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精华】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五、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
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学会前鼻韵母an、en 2个复韵母,读准字音,认清形,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n、en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
教学重点:
1.学会韵母an、en 2个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n、en组成的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学会介母是ü的三拼音节,读准音节juan、quan、xuan。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到目前为止学习了哪些复韵母?能按顺序说说吗?
(ai、ei、ui、ao、ou、iu、ie、üe、er)。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再认识几个韵母朋友,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这课书的内容比较多,有信心学好吗?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前2个韵母及音节。
板书:13 an en
二、看图学习韵母an、en
1.学习韵母an
(1)出示an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自己试着发an(安)
(3)教师指导发音:把嘴张大,摆好a的口形,让气流从前鼻腔里出来,也就是n的尾音。
(4)学生练习读,体会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
(5)同桌同学互读,纠正发音。
(6)指名读,开火车读。
2.学习韵母en
(1)出示en图,问:你们看这个人在干什么?
(2)借助“摁”的第四声交成第一声学生练习发en的音。
(3)en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e和n)发音时,先发e,嘴半闭,舌尖抬起抵住上牙床快速读,鼻子出气,一口气读出en的音。
三、书写韵母an和en
1.观察an、en 2个韵母,说说占格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两个字母要写紧凑。学生观察。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4.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改。
四、学习声母与an、en组成的音节
1.学习b p m f与en组成的音节
(1)出示
让学生自己练习拼读。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
2.学习介母是ü的三拼音节。
(1)出示
自己试着拼一拼
(2)同桌小伙伴互相拼。
(3)指名拼,开火车拼。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
1.出示yuan图,图上都画了什么呀?什么形状的?
2.把“圆”的第二声变成第一声,让学生试试。
3.指名读,教师示范纠正。
4.师讲:yuan这个整体认读音节较长,可以用分解音节的方法帮助记忆它的形。yuan是由(yu)和(an)组成的。
5.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读音。
六、照着板书读读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二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康复”、“意外”等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一课、第三课和第七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蜿蜒 民族 驾驶 谱写 奴隶 曲折 不朽 岛屿 海域
宝库 水天相连 星罗棋布 连绵起伏 询问 固定 顿时
传递 快慰 哀伤 飘飘 悠悠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能用“康复”、“意外”造句。
1、出示词语。
2、指名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3、明确要求: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时,分别将这两个词用于句子的中间和最后。
4、指名交流。
5、师生评价。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六一联欢会开始了,我仿佛( )。
2、( ),我很自豪。
3、中国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的消息像( )。
指名交流,师总结。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我捡起了地上的。
(2)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3)小明从小就养成了讲文明。
(4)今天到公园去赏花。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个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正确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一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然而她用( )的毅力,( )的精神,( )承受(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2)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信鸽是不怕( ),它能飞越( ),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是“( )”。
(3)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双翅膀( ),在蓝天中( )……
六、阅读分析。
1、齐背《雪儿》一文中的第二自然段。
2、师出示要求。
(1)照样子,写词语。
雪白雪白 ( ) ( ) ( )
飘飘悠悠 ( ) ( ) ( )
(2)用横线画出“我”对刚到家的客人的做法。
(3)读一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4)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白云,我们还会看到( ),看到( )。
3、逐条按要求完成。
4、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5、再一次齐背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三、四单元的生字生词,能用部分词造句。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要求能背诵第十课、第十一课、第十四课,并能默写重点段落。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正确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自豪 镜子 疼爱 陷进 变幻 增添 姿态 笼罩 遮挡
酿蜜 槐花飘香 瑞雪初降 铺天盖地 糊涂 警惕 翻译
据说 同胞 边境 惊呆 神勇 无比 热火朝天 平平 盏盏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各三个,并组成词语。
犭( )( )( )
氵( )( )( )
辶( )( )( )
艹( )( )( )
纟( )( )( )
土( )( )( )
1、练写。
2、交流。
3、说说规律,帮助记忆。如“犭”与动物名称有关,“氵”与水有关等。
三、复习成语。
1、读一读练习三和练习四上的成语积累。
2、同桌互背。
3、听写成语。
4、同桌互批。
5、点出易错字,帮助记忆。
四、修改病句。
1、出示句子。
(1)这幅山水画多么美丽而漂亮啊!
