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一)出示生、熟鸡蛋,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教师提问:
(1)小鸡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
(2)什么样的鸡蛋能孵出小鸡?
(3)老师手中有两个鸡蛋你能够分辨出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吗?
2.幼儿大胆猜想表达,教师进行梳理归纳。
(二)讨论生鸡蛋和熟鸡蛋的特点。
教师提问:
1.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发言后,教师出示 PPT 小结。
2.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子?
幼 儿 自 由 发 言 后 , 教 师 出 示 PPT
小 结 。3.教师提问:如果在不打破鸡蛋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分辨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呢?(幼儿大胆猜想)
二、实验操作探索。
(一)介绍实验操作方法。
1.利用旋转区分生蛋、熟蛋。(引导幼儿大胆的转动两个蛋宝宝。) 教师提问:(1)为什么有的蛋宝宝转的快,有的转的慢?
(2)生鸡蛋和熟鸡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运用盐水分辨熟蛋、生蛋。(观察生蛋与熟蛋在盐水里的结果) 教师提问:(1)生鸡蛋放在盐水里会怎么样?
(2)熟鸡蛋放在盐水里会怎么样?
3.利用手电筒分辨生蛋、熟蛋。(观察在黑暗的环境下手电筒照射鸡蛋时发生的现象)
教师提问:
(1)生鸡蛋在手电筒的照射下会怎么样?
(2)熟鸡蛋在手电筒的照射下会怎么样?
(二)幼儿自由选择实验方法进行验证操作。
1.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引导幼儿进行标记。
2.观察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师小结实验结果。
请个别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及结果。
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其他实验方法,引发幼儿持续探索的兴趣。。教师提问: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呢?
活动总结
《区分生鸡蛋熟鸡蛋》科学活动来源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活动中我注重体现一种即教师注重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己寻找答案,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将传输知识的过程变为师幼共同探讨知识的过程。
环境创设方面:物质环境上我为幼儿准备生、熟鸡蛋各一个,鼓励幼儿大胆选择探索方式去验证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精神环境方面我利用语言鼓励方式,材料支撑方式支持鼓励幼儿大胆利用多种方式解决探索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材料投放方面:科学活动特点是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在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乐意操作,喜欢思考与提问是中班幼儿科学领域核心,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周围环境及现象作为中班幼儿学习的方式与途径。因此在我选择由认识生、熟鸡蛋特点为出发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熟鸡蛋内部结构的不同。在材料投放方面活动前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寻找家中都有哪些种类的蛋和共同品尝鸡蛋可以做的美食,随后让幼儿从家中带来一个熟鸡蛋,最后幼儿自由选择想要实验探索的材料去运用科学的'方法验证盒中的鸡蛋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
活动中我以问题为桥梁,让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己寻找答案,将传输知识的过程变为师幼共同探讨知识的过程。整个活动,由开始环节的导入问题“你能分辨出老师手中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吗?”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随后教师利用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生蛋与熟蛋。然后利用实验操作环节,通过旋转区分生蛋与熟蛋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如:“为什么有的蛋宝宝转的快,有的蛋宝宝转的慢呢?“生蛋和熟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利用盐水区分生熟蛋过程中的针对性提问:“猜一猜,生蛋放在盐水里会怎样?”“熟蛋放在水里又会怎么样”以及“谁发现了用盐水区分生蛋与熟蛋的秘密了?”利用手电筒照射的方法区分生鸡蛋、熟鸡蛋的过程中针对性提问,如:“生鸡蛋在手电筒的照射下会产生什么现象?熟鸡蛋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又会产生什么现象?”——结束部分的延伸提问:你还有什么方法能区分熟蛋和生蛋吗?层层深入。对生蛋熟蛋的提问是探索和发现的钥匙,这些问题不断提示着孩子探究的线索,教师的每一次问题的抛出,孩子都会积极的观察、操作、探究,在这种师幼积极互动的氛围中孩子的探究逐步走向深入。
优点:
1.教师利用课件生动地向幼儿展示实验过程方法和结果。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操作,积极思考,让幼儿充分体验实验的快乐。
3. 本次活动层次性很明显,步步深入,活动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注意个别幼儿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改进措施与启示:在接下来的活动我将活动材料投放在科学区,引导幼儿分别将鸡蛋泡在醋里、水里让幼儿观察鸡蛋的变化。在美工区投放鸡蛋壳让孩子们尝试
在鸡蛋上作画,制作美丽的彩蛋,还可以尝试制作鸡蛋壳贴画。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引出
1、欣赏歌曲:《泥娃娃》
2、泥娃娃的歌好听吗?泥娃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泥娃娃是什么地方才有的?
