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22 09:43:1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学教案精华[6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发现电话号码的多样性,知道电话簿的作用。

  2.了解电话簿的基本样式,能用自己的方式设计、制作好朋友电话簿。

  3.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4.对科学探索感兴趣,体验积极探索带来成功的心情。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一份电话簿。

  2.白纸、水彩笔人手一份,幼儿学习资源⑤第9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与朋友联系的多种方式。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和好朋友联系的方式有哪些?哪种办法又快又方便?打电话的时候要拨什么?电话号码有什么作用?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教师的电话簿,了解电话号码的多样性。

  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电话号码的特点,如:电话号码由数字0~9组成,固定电话、手机的号码位数不同,拨打外地电话需要加上区号等。

  3.讨论总结电话簿的作用,了解保存电话号码的方法。

  引导幼儿讨论电话簿的作用以及除了记在纸上的电话簿,人们在手机上保存电话号码的`方法。

  讨论后总结:电话簿能够帮助人们记住许多电话号码并方便查找。现在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也可以方便地把家人朋友的电话存在手机的电话簿上。

  4.请幼儿在幼儿学习资源⑤第9页上设计、制作自己的电话簿。

  请幼儿相互讨论:我们怎样制作自己的电话簿?

  可以提示幼儿:小朋友不会写字,但可以用绘画、做标志等方式记录好朋友的姓名,用数字记下朋友的号码,然后请幼儿设计并制作。

  5.制作完成后,请幼儿相互交流,说说朋友的电话号码。

  活动延伸:

  1.提醒幼儿回家后,可以根据电话簿上的号码,尝试给同伴打电话。

  2.建议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制作家庭电话簿。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2、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3、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获奖杂技节目《顶碗》VCD,轻音乐《梁祝》;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粗吸管,纸筒芯,铅笔,易拉罐,彩色纸棒;

  3、幼儿实验记录表人手一份,记号笔,教师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欣赏:

  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精彩的节目吧。

  播放获奖杂技表演《顶碗》VCD,幼儿观看。

  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杂技演员表演的什么节目,那么多小碗都顶在什么地方,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师:杂技演员真有本领。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杂技演员,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幼儿发散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用笔、尺子、杯子等许多东西来把纸板顶起来。(评:通过观看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获奖杂技节目,唤醒幼儿已有的顶纸板的活动经验,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二、尝试:

  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圆圆的纸筒芯,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个小圆筒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幼儿第一次实验,自由尝试顶纸板。

  师:你们顶起来了吗?纸筒芯大约顶在纸板的什么位置呀?是每一个位置都可以顶起来吗?

  幼儿观察自己顶的位置,与同伴讨论成败原因。

  小结:我们要把工具顶在纸板的中心,就能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幼儿再次尝试,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师: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想不想把这个神奇的点用笔记下来呢?如果一边玩一边记有困难,可以请好朋友帮忙哦!看看哪一对好朋友能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务。

  幼儿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教师观察、指导、检查每一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引导幼儿把找准的位置巧妙变成一个成功的笑脸。

  展示幼儿讨论的结果。

  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评:捕捉本次探究活动的关键性问题“怎样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让幼儿带着任务去思考,引导幼儿反复尝试,相互质疑、争论,促使幼儿不断去探索、发现。独具匠心的笑脸增强了孩子们参与探究活动的信心。)

  三、探索:

  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纸板的难易程度师:请大家猜一猜,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这些材料,哪些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些很难顶起纸板。出示易拉罐、纸筒芯、粗吸管、铅笔各种材料,幼儿猜想。

  出示教师记录表。

  师:看来每个小朋友的想法都不一样。老师这里有一张有趣的记录表,请你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你觉得最容易的就在记录表的“?”栏里标上“1”,接下来呢就依次标上“2”“3”“4”,给它们排排队、编编号吧。

  幼儿记录下自己的猜想。

  师:到底用哪种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哪种材料很难顶起来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在刚才找到的中心点上分别试一试,看看你猜得对不对,再把试的结果在“!”栏里记录下来。

  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并记录下操作结果。

  展示2~3名幼儿的记录表,集体验证操作结果。(评:猜想、验证和记录交替进行,猜想在前,验证在后,个性化的记录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推动幼儿的探究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讨论:

  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师:刚才我们用这么多的材料都试了顶纸板,为什么用易拉罐、纸筒芯这些材料能很容易地顶起纸板,而用吸管、铅笔却很难把纸板顶起来呢?幼儿结伴讨论、分析,教师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小结:顶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稳地顶起纸板。