(2)我们从小就培养了讲卫生的好习惯。
(3)我对学校每个地方都非常熟练。
(4)同学们被解放军叔叔的英勇事迹感激了。
(5)今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各位家长都到齐了。
2、指名上黑板修改。
3、共同批改。
4、说说这些句子属于什么病句,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修改符号。
5、齐读修改后的.句子。
五、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听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两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塞下曲》。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5、出示填空:
(1)小骆驼原来挺( )的,因为( )。通过沙漠之旅,他明白了,那两个肉疙瘩能( );两个又大又厚的脚掌能防止(
);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可以( ),从此,他为自己感到( )。
(2)庐山的景色十分( ),那里有( ),有( ),有( ),有( ),尤其是( ),更给它( )。
(3)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 ),心里装着( )。中午,桌上就摆出了( ),( )、( )、( ),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 ),整个槐乡都浸在( )中了。
六、阅读分析。
1、齐背《庐山的云雾》第二、三自然段。
2、读一读,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再齐读。
3、第二自然段中介绍了庐山云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6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全诗。
3、能读懂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最后一节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并质疑
1、出示图片:图上画了什么?(太阳公公)
2、出示课题:1 太阳的话
3、这是我国著名的诗人:艾青,简要介绍并出示其作品。
4、引入:诗人艾青把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都泄劲通过太阳之口想我们表素出来了。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录音,想一想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2、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争取多读几遍)
3、反馈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晨曦温暖睫毛充满枕头抬头花束林间关闭空间
(2)各种形式读词
(3)“睫”有半部分的笔顺。
(4)理解词语:撒满
三、读熟课文
1、各种形式读课文,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那些景物?
2、交流:怎样读才能读得声情并茂?
3、再读课文
4、出示句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自由读,男女生朗读。
四、有感情读课文,理解诗意。
1、各小组选择一节讨论讨论这段诗的意思。
2、交流
3、重点理解第四段诗的意思
(1)出示图片:世界上任何东西都需要太阳的照耀,看,太阳照在小草的身上,小草变绿了。看图说说,太阳与其他东西间的关系。
(2)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充满花香,充满温暖的世界里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
(3)如果你的心里如同世界也充满阳光,充满温暖,那么你的生活会怎样呢?
(4)小结:对呀,作者最后一节就是呼唤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充满阳光,充满温暖,这样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小结课文,练说话
听了太阳的话,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六、布置作业。
写话练习:
听了太阳的话,我想对太阳说:“()。”
板书设计:
1、太阳的话
金黄的花束 林间的香气
亮光和温暖 满身的露水
教后反思:
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读,如同桌读,自由读,找好朋友读,这样,有利于他们把诗歌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要使学生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就必须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3、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屋檐、佩带、措施、诬陷、传颂"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2、教学难点:抓住文中的重点内容,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手段、方法:朗读、讨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
同学们读到题目你想了解什么?(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字词。
(1)重点指导:"爱戴"
(2)文中指谁受到"爱戴",结合句子说说屈原为什么受到爱戴?
(3)"悲愤"近义词是什么?
3、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讲了谁的什么事?
三、深入学习,理解感悟
过渡: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
1、轻声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书中的语句概括。(他忠诚爱国、很有才干)
2、默读3-6自然段,划出体现屈原忠诚爱国的句子读一读,把感受批注在书的边上。
3、指名读,"在他的辅佐下……"一句。
(1)为什么强调"十分"这个词语?(突出人民对他的爱戴)
(2)播放屈原的一段影片,看了这段影片,你有什么感受?(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伟大……屈原为国为民操劳,他很爱国……)
(3)读出你对他的赞扬。
4、对比词语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1)出示课件:
屈原万分悲愤,就在……
(悲痛悲伤)
(2)想想为什么填写悲愤?
(为黎民的苦难而悲,为祖国的灭亡而悲,为自己报国无门而悲)
5、引入资料读,体会屈原的爱国
投影:屈原《离骚》中的两首,从中感受到什么?
6、对比句子读,感受人们对屈原的.爱戴。
读读哪句话好,为什么?
