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端午节习俗: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旧时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扒龙舟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在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证明,早在5000年至7000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龙舟最初原形是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端午节习俗扒龙舟由来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民间习俗。端午节扒龙舟之习俗,是古代百越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扒龙舟历史悠久,自古流传,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扒龙舟起源于古代百越龙图腾祭祀活动,古代百越人不仅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而且每年在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的重午这天,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在急鼓声中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的游戏,绘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这便是扒龙舟习俗的由来。扒龙舟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分别有祭龙、游龙、赛龙、收龙等祭仪。 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环节。龙舟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扒龙舟历史悠久,自古流传,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龙舟仪式
扒龙舟不同于扒艇仔,二十多人坐在一条饰有龙头、龙尾,画有龙鳞,盛着狮鼓、响锣,插着旗号的,十多米长,一米见宽的长长木船上,又一起闻鼓而齐划浆,你追我赶,长时间的争夺,稍有乱浆,将会船倾人翻。因而,要夺标必须有一定的体力和技术。而夺标者除了夺了标旗外,还有大金猪、水酒等,让水手们饱餐一顿。
每年的赛龙舟有一定的仪式。虽是各处乡村各处例,但主要的有几个方面:
①起龙:起龙亦称祭龙。每逢临近
龙舟节,各会社便会在黄道吉目的晨早,兴师动众到供奉龙舟头和龙舟尾的各宗祠、庙宇中拜祭。村民在长辈的带领下拈香酬神,烧衣纸等。一群青壮年的村民,一般是参加扒龙舟的青壮年,冲落埋有龙舟的河里先洗龙舟水,然后潜下水去,将埋于河床中的龙舟抬起,搬上岸,恭恭敬敬地将龙舟用碌油叶浸的清水洗净,再用船灰执漏、上油,并从宗祠中“请出”供奉的龙舟头和龙舟尾,重新上彩、点睛,然后在船头插上龙头,于船尾装上龙尾和青绿的树叶,贴上金花等吉祥物,请画师在龙舟的船身上绘画龙鳞等,这就叫起龙了。
②下海:
下海亦称游龙。龙舟重新上油,维修好后,便择吉日、吉时,召集村中、族中之健硕的划艇力士,先到宗祠祀神,然后到宗祠前的河边,烧衣鸣炮,拜祭一番,再合力抬起龙舟放下水中,全船人员一起合力,擂起狮鼓,敲响铜锣,岸上的村民燃放鞭炮、地趸炮等,健儿们齐声呐喊,合力起浆,划出河面,沿途边划边放鞭炮。这次下海游龙,只是练习,往往是沿着村庄的河流兜上几圈,然后扒回下海的地方,将龙舟抬上岸,在阴凉处撑起或悬挂起来,待端午节赛龙舟时再用。这种形式也称之为试舟。
③赛龙夺锦:
中山过去赛龙舟,多在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早上。每年到端五节晨早,各地的赛手们及村中父老们,便到祠堂或社稷那里拜神,祈求在比赛中有好成绩,夺标耀祖。拜神后,便饱餐一顿,抬起龙舟放到河中,摇旗呐喊划到比赛的起点。到达起步点后便烧衣放炮,然后参加比赛。比赛大致分三节进行:
一是放龙。待全部参赛队伍到达比赛起点时,吉时一到,鸣炮响锣,各队选手则一起涌到排列在浅水的龙舟上,合力推向深水处,在鼓声锣声的指挥下,拼力向前划去,现在已改为划桨者先坐在船上待令了。因为水手上船,稍有乱子便会人仰舟翻,影响比赛。每年的端午龙舟竞渡,放龙的场面是很壮观的。试想,几十艘或是上百艘的龙舟一字形摆在起步点上,一声炮响,然后数百上千支浆起划,浆飞浪溅,鼓声、呐喊声、水声混成一片,是多么壮观啊。
二是竞赛。五月端午,由于气候、节令的关系,多是涨潮之日,中山俗话讲:“龙舟水猛过虎”。因而,端午节扒龙舟时,水又涨又急,比赛起来,并不是现代那样,有一定距离、长度、时间的限制,而是一比就是一个上午、数小时或十多个小时的竞技。因此,龙舟比赛,实际上又是耐力、体能、意志的一项群体性的运动竞技。也因这些原因,过去多是男性的活动。解放后,逐渐有女性参加这项竞技,称之为凤艇。
三是夺标。龙舟比赛最终是夺标,也称为过龙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竞争,到最后,往往是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支船队。这样,就形成了最后的冲刺,决赛了,也就是要过龙门夺标了,这是最刺激的关头了。龙门搭在较窄的河面上,在横跨河面上,用绿叶扎成的牌坊中,吊下一个红色彩球,龙门两岸更是聚集着数以千万计的观众,亦会情不自禁为各队呐喊助威,争得头名的队伍,则抢先摘下彩球,这就宣布了龙舟比赛结束。难怪唐代张建封写下著名的《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扬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其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相目如瞬。”这就难怪扒龙舟这种习俗会流传至今,还方兴未艾了。
一番龙争虎斗的赛龙夺锦后,也就是扒龙舟之尾声了,相应地,每年的龙舟竞赛也鸣金息鼓了。比赛结束后,夺标的队伍,高擎锦标沿水路,绕村一周。此时,村中男女老幼早已齐集在宗祠前或晒谷场上,摆开宴席,待龙舟健儿上岸,便一齐饮宴,俗称食龙舟饭。席间,有健儿将卸下的龙舟头和龙舟尾举起,借着酒意舞动起来,逐渐演变成舞龙船头和舞醉龙的民间艺术来了。在庆功之后,便由族中、村中父老、教头师傅等带领下,将龙舟头和龙舟尾抬入祠中,供奉在佛像前。拜谢神恩后,将龙舟沉于福地之中,等来年再起龙,这就是俗称为收龙了。这种习俗,沿袭至今不变。
端阳竞渡,乃遗俗也。”中山古时,河涌交错且较宽阔,较为直、较为深,而端午节乃中山古代之重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扒龙舟之习俗,不单中山有,全国各地的汉族、傣族、苗族、壮族等均有之,甚至还加入了比赛项目。“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认为文中记载的“飞龙”即是龙舟。
【端午节习俗:扒龙舟】相关文章:
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04-12
端午节划龙舟习俗的由来03-25
端午节赛龙舟03-25
端午节龙舟方案04-12
端午节赛龙舟04-15
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06-25
端午节的龙舟赛03-25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03-25
端午节赛龙舟的资料03-25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