  (评:通过探索经验的整理、分析,巧妙地揭示出生活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五、表演:

  分享顶纸板的快乐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呢。瞧,这些五彩棒都为你们准备好了,孩子们,上场吧!播放轻音乐《梁祝》,幼儿手持彩棒,在音乐声中进行顶技表演,鼓励幼儿摆出各种身体造型。邀请客人老师共同参加,体验师生同场表演的快乐。(评:在轻松的氛围中,将探索获得的活动经验进行迁移运用,与同伴分享快乐、分享成功,使幼儿对探索活动依然保持浓厚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激发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2、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探索哪些物体更容易使硬币浮在水面上。

  3、体验交流、分享经验与合作的乐趣。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二、活动准备

  一元硬币、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大树叶、记号笔(以上物品人手一份);装有清水的大盆4个,干抹布8块;记录表(与幼儿人数相同)。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操作兴趣师:(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

  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这枚硬币放进水盆里,它会沉下去还是会浮起来?(幼儿讨论。)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会浮起来,有的说会沉下去。到底会怎样呢?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

  2、讨论我们大家都看到了,硬币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样了?(沉下去了。)那么现在请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让硬币浮在水面上呢?

  幼儿自由讨论,大胆回答。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方法。

  3、动手操作,大胆尝试

  (1)刚才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几种材料,让我们来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让幼儿了解其名称。)

  (2)猜一猜,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在你觉得会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出示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3)动手操作。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材料来试试吧,看谁能使硬币浮起来。

  提醒幼儿注意几点要求:

  a.每组一个大脸盆,玩的时候,不能挤,更不能抢,要互相谦让,遵守纪律,因为我们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

  b.注意别把水洒到桌上或地上。

  c.每一种材料都要试一试,将用过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开摆放,同时看看成功了没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试过后,在记录表“结果”一栏后面记录,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儿进行尝试,动手操作。

  4、交流,分享请1—2名猜想与实际操作结果都一致的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表(同时展示记录表),让他们说说,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办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

  B、合作探索

  (1)只使用一种材料(泡沫盘子)。把你们这一组的硬币一个一个依次叠起来放在盘子中间,看这次硬币会怎样?学习记录:几枚硬币放上去会使盘子跟硬币都沉下去,就在记录表上泡沫盘子下面的空格里写上数字几。大家商量好,谁来操作,谁来记录

  (2)幼儿探索。

  (3)交流、分享各组的新发现。

  教学反思:

  《让硬币浮起来》这一课题选材贴近幼儿生活。日常生活中,幼儿对沉浮现象很感兴趣,基于此,教师选择将小小硬币作为操作材料和工具,通过让幼儿动手尝试使用多种辅助材料让硬币浮起来,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简单、方便,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对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探究是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幼儿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同时探究也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自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幼儿自己建构起来的,使幼儿真正理解和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孩子的。活动中,教师提供了泡沫盘子、积木、薄纸板、塑料瓶盖、大树叶等材质、形状、大小不同的多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多次操作比较中体验到各种材质不同的材料在硬币的沉浮中所取得的不同效果,获得了“积木、泡沫盘子塑料瓶盖等材料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而薄纸板、大树叶等材料不能帮助硬币浮在水面上”的感性经验,增进了幼儿对硬币及其他物体属性的了解。孩子们操作材料积极互动,在玩中做,玩中说,玩中学,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真正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另外孩子通过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动手记录,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记录与同伴交流,体现了分享经验的快乐,并产生了“我想做,我能行”的积极的学习态度。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知道自来水的来源。

  了解自来水的作用。

  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水龙头”gif图;“自来水从哪里来”图片;“自来水的作用”组图;“哭泣的水龙头”gif图;《节水歌》歌曲视频。

  活动过程

  播放动态图片“水龙头”,激发幼儿兴趣,鼓励幼儿自由讨论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水龙头里有什么东西流出来?(水、自来水)

  猜猜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图片“自来水从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自来水的来源。

  自来水到底从哪里来呢?和刚才小朋友猜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来水厂从哪里抽水?

  自来水要经过哪几道处理才能到达我们的.水龙头?

  小结:自来水厂从江河或水库里抽水上来进行加工,这些水要经过消毒、沉淀、过滤才能变成自来水。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道被输送到各个地方,所以我们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啦哗啦地流出来啦。

  出示图片“自来水的作用”,引导幼儿操作课件,并说说用自来水来做什么。

  我们可以用自来水做什么呢?