四、通读全文,自己解疑
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导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1、回顾全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填写题词。
(1)题词:
端午节的习俗有( )( )( )( )。
端午节是为纪念:(1)屈原为楚国( )。
(2)屈原为百姓( )。
(3)屈原( )屈原投江后,百姓们( )、( )、( )现在的端午节( )。
3、自由的依据题词的顺序,试着复述课文内容。
4、全班交流。
三、资料扩展
你还知道中国哪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讲给大家听。
四、布置作业
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制作一期手抄小报。
30 端午节的由来
传统节日--屈原
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设计思路
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大胆放手,鼓励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引领孩子们亲历朗读、识字、感悟、美读、写字的整个学习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合作的快乐以及收获的喜悦。
精心创设孩子们自主发展的空间,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子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使得孩子们乐于参与,喜欢学习。
谈话引入,亲切自然;形式多样,诵读古诗;合作探究,识记生字;游戏激趣,巩固识字;畅谈所悟,品读全诗;探究指导,书写生字;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4.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5.感悟文章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在写字过程中,初步认识“横、横折、横折钩、横折弯钩、竖、竖弯钩、撇、捺”等八种基本笔画。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尽量做到有感情。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与本诗和谐一致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亲切谈话,自然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答。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看到了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简单的说一说?
生介绍。
师:宋朝有一个叫邵雍的人,跟我们大家一样,也非常喜欢旅游,他还把他旅游时看到的'景色写成了一首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既亲切又自然,同时,又相机进行了口语训练。
二、熟读古诗,识记生字
(一)形式多样,熟读古诗。
1.生自己尝试着读,勾画出认读困难的字。
2.师范读(或听录音),生指字听读,重点听认读困难的字的读音。
3.师大声范读,生小声跟读。
4.指名读。
5.齐读。
给孩子们足够的读书的时间,大胆放手,鼓励他们尝试着读,可以使孩子们对自身的认知水平有一个较明晰的了解,增强听读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读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1.全班交流,识记生字。
指名当“小老师”,把自己认识的字以及记忆方法交给大家。对于孩子们认读起来较困难的字,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
鼓励孩子们个性化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们去学,相信他们能学会。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运用生字卡片)。
3.师出示识字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以组为单位进行检查,全部会认的组奖励一面“小红旗”。
在齐心协力争夺“小红旗”的活动中,孩子们会深深地体悟到:互助合作的快乐以及取得成功的喜悦。
4.游戏:找朋友。老师把写有本课生字的拼音卡片随机给学生,看过后,生说:我是*,我是*,谁是我的好朋友?
其他同学迅速拿出相对应的卡片,站起来,大声说:我是*,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
活泼有趣的游戏,有效的激活了孩子们的参与欲望,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巩固拼音与识字的过程中。
三、感悟内容,感情朗读
1.齐读古诗。
2.师:这首诗大家已经会读了,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邵雍都看到了什么?
生猜。
“猜一猜诗人看到了什么”,实际上就是让孩子们说出熟读古诗之后的个人的独特感悟。
3.师:(实物投影映示画面)对照图看一看,大家猜对了吗?你们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
生答(很美,很漂亮)。
借助画面,丰富孩子们的个性化的感知,深化他们对古诗的整体感悟。
4.师:那么,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得很美。
师:那就请同学们美美的读一读吧!
生配乐朗诵,边朗诵边加动作。
和着优美的乐曲,孩子们一定会把品读之意、体味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合作探究,指导书写
(一)教师引导,认识田字格: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1.师指生认。
2.师说生指。
3.同桌互认。
(二)合作探究,学写“一、二、三、十”。
1.教师分别板书横和竖,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
2.全班交流:横从左往右写,要写平;竖从上往下写,要写直。生书空。
3.小组合作,书空交流四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4.讨论:这些字怎样写才好看?