我们来看看无锡的.叔叔、阿姨们做的泥娃娃?
3、你喜欢泥娃娃吗?为什么?
说说各种泥娃娃代表的各种祝福含义。
二、泥娃娃展示
1、米老鼠唐老鸦听说大阿福又漂亮又能带来福气想请泥娃娃去作客,我们一起看看,有几个泥娃娃去作客?
2、这些泥娃娃一样吗?这么多泥娃娃要展示在柜台上,每个柜台上要有四个泥娃娃,怎么排列好呢?你有什么好办法?你们去试一试,把排列的方法记录下来好吗?
三、幼儿动手
尝试按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列,比一比谁的排列方法多?不能重复哦!
四、交流分享
1、请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2、有排法一样的吗?数数一共有几种排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我园是寄宿制幼儿园,幼儿的一日三餐均在园内吃,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但我们发现,班上许多孩子都爱吃肉食,不爱吃蔬菜,每天让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蔬菜是件很困难的事,家长们也很着急。因而,我们尝试开展了“好吃的紫包菜”活动,让孩子认识颜色好看、营养丰富的紫甘蓝,调动孩子对蔬菜的热爱。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感官感知紫包菜的外形特征及构造特点。
2.能积极参与探索和讨论活动。
3.喜欢紫包菜并乐意品尝。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过常见的蔬菜,如青菜、包菜、茄子等。
2.紫包菜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紫包菜沙拉。篓子、托盘每桌一个,菜刀和案板各一块。关于紫包菜的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引发幼儿的猜想,激发探究的欲望
1.出示PPT 1。(紫包菜的切面图,截取其中的一大部分。裁剪成一个长方形的漂亮画面。)
师:今天请大家欣赏一幅图片,仔细看看、想想,它像什么呢?(幼儿大胆、自由地猜想。)
2.出示PPT 2。(紫包菜的一片叶子)
师: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1
3.出示PPT 3。(一棵完整的紫包菜)
师:现在看出来了吗?它是什么?
二、运用自己的感官,探索紫包菜的特征
(一)探索紫包菜的外部特征
1.出示紫包菜,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
师:今天,我把这神秘的东西带来了,看,这是什么?
小结:它是一种蔬菜,它的名字叫紫甘蓝,我们扬州人喜欢叫它紫包菜。紫色的蔬菜可不多,你还看过什么蔬菜是紫色的呢?
师:想看看、摸摸紫包菜吗?每个人去选一个紫包菜,认真地观察,看看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待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幼儿自由观察紫包菜。
幼儿观察紫包菜时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看看、摸摸、捏捏、闻闻、掂掂,多方面感知。
师: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老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紫包菜看上去有点像球,摸上去冰冰凉,闻一闻有点清香,掂—掂还有点重……
(二)感知紫包菜的内部特点
1.认识紫包菜的叶子。
师:紫包菜的身体里面会长什么样子呢?你有什么好方法知道?
师:好的,你来试一试。(个别幼儿尝试剥下一片叶子)这是什么呀?(出示剥下的叶子)它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叶子是紫色的,我们看到的白色是它的.叶肉,叶肉是白色的。
2.幼儿动手剥紫包菜。
师:叶子里面还会是叶子吗?每个人都去剥几片试试,把它剥开,看看它身体里面长什么样子!(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帮助。)
3.分享自己的发现。
师:你发现叶子里面是什么呢?你们看到了什么?
师:你为什么没有剥完?