  请你点击它,接点自来水吧/用自来水洗一洗吧。

  小结:我们烧水、洗衣、做饭、洗澡等都需要自来水。没有自来水,我们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自来水的作用真大。

  播放动图“哭泣的水龙头”,请幼儿说说水龙头哭泣的原因,引导幼儿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

  这些水龙头为什么在哭呢?你知道原因吗?谁来说说?

  原来水龙头说不用水的时候要关紧它,不能浪费水。谁来关紧水龙头?

  还有一点水流出来,再点一点水龙头关紧它吧。

  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完水要注意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还要提醒家长节约用水。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观看歌曲视频《节水歌》,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水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大海中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能说出几种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的名称、生活习惯。

  2、能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对海洋世界的动物、植物进行分类。

  3、了解海洋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初步具有保护海洋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做有关海洋世界的调查。

  1、师幼共同收集有关海洋动植物的'图片。

  3、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的片段,《水族馆》音乐磁带、录音机4、教学挂图:《海洋世界》。

  活动过程:

  1、通过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播放动画片。

  2、引导幼儿利用调查表,进一步认识各种海洋动植物。

  教师:除了动画片离得这些动植物,大海里还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本领?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交流,提醒幼儿轮流介绍,并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述。

  引导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教学挂图和相应的动植物图片。教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的海洋动植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植物?他叫上你名字?有什么本领?

  3、引导幼儿确立标准进行分类。

  教师:我们一共收集了多少种动植物的资料。

  教师:把它们拜访在一起时,怎样让别人看得更清楚呢?(引导幼儿进行动植物分类。)动物有这么多种,还可以怎样区分呢?

  4、教师引导幼儿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教师:假如这里是大海,你想做大海里的什么动物或植物?

  教师:你希望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海呢?

  教师:让我们跟着音乐《水族馆》学一学你想做的动植物的样子,好吗?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喜欢的海洋动植物。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的"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而幼儿科技小制作就是集知识与技能、奥秘与创造、动手与动脑为一体的幼儿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它材料收集简便、能揭示蕴藏的科学现象与原理、深入浅出,倍受幼儿青睐。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体验动手制作、体验玩中探索的快乐,并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感知,提高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促进幼儿手脑协调及心智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探索对称图形的制作及竹蜻蜓飞行中的奥秘。

  2.看懂图示,尝试用对折、画剪、粘贴等方法制作竹蜻蜓。

  3.养成活动后收拾材料工具的习惯,体验成功的愉悦情绪。

  活动准备:

  1.蝴蝶图片一张

  2.工具材料准备:剪刀、吸管、透明胶、人手一张画报纸(稍厚)、记号笔

  3.制作流程图七幅

  4.五角星(鼓励制作成功的幼儿用)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蝴蝶,认识左右对称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二)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1.讨论制作左右对称图形的方法提问:你们会做左右对称的图形吗?应该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2.幼儿尝试用画报纸制作左右对称图形

  3.出示图示,方法:纸儿长长边对边,中线起始图案画,沿着轮廓剪一剪,再给图形穿新衣!

  (三)制作"竹蜻蜓"

  1.出示范例"竹蜻蜓"提问:制作竹蜻蜓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和工具?

  2.幼儿看图示并理解提问:谁看懂了?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谁他?

  3.幼儿看图示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四)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玩玩竹蜻蜓,探索竹蜻蜓飞行的奥秘提问:你的竹蜻蜓能成功飞行吗?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为成功飞行及发现奥秘的幼儿贴五角星,表示鼓励)

  2.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竹蜻蜓在我国已经流传了0多年的历史,据说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就是人们受到竹蜻蜓的启发后才制造出来的。看来这小小的玩具中还藏着大道理呢!

  活动延伸:

  将制作的"竹蜻蜓"投放在科学操作区,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它飞行的'更多奥秘,并相互交流探讨,进一步激发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兴趣。

  活动建议:

  平时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一些看图示制作的材料供幼儿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及看图示制作的本领,为此活动打下基础;建议没有制作经验的幼儿可以分两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练习剪对称图形制作竹蜻蜓的翅膀及装饰不同花纹,第二次活动进行吸管及翅膀的粘合和探索飞行的奥秘。

  活动点评:

  生态课堂的理念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的发展不仅要全面化、个性化,更应是可持续、终身的发展。此活动始终以幼儿的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观察、讨论、图示、制作、探索等方法与手段,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做做玩玩中自主获得相关的经验与技能,幼儿学得有趣,教师指导方法得体,充分体现了师幼角色的和谐生态关系:即课堂的主人是孩子而不是老师,把课堂更多的时空让位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地走到台前,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1-09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29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