重点提示:除了要注意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以外,还要注意横要写平、竖要写直,更要特别注意二、三两个字的横的长短变化。
5.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6.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孩子们的潜能是巨大的,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在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大胆实践中,探索新知,学习书写,获得发展。
(三)合作探究,学写“四、五”。
1.教师分别板书横折、横折钩和竖弯,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四)合作探究,学写“六、八”。
1.教师分别板书点、撇和捺,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五)合作探究,学写“七、九”。
1.教师分别板书竖弯钩和横折弯钩,生仔细观察,应该怎样写。全班交流,生书空。
2.小组合作,书空交流两个字的笔画、笔顺。全班交流。
3.讨论交流:这两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4.自己在书上练习书写。
5.小组互评,自我修正,精益求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教师巡视,书写规范的奖励“小笑脸”。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师: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有关节日的资料,要交代清楚几月几日是什么节日(注:日期用中国数字表示;其它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请父母帮忙),只要你亲自搜集了,你就会得到一张“搜集资料小绿卡”,积极行动起来吧!
本环节旨在:其一,帮助孩子们树立搜集信息的意识,初步培养他们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其二,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生字,避免机械、重复的抄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生:(朗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知
1、初读感知
师:首先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师:刚才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状况)
(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
(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
(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说一说。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认识。)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老师帮帮你。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4、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5、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示动态画面《登鹳雀楼》,巩固感知、丰富想象。)
6、(1)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2)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三、课堂小结
师:(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
(2)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生:(运用已掌握的朗读方法,自由读古诗)
(3)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0单元《特殊的考试》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能正确书写较容易写错的字:特、考、试。
2、通过不同的形式,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周围环境。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小白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周围环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学习生字特、殊、考、试,并指导书写。
3、你们想通过学习这课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想办法认识他们。
三、认读生字
1、小组讨论,识记生字
2、检查认字情况
(1)学生当小老师来教生字,想先教哪个就教哪个。
(2)相机指导书写。
3、摘苹果游戏
四、再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这次考试考什么?
2、检查读课文情况,并评议。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写特、考、试三个生字,将课题板书完整。
二、学习课文
(一)招聘配音员
1、(课件演示:播放特殊的考试动画片)
看了这部动画片,你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建议?
你们愿意为它配上声音吗?配音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2、小组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3、进行朗读擂台赛。
4、进行录音。
5、画面、播音同步播放,展示效果。
(二)课本剧表演
1、激趣:你们愿意表演吗?
2、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这些角色该怎样表演?
3、汇报表演,师生评价。
(三)升华
创设情境:动物电视台记者来采访(教师扮演记者,向动物提问。)
三、总结
像这样特殊的考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会有许多许多。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教学设计意图:
《特殊的考试》是第10单元考验中的一篇课文。这课围绕着什么样的'人能当小小卫生员节目主持人的问题展开,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在本课的学习中,我通过以下几个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得自由,学得轻松。
(一)让学生参与板书课题,及巩固了生字的书写,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招聘配音员:先让学生观看根据课文制作的无声动画片,激起学生为课文配音的兴趣,同时明确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再通过朗读擂台赛使学生多读课文,自读感悟。
(三)课本剧表演: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
(四)创设动物电视台记者来采访这一情境,让学生领悟到要学习小白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周围环境。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意思,了解象棋规则。
2、 熟记成语和古贤文。
3、 写好钢笔字。
4、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烦恼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引入:同学们听说过象棋吗?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2)我们了解了象棋中“将军”的本意,那么,现在“将军”一词常常比喻什么呢?
(3)书中还列举了一些这样的词语,请读读这些词语,想想它们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现在在生活中又表示什么意思?
(4)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5)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会下象棋吗?下象棋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出示歌诀)这段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2)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们凭借棋盘讲解。
(3)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称押韵)
(4)欣赏朗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读读短文。
(2)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3)“蝉联”这个词,听说过吗?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再查查词典,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犯、饱、它”三个字,观察字形,说说异同。
2、观察字帖,读读“小小窍门”,领悟其中的规律。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先读读词语,读准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3)交流汇报,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1)回忆《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2)学生自读《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3)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来自古诗,有的来自民间谚语。你能读懂哪些句子呢?(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句意)
(4)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呢?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烦恼。“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2、那么,在倾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表达清楚,说清烦恼的原因;有礼貌,言辞诚恳……)
3、作为“小烦恼热线”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诚恳……)
4、同桌试着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
5、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评议。
6、小结:在生活中有烦恼是正常的,我们有很多解决方式,在倾诉与倾听时,都应做到尊重、有礼有节。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善解人意、天天快乐的孩子。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0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7-29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8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30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01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24