小结:原来紫包菜身体都是一片一片的叶子紧紧地包在一起的呀!
4.玩游戏“紫包菜”,进一步了解紫包菜的内部特征。
师:紫包菜真有趣。我们来做一个大大的紫包菜吧。
提醒幼儿叶子要一片一片地包上去!
5.切紫包菜,感知紫包菜内部的美丽。
师:刚才,我们在想办法看看紫包菜里面时,有小朋友提出用切的办法,我们也来试一试!(教师操作,幼儿观察横切面。)
师:好漂亮的花纹呀!是不是很熟悉呢?在哪里看到过的呢?现在,我们知道一开始看到的那幅图片是什么了吧!这美丽的花纹就是紫包菜切下来的样子。从这美丽的花纹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层一层的叶子紧紧地包在一起。
三、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感知吃蔬菜的好处
1.讨论蔬菜的好处。
师:你还吃过什么蔬菜?我们为什么要吃蔬菜呢?
小结:每一样蔬菜里面都有很丰富的营养,多吃紫包菜、青菜、菠菜……身体可以更健康,还可以防止感冒哦。
2.欣赏用紫包菜做成的菜。(PPT图片三至四张)
四、活动结束:品尝紫包菜沙拉。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空气无处不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空气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也给了我智慧和灵感,多彩的气球,充气彩虹门,让我找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更找到了中班孩子活动的切入点,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去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去探索袋子,游泳圈,气球肚子里的秘密对中班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有趣新奇的事情,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形象地感知空气的存在。
2、让幼儿体验在游戏探究中的快乐。
3、激发幼儿探索空气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皮球,粉笔若干,卡纸,蜡烛,玻璃杯,打火机,碎纸屑若干,一盆水,充气玩具若干、游泳圈、做成娃娃的袋子若干、气球一个,塑料袋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猜谜语,引出课题:小朋友们,今儿老师带来一位好朋友,他们猜猜它是谁?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都需要
一时一刻离不了。(空气)
2.出示皮球,让幼儿说出皮球为什么会鼓起来?(空气)
二、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猜想。
1.找空气: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什么地方有空气?将皮球,充气玩具,游泳圈一一出示,让幼儿说出谁住在它们的里面?(空气)
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三、探索活动,让幼儿实验操作。
1.感知身体里的空气。让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上嘴巴,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用嘴对着手吹气感知身体里的空气。
2.感知粉笔里的空气。以分组活动的形式,幼儿分别把粉笔头放入盛水的盆里,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的现象。
四、教师做实验,让幼儿感知空气存在及其特征。
1.出示玻璃杯和厚卡纸,给玻璃杯倒满水,盖上卡纸,然后把杯子倒过来。你能使杯子里的水不倒出来吗?成功的和失败的各一名代表上来演示,通过对比,幼儿知道只有盖住卡纸使杯内无气泡(杯内无空气),才能将杯子倒过来。幼儿再次进行试验,直到获得成功。
2.提问;是谁在帮忙?为什么杯子里没有空气,水才不会导出来?究竟是谁在帮忙?谁那么有力量?引导幼儿交流;杯子里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不让水从杯子里流出来。
3.将蜡烛点燃,请一名幼儿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把碎纸屑放在桌子上,幼儿分组,用手在周围煽动,观察纸屑的变化。让幼儿感受我们的.周围充满空气,只是我们看不见它。
五、游戏;找空气。
让幼儿一人一个塑料袋到外面找空气玩,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让幼儿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产生兴趣,通过在实验中让幼儿操作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让幼儿获得经验,玻璃杯中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进来,把水倒入杯中用卡纸盖住,卡纸就会被吸住,水不会倒出来,添加了用杯子去盖住点燃的蜡烛,一下蜡烛就灭了。说明空气可以支持燃烧,这样吸引了 幼儿的注意,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建立了一个探索,尝试与交流的平台。在活动中利用了启发提问观察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幼儿通过猜谜语一一寻找空气一一试验操作的教学环节,让抽象的自然想象变得具体化,整个活动的气氛很活跃,突出了活动的重难点,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理解了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培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4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17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9